第25章 咬文嚼字

余额不足

楚名棠回到楚府天色已经渐黑,漫天的雪花在空中飞舞着,煞是好看。府内管事李诚带着几个下人撑着伞为楚名棠挡雪,楚名棠快步入内,忽见院中一角停着几辆精致的马车,外形艳丽,不由问道:“这是何人家的?”

李诚有些迟疑,轻声道:“回禀老爷,是二小姐带来的。”

楚名棠疑道:“方府怎会有这等马车?”

李诚吱吱唔唔地说道:“老爷明见,这些确非方府所有,乃是飘香阁的姑娘所乘车辆。”

楚名棠蓦然停住脚步:“飘香阁?那不是青楼吗?”

李诚脸色尴尬地点了点头。

楚名棠大怒:“反了,李诚,你好大胆子,竟私自让这些女子入府?”

李诚惶恐道:“回禀老爷,小的绝不敢私自让其入内。可五公子亲自来接二小姐等人进府,并嘱咐小的等老爷回府后,请老爷到踏青园一看便知。”

楚名棠一听是与楚铮有关,想必是与那排戏有关,怒气稍平,不过召青楼女子进入楚府实是太过份了些,便道:“走,去踏青园。”

踏青园内灯火通明,人声嘈杂。楚铮斜躺在椅上,以手扶额,有气无力地对苏巧彤说道:“本公子总算明白愿望与现实之间差距有多大了。这伍绍一平日做事精明强干,怎么到了台上就连步都不知怎么迈了。”

伍绍一站在楚铮面前,脸涨得通红。他也不知怎么回事,明明已将那些“台词”背得滚瓜烂熟,可到了众目睽睽之下,面对着千娇百媚的紫儿姑娘,头脑里便一片空白,舌头如同打了结一般,一句囫囵话也说不成。

苏巧彤打了个呵欠,道:“小女子早就说过,此事唯有楚五公子亲自出马方能胜任。”

楚铮的二姐楚欣笑呵呵地说道:“姐姐亦觉得小五肯定行,不过他要操心的事甚多,实在忙不过来。”

楚倩也笑道:“若真让小弟出马,紫儿所饰之角色也应由巧彤来演才是。”

楚欣却道:“姐姐倒觉得应是轻如更胜一筹,他二人已成婚数年,如今小弟要赴北疆了,轻如心中定是不舍,正合小弟所说的以情入戏。”

楚倩看了苏巧彤一眼,抿嘴笑道:“姐姐错了,巧彤心中不舍之情未必就在轻如姐之下。”

楚铮无奈地说道:“二位姐姐,你们就不要再添乱了好不好,小弟整个头都大了。”

楚原在一旁摸着下巴看着,一不小心说出了心里话:“不如换我吧,我觉得自个儿还成,若是再将紫儿换成巧彤姑娘那是再好不过了。”

楚铮恶声说道:“白日做梦。”

楚家姐妹亦齐声指责楚原居心不良,楚原虽犯了众怒,却也不示弱,连声辩解。

屋内突然安静了下来,只见楚名棠站在门口,众人虽大都没见过楚名棠,但这身官服多数人还是认识的,又见太尉大人脸色不善,登时连大气也不敢出,只有楚家兄妹仍在一边大呼小叫。

楚欣眼尖,发现父亲来了,笑道:“小五,你还是先去向父亲请罪吧,问飘香阁借人是你的事,姐姐可不想扯上干系。”

楚铮一把抓住楚原:“此事乃三哥大力促成,父亲若要训斥你我兄弟共同承担。”

楚原只觉得楚铮的手如同铁钳一般,连挣几下也未挣脱,直被拉着向父亲而去。楚原怒道:“我不过是在帮你罢了,真是好心没好报。”

楚家兄妹来到楚名棠身前,齐施礼道:“孩儿参见父亲。”

楚名棠看了看四周,只见屋内人头攒动,既有身着铠甲的禁卫军将士,又有花枝招展的女子,简直不伦不类之至。忽见人群中有一人居然身着朝廷三品官员服饰,楚名棠心中一奇,正待问这是朝中哪位大人,那人抬起头来,却是府中管事张得利。

楚名棠只觉一阵头疼,叹道:“铮儿,你又在胡闹什么?张得利怎么也穿上了官员服饰?”

楚铮笑道:“孩儿正赶着排戏啊,张得利饰演戏中那男子的父亲。”事急从权,楚铮拉了张得利和他妻子小红来饰演伍绍一的父母,张得利也已经三十好几的人了,一把胡子梳理得很有楚名棠的风范,穿上官服倒也有那么几分味道。

楚名棠压低声音道:“那飘香阁中的女子也是你叫来的?”

楚铮叫屈道:“府内原先那些歌女乐师早让娘亲遣散了,孩儿没办法,只好向二姐借用飘香阁内女子来救急。”

楚名棠道:“那为何非要找青楼女子?你有何需与为父说一声,宫内乐师为父亦可替你找来。”

楚铮一撇嘴:“那些乐师孩儿又不是没见过,每年庆典之*几首乐曲翻来覆去演奏一遍,孩儿有时都在想她们或许就会这几首。哪及得上青楼女子的乐声多姿多彩动人心魄,此乃三哥原话……”

只听砰的一声闷响,楚原在楚铮背上偷偷重捶了一拳。楚铮似若未觉,连气息都未有变化,继续说道:“孩儿也觉得三哥之言有理。何况那些宫内乐师奏惯了欢快的曲子,而戏中既有夫妻离别的缠绵悱恻,又有军士奔赴疆场的慷慨豪情,唯独没有任何欢快的意味,故征用宫内乐师并不妥当,再说了,这些女子大都已年老色衰……”

楚名棠狠狠地瞪了他一眼,楚铮忙改口道:“孩儿想来想去,正如三哥所说,只有飘香阁的女子最为适合。况且还可得二姐相助,二姐此番挑选的皆为尚未出师的女子,虽未见过世面,但琴技都已有小成,父亲请看。”

楚名棠顺着楚铮所指望去,只见偏角之处站着二十余名女子,这些与其说是女子,还不如说是一群小女孩,衣着朴素,满脸的稚气,最大的一个也不超过十六岁。

楚欣说道:“这些都是苦命孩子,不是孤儿便是被无德父母卖到飘香阁的,女儿不想让她们长大后做那笑面迎客之事,故听闻小弟急需乐师,便把她们带来了,还好小弟并未拒绝。日后这些孩子能不回飘香阁就不要回去了。”

楚名棠点点头,他对方家最看不惯的就是以三大世家之尊居然还经营青楼,便说道:“如此甚好。”

楚名棠看了看屋中另几个成年女子,问道:“那她们是何人?”

楚铮瞪大眼睛,小声说道:“父亲,您不会把她们几个也当成飘香阁中人吧。这几人是四姐召来帮忙填诗的,为首那女子是礼部四叔家的仪姐,父亲也不认识?”

楚名棠仔细辨认了一下,依稀记得确是礼部侍郎楚名南之女,不由汗颜,他平日里甚少去朝中大臣府内走动,这楚仪亦只见过寥寥数次,一时间竟没认出来。

楚铮忽神神秘秘地说道:“四姐真是交游广阔,今日还带来了一位贵客,兵部尚书郭伯父之女也来了。”

楚名棠愕然:“当真?”在兵部才与郭怀谈及他女儿之事,没想到回府便见着了。

楚欣向几女说道:“妹妹们过来吧,拜见家父。”

在这一代权相面前,几个女子显得有些拘谨,只是依礼拜见。楚名棠说道:“倩儿顽劣,将各位侄女请来,有劳了。”

楚仪等人连道不敢。

楚名棠看着其中一个着鹅黄衣衫的女子,道:“这位便是郭大人之女吧?”

楚倩奇道:“父亲见过颖姐姐?”

楚名棠轻叹道:“自然见过,为父与你娘和郭大人夫妇是多年老友了,不过那时颖儿尚小,恐怕未必记得了。”他自任太尉以来,往郭怀府上只去过一次,还是大吵一架,郭怀妻儿连影都没见到,不过郭颖眉目间颇有几分郭怀的影子,楚名棠略一细看便认出来了。

郭颖小声说道:“侄女记得楚伯父。当年伯父与家父同在京城,两家时常往来,伯父与家父煮酒论国事总要至深夜,侄女对此记忆颇深。”

楚原听后忽似回忆起了什么,笑道:“这孩儿也记得。有几次确是太晚了,我就被父亲留在郭大人府上留宿,当时郭姑娘不过四五岁吧,居然也还记得。”

郭颖偷偷看了楚原一眼,随即又垂下眼帘。她当然知道眼前这人是谁,很小的时候母亲就跟她说过,她与楚家三公子指腹为婚,此生注定已是楚家的人。直到三年前,一切都变了,父亲再也不提此事,母亲若是辩解几句父亲便大发雷霆。郭颖对此并不在意,反正这楚家三公子她也没什么太深的印象,只依稀记得此人儿时顽劣无比,来自己府里常与哥哥郭朴打架,似乎还不止一次地欺负过自己。没想到不久她与楚原的婚约竟在京城流传开来,官宦子弟人人皆知,闺中好友也不停追问此事是否属实,直叫她无言以对。幸好当时楚原已去了南线,当事人两者缺一,此事也就慢慢地淡化了,但慑于楚家权势,再也无人敢上郭府提亲。

三年了,这人终于又回了京城。郭颖此时已是二十出头,在京城官宦子弟中年过二十尚未出嫁的女子屈指可数,郭夫人每当提及此事便泪流满面。今日楚倩召集京中素有才气之名的女子到楚府,郭颖正与几个平日较为要好的姐妹在楚仪家中聚会,她原本并不想来,但经不得楚仪等人鼓动,又想到母亲心伤的样子,暗道此事终需有个结局,探听一下楚家如何说也好,便也跟着来了。

楚倩对楚名棠笑着说道:“颖姐姐亦是京中有名的才女,昔日来往得少,女儿亦没想到今日能请到她。”

楚名棠问道:“颖儿今日来此,郭大人可知晓?”

郭颖摇了摇头,她原本打算只在楚府稍作逗留,没想到到此便被楚倩所提的戏剧给迷住了,几人一同讨论到现在,不知不觉已经天黑了。

“开饭了,开饭了……”

翠苓风风火火地跑了进来,见老爷少爷同时看着自己,登时手足无措,呐呐说道:“老爷,公子,老夫人叫小婢来通报一声,饭菜已经准备好了,请诸位小姐一同用饭。”

楚名棠瞪了楚铮一眼,楚铮狠狠地瞪了翠苓一眼,说道:“知道了。其余人等饭菜就端到此地。”

楚铮又对楚名棠说道:“娘亲亦在此地,父亲今晚就在孩儿院中用饭吧。”

楚名棠点了点头,对郭颖说道:“颖儿也不是外人,就与你楚伯母等一起用饭吧,老夫自会派人到郭府通报,免得你父亲担心。”

郭颖方想婉言相拒,楚名棠又对楚原道:“你与颖儿更是青梅竹马,可要好生照顾她。”楚名棠心中暗笑,郭怀知道他女儿竟是在楚府,定会急得双脚乱跳吧。

楚原一呆,见父亲眼神凌厉,不敢有违,只好乖乖应了声是。

楚铮笑道:“诸位姐姐,请。”

楚仪等人嘻嘻一笑,将郭颖推攘着一同去了。

楚铮忽回头叫道:“紫儿,你与伍绍一两人到偏厅去用饭,好好教教他。若再不成,伍绍一,北疆你就不用去了,本公子麾下无需这等无用之人。”

伍绍一急道:“将军,小人……”

楚铮充耳不闻,转身出去了。

楚名棠到了踏青园内院,楚夫人迎了上来,夫妇二人一谈竟是不谋而合。楚夫人当年与郭怀夫人亦是闺中姐妹,两人甚为要好,郭怀成亲还是她从中搓合,今日见了郭颖,觉得此女文静秀气,颇合她心意。只是听郭怀要将他女儿许予楚铮,楚夫人顿时色变,怒道:“这郭怀怎会说出这般胡闹之言,莫不是做官做傻了?”

楚名棠冷笑道:“他不过是在存心刁难你我夫妇而已,因此为夫将颖儿留下让原儿陪着她。与颖儿同来的还有礼部名南兄弟等朝中几位大臣之女,过会儿你语中暗示我家原儿非颖儿不娶,她们自会将此传扬出去,到时为夫倒要看看郭怀是否还有脸提此事。”

楚夫人道:“妾身明白。郭怀此人真可谓不知好歹,你我夫妇只是顾及往日情谊才不与他为难,他倒得寸进尺了。夫君,不如过几日妾身径直去郭家见刘家妹妹商议此事,不必再给此人留情面。”

楚名棠笑道:“如此甚好。”

偏厅内,伍绍一满面愁容,碗筷动亦不动。

“伍校尉可否成亲?”紫儿突然问道。

紫儿连问了数遍,伍绍一才反应过来:“未……未曾。”

紫儿轻笑道:“紫儿亦是这般猜测。伍校尉家中若有妻儿的话,应很容易体会到戏中那不舍之情。”

伍绍一苦恼地说道:“看来在下确不能胜任此事,还是稍后向将军求情,请他另挑人选吧。”

紫儿劝道:“紫儿素闻公子不拘小节,但在军中却说一不二,伍校尉在公子麾下多时,自当明白公子方才所言未必是说笑。若再向公子求情,无论是何结果,只怕日后在公子心目中已将伍校尉看轻了。”

伍绍一想了想,颓然道:“姑娘说的极是,可这个演戏并非常人所能,绍一实不知如何是好。”

紫儿沉默半晌,轻声道:“紫儿从未想到,今生第一次唤‘夫君’二字竟是对着伍校尉,心中亦不知是何滋味。倘若伍校尉真要去了北疆,临行前对紫儿可有不舍之情?”

伍绍一为之大震,呆呆地看着紫儿。

紫儿见他不答,幽幽叹道:“紫儿原是青楼女子,伍校尉又怎会放在心上,请恕紫儿方才失言了。”

伍绍一忙摇头道:“绍一绝无此意,绍一……自会惦记着姑娘。”一句话说下来,伍绍一已是额头冒汗。

紫儿见他笨嘴拙舌,不由嫣然一笑,道:“既是如此,不如我们再将那戏中之词对一遍。切记,无论戏里戏外,紫儿都是伍校尉心中惦记的那人。”

饭后,楚名棠命楚原将几位女子一一送回府,着重叮嘱郭府乃最后一家,并准备了些礼物以楚夫人的名义交给郭夫人,郭怀在与不在都不必拜见了。

楚原明白父母是何意,颇有些不情愿,楚名棠懒得与他多说,一句家法伺候吓得楚原忙不迭答应了下来。

楚铮命人将客厅内收拾干净后,重新开工,继续排演那出戏。不久,楚铮便大叫奇怪,才过一顿饭的工夫,伍绍一似突然开窍了,虽动作仍有些僵硬,但对白已是相当流畅。

楚夫人在一旁也笑道:“老爷,你看这伍绍一大有长进啊,妾身原本还担心出征前上演未必能成事,如今看来大有希望。”

楚名棠正翻看着苏巧彤手书的剧本,机械地点了点头。他正沉迷其中,愈看愈是震惊不已。楚名棠原本对此事并不太看重,以为这不过是苏巧彤和楚铮为化解禁卫军要求北上之事而采取的应急举措而已,只是觉得颇为新奇才促其成事。可细读下来,戏中言语煽情之极,以二百年前胡蛮入侵中原,百姓生灵涂炭为引线,以宣传保家卫国为主,儿女情长中更张扬男儿慷慨豪情,即便他自己亦看得热血沸腾。

楚名棠合上剧本,暗暗想道:此戏若真在大赵境内各处上演,其威力不亚于平增十万雄兵。

“苏姑娘,此戏可是由你执笔?”楚名棠问道。

苏巧彤忙道:“启禀楚伯父,此中大部是由四姑娘和轻如姐与方才那些姐妹们一同所写。”

楚名棠摇了摇头,道:“这些丫头平日足不出户,至多写写那戏中女人的心思,那些极具杀伐之气的文字她们是决计写不出的。”

苏巧彤干笑道:“楚伯父明见,其实真正主笔应是五公子,小女子只是稍加润色而已。”苏巧彤打定主意以后这些事都要拖楚铮下水,自己在楚名棠面前已是锋芒毕露,再这般下去楚名棠说不定会愈加忌惮,自己出身又是个大问题,搞不好哪天他突生杀机那真玩完了。

旁边楚倩闷闷不乐地说道:“巧彤说的没错,女儿与轻如姐先前所写的让小五改了大半,真是奇了,平日怎么就没见他有这般本事。”楚倩胸口堵得慌,若是苏巧彤改的她倒也认了,她原本就对苏巧彤颇为心折,却没想到竟是楚铮所为。她向来对这个弟弟并不怎么瞧得起,认为他只是一纨绔子弟而已。可仔细看了楚铮所改的那部分,楚倩自问可挑剔出诸多不是来,对仗不整,毫无韵味。可纵观全文,楚倩仍不得不承认,弟弟所改的全是画龙点睛之处,比原先她所写的精彩多了。

楚名棠看向楚铮,哼了声道:“铮儿,笔墨伺候。”

楚铮见父亲神色有异,心中不解,走到书案前将笔墨准备好。楚名棠将剧本置于案上,一页页翻过,不时涂改几笔。楚铮在一边伸长脖子看着,脸色渐渐变得僵硬起来。

楚名棠将笔一搁,抬头看了看,见无旁人在身边,轻声说道:“文中共有四十七处提及‘大汉子民’,可我大赵国号却仅出现不足十次,真是其心可诛。”

楚铮当时还真没想到此处,一听顿时冷汗迭冒。

楚名棠将剧本递给他,道:“为父替你改动了三十一处,小小年纪,不要想得太多了。”

楚铮冷汗涔涔,道:“孩儿纯属无意,请父亲明鉴。”

楚名棠道:“无意自然最好,凡事都要小心些,切不可授人于柄。去吧,让这伍绍一快些改口了。”

楚铮不敢怠慢,忙跑去与伍绍一交代了。伍绍一倒并未在意,低头默默背记着。

苏巧彤见楚铮走了过来,脸色有些不大对,笑道:“怎么脸又白了,楚伯父训斥你了?”

楚铮在她身旁坐下,心有余悸地说道:“文字狱,老头子若搞文字狱绝对是行家里手。”

第12章 废长立幼第26章 前尘往事第101章 天意难违第3章 颠倒乾坤第一百三十章第2章 相逢无常第84章 一唱一和第6章 一败涂地第17章 羿之神弓第28章 出手相救第36章 楚府大婚第5章 酒楼相聚第54章 大秦寇家第54章 大秦寇家第29章 救驾之功第2章 北疆首战(下)第26章 前尘往事第73章 逃出生天第92章 世事无常第38章 四足鼎立第12章 当断则断第16章 大赵一叶第116章 大闹刑部第19章 内乱(上)第31章 是你所为第2章 针锋相对第124章 同心避讳第36章 楚府大婚第74章 长公主敏第125章 体制问题第79章 何去何从第11章 两权择利第105章 在劫难逃第10章 伤心欲绝第12章 废长立幼第16章 皇储之位第40章 离家出走第9章 佛魔二门第123章 有心失言第55章 围三阕一第8章 登门拜访第26章 前尘往事第14章 兄弟重会第19章 三家联盟第62章 临阵传令第1章 一石二鸟第89章 佳人重现第16章 皇储之位第16章 魔门血祭第17章 暗流第141章 一代妖孽第4章 镇北侯府第2章 风雨飘摇第55章 围三阕一第88章 冰释前嫌第37章 亡命鸳鸯第37章 亡命鸳鸯第143章 无语相对第1章 西秦咸阳第25章 浮出水面第23章 长谈第105章 在劫难逃第64章 蓄势待发第1章 北疆首战(上)第3章 东山再起第90章 李代桃僵第98章 一线生机第25章 浮出水面第60章 四方云涌(下)第75章 皇室风范第10章 兄弟重聚第29章 试探第82章 万夫莫当第28章 大功告成第1章 北疆首战(上)第140章 天道之径第7章 去芜存精第8章 楚家鹰堂第10章 绵里藏针第48章 有苦难言第1章 一石二鸟第137章 班师回朝(下)第10章 流言蜚语第85章 遇人不淑第26章 出征誓师第9章 重返大营第105章 在劫难逃第72章 一语成谶第7章 京城突变第29章 栽赃嫁祸第64章 蓄势待发第1章 北赵楚氏第2章 自投罗网第27章 一网打尽第71章 夫唱妇随第16章 魔门血祭第138章 楚家宗祠第19章 一举两得第49章 棋逢对手第一百三十五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