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起程返京

银针方刺入眉心肌肤,赵敏顿时浑身一颤。徐老太道:“五公子,掌心贴于长公主百合穴,以四成功力输入内息。”

楚铮当下依徐老太医之言,将内息从赵敏百合穴输入。徐老太医拈动银针,越刺越深,赵敏颤抖亦愈发加剧,突然冲脉三处大穴所扎的银针竟离体飞出。徐老太医似早有准备,右手以揽月之势,将三枝银针尽控于掌心,如蜻蜓点水一般将银针重扎回原先穴位,整个过程圆转如意,毫无涩滞之感。

另几路经脉亦不时有银针飞出,徐老太医只是伸手一扣一扎,无论认穴精度还是银针入穴深浅均是丝毫不差。楚铮看得分明,简直佩服得五体投地。传说中的金针刺穴啊,先前还以为他武功不在大内四圣卫之下,如今看来还是将这老头低估了。

当朱红顶的银针过半没入眉心,赵敏渐渐平静下来,双目周围残留的淡青色也慢慢消失。徐老太医长长松了口气,对楚铮道:“五公子收手吧,长公主体内气息已近平稳,但之后如何还得由大长公主出手。”

楚铮起身向徐老太医长施一礼:“多谢老太医。”

徐老太医一笑:“老朽有何可谢的,说来还是五公子之功居首。若非你推断出长公主气息走向,老朽又怎敢下针。”

“如非老太医刺穴之术这般高明,晚辈再怎么推断亦是无用。”楚铮一颗心总算放了下来,“晚辈即刻派人回京,请大长公主火速赶来北疆。”

徐老太医却摇了摇头:“京城距北疆快马亦需七天七夜,大长公主武功再高,连着数天昼夜疾驰还不如快马。而长公主终究可支撑多久老朽心中亦无定数。不如派人回京城之时,我等亦乘坐马车起程,在途中与大长公主会合。”

楚铮看了似沉睡着的赵敏一眼,不无忧虑地说道:“长公主这般情形,不知能否承受颠簸之苦。”

徐老太医道:“长公主所刺银针除眉心那根外,其余稍后便可取下,乘座马车应无大碍。”

楚铮断然道:“既是如此,我等今日便起程。”

楚铮命叶扶风和叶摘星去准备回程所需之事,并召来许唯义等人,命其速请外公王老侯爷等各位文武大臣至此。随后回到所住别院。将赵敏情形与苏巧彤和武媚娘说了,并让苏巧彤整理行装随行一同回京。

“就这么回去了?”苏巧彤问道,“那你父亲交待的北疆诸事怎么办?”

楚铮道:“就都交于成奉之吧,他毕竟是当朝吏部尚书,背后又有家父支持,谁都不敢轻视于他。至于安抚西秦残余世家由他出面亦更为妥当。其余封赏之事终究还是要上呈朝廷后才可定论,家父人在京城。对北疆之事只可通过战报了解,有我在更易助他老人家定夺。”

苏巧彤亦觉有理,便不再有异议。

武媚娘坐在一旁闷闷不乐,心想楚铮这一回京不知何时才能相见。见她这般神情,楚铮亦心感歉疚,等苏巧彤出去了,走到她身边,柔声道:“媚娘,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相信我,在不久的将来,你我还会再见。”

“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武媚娘喃喃念数遍,心神全被这两句打动了,忽抬头道:“是苏丫头写的诗吗?”

楚铮顿感面目无光:“怎会是她写地,我就算再不成器,也不至于用她的诗句对你表白心意。”

武媚娘楚铮外表随和,内心确是甚有傲气,便不再生疑,靠在楚铮胸口笑道:“媚娘真没想到你竟是文武双全,随口两句就比苏丫头这位京城才女的诗强多了。”

楚铮汗颜,想了想道:“媚娘。我离开后北疆有些事还需你相助。”

“何事啊?”武媚娘懒懒问道。

楚铮凝神听了片刻,确定屋外四下无人,低声道:“魔门以门主刑无舫为首数百人寄居于灰胡儿驻地。你抽空代我去安抚一下,让他们暂且留在那里,一年之后我再安排他们离开。”

“什么?刑门主也在北疆?”武媚娘吓了一跳,离开楚铮胸膛,看着他道,“你胆子也大了。”

楚铮轻笑一声:“我胆子何曾小过。”

“那倒也是。”武媚娘想起楚铮所作所为,不得不承认。

“至于柔然诸部,你若遇何难事可请教我外公,我会将陆鸣留在北疆,还有那位成奉之成大人,你也尽可信。”

“成奉之?”武媚娘冷笑一声,对此人她可说决无好感,“连我储妃娘娘之事也不用瞒他吗?”

楚铮苦着脸道:“这个……媚娘,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以你的媚惑众生,他又怎可能认得你是何人。”

武媚娘没好气地说道:“从古至今,当奸细能当至吏部尚书也只有他一人了,楚公子你可真是个好人哪。”

楚铮干笑一声,忽脸色微变,扶着武媚娘坐直了,返身回到自己椅子上。

苏巧彤走了进来,看看二人此时严襟正坐,可楚铮胸前衣衫却是有些起皱,心知这两人趁自己不在没干好事,白了楚铮一眼,道:“王老侯爷已经到了,你快去吧。”

王老侯爷和几位尚书大人及樊兆彦等一干北疆大营主将均已赶到。三大世家平日虽不将皇室放在眼中,可赵敏若在北疆香消玉殒,那可是件天大的麻烦事,朝廷上下究竟有何变故任何人都难以预料,谁都不愿此事当真发生。

因此众人听楚铮道长公主已暂无险情,无不暗松了口气。王老侯爷当即命人找来地图,与樊兆彦王明泰商议了下,对楚铮道:“铮儿,依马车日夜兼程来看,你与大长公主在清河郡会合较为合适。清河郡乃河北重镇,商户云集,且城内建有太祖昔日行宫,采购药材与住行均较为方便。”

一旁成奉之犹豫了下道:“老侯爷,福安王王府就在清河郡城内,据下官所知,太祖行宫现已被福安王占据,几任清河郡太守都曾将此事禀报过先皇,先皇念现福安王乃自家堂弟,儿时又在清河郡居住过一段时日,与其颇为交好,因此一直未曾追究。”

王老侯爷不耐烦地说道:“这有何难,就以老夫镇北侯府印,命福安王腾出来就是了。”

王明泰道:“伯父,此事事关福安王,还是小侄亲自跑一趟吧。”

王老侯爷斜了他一眼,道:“你若去了,在外人看来,当真是我镇北侯府仗势欺人了。”

楚铮笑道:“舅舅前去确实不妥,不如让孩儿麾下禁卫军出面吧,这帮免崽子欺负外官与蕃王最为拿手。”

王老侯爷也笑了起来:“如此甚好。铮儿,你就让邓世方持外公印信即刻先行起程。禁卫军此番功劳也不小,不过事出意外,等回京再为其表彰吧。”

诸事安排妥当,楚铮借整理行装之名告退,命陆鸣请成奉之到自己院内。成奉之不敢怠慢,即刻便到了,见苏巧彤正与一青衣女子正窃窃私语,而这青衣女子看来又甚为陌生,不由有些奇怪。

“成某拜见五公子。”

“成大人来了,请坐。”楚铮道。

“谢五公子。”

“成大人,本公子为你引见一人。”楚铮道,“这位便是现柔然族圣女,姓陆,单名一媚字,乃我楚家婢女。本公子回京之后,有关柔然诸部之事你二人多多商议。”

武媚娘颇不情愿地站身起来:“小婢拜见成大人。”

“陆姑娘免礼。”成奉之忙道,又说了几句恭维话,这并非矫情,以一汉人之女在蛮族内被尊称为圣女决非轻易之事,成奉之倒是由衷称赞。

楚铮介绍过武媚娘,又道:“除柔然诸部之事外,还有几事成大人需谨记。”

成奉之微微躬身:“五公子请讲。”

“华长风华将军这几日便该回来了,对此人成大人需大力拉拢,并观其心意,及时报于京城楚府。另,本公子已留下书信一封,其麾下洪文锦部暂由大人掌控,决不可纳入北疆大营任何整编序列。此外,巧彤稍后稍后亦有份锦囊给大人,里面是三城七镇内西秦残余世家分布详情,对这些人等谨慎善待,视情提拔……”

楚铮将事情交待完毕后,语重心长地说道:“成大人,你现已是朝中吏部尚书,数人之下,万人之上,再谨小慎微已不足取。本公子走后,楚家就由你与礼部楚尚书为主,即便在本公子外公面前,该据理力争的就要争,切不可轻易退让。如此,才不枉家父与本公子一片苦心。”

成奉之肃然起身:“成某谨记。”

第8章 有心投效第108章 用人不疑第101章 天意难违第116章 大闹刑部第18章 权力重组第17章 齐人非福第111章 朝堂争执第68章 趁胜追击(下)第66章 将星殒落第133章 魔门伏子第13章 左家巷子第12章 恃强凌弱第9章 未雨绸缪第47章 步步为营第19章 内乱(上)第34章 心思第15章 重返上京第5章 顺水推舟第34 兄弟阋墙第8章 楚家鹰堂第26章 前尘往事第6章 离家出走第7章 五绝狂生第3章 心生疑窦第25章 大德高僧第13章 悔意第32章 初上青楼第12章 算计第4章 三箭慑敌(下)第3章 颠倒乾坤第58章 四方云涌第5章 万事具备第8章 登门拜访第37章 亡命鸳鸯第21章 各取所需第六部逐鹿中原第十一章第92章 世事无常第29章 栽赃嫁祸第12章 废长立幼第125章 体制问题第34 兄弟阋墙第102章 宫中巧遇第132章 魔门双璧第61章 偷梁换柱第2章 北疆首战(下)第一百三十章第128章 力所能及第107章 圣女媚娘第133章 魔门伏子第4章 无可奈何第13章 举手之劳第19章 内乱(上)第13章 举手之劳第6章 有心无力第106章 楚家长孙第21章 风波骤起第7章 恩将仇报第18章 重回京城第111章 朝堂争执第23章 梨园祖师第34章 心思第22章 莺莺燕燕第26章 指点第13章 火烧山庄第25章 大德高僧第2章 北疆首战(下)第105章 在劫难逃第88章 冰释前嫌第97章 大长公主第116章 大闹刑部第86章 叶门之迷第20章 及时行乐第86章 叶门之迷第74章 长公主敏第43章 北疆大帅第80章 以和为贵第133章 魔门伏子第12章 威逼诱降第23章 长谈第92章 世事无常第91章 不死不休第21章 风波骤起第57章 临别托孤第17章 齐人非福第28章 出手相救第125章 体制问题第24章 弄巧成拙第8章 有心投效第29章 试探第81章 文中巧喻第8章 军中侍女第9章 佛魔二门第8章 登门拜访第11章 手足之情第15章 军师第2章 相逢无常第27章 一网打尽第107章 圣女媚娘第7章 恩将仇报第6章 斩除羽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