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联手伏击

武媚娘回到储君宫,刚进门不由得一愣,只见赵庆脸色阴沉地坐在屋内,小陆子站在旁边一脸的无奈。

武媚娘心思急转,上前盈盈拜倒,娇笑道:“媚娘参见殿下。殿下不是去操办皇上大猎之事吗,今日怎么回来这么早?”

赵庆并不回答,冷哼一声道:“你去哪了?”

武媚娘幽怨地说道:“媚娘觉得闷嘛。以前还有秋儿陪着,如今她也是妃子了,又身怀龙种,宫中上下都围着她在转,除了小陆子都没人与媚娘说话了。无聊之下只好自个儿在宫内四处游玩了。”

赵庆听了心中一软,但仍有些怀疑,道:“你当真在宫内吗,本王已四处派人找过了,怎么不见你踪影?”

武媚娘道:“媚娘又不知道殿下回来了。那些下人都是些无能之辈,又怎能找得到媚娘,媚娘是故意避开他们的。”

赵庆又信了几分,叹道:“媚娘,立秋儿为妃是父王的旨意,毕竟她有孕在身,你不要心有不快,任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本王眼里只有你一人。”

武媚看着赵庆,没想到他这么粗鲁之人居然能说出这般文绉绉的话来,想起刚刚见过的楚铮,忽然没来由地心里一酸,不禁想道:在他心里也许只有柳轻如一人吧。

赵庆见武媚娘神色黯然,以为她仍在为秋儿之事烦恼,起身将她搂在怀中,轻声道:“媚娘,你也为本王生个皇儿吧,日后本王登基,无论秋儿她生的是男是女,本王都立你的儿子为储君。”

武媚娘伏在他胸口,听赵庆语气真挚,知他所说并非虚言。她此时对楚铮已是失望之极,忽然觉得面前此人也不是那么讨厌了。虽说赵庆是被自己媚功所迷,想起当日他在叶先生面前挟死为自己求情的模样,心中仍有些感动。这三年来,自己为了那莫名的理由顽固地坚守清白之身,指使着秋儿与赵庆颠鸾倒凤,这一切无非是自欺欺人罢了,楚铮又根本不曾知晓,而三年后的首次相见,他话锋中已是带有杀机。何况自己既然到了赵庆身边,一日为储妃娘娘终身便已背负了这名分,楚铮就算再胆大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留自己在他身边吧,而且在他心中也未必会认为值得。

一梦三年,现在该是醒的时候了。虽然身边这男人未必成器,至少他对自己是真心的,退而求其次吧。

武媚娘眼角滑落一行清泪,喃喃呓语道:“等皇上大猎之事一了,殿下,媚娘会替你生个孩子。”

旁边的小陆子眼中突然寒光一闪,默默地低下头去。

赵庆大喜过望:“真的,那太好了。”但又挠了挠头,道:“可三年都未曾结果,看来本王更要加倍努力了。”

武媚娘如梨花带雨,淡淡笑道:“过几天媚娘到城外的道观上上香,乞求上天保佑,听说那里很灵验的。”

赵庆点点头,兴奋地说道:“好。等过了父皇大猎,楚家之事再一了,本王就没有那么多操心事了,就天天陪着你。”

武媚娘离开赵庆的怀抱,面带忧色地道:“殿下仍念念不忘铲除楚家吗?”

赵庆道:“那当然,楚家嚣张跋扈,根本不将皇家放在眼里,是可忍孰不可忍,否则本王即位后如何能掌朝中大权,难道也与父王这些年一样吗?”

武媚娘道:“那殿下认为此事成算几何?”

赵庆自信满满地说道:“此番攻其不备,大概有六成左右吧,本王认为值得一搏。”

武媚娘摇头道:“殿下,媚娘认为一成也无。”

赵庆疑道:“此话怎讲?”

武媚娘道:“殿下这六成把握是建在楚家不知情的情况下的,若他们已经知晓了呢?”

赵庆愕然,道:“此事仅你我和成侍郎等几人知晓,成侍郎那边不会这么不小心吧?”

武媚娘叹了口气道:“殿下对宫外之事知之甚少,可知近日来朝中百官谈论最多是什么?就是楚家五公子与苏巧彤之事,据说这二人都已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了。”

“怦!”

赵庆一拍桌案,怒道:“竟有此事?那成奉之抱的是什么心思?莫非是存心戏弄本王。”

武媚娘劝赵庆坐下,道:“此般凶险之事,成奉之决计不敢戏弄殿下,对他又无任何益处。何况若是被楚家知道了,他一个小小吏部侍郎眨眼间便可被贬到边塞守城去了。可殿下是否想过,那成奉之为何鼓动殿下刺杀楚名棠?”

赵庆想了想道:“大概是为了日后的荣华富贵吧,成侍郎对父皇忠心耿耿,向来拥护我们皇家,如此做也是为了本王着想啊。”

武媚娘无奈地笑了笑,自己这个名义上的夫君真是头脑简单得可以啊,也许只有在他这样人的身边自己才有施展才能的机会,换做是那人,自己一举一动都瞒不了他,不过能有个强有力的男子做依靠,那样的日子可能会更快乐些吧。

赵庆见武媚娘怔怔出神,道:“怎么,本王说得不对么?”

武媚娘耐心解释道:“若说是为荣华富贵,别人也许有可能,成奉之决计不会。此人在朝中向来以谨慎小心出名,与他私交较好的官员都没有几个。成家在赵国毫无根基,就连一个寻常知府他也未必能得罪得起,因此成奉之做事历来循规蹈矩,据说在吏部他有个绰号叫‘成柜子’,意思就是此人就如柜子一般,何人需要哪位官员履历政绩尽可找他,但他决不会说出自己的看法。依媚娘看,此人依附皇上只为求自保而已,毕竟侍郎一级官员任免需经皇上同意的。”

武媚娘顿了顿,继续说道:“可他这些时日却一反常态,大力鼓动殿下对付楚名棠,此事无论成败对他都无好处。若是事败,楚名棠当然绝不会放过他,即使事成他又能如何,王方两家还在,王家与楚家关系匪浅,方家方中诚之妻是楚名棠之女,他们奈何不了殿下,难道还奈何不了一个吏部侍郎。成奉之在朝中又无势可依,皇上若要安抚这两大世家,第一个替罪羊就是他。成奉之绝非一个愚蠢之人,又怎么会看不到这些?”

赵庆愣愣地点了点头,道:“媚娘说得不错,本王觉得有些糊涂了。”

“媚娘认为,此事关键不在成奉之,而是在于苏巧彤……”

赵庆打断道:“对了,你方才所说的楚家那小子和苏姑娘是怎么回事?”

武媚娘只好回答道:“楚铮这些天来不理军中公务,几乎天天到成府找苏巧彤,媚娘认为其中必有古怪。”

赵庆道:“这有什么好奇怪的,苏姑娘国色天香,楚铮色令智昏也在情理之中。”蓦见武媚娘脸色不善,赵庆忙又道:“当然了,比起媚娘来还是差了许多。”

武媚娘并不理会他的吹捧之辞,问道:“储君,这几年来你可曾听说过楚铮有何风流韵事?”

赵庆道:“没有,平日里都很少听到这小子的消息。”

武媚娘又道:“那储君认为苏巧彤与敏公主哪个姿色更为出众?”

赵庆想了想,老老实实说道:“两个都差不多吧。”

武媚娘道:“殿下你想,敏公主容貌不逊于苏巧彤,身份尊崇更是远胜于她,楚铮又非一个风流之人,为何得罪敏公主,偏偏去喜欢那苏巧彤?媚娘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可能,就是苏巧彤身份可疑,而楚铮已有察觉。”

赵庆直直地看着武媚娘,道:“苏姑娘身份究竟有何可疑?”

武媚娘真怀疑今天自己费这么多口舌是否值得,长吸了口气道:“此女极有可能是他国奸细,否则她和成奉之不会那么急于提议殿下刺杀楚名棠,目的就是要让大赵国陷入内乱。”

赵庆失声道:“那成侍郎也是奸细?”

武媚娘道:“甚有可能。听说苏巧彤初到上京城便是由楚铮送到到成府的,想必楚铮那时就已觉得此女可疑了。”

武媚娘看着赵庆道:“殿下,虽说媚娘方才所言仅是揣测之辞,但楚铮确是已有所觉。皇上大猎将至,现在抽身来得及。殿下只要袖手旁观,不插手其中,苏巧彤和成奉之所图之事无论是成是败,殿下都可坐收渔利。”

赵庆颓然坐下,道:“媚娘你说得有理,只是楚家一日不灭,本王心中一日不快啊。”

武媚娘劝慰道:“历来古之明君都是善忍之人,殿下还是等到即位后,再明正言顺地削除楚家势力,急是急不来的。”

赵庆长吁短叹,显然是不甘心之极。

武媚娘忽然发现小陆子仍站在一旁,微微一惊,方才自己心情激荡之下居然忘了让他出去。不过这小太监向来对自己和赵庆忠心耿耿,应该并无大碍。

武媚娘沉声说道:“小陆子,本宫与储君所谈的乃极为机密之事。若有半分传了出去,小心你脑袋。”

小陆子诚惶诚恐地说道:“小的不敢,储君与娘娘说什么小的一句也没听见。”

武媚娘点头道:“那就好,下去吧。”

小陆子俯身退了出去,出了门,这小太监脸上忽然露出一丝阴冷的笑意。

寇大娘走在大街上,忽然觉得今日有些异样,一眼望去四处都可看到禁卫军,心中不由得一颤,难道楚家对成府下手了?但又看了看,那些禁卫军神色轻松,并不像有何军令在身。

一个禁卫军士突然拦住了寇大娘,道:“这位夫人要去哪里?”

这条巷子正是通往成府的,寇大娘神色坦然,道:“老身是吏部成大人府中的。这位军爷,附近出了什么事吗?”

那军士施礼道:“原来夫人是成大人府中之人,得罪了。不过上头有令,我等在此操练,此路已被封锁,请夫人还是从别处绕路吧。”

寇大娘奇道:“军爷,这操练不去空旷之地,来此街头小巷作甚?”

那军士正容道:“事关机密,恕不能回答。”

忽听一人叫道:“燕夫人!”

寇大娘回头一看,只见是成奉之的贴身书僮匆匆跑来,道:“小的见过燕夫人。小的奉老爷之命,已在此等候多时了。这边道路已封,请夫人随小的这边来。”

寇大娘跟在书僮身后,问道:“这些禁卫军为何会在此地?”

那小僮回首小声道:“听老爷说此地乃皇上大猎时出城必经之地,这队禁卫军来此熟悉地形的,这一带的住户除了老爷等人,其余的全都能出不能进。老爷担心夫人受阻无法回府,特命小的来接夫人从小路回府。”

寇大娘一听不是为成府之事,不由得放下心来,暗赞成奉之做事细心,她来京城没多久,对京城的路况真还不是很熟悉。

走了许久,寇大娘有些奇怪,道:“怎么还未到?”

那书僮气喘吁吁地道:“快了夫人,穿过前面一座小桥便可从后门回府了。这些天杀的禁卫军,将那片的路全封了,小的只能领夫人绕个大圈回去了。”

不一会儿两人来到那座小桥前,只见桥上却站着一个中年文士和一白须老者手持钓竿正在钓鱼,而且此桥颇为狭窄,只可一人通过,这两人前后一站,把整条桥堵得死死的。

成奉之那书僮嘴里嘟嘟囔囔地骂道:“这两人有病啊,非要站到桥上来钓鱼。”说着走到桥前喝道:“你们二人快些让开……”

话未说完,那中年文士手腕一抖,手中的鱼竿如疾似电抽向书僮肩部。那鱼竿质地极为柔韧,竿尖霎时弯曲击到他背上,连颤三下,分别点中了那书僮的“神堂”、“神道”、“灵台”三大穴,书僮闷哼一声,顿时软软地倒了下去。

寇大娘看得清清楚楚,心中微惊,这中年人面对着书僮,点击他背后穴道仍如此精准,寇大娘虽自忖也能做到,但世上能做到这一点的已是有数的高手了。

中年文士将鱼竿随手一抛,走下桥来拱手道:“在下‘魔秀士’吴安然,见过寇大娘。”

那老髯老者在桥上抱拳道:“老夫龙惊天,久闻西秦寇家之名,今日能得此一见,实是生平幸事。”

寇大娘见这二人上来就叫出自己的真实姓氏,知道今日已不可能善了,沉声说道:“二位大名老身也是久仰了,只是为何不自重身份,却伤这毫不会武的小厮?”

吴安然足尖一挑,将那书僮踢到一边,道:“这也是为他性命着想,否则过会交起手来怕会伤及无辜。”

寇大娘忽然若有所悟,道:“楚铮呢,想必他也来吧。”

只听一人轻笑道:“当日匆匆一见,没想到寇前辈对晚辈印象如此深刻,真是荣幸之至。”

三个身影从小河岸边的树林内走出,为首那人脸上笑吟吟的,正是楚铮,后面跟着的是鹰堂另两位供奉李长笑和陆伯春。三人看似缓步而行,转眼却已到了寇大娘面前。

楚铮微微拱手,道:“前辈处心积虑混入我大赵,不知多少人为你所骗,今日你已陷入重围,还是束手就擒吧。”

寇大娘听得一头雾水,自己何曾骗过人了?

却不知楚铮一肚子花花心思,自从知道西秦魔门和佛门又有那么多高手东来,他便已下定决心先除去寇大娘,否则到时仅她一人就可牵制自己身边三四个一级高手。楚铮深知仅凭自己和吴安然并无把握置寇大娘于死地,一旦被她逃脱后患无穷,无奈之下只好请出鹰堂三位供奉。但成奉之既然已为自己效力,当中还夹杂着一个苏巧彤,这二人的秦人身份知道的人越少越好,日后还有大用。楚铮算了下,如今知道此事的只有自己和欧阳枝敏,师父吴安然晓得个大概,这二人是完全可以信任的,而三位供奉知人知面不知心,还是小心些为好。于是便费尽心思编造谎言,对龙惊天等三人胡扯道那寇大娘是在成侍郎侄女苏姑娘来京途中,故意设局由人假扮盗贼劫道,而她则危机时出手相救,骗取了苏姑娘的信任,幸亏他楚公子追求苏姑娘时明察秋毫发现了破绽,这婆娘竟是西秦寇家之人。

龙惊天等三人听了并不生疑,这几年来他们对楚铮愈加欣赏,这位堂主不但武功进境极快,已隐隐有和他们并肩之势,而且心细如发,为堂内做了不少好事。以前鹰堂中人除了原本是楚氏族人的,其余众人的子女按祖训最多只能在堂内安排个轻松些的职务,楚铮执掌鹰堂后大肆改革,三大供奉和几位执事的子女和弟子们只要有真实才学的,均可推荐去从军或到各地为官,虽说到目前为止还都只是五品和副将以下的官员,但龙惊天等人已是感激不尽。昨日听楚铮说有西秦寇家人混入赵境,三人久闻寇家之名,丝毫不敢怠慢,今日便一齐到此。

寇大娘如何能猜透楚铮心思,但她也知今日定有一场生死恶战,“魔秀士”吴安然和“陆上游龙”龙惊天都是成名已久的宗师级高手,楚铮身后两人虽不知其名,但这二人气沉神凝、岳峙渊停,看来绝不在龙吴二人之下。寇大娘心中苦笑,今日是自己生平第一次未打先怯了。

楚铮见寇大娘目光流动,显然是要伺机而逃,笑道:“前辈就别费心思了,晚辈今日可动用了不少人手,定要将前辈留于此地的。”

寇大娘听到阵阵脚步声传来,向前望去,只见树林里已是人影憧憧,不由得冷笑道:“老身本以为你楚铮也算是个少年英杰,原来也只是个恃多为胜的无耻之徒。”

楚铮肃然道:“前辈此言差矣。若是为武林争锋,晚辈定回去苦练十年八载再与前辈一较高下,但事关两国之争、家国大事,为我大赵楚铮就算被万人唾骂也在所不惜。”

龙惊天等人虽已决定今日要合力擒下寇大娘,但碍于身份心里总有些疙瘩,听了楚铮这番大义凛然的话语,三人不住点头。只有吴安然暗中冷笑,他对自己的这个徒弟了解得很,全然没把他的话当回事,不过吴安然出身魔门,以多欺少的事也干多了,只不过没有楚铮那么会找冠冕堂皇的借口罢了。

楚铮说完后,向吴安然瞟了一眼,吴安然知道该是自己出场的时候了,楚铮事前就与他商量过,不可让寇大娘过多说话,免得在众人面前露了马脚。

吴安然上前一步,道:“寇大娘,既然你不肯听命就犯,吴某先来领教威震西陲的寇家绝学。”

寇大娘哼了一声道:“‘魔秀士’,老身记得你是魔门血影宗的宗主吧,难道忘了魔门总堂尚在西域吗?”

吴安然淡淡说道:“世上已没了血影宗这一称号,如今吴某只是一尘世闲人而已。”说完就一掌向寇大娘劈去。

寇大娘侧身闪开,口中讥道:“当年你入门时也该立过魔门血誓吧,魔门如何对对待叛门之人你应比老身清楚多了。”

吴安然一哂,道:“寇大娘,你若是魔门中人吴某倒还愿意与你理论一番,他家人还是莫管别门事。”嘴上说着,吴安然手下不停,他深知面前这人是自己平生仅遇的高手,幻天掌一招一式使得严谨有度,不敢稍有大意。

寇大娘见无法扰乱吴安然心神,只好也凝神应战。十几招过后双方高下立判,吴安然脸色凝重,寇大娘却身形飘逸,游刃有余。楚铮如今并非吴下阿蒙,这几年来与鹰堂众多高手切磋,眼光与临敌经验已颇为老到,看出吴安然虽似并不落在下风,可寇大娘只是在寻找一击必中的机会而已,吴安然若有什么闪失,自己和这三位供奉再想拦住寇大娘是难上加难了。

楚铮冷冷地看了龙惊天三人一眼,龙惊天和李长笑、陆伯春相视苦笑一声,缓步上前。

寇大娘见他们向自己围来,顿时一声长啸,身形一展,手中不知何时已多出一把软剑,宛若一条银龙般向吴安然卷去。吴安然知道寇大娘是想在龙惊天等人上来前先伤了自己,当下也不逞强,连连后退。只听“哧哧”几声,吴安然衣襟上已多了数道剑痕。

吴安然所退的方向正是“长生剑”陆伯春所站之处,陆伯春见他形势危急,不敢怠慢,长剑铿锵出鞘,舞出一团剑花,倏地平平刺向寇大娘胸腹。寇大娘无奈之下只好回剑相隔,忽听身后有人沉哼一声,一股凌厉的拳风击向自己后脑。

眼见寇大娘已是避无可避,她身子突然矮了数尺,双脚也已离地,整个人在半空中缩成一团,手中软剑在地上一扫,身形已在数丈开外。

寇大娘心中暗喜,正欲借势而遁,龙惊天却已挡在她面前,喝道:“此路不通!”

寇大娘见无法逃脱,躲开龙惊天劈来的一掌,转过身来涩然道:“四方拳,长生剑?你们何时也为赵国官家效力了。”

陆伯春淡淡笑道:“西秦寇家历代护卫秦王,不也是为官家效力吗?”

寇大娘无言,抬头看了看四周,只见小桥流水,郁树苍苍,确是风景如画。而身边这四大高手各占一角,圈外楚铮也在凝神戒备,不由得长叹一声,看来这里就是自己埋骨之所了。

寇大娘双眉一扬,手中原本随风晃来荡去的软剑登时变得笔直,说道:“好,老身今日就舍命领略一下诸位的生平绝学。”说完,人剑如虹攻向李长笑。

李长笑凭“四方拳”威震大赵,平时甚少遇到能与他匹敌的对手,随身从不携带兵器,今日碰到了寇大娘,他就算再托大也不会用肉身去接剑,一时间竟狼狈不堪。还好陆伯春和龙惊天及时赶到,才为他解了围。

这三人一合力,寇大娘转眼间便没了优势,双方斗得旗鼓相当。楚铮看了一会儿,发现这三位供奉相互甚有默契,进退间极有法度,不由得哼了一声,暗想瞧这架势你们几个也不知配合过多少回了,刚刚在我面前倒惺惺作态装成前辈高人了。

吴安然并未贸然参战,在旁看了一会儿,大致摸清了龙惊天三人出手的路数,才脚踏天罗步法进入战圈。寇大娘顿时觉得压力大增,数十招后已是左支右拙难以招架。刚刚闪过陆伯春的长生剑,吴安然和龙惊天又同时攻向她要害之处,寇大娘勉强让开了,却再也躲不过李长笑的四方拳,被他结结实实地打在右臂上,顿时听到数记骨裂之声,软剑脱手而飞。

寇大娘自知已无可幸免,借着李长笑的拳势腾空而起,强提内息扑向楚铮,喝道:“小子受死。”

楚铮在一旁已观点多时,龙象伏魔功已运到极致,准备找准机会给寇大娘致命一击,没想到她竟先找上自己。当下也不闪避,反而上前一步一拳击向寇大娘,喝道:“来的好!”

只听一声巨响,两人都踉跄着退出七八步,楚铮脸色通红,嘴角血迹隐隐,寇大娘则是脸色青白,胸口不断起伏。

吴安然大惊,忙到楚铮身边伸手搭向他脉门,问道:“你觉得怎样,是否震伤了内腑?”

楚铮摇摇头,含糊不清地说道:“我没事。”

吴安然仔细察看楚铮脉象,确实并无异常,可他嘴边血迹是怎么回事?

吴安然心思一动,捏住楚铮下巴往他嘴里一看,只见楚铮舌尖血肉模糊,不由得破口大骂:“你找死啊,与人拼掌还吼什么吼,咬到舌头了是不是,活该!”

龙惊天等三人听了也是哭笑不得。陆伯春咳嗽一声道:“寇大娘,你已无力再战,还是束手就擒吧。”

寇大娘气息渐平,看着楚铮忽然纵声大笑道:“好个龙象伏魔功。老身今日算栽了,只可惜我寇家自古无被俘之人。”说完,笑声戛然而止。

李长笑走上前仔细看了看,回头对楚铮说道:“好刚烈的女子,她已自断心脉了。”

楚铮点点头,这样也好,这妇人留在世上还是个大麻烦。

龙惊天指指桥下躲着的那书僮,道:“那小厮怎么办?”

吴安然走过去将那书僮提了过来,往楚铮面前一扔,顺手解了他穴道。书僮闷哼一声悠悠醒转,茫然看了看四周,突然一骨碌爬了起来,向楚铮几个拜道:“饶命啊,各位大爷,小的只是一个家奴,身无分文……”

李长笑听这书僮言中之意竟把自己当成剪径的小贼,怒喝道:“住口!”

楚铮笑嘻嘻地凑到书僮面前,问道:“你可认识我?”

书僮仔细看了看,顿时大松口气,喜道:“小的拜见楚公子。”

楚铮道:“认得就好,你随我来。”

楚铮将他领到寇大娘之处,道:“本公子途经此地,发现寇大娘竟横尸此地,你可知发生了何事?”

那书僮愣了半响,哽咽道:“寇大娘与小的原本是从此地绕路回府,没想到遇到了几个泼皮无赖前来索要钱财,寇大娘与之论理,随后便撕打起来,小的被他们打晕了,后面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楚铮点点头道:“本公子也是这般推测的。唉,寇大娘也真是的,钱财乃身外之物,何苦为此丢了性命。她是苏姑娘的义母,苏姑娘知道了还不知多伤心呢。”

书僮也附合道:“是啊。”

龙惊天三人听了满头雾水,刚刚明明是吴安然把这书僮打晕的,怎么又变成泼皮了?

楚铮感慨了一会儿,道:“既然出了命案,自当由官府来处置,寇大娘尸首暂时留在此地吧,本公子陪你一起去见苏姑娘。”转身又对吴安然等人说道:“师父和三位先生在此等候官府衙役,徒儿先走一步。”说完便优哉游哉地走了。

三位供奉仍茫然不解地站在原地。龙惊天突然笑道:“老夫明白了。堂主为了那苏姑娘,也不与成奉之计较这寇大娘之事了。这也难怪,以寇大娘的武功与心计,瞒过成侍郎是轻而易举之事。”

吴安然脸色木然道:“正是。铮儿将寇大娘之事告于成侍郎后,成侍郎也是后怕不已,这小厮便是奉他之命将寇大娘带至此地的。”

李长笑也明白了,道:“寇大娘说起来也只是个成府的下人,堂主的意思是想就此掩过了。”

陆伯春抚髯笑道:“人不风流枉少年,堂主还年轻嘛。况且这也算不得什么大事.”

龙惊天问道:“吴老弟,这尸首怎么处置,不会真要报官吧。”

吴安然道:“寇大娘也是一代高手,命人找个地方埋了,入土为安吧。”

第35章 暗下伏子第67章 趁胜追击第29章 试探第10章 绵里藏针第60章 四方云涌(下)第2章 相逢无常第28章 出手相救第124章 同心避讳第111章 朝堂争执第77章 补救措施第98章 一线生机第72章 一语成谶第16章 魔门血祭第98章 一线生机第6章 惊喜交集第9章 重返大营第76章 楚铮回归第26章 指点第5章 酒楼相聚第126章 世无巧合第22章 一国民心第27章 熊耳山贼第3章 吏部侍郎第7章 恩将仇报第39章 程氏一族第40章 离家出走第141章 一代妖孽第14章 火狐第1章 春意浓浓第21章 风波骤起第1章 一石二鸟第12章 废长立幼第118章 阳奉阴违第13章 悔意第108章 用人不疑第80章 以和为贵第48章 有苦难言第25章 大德高僧第69章 京城暗流第2章 针锋相对第3章 东山再起第31章 使诈第34 兄弟阋墙第53章 三方会盟(下)第115章 母子相见第12章 恃强凌弱第80章 以和为贵第23章 苦肉之计第17章 暗流第6章 斩除羽翼第13章 河东狮吼第132章 魔门双璧第6章 斩除羽翼第15章 重返上京第26章 指点第90章 李代桃僵第8章 坦承相告第5章 认祖归宗第127章 势在必行第21章 各取所需第16章 柔情第48章 有苦难言第六部逐鹿中原第十二章第56章 别无选择第17章 羿之神弓第10章 欺上瞒下第85章 遇人不淑第17章 羿之神弓第98章 一线生机第128章 力所能及第43章 北疆大帅第82章 万夫莫当第6章 大赵储君第142章 终身大事第7章 京城突变第53章 三方会盟(下)第24章 排除异己第116章 大闹刑部第102章 宫中巧遇第20章 险象环生第59章 四方云涌(中)第91章 不死不休第13章 悔意第22章 戒心第19章 言多必失第13章 左家巷子第90章 李代桃僵第86章 叶门之迷第一百三十五章第122章 大回春手第28章 谍影第35章 暗下伏子第19章 三家联盟第87章 禁忌所在第25章 食杀第67章 趁胜追击第1章 北疆首战(上)第25章 咬文嚼字第72章 一语成谶第22章 天赐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