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 长安朝堂现状

在于秋和李世民到达善阳的时候,长安方面也终于收到了李世民关于这次会盟的详细奏报。

不用说,李渊才刚让人宣布完,朝堂上立即就响起了一阵反对之声。

前次他们诬陷于秋谋反,被于秋用投靠突厥,倒戈攻唐的办法给吓的无果而终。

之后李渊又是允许洺州自治,又是让于秋尚公主,极尽拉拢之意,也就没有谁敢说什么了。

毕竟,朝廷的军事实力,现在不足以同时对付颉利和于秋。

而这并不代表倒于联盟就此收手了,他们只是在寻找机会而已。

这次,他们觉得就是于秋主动将机会送到了他们面前。

花两千万贯给突厥人修建四大越冬场是什么概念?

两千万贯可是朝廷好几年的税收结余啊!

他这是要跪舔突厥人了么?

现在的突厥人李唐都已经干不过了,要是他们因为这个越冬场更加壮大了,李唐还不是等着被灭的份?

于秋这是做着李唐的官,当着李渊的女婿,却胳膊肘往外拐,帮助突厥人做事啊!

莫非,李渊是要履行当初起事时,向突厥人称臣的诺言?

“陛下,突厥若壮大,必将危及我李唐根基,于秋此人,只贪个人之利,不为朝廷和天下黎民百姓着想,必将祸国殃民,您不能再让这个弑父杀兄的混账继续胡闹了。”在一帮低级的御史言官喷过了一通之后,宰相裴寂跳出来道。

此时,被言官们揭开了旧伤疤的李渊早就一脸不悦了,心腹大臣加老友裴寂跳出来这么一说,他同样也认为于秋该死。

然而,李世民在奏章中说了,于秋给突厥人修建越冬场的钱,是他自己掏,跟朝廷无关,而不管怎么样,在修建的这两年中,突厥人是不会寇边的了。

朝廷也正好可以借此机会肃清内部,修养生息,两年以后,则可以集中力量,以图消灭突厥。

到时候,只不过是于秋的两千万贯投资打了水漂,并不能实际上让突厥人壮大。

这是一个周期比较长的办法,完成这个操作的前提条件就是朝廷先承认于秋与突厥人的会盟。

当然,这也是李世民完成帮于秋顶住朝廷压力的承诺的一个比较偷懒的办法。

“那么,裴卿以为,朕该如何处置他?”李渊用期待的眼神看向裴寂道。

他是真希望有人给自己想个好办法,狠狠处置于秋。

然而,裴寂张了张嘴,却根本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击败突厥人的,可是洺州军,于秋本人更是有引动天雷的能力,自己随着大流跟着骂他几句还可以,真要在朝堂上说出什么整治于秋的具体手段,于秋知道后报复他怎么办?

人家引个天雷下来,把裴氏老宅给轰了,他就成了裴家的罪人了。

事到如今,他才发现,拳头大才是硬道理这句话说的有多么正确,现在就是人家于秋的拳头大。

“陛下乃是一国之君,如何处理臣子,自然是凭陛下一言而决,臣怎敢僭越。”裴寂老脸一红,抱拳道。

他这句说说的李渊差点歪倒在龙塌上,你裴寂可是堂堂尚书左仆射,跳出来喊叫了半天,却没有个实际办法和建议,是在逗我玩么?

“诸位爱卿难道就没有一个具体的建议?”李渊不好责备裴寂一个人,目光朝刚才叫嚣的那些人看去道。

然而,大殿中安静异常,没有任何人出声。

这场景搞的李渊很尴尬,朝堂上下对于秋喊打喊杀的态度如此的一致,却没有任何人出来提具体意见,这是怎么回事,不敢么?

肯定不是的,这些人是想让我自己跟于秋刚,心思大大的坏,我才不上他们的当,李渊如是想着,又开口道,“既然大家并没有其它意见提出来,那么就先按照二郎的意见施行吧!此外,着礼部为剿灭梁师都以及击退突厥的诸路军议功。”

“陛下,洺州军是否在议功之列?”礼部尚书刘文静出班问道。

“攻陷梁师都老巢,击败突厥人,逼他们乞和的,都是洺州军,朝廷如若不给他们论功行赏,天下人将怎么看朝廷?”李渊反问道。

他此刻才有点感觉,朝堂上,也就他们李家的几个人,在意朝廷的颜面,百姓是否安居乐业,江山是否稳固,其它人,虽然是在朝堂上当官,但个个都有自己的小心思,对于自家的利益,看的比朝廷的利益要重的多。

“可是,朝廷此前已经有旨意让洺州自治,一应人员编制,官职任命等,均由洺州都督自行指派认命,朝廷不得干涉,他们也并未将人员编制和现有职务爵位上报朝廷,礼部只怕不好议功。”刘文静算是李渊身边最有统筹能力的人了,没有之一,他做事向来周全,将难题提出来道。

“朕就是想要封赏洺州军,都需要经过于秋的同意喽?”李渊很是郁闷的道。

刘文静摇头道,“那倒不是,陛下可以下诏让于都督奖赏属下有功之人,您只对于都督进行一定封赏即可。这样朝廷即有了颜面,也能省下不少开支。”

闻言,李渊面色一喜道,“还是刘爱卿有办法,朕就是喜欢看于秋那小子把钱花出去的样子,下诏,让他重重的赏赐属下的有功之臣,至于给他的封赏么,你看着给他加个没用的散官衔就行。”

刘文静领命退下之后,大家本以为今天的早朝基本就结束了,谁知道,在大殿一侧听政的太子李建成却是朝李渊道,“父皇,刘尚书的工作只怕还不仅如此,此前您已经下诏让于秋尚平阳安国公主,虽然三娘是再嫁,但儿臣认为,还是应该风光大办,毕竟,她是咱大唐封号最高的公主,还有军职在身,婚事理应按照礼仪制度举行。”

被李建成这么一提醒,李渊顿时又想起另外一件事,就是李秀宁为她属下请赏,以及让朝廷按照他们的官职品级,重新给他们分配职务,让大部分普通士兵卸甲归田的事情。

言下之意,是朝廷虽然给了洺州三万六千人的军队编制,可于秋实际上,却只肯接收了八千多人。

“办,应该大办,三娘为朝廷征战多年,劳苦功高,朕必不能让她受了委屈,刘爱卿,你看,朕若是下诏让于秋按照最高规格迎娶三娘去洺州,可好?”李渊三事也不烦二主,直接向刘文静问道。

“最高?陛下,自秦汉以来,还从未对公主出嫁分级层,制定什么具体的礼仪制度,最高是多高,可没有谁知道啊!”刘文静有些发愣道。

“你让于秋看着办呗!反正咱们提要求,挑理就成了,首先这聘礼,就该是前无古人一般的丰盛……”

李渊滔滔不绝的说了半天,李建成和众多大臣也都听明白了,简单的来说,就是李渊想凭借嫁女儿的身份,敲诈于秋一大笔钱财。

等他自己说的有点不好意思之后,她才将话题转移到了对娘子军的安排来,而得知于秋居然只要了少量娘子军的人,大部分娘子军劲卒居然要卸甲归田,李建成突然觉得,自己争取兵权的机会终于来了,立即就跳出来将这差事给揽了下来。

第三百一十五章 穿衣革命第四百零九章 飞艇镇场第四百一十四章 经济控制基本完成第三百四十九章 仪式开始第二十八章 利益陷阱第两百一十八章 王猛的长安行第三百三十九章 接待宴会第一百三十九章 獒犬阻路第四百零二章 奇葩迎亲第七十九章 经验奖励任务线第四百六十六章 到了走出去的时候了第一百八十四章 轻松获胜第一百一十四章 工匠的现状第两百四十三章 墨家田襄子第十五章 火爆销售第三百八十八章 返程第二十九章 偷食的客人第两百五十六章 乐业安居第三百九十一章 扎扎针第一百一十八章 李三娘坦白第五百一十八章 略带优越感的微笑第三百七十六章 一个铜钱买魔都第四百七十五章 各方面准备第一百零八章 李世民又上门第五百一十三章 长生乌龙第一百三十八章 厕所里的学习讨论第一百八十五章 谈判的意向第三百一十七章 于秋的施政方略第八十四章 孩子们的变化第五百零一章 日新月异的科技第六十四章 计策开始奏效第五百一十一章 对世界的呼吁第六十九章 于秋所谋的出路第两百一十九章 出海计划第四百九十六章 夏国的立场第五十九章 寡妇村的军议第三百四十七章 联合执政联盟提议第五十三章 大黑牛第四百二十六章 长安和洺京的差别第五百零一章 日新月异的科技第五百二十五章 建设吐蕃的工作第两百四十六章 饮料产业第九十六章 尘埃落定前夕第一百六十五章 秋哥的好算计第两百二十六章 较量开始第两百二十七章 海战进行时第四百六十七章 出征第五百零六章 预防针第六十八章 招揽罗士信第两百一十三章 坑人之道第四百九十六章 夏国的立场第四百一十一章 得好好学第四百六十八章 有子封赵王第一百四十九章 魏洗马第一百九十七章 四方会盟第四百二十九章 推动对外雇工第四百七十八章 出访西域第一百零八章 李世民又上门第七十七章 名将争锋第一百九十一章 复杂的心情第两百一十三章 坑人之道第两百六十一章 形势分析第三百九十五章 进一步扩展第五百一十八章 略带优越感的微笑第三百二十七章 军政法体系第两百一十章 张喜儿的希望第一百七十章 提炼第一百五十五章 都是会挖坑的第四百七十六章 试飞第一百七十三章 出兵河东第四百二十六章 长安和洺京的差别第三百九十一章 扎扎针第一百四十三章 当列为贡品第七十八章 大将之才苏定方第四百二十七章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第九十九章 局势第一百五十章 晚宴第两百八十一章 蓄势待发第三百三十章 洺州有多富第四百零九章 飞艇镇场第四百九十九章 完美夺冠第三百三十九章 接待宴会第四百二十章 新年新事务第一百五十七章 使节团去向第四章 撒网打鱼第两百六十七章 冯氏兄弟第一百二十四章 范阳城下第两百三十六章 长安的回应第五百三十四章 环球游第四百一十六章 四海通商第三百一十一章 开始上课第三百二十九章 关市集镇第三百一十六章 走访慰问第四百八十六章 论道第三百五十二章 夏国天兵第一百二十五章 城破第十三章 进城前的准备第三百二十二章 第一次说出自己的名字第四百零六章 执政联盟成立第九十四章 一言不合就推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