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于秋的忽悠技能

所有武将都是大吃货,这是于秋来到这个世界之后,总结出来的一条铁律。

一顿全部以豆制品为主材料的大宴,直接刷新了阚棱对于黄豆的认知,哪怕胃明显有些涨的疼了,他也还是不愿意放下手中的筷子。

“阚棱将军,吃饱了可以喝喝茶,这些菜式,在你学习制作豆腐的期间,我都会做给你吃,可别撑坏了肚子。”

豆制品可以做出多少种菜式,连于秋这个后世餐饮行业的从业者都没有办法具体统计,到目前为止,于秋也就拿出来了几道而已,往后别说两三天,就是两三个月,于秋也可以不重样的每天的做一道新菜式给阚棱吃,因为,他是另一个入了于秋法眼的人。

隋炀帝一生做了很多错事,但他开辟的大运河却是造福了沿岸所有的百姓,李唐之所以能够繁荣一时,很大程度上其实是捡了他的便宜。

阚棱属下有两万精通行船的水军,这就让他对于秋有巨大的价值,因为,于秋想要发展势力,离不钱财,而想要赚钱,又离不开商业,而只要是从商,你就离不开商路,有沟通南北的大运河在,阚棱是具备用最低成本,走通大唐所有商路的人。

所以,一如于秋最初见到苏定方的时候一样,给他上好一桌菜,只是忽悠他的开始。

听于秋这么说,阚棱倒是有些不好意思的红了红脸,开口道,“难怪义父让我无论如何走一趟河北,原来这黄豆,竟然能做出如此美味的食物,这八千石黄豆,给的不冤。”

“令尊是个有见识的人,早年他就看出了淮南之地被世家把持,不足以成事,选择了投效比较靠谱的李唐,让你们得以少受战乱波及,现如今,他又在为你们这些人谋出路,想方设法,甚至不惜自己的性命。”于秋示意苏定方将左右的人屏退之后道。

“不惜自己的性命?你是说,我义父现在有性命之忧?”于秋突然这么说,阚棱很是不解的问道。

“如果他打算去长安任职的话,基本就离死不远了。”于秋看向阚棱求知的目光道。

闻言,阚棱眯着眼睛想了好一会,才恍然大悟道,“你的意思是说,李唐一统了之后,不会允许像义父这样拥有大量私兵的臣子存在?”

于秋点了点头,看向阚棱的时候,心中更加满意了几分,他并非是一个有勇无谋之辈,稍微点一下就能想通。

历史上的淮南军,在被人稍加挑拨之后,就反叛了李唐,虽然是辅公祏这个搅屎棍在从中捣鬼,但是,未必就没有李唐想要铲除这股势力,故意设计阴谋的可能,杀掉在长安做了一年闲散国公的杜伏威,是非常不可理喻的事情,这么做唯一的可能,只是为了激反淮南军,清楚隐患。

当然,不管是不是李唐的某些人故意设计的,都可以得到一个结论,那就是这些水匪出身的家伙,对李唐朝廷并不忠心,李唐朝廷上那些世家门阀子弟,都想铲除他。

而这一刻,阚棱心中已经开始翻江倒海,甚至都不想留下来学什么豆腐制作工艺了,而是要快速回淮南,阻止杜伏威去长安。

“多谢于主簿提点,某家现在有要事需要赶回淮南一趟,这豆腐的制作工艺,容某家稍后再来学习。”阚棱面色焦急的向于秋抱拳道。

“既然话说都到这了,我就再多提醒你几句,令尊在没有等到你学成归去之前,应该是不会急着去长安的,但是,你不仅要考虑令尊去长安的结果,还要考虑令尊不去长安的结果,如果他不听宣,拥兵自重,其结果只怕也会如汉东王一样,被李唐提大军征讨。”于秋再度开口道。

闻言,阚棱止住了欲往门外走的身形,脸色开始阴晴不定起来。

苏定方最佩服于秋的就是他可以这样用三两句话,就让对方按照他的意愿去思考问题,最终按照他的意愿去行事。

如果能跟汉东王找一个强力些的外援,那么,河北军未必就不能击退唐军,完成家底的累积,从而,与李唐争天下。

当然,如果知道苏定方此时是在想这个问题,那么于秋只能跟他说一句:你想多了。

于秋并不希望天下的战乱继续下去,刘黑闼覆灭,杜伏威身死,淮南军失去主心骨,从而分分裂,继而灭亡,天下开始进入大一统的发展时期,这才是于秋愿意看到的。

他这么引导阚棱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让他提前看清大势,将来别进了李渊的夹袋,落得个冤死的下场。

因为,淮南军面临的问题几乎是无解的,任何人上位,都不会允许一支这种量级的私人武装存在,这支武装的核心,甚至是主力人物,都必须死掉,才能确保江山的安宁,让上位者放心。

“吃饱了就应该走一走,消消食,早日熟悉了豆腐的制作秘方,你也可以早日回淮南与令尊商量对策。”于秋作了一个请的手势,阚棱便随着他指引的放向,向村东头已经大致修建好的豆腐作坊走去。

被分解成几十道简单工序的豆腐制作流程,其实并不难,多看几遍,记下流程,每道工序自己去体会一下,再记住放石膏的比例,就算整个学会了,目前于秋虽然不允许工人了解学习整套工序,但是通过他们的私下交流,也大致的知道了整个流程,只有核心技术,即放石膏的比例,于秋并没有外传,只是让寡妇村的几个妇人亲自操作。

通常来说,北方人更喜欢吃有嚼劲一些的豆腐,石膏可以稍微放多一些,南方人则更喜欢吃水一点的豆腐,喜欢嫩滑的口感,石膏可以放少一些,所以,在教阚棱制作豆腐的时候,于秋特意交待他,稍微调整一下比例,往嫩滑的方向走,与北方豆腐的口味区分开来。

阚棱进入作坊之后学的很认真,于秋也就不一直陪着他在豆腐作坊体验学习那些工序了,告别了苏定方之后,他开始带着童子军们进山了,同时带走的,还有村里养殖的所有家禽和牲畜,除了已经学会耕地的十几头野公牛之外。

千人的队伍进山,显得有些浩浩荡荡,有大黑在前面开路,安全方面倒是很有保证,小虎,小冬,还有几个小孩子们都大着胆子要骑大黑,于秋一个个将他们抱了上去,让他们岔开腿,在大黑宽厚的背脊上坐成了一排,不一会,兴奋的他们就起头带着大家唱起了儿歌。

随行的母牛背上的担子也不轻,除了装兔子或者鸡鸭的箩筐,还驮了许多粮食上山,生活用品山庄里一应俱全,除了换洗的衣服,于秋都没有让他们多带。

队伍的最后面,大头带领着属下的少年护卫队担任起了赶羊的职责,憨子则是拿着苏定方帮他削出来的木枪,带领着几十个半大小子,前前后后的跑,防止有孩子掉队,或者被草木刮伤,绊倒,一行人从午后出发,直到将近黄昏时分,才来到山谷的水库旁边。

然后,他们被眼前这座巨大的农庄吓的愣住了,记得半个多月前,这里还是一块山坡地啊!怎么地就有了这么雄伟的一座山庄了,这可比村里修建的豆腐作坊还要大的多,那可是好几千人忙活了半个多月才修建起来的。

对于村里之前来过这里的那些孩子们的疑惑,于秋自然是要再度祭出自己的忽悠技能为他们解答的。 Wшw ¸ttκǎ n ¸¢o

第两百八十章 抓细作第一百二十七章 以牙还牙第一百二十八章 揭露崔氏第两百五十九章 什么是厉害的本事第两百一十六章 彻底笼络住民心第五百三十二章 人才都得利用起来第五十一章 完美达成目标第两百一十九章 出海计划第三百七十一章 到荆州第两百六十四章 孩子们的成长环境第两百六十六章 人口政策第三百七十章 偷鸡窃取第三十一章 给刘黑闼的建议第六十一章 阚棱第两百四十八章 铁将军憨子第三百五十七章 抢救第两百二十七章 海战进行时第两百九十五章 借种第五百一十九章 人皇宏愿第四十二章 理智的思维第五十一章 完美达成目标第两百三十九章 洺州图书馆的建设第五百零二章 传播正能量第一百二十七章 以牙还牙第两百四十五章 洺州银行融资计划第一百七十三章 出兵河东第四百四十六章 夏王有喜第三百九十章 采珠女第一百七十三章 出兵河东第三百五十五 抓捕第十六章 吃货兵痞苏定方第四百六十二章 花钱的学问第五百二十九章 根植文化第四百八十二章 联合军演第四百八十一章 高级技能的强大第一百四十五章 曲线规第两百八十二章 精确无误的战斗第四百四十三章 夏国的工业第一百八十章 做驸马?第两百零一章 返程第一百八十五章 谈判的意向第四百八十章 资源丰富的西域第五百三十五章 时光如梭第四百一十七章 无法阻挡第两百章 确定细则(骑猪虎爷万赏加更)第三百一十三章 对西域的商业布局第三百六十六章 抽线第两百八十九章 吐蕃使者第二十七章 分裂的性格属性第四百一十章 功过分明第二章 系统奖励第四百三十四章 无意装逼第两百四十一章 一切向好第三十五章 李三娘拉犁第三百四十六章 忽死人不偿命第五百章 惊神第三百六十章 倭岛问题第两百三十三章 人工降雨第四百八十一章 高级技能的强大第三百二十七章 军政法体系第五百二十六章 改变开始第四百二十七章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第一百六十章 高价出售第两百九十五章 借种第三百六十六章 抽线第四百二十四章 陆军的任务第一百二十七章 以牙还牙第两百五十三章 参观金库第五十三章 大黑牛第一百五十六章 洺州规划第三十七章 房谋杜断第一百五十三章 收割第两百一十五章 挖坑小能手李二第两百五十六章 乐业安居第三十章 第一个女工第四百六十一章 统治者应该干的事情第三百一十二章 吐蕃的问题第一百二十五章 城破第五百二十四章 交给你了第一百零九章 天下之大第六十九章 于秋所谋的出路第两百四十四章 想不透的大事情第四百二十八章 参观银楼第五百零四章 回到夏国第二百零四章 套中有套第两百一十四章 羡慕的眼光第两百八十二章 精确无误的战斗第十三章 进城前的准备第两百五十章 新的礼仪模式第一百二十章 行军途中第两百一十三章 坑人之道第一百四十六章 论钱第两百零六章 新年的军事计划第五百二十四章 交给你了第两百五十章 新的礼仪模式第两百七十四章 洺州新政第三章 借粮种第两百七十三章 吸纳天下钱财第三百七十三章 扬州士族的礼物第五十一章 完美达成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