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宿舍里各个都是人才

“老师,您认识我?”

方言左看看老先生,右看看小姑娘。

“你的《牧马人》、《黄土高坡》,我想现在的文学界,应该很少有人没读过。”

老先生笑容和善。

“不敢当,您过奖了。”

方言反手一问:“老师,怎么称呼您?”

“叫我古老师就好,希望你继续努力,在讲习所学习这段期间,争取写出超越《牧马人》的作品。”古老师勉励了几句。

方言一脸认真,“我一定尽力而为。”

“嗯,不骄不躁,稳如磐石,怪不得李老对你有那么高的期望。”

古老师对着花名册看了一眼,“把你的介绍信和证明拿出来吧。”

方言从挎包里取了出来,信息核对无误之后,古老师看向一旁的小姑娘:“小姜。”

“你领着小方同志去安排好的宿舍吧。”

“麻烦您了。”

方言冲他们点头,“也麻烦小姜老师。”

“不用客气,叫同志就好。”

小姜听到大名鼎鼎的方言喊自己“老师”,心里美滋滋,“需不需要我搭把手?”

“不用,我一个人能行。”

“那就跟我走吧。”

两人一前一后地走着,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从她嘴里知道,文学讲习所百废待兴。

目前,在职的人员寥寥无几。

整个筹备组,除了她姜丹以外,所长李清泉,副所长徐钢,以及刚才的古剑之几人,另外,还有几个驻校的老师兼职帮忙。

而真正负责教学讲课的老师,不是文坛大佬,就是名牌大学的中文系老师,平时不参与讲习所的日常工作,管理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都模仿老大哥的高尔基文学院。

“那边是图书馆。”

“校舍后面是操场,有篮球架……”

在姜丹的介绍下,方言好好地打量着校舍,几排平房,非常简陋,路上长满了杂草。

宿舍是四人一间,他被分到靠外的一间。

一推开房门,卧室坐北朝南,后窗正对着后院,一阵阵微风吹过,灰尘漫天飞舞。

就见两個人麻利地打扫着卫生。

“额滴老天爷,这不是岩子嘛!”

“莫伸!”

方言大为意外,“蒋紫龙!”

“哈哈,颁奖大会一别,本来我以为不知道要多久才能再见到你,没想到竟这么快!”

蒋紫龙倍感惊喜。

“我也一样,想不到会这么巧,把我们分到一间房。”方言和他们握手,“缘分呐!”

“可不是嘛,真是缘分。”

蒋紫龙语气里透着激动。

莫伸不禁感慨:“这下好了,我们以后有的是机会聊文学、聊创作上的事了。”

三人边闲聊,边分工明确地打扫。

而后,聊到了最后一名室友,他们打赌竞猜,蒋紫龙猜是‘沪市’,莫伸说是‘晋西’。

方言想了想,“我猜是冀北。”

结果,一个也没猜对。

“我叫古桦,来自湘南郴州。”

古桦掏出相思鸟牌香烟,分给三人。

那不就是《芙蓉镇》的作者嘛!

方言接过烟,主动给古桦介绍起他们。

“这位是蒋紫龙,那位是莫伸。”

“伱就是蒋紫龙!你就是莫伸!”

古桦激动不已,使劲握手,等轮到方言自我介绍,惊异不已,“你就是方言?早就听从文代会回来的朋友们说你很年轻,但我没想到你竟然这么年轻。”

方言咂摸着嘴,这话怎么听着这么别扭。

余光里,明显能注意到蒋紫龙三人眼神里流露出羡慕,毕竟他们都比自己大上一轮。

自己这年纪,别说在这个寝室,就是在招生的34名学员里,也是相当扎眼。

好在他们不是嫉贤妒能的人,说话好听,人又很好,眼神中还带着几分对小老弟的宠溺和呵护,方言也欣然接受“寝室老幺”的身份。

正当整理床铺,背后传来莫伸的声音:

“岩子,这是陆遥托我交给你的信。”

“怎么不直接寄到我家,或者编辑部?”

方言皱了皱眉,“还让你跑上一趟。”

“具体的内容我也不知道,陆遥只说是感谢信,邮寄给你,显得不庄重,本来他要来趟燕京,亲手交给你,但有事耽搁了。”

莫伸解释道:“这不,听说我要到文学讲习所学习,就把这事拜托给我。”

“感谢信?”

方言拆开信封,读了起来。

就见开头写着“方言同志吾弟”,不禁挑眉,陆遥跟我称兄道弟,不错不错。

“好长时间了,不知你近况如何。”

“先谈一下我的情况,原以为我的那篇稿件到你们那里,如果还维持‘死刑原判’,我就准备把稿子一把火烧掉,但我没想到你给了我这么大的一个惊喜,把稿子推荐到了《当代》。

一下子,给绝望的我带来新的希望。

结果出乎意料,小说竟得到了编辑部的很高评价,秦兆阳同志也给予了热情肯定,《当代》已经决定发表我的小说,5月初发稿。

《惊心动魂的一幕》将发在我国最高文学出版单位(人文社)的刊物上,这是一个莫大的荣誉,无疑是我的文学生活道路一个最重大的转折……

这都多亏了你!

方言,你是我陆遥的恩人!”

“陆遥在信上怎么说的?”

莫伸投来好奇的目光。

“陆遥的《惊心动魄的一幕》,被《当代》看中了,很快就能发表了。”

看完最后一句“千言万语,唯有一句感激”,方小将收回视线,感觉自己距离收服陆遥为将又进了一步。

“当代?!”

一下子,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不对啊,岩子,陆遥不是投稿到你们《燕京文艺》,怎么突然又变成《当代》?”

莫伸不了解此中事由。

方言如实地说出事情的来龙去脉,“我总不能看着这么好的作品真的被陆遥烧了吧?”

“嘶!”

古桦仿佛重新认识他般,上下打量,“岩子,看不出来,你还是《燕京文艺》的编辑。”

“助理编辑,不值一提。”

方言摆手:“不过也能在编辑部说上几句话,如果你们有什么好的作品,可以来找我,我们《燕京文艺》,可是相当地求稿若渴。”

“一定,一定!”

蒋紫龙、古桦等人立刻肃然起敬。

方言能从他们的眼神里看到尊重。

这年头,文学杂志的编辑比作家牛,相当于金融圈的风险投资人。

作家都要“磨”着编辑,如果一个文学编辑发了作者一篇小说,他的命运可能从此改变,试想一下,如果不是编辑发了余桦的处女作,他今天可能还是一个诊所的牙医。

也许在生活上,自己被当成小老弟照顾,但在文学上,整个寝室里,也只有蒋紫龙,能跟方小将平起平坐,放眼到整个班,也不多。

“这一期一共多少人?”

“34个。”

蒋紫龙抽烟道:“据古老师说,我们这批学员都是地方上的作协、文联,还有全国各大文学刊物推荐上来的,都是小有名气的作家。”

“没错。”

古桦如数家珍道:“除了紫龙,我刚刚还看到了叶文铃、乔典韵、贾大山,他们可都是第三次作家代表大会的代表。”

“这个贾大山,我有印象,跟我的朋友贾平洼齐名,我们那里管他们叫‘二贾’。”

莫伸眼前顿时一亮。

“真的是藏龙卧虎。”

方言不禁感慨,心里激动,来对地方了!

20世纪的文坛最缺的是什么?人才!

这里人才济济,将来能成为文学翘楚的绝对不少,这些可都是自己这个编辑的宝贵资源,哪怕只有一半加入他的作家群,也发了。

各位人才,快快到我碗里来!

第40章 世界这么大第17章 就怕兄弟比我过得好第41章 进击的小将第44章 老师一个半第44章 老师一个半第18章 方小将的野望第25章 整个胡同最靓的仔第47章 初见茅公第2章 燕京!燕京!第5章 捡到宝了第33章 姐夫,你得支棱起来啊第42章 来自巴老的一封信第38章 小方老师,我想进步第48章 师门任务第47章 初见茅公第2章 燕京!燕京!第17章 就怕兄弟比我过得好第32章 奇妙的开头第31章 谍战之父第36章 重铸文学荣光第1章 要老婆不要?第41章 进击的小将第41章 进击的小将第43章 物色老师第18章 方小将的野望第41章 进击的小将第2章 燕京!燕京!第27章 巴老的约稿考验第36章 重铸文学荣光第33章 姐夫,你得支棱起来啊第37章 你藏得可真够深的第11章 我们都有光明的未来第6章 稿费与回家第36章 重铸文学荣光第52章 约稿风云第25章 整个胡同最靓的仔第26章 颁奖大会(求追读!)第51章 跟石铁生踢足球第7章 提前打预防针(二合一)第28章 和谢缙吃烤鸭第32章 奇妙的开头第4章 难道他真是个天才?第49章 改革文学第24章 国营信托商店第18章 方小将的野望第42章 来自巴老的一封信第52章 约稿风云第25章 整个胡同最靓的仔第10章 这个合同工必须拿下第37章 你藏得可真够深的第19章 电影剧本第44章 老师一个半第40章 世界这么大第16章 到底给谁说媒来了第10章 这个合同工必须拿下第34章 文学讲习所第48章 师门任务第22章 在编辑部的第一天第17章 就怕兄弟比我过得好第17章 就怕兄弟比我过得好第15章 大作家啦第26章 颁奖大会(求追读!)第36章 重铸文学荣光第16章 到底给谁说媒来了第47章 初见茅公第24章 国营信托商店第47章 初见茅公第38章 小方老师,我想进步第20章 1980年的年夜饭第48章 师门任务第31章 谍战之父第35章 宿舍里各个都是人才第38章 小方老师,我想进步第54章 《大秦之裂变》第7章 提前打预防针(二合一)第1章 要老婆不要?第12章 竞相传阅第22章 在编辑部的第一天第41章 进击的小将第30章 一双绣花鞋带来的灵感第21章 要啥自行车第18章 方小将的野望第24章 国营信托商店第31章 谍战之父第41章 进击的小将第27章 巴老的约稿考验第22章 在编辑部的第一天第13章 一花引来百花开第5章 捡到宝了第27章 巴老的约稿考验第21章 要啥自行车第49章 改革文学第42章 来自巴老的一封信第5章 捡到宝了第10章 这个合同工必须拿下第41章 进击的小将第47章 初见茅公第37章 你藏得可真够深的第13章 一花引来百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