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五章 客户需求

乔布斯说过,客户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沈光林也是这么觉得的。

因为,他认为李蓉就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从她主持的香江别墅装修就可以看出来了。

以沈光林的观点来看,李蓉的审美真的有点不行,她虽然长得好看,但是审美眼光有欠缺,唯一做的对的事就是认识了自己。

不信,大家来一起评评理,哪里有电视背景墙用马赛克做装饰的。

在李蓉这里,只要用了马赛克,那就是高端的代名词。

厕所,阳台,外墙,泳池,电视背景墙,花园边,只要她想到的,那就一定要用到。

装修的时候,沈老师就笑而不语,随她折腾。

这次,他要自己好好发挥一把了,让小姐姐也看看自己的实力。

沈光林决定设计一套雍容典雅大气的房子,惊掉她的眼睛。

沈光林的绘画功底在这一刻发挥了作用,他给自己的房子绘制了一整套的效果图,真的是纯手工绘制的,跟张阿谋的电影分镜头画面差不多。

张阿谋的绘画功底很不错,可比姜纹的火柴人好多了。

想起张阿谋,现在张阿某出道了没?

是不是已经在大学读书了?

沈光林想到了就去验证一下,京城电影学院不大,就在京影厂隔壁。

沈光林在还没穿越的时候就来过这里,鸡毛大点的地方,想开豪车接送美女是不现实的。

中戏一样很小,到后世也没什么改观。

在京影这里,他还真的碰到了张阿谋,今年读大四,凯哥跟他是同一届的同学,同一届的知名导演还有田庄庄等人。

来到这个时代,沈光林见过的名人太多了,很多人甚至还没开始成名他就已经认识了。

甚至,他都生成了一种“养成”的感觉。

每个人都有自己要走的路,亲身见证这一段历史也是不错的。

沈光林在京影学院果然很受欢迎,不是因为他帅,是因为他有钱。

大家也陆续知道了他是京城大学的教授,喜欢电影,因此经常到电影学院来玩,但他肯定不是为了京城电影学院的美色,因为他来的时候还经常带一个长得很漂亮的女孩。

京影距离京城大学的距离并不算远,这附近的大学也很多,像京城航空大学,京城科技大学都在这里。

当然,在京大眼里,这些普通大学都不是对手,京大的对手只有一个,那就是隔壁的五道口技校。

但是,京城大学的老师沈光林眼里,这些普通大学还是有很多可取之处的,比如,京影表演班的同学们就很不错,女孩们很漂亮。

无论在哪个年代,美女总是不缺乏的。

沈光林在这里见到了不少美女,他也不知道她们将来会不会成名,不过无所谓了,反正他已经有人了,只能观赏一下。

再说了,小沈真正活跃的时候,这个年代的明星们都已经老了。

在沈光林的眼睛里,别人眼中的神仙姐姐在他这里也只是阿姨,因为他很小很小的时候就看过《天龙八部》了,那个版本的王语嫣才是最好看的,他都想化身那个桃花岛的群演了。

沈光林并没有想过,其实神仙姐姐也才大他十岁而已,女大十,样样值。

秦浩和衣能静也是差了十岁,什么他的中年是你的老年,不存在的,男人可没有女人经活,指不定谁走在谁前头。

可惜的是,沈老师确实已经有人了,这些美女看看就好,也并不能发展一段新故事。

不然,继续发展下去,那就可能是狱中故事了,在里面唱上一段《铁窗泪》,出来就是菊花残。

现在天气冷了,一顿火锅就可以认识很多人,要是肉食不限量,那能够认识的朋友就更多了。

沈光林就是靠着这个办法结实新朋友的,凯哥,阿某,甚至还有后来饰演唐僧的王越都是他的酒肉朋友。

西游记的唐僧其实经历了三个演员,王越是第一个,徐少华是第二个,老迟是第三个,但只有他取到了真经,然后被收藏大王陈立华给收藏了。

现在,沈光林再招待朋友们,已经不在实验室或者福缘门的家里了,就直接到养殖基地去。

养殖基地大名是生物培育中心,这里还有个更通俗的名字,那就是“养猪场”。

因为,这里真的养了猪,养的就是那种最普通的,也是这个时代最常见的黑猪。

黑猪是华夏特产,猪鬃最是好用。

其实,跟不是所有牛奶都叫特仑苏一样,也不是所有猪毛都叫猪鬃的,只有猪背上那点又硬又长的毛才叫猪鬃。

在化学材料还没有发明的年代,猪鬃是极为重要的战略资源,而华夏的猪鬃产量占到了全球的95%,极为重要,在二战期间,大多数的武器养护,都需要猪鬃制成的刷子来清理灰屑。

当然,现在已经是80年代了,猪鬃已经没什么用了。

在过些年,估计大家都不会养黑猪了,他们喜欢养的是白猪,就是那种红皮白猪。

黑猪长得慢,瘦肉多,白猪肥肉多,长得快,这个年代的人们急需一口肥肉来解解馋气,因此肥肉比瘦肉要更加贵一些。

当然,“养猪场”刚建设好,还没有正式进入出产阶段,他们养的最多且成年的就是兔子和老鼠。

按说老鼠也是可以吃的,只是大家过不了心理这一关,毕竟不是竹鼠。

兔子肉不算好吃,但也是上等肉食了,兔子身上最精华的部分是兔头,红烧兔头最是美味。

沈光林一顿就要吃掉三个兔头,幸亏兔子繁殖快,不然还不够他吃了。

当然,这些兔子的原本目的不是用来吃的,而是用来做实验的,第一批物资已经出口了,出口的目的地就是京都大学和武田公司。

有他们派来的技术指导,附近还有农业大学的免费技术支援,培育成果不错。

沈光林只提供了一些资金和场地支持,就换来了农业大学的大力支持。

合作名目也好听,京城大学和农业大学联合实验小组,目的就是培育符合实验要求的生物品种。

看着外汇进来,地方政府更加支持了。

想建设住宅,随便你,也不需要审批,甚至就连自来水和电力也开了绿灯。

沈光林在“养猪场”的这套房子就是他自己做主设计的。

装修之前根本没有让李蓉参与,她甚至都不知道还有这个。

沈光林决定了,要给她一个惊喜,说不准这里就是他们以后的家了。

养猪场这个名字太LOW了,还是要想个高大上的名字才行。

元帅府?

要不叫天宫一号吧。

这套房子是新中式风格的,主要是为了便于他搞收藏,这一层楼有8套房子,算下来800多平了,真的够住了,现在家里就他们两个人,怎么都住不完。

按说,这个年代造房子一点都不贵,即使是电梯房,一平也只要200多块,但这样的房子想要出售,简直是不可能的。

因为大家都没钱。

1981年的普通家庭,一个月能够有50块钱的积蓄已经很不得了了,一年能够存下500块钱,这就是豪富之家。

现在,“万元户”这个名词还没有被发明出来。

京城的四合院1万元都可以买一套了,这种小房子一套光成本就要小两万,谁会买?

干房地产果然不是这个时代的客户需求。

第一九九章 置产第七九六章 不卖(3)第一八八章 隐退第七二五章 战长沙(2)第五十二章 撞车第三三五章 新发现第八四五章 冲突第五二九章 种高梁第六七九章 再次评审(2)第三七六章 朋友第五零三章 说服第八十五章 亲戚相见第四七六章 扩张第八五五章 品牌(1)第四一零章 发现第二十七章 赚钱(求收藏,求推荐票,求月票)第八三一章 商圈第四五一章 挖墙角第三八八章 科研经费第四三七章 万元户第五三一章 事业有成第四二八章 证婚第八零二章 安居(1)第二七四章 底线第968章 深城股市第八七九章 借口(1)第四零二章 老乡第三八四章 啥也不是第七六八章 商业谈判(1)第八二一章 传道第一五八章 楼塌了第六八八章 接受挑战(1)第七一三章 选拔标准(1)第七二九章 开讲(1)第六十章 二选一第三六七章 名声第五〇九章 京大毕业第五二七章 补救措施第三一零章 房子第一章 开局就被抓(求推荐票)第二八四章 养成第928章 资格第八二八章 致富之路(1)第八四三章 熟人(2)第七六五章 对峙(3)第四九四章 1986年春节第五二四章 再战天王山第四六三章 元旦第五六一章 车(3)第八零四章 请客(3)第880章 带薪实习第五六四章 缘分(1)第五〇五 创新第八七三章 团聚(2)第十一章 购物(求收藏推荐票)第五二七章 补救措施第四七零 灯第二八三章 国庆第六五四章 招安第三一七章 成果验证第五十章 吻第四六九章 牛屁第二七八章 回国第二二一章 沪海行第一三零章 偶遇第四零零章 导演第六七九章 再次评审(2)第二0二章 钓鱼第三六八章 亏损性出口第六十五章 自助第二零九章 输入法第七五五章 一路向西(今天在喝酒,这是昨天写的那章)第六九二章 募款(2)第四九三章 梦想第四五七章 牛生了第八十七章 祖屋第三六六章 家务事第五二四章 再战天王山第四五五章 光第八五四章 发布会(1)第八九一章 创业先锋(1)第975章 折面子第一三二章 峰回路转第六六一章 不服输(2)第一一八章 有钱就要花第五六六章 工作(1)第914章 天才(3)第二三九章 求贤第三三九章 解释第八七五章 歧视(2)第四九四章 1986年春节第六八二章 上课(回家路上,今天一更)第八五七 上市第五二一章 竞争对手第六零一章 往事(1)第六八八章 接受挑战(1)第七五零章 飞机(1)第六三九章 寻亲(1)第六四二章 拜节(2)第三三三章 我不杀伯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