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一章 农场

双方的要求都远低于对方的心理预期。

达成交易是必然的。

甚至还有点对方吃亏了的感觉。

汪组长自然也得问清楚沈光林要干什么,毕竟农畜产品研究所是亏钱货,那个附属农场也没什么收益,明明是农民,按照工人的条件去生活,哪年不亏损?每年都吃进去不少资金。

沈光林想要的理由也很简单啊,他的生物科技公司要扩大生产规模了。

上次,他也是无意间听到,雄县那里也卖生猪。

这是农畜产品研究所的产业,具体位置在雄县的雄州,研究所加附属农场一起占地4000多亩。

沈光林的生物科技公司真的要扩大生产规模了,因为他们生产出来的猴子和狗子真的很好用,还有那些小白鼠,兔子,仓鼠。

扶桑那边的医药公司和高校用的很舒服,有扩大进口的趋势。

至于这些动物能不能卖到花旗国去?

不太现实,距离太远了!

航空运输太贵了,坐船,路上漂泊一个月,到目的地说不得已经死光了。

只有运往扶桑是最划算的,他们实验室足够多,国家和单位也足够有钱,还有二十年的好生意做。

而二十年之后,国内的实验室也要成长起来了,这些大学,医药公司难道还会差钱吗?

三家合作的事情果然很顺利。

沈光林主动向两所学校汇报了自己这边的建议,问他们能不能同意科学院加入进来。

两所学校当然没有意见。

他们之前是怕沈光林年轻气盛,不争馒头争口气,非要跟科学院顶牛。

这样的话,他们就不好提妥协的事了,他们不怕科学院的,干就干嘛。

但是,他们多虑了,沈教授不是那样的人,能和平,干嘛要挑起事端呢。

朋友和敌人之间,界限或许并没有那么明显。

这些人的后手都没有用上,已然成了朋友。

沈光林邀请汪组长到他的生物科技公司吃饭,并且还一并邀请了陆委员。

这是沈光林第一次和陆委员吃饭,原来老爷子并不是一个嚣张跋扈的人呢,他只是有点刚愎自用而已,其实人本身是没有问题的。。

刚一见面,陆委员就说,“小沈,你不要想着用糖衣炮弹攻击我,今天我就要糖衣吃下去,炮弹打回来。”

“当然没有问题,我们准备的糖衣有很多呢,说不得吃下去就得了糖尿病。”

“你小子!”

大家就像多年未见的老朋友一样,热情的聊着无聊的话题,然后一路走进了生产车间进行参观。

“沈教授,你让我刮目相看啊,在你面前,我枉做小人,之前还找各种渠道算计你,在这里我要向你道歉。”

既然双方已经相逢一笑泯恩仇了,陆委员不是一个敢做不敢当的人,他一定要郑重的跟沈光林道歉,不然心里不痛快。

“言重了言重了,大家都是为了工作。科学虽没有国界,但是学者却有他自己的国家,用在咱们这里也合适的,因为学者也有自己的单位,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有道理!”

接下来他们还是很认真的参观了沈光林的生物养殖基地,沈光林也是借机证明他是认真的,真的想搞生物养殖,并不是随便说说的。

里面的东西真的不少,各种动物也都很齐全。

猪牛羊就不说了,这是常规品种,沈光林养来也不是为了科研工作,大多数还是为了吃的,少部分是为了培育优良品种。

真正赚钱的是猴子。

而且,猴子比人住的都好,还要定期消毒,定期体检,还要给他们配发一个母猴子,让他们心情愉悦起来。

“听说,羊城那边和香江那边有人吃猴脑,你们养猴子不会也干过这种事吧?”汪组长开着玩笑,也是活跃一下气氛。

“当然没有,我强烈反对食用灵长类动物的,做人也是要有底线的,吃猴子和吃人有啥区别,我最多也就是吃几条土狗而已。”

沈光林不是圣人,但他还是不能接受吃猴子,不过吃狗肉就无所谓了。

他喜欢狗,喜欢到一顿都不能少。

“你这么一说,我都饿了呢,狗肉滚三滚,神仙站不稳。你这里有狗肉吗”老爷子也是哈哈大笑。

当然可以有。

午饭就是吃的狗肉,沈光林专门请了一位朝族大师傅,祖上就是专门做狗肉的,炖的狗肉又香又烂,而且调制的那种蘸酱,简直绝了。

吃肉不喝酒,等于喂了狗。

沈光林存的好酒越来越多了,为了能够保存的更久,他还请教的专业人士。

要想白酒放的长久,他还专门给自己建了酒窖,提供一个低温干燥的环境,而且,瓶口密封的可能没有那么严实,他还专门用使用食用蜡把瓶口封住了。

买的酒水实在太多了,沈光林招待客人的时候已经不再吝啬这点酒水了,即使后世能涨到几十万一瓶又怎么了,难道还真的拿出去卖不成。

玻璃大王曹德昂也存了很多酒啊,怎么没见他拿去卖呢。

格局不到的时候,觉得什么都能拿去换钱,现在钱多到一定阶段了,除非是非常好的赚钱机会,比如,前段时间的股灾,不然,对于沈光林来讲,他都懒得弯腰。

就像,现在就京城的四合院价格也很便宜啊,他都很久没有去买了。

酒饭正酣,他们自然还是会谈到农畜产品研究所的转让问题。

前期他们谈合作,那是重点,现在已经谈拢了,剩下的就是农畜产品研究所的问题了。

之前他们并没有谈到这个研究所值多少钱,因为也没人在意嘛。

科学院下属的农产所多的很,几乎每个省都有,一个个都是政策性赔钱,赚钱的几乎没有。

“沈教授,这个农产所合资没有任何问题,也是符合国家政策的。只是,就这样转移过来的话,农产所和农场的人员怎么办,资产怎么算?毕竟要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啊”

汪组长还是做了功课的,他一个研究物理的,说起农产所的事情也是有点头大的,毕竟不是同一个部门,还是有那么一点麻烦。

“咱们这个农畜产品研究怎么样无所谓,我想要的其实是那个农场。当然,所有职工我都可以保留,但是我们没有编制也没有权限,人员编制还是要放在科学院的,工资可以由我们来发。咱这里不是4000多亩地嘛,我来出钱,你们不就好办了么?

这样吧,国家给超导材料项目的拨款不是1000万么,我也出一千万,算捐献也好,算购买也罢,只要把产权完整的交到我手里就行。”

沈光林喝了点酒,把原本计划出500万的数字翻了一番。

“这些钱太多了!”汪组长和陆委员偶读不太同意,自己原本就是占便宜了,怎么还可以这样。

“不多,算是我尽的一点绵薄之力吧。那天汪组长说起咱们的不容易,我很感慨,但是让我拿更多出来,我也无能为力了。”

那还能说什么了,一切尽在酒里了。

“沈教授,听说您一堂课就要收5万美元,是真的吗?”汪组长也听说过沈光林的这个小道消息,虽然没有公开报道,但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

“是真的,但也不是所有的讲座都这么收,而且讲座也不能天天开,他们又不傻。”

“厉害!

“后生可畏啊。”

酒足饭饱,宾主尽欢。

但是,在接下来的农场交接事项中,还是发生了一些故事。

科学院的领导听说了沈光林的慷慨之举之后,一定要给他换个农场,换个位置更好的。

“你们不是在津门有个电器工厂么,经常要往那边跑的,我们有个位置更好的农场,就在廊坊三河,挨着通县,你要不要?”

对方怕沈光林吃大亏,也是煞费苦心了。

沈光林不想要,他觉得雄县就挺好的。

“谢谢你们,我还是不要了,廊坊都属于冀省了,这里没发展的。”

这是实话,廊坊即使到了2020年,发展也不好,房价暴跌,在这里买房的亏惨了去。

“雄县不也是冀省么?”

“是么?可是这个地方光听名字就霸气呀,我喜欢。”

第二一八章 不忘兄弟第二十五章 宝藏第六九一章 出书(1)第930章 去和来第973章 救命第三零零章 助手第三零三章 喝牛奶第六九八章 没完没了(2)第七十七张 千里寻夫第六四二章 拜节(2)第八七六章 少主(今天一更,刚回来)第二一一章 了结第二六八章 演员第二八九章 糖衣炮弹第六七五章 我是沈光林(3)第三十二章 新朋友(求收藏,求推荐票,求月票)第六零七章 访亲(1)第一二二章 痴汉第一六九章 出路第六三八章 寻亲之旅(2)第四零零章 导演第九一三章 修路(今天一更)第889章 私访第八十七章 祖屋第六九零章 冤大头(2)第六三一章 第二阶段(1)第八三四章 外来和尚第三七二章 研发新阶段第四九三章 梦想第四六九章 牛屁第八二二章 拒绝(1)第二五五章 年轻人的世界第六八四章 愿望(2)第四二九章 倒爷第五六二章 礼貌(1)第一八九章 审查会第八五九章 上门服务(2)第二一五章 足球第四四一章 为什么第二一九章 再相遇第六八三章 建议 (1)第一五五章 在路上第四一五章 移民第五五八章 盘点(今天一更,今天淋雨,有点不舒服)第二零六章 建设第六三二章 道路(2)第七五三 莫斯科(2)第891章 访问团第二三八章 华侨第二五四章 学习第七六六章 变化(今天一更)第七三三章 突破(1)第八三八章 成功学(2)第一八八章 隐退第四零二章 老乡第二五五章 年轻人的世界第四一六章第八九六章 见面(2)第八三五章 遗传(1)第七九六章 不卖(3)第四九五章 宗亲第一一五章 面试(4/4)第八六四章 前路艰难(1)第三一二章 新产品第五一五章 自力更生第九十六章 派出所第二六一章 访问第八十三章 故事第三一六章 捐赠第二一八章 不忘兄弟第四三零 对外贸易第二五二章 会议第四二八章 愤青第三六八章 亏损性出口第905章 新产品第六七四章 待遇(1)第六一零章 品牌 (2)第七五四章 去东欧(1)第七零八章 处分(2)第四二六章 母牛进京第二零一章第七四八章 接见(1)第八八九章 证据(2)第969章 饭局第四九六章 实在亲戚第三六零章 一路人第一五六章 那一页第一七八章 专利第一四五章 科研竞赛第909章 变态(4)第一三一章 倒沈第三十六章出游第七九二章 年轻(1)第五六零章 拜访(7)第905章 新产品第二三八章 华侨第三五八章 奥运会第一二四章 讲座第四七六章 扩张第七一五章 司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