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八一章 生活(2)

谁能够做为沈光林评选诺奖的推荐人?

这个话题立刻成了当前最热门的话题,超越了科技界限,成了一个大众社会话题。

原本这只是一件小事,但是在沈光林主动提及的动态加持下,迅速演变成了一个社会性的话题。

任何一个学者想得诺贝奖确实都是需要提名的,自己不能主动报名。

但是,任何一个学者,他们想获得诺贝尔将,也是需要话题度的,但这个可以自己挑起。

在历史上,pcr为什么那么快就能够得到诺贝尔奖?毕竟这只是一个普通的发明而已。

而且,关于pcr的原理和雏形早就有了,不然别人也不会跟穆利斯打官司。

但是,最终pcr能够获奖,不还是因为这是一件伟大的工具,能够极大的促进生物科技的发展么。

在那个年代,整个舆论的环境都快把pcr变成神了。

沈光林确实不如杨锐牛逼,没有抢到pcr的发明权,但是他手里的能够获诺奖级别的成果已经足够多了,多到大家都不知道去炒作哪个话题才合适。

所以,这还是需要沈光林去主动引导话题啊。

沈光林也确实有这个意思,他主动对外界说:你们觉得,我的哪一个成果更应该获得诺贝尔奖?

哪一个?

这该问谁?

物理学家有物理学家的认识,化学家有化学家的认识,生物学家也有生物学家的认识。

甚至,有人主动愿意征集资料并爆料,让媒体有话题可以谈,每天讨论一个沈教授的科研就成,这不好吗。

沈光林自己就是管杀不管埋的,他就是挑起了话题,然后沉湎其中,享受其中。

有话题确实是好事呀,有话题才有各种可能性。

对于诺贝尔级别的学者来说,每一个学者的研究成果都是价值非凡的。

但是,为什么一些人可以获奖,一些人不能获奖,归根结底,还是受了舆论的影响和立场的影响。

门捷列夫为什么一生都没有获得诺贝尔奖呢?

元素周期律不厉害吗?

欧洲制裁了俄国的文学作品,芭蕾舞天鹅湖和树,他们怎么没制裁元素周期表呢?

是不想吗?

是不能。

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当年没能获奖,确实不是话题度不够,而是因为有人立场有问题。

因为当时有个坚持反对他的瑞典人,叫做阿伦尼乌斯,这两个人有仇。

说起来,阿伦尼乌斯也很厉害,是一位知名的物理学家,是电离学说的创建者,科学成就一大堆,是历史知名人物。

但是,历史人物未必就大气,早年间门捷列夫曾经diss过阿伦尼乌斯,俩人闹翻了。

而且,正是由于阿伦尼乌斯的反向游说,这才造成了门捷列夫一生的遗憾。

说回当前最热门的话题。

谁愿意提名沈光林获得诺贝尔奖?

谁有资格提名沈光林去竞争诺贝尔奖?

按说,所有过往的诺贝尔奖获得者都有资格提名沈光林为新的候选者。

但是,凭心而论,提名毕竟有前辈关爱后辈的意思,在科学界,谁有资格说自己的科研成就能够跟沈光林一较高下?真的不好说。

甚至不用说,根本没有人。

所以,究竟要不要提名沈光林,究竟有多少人愿意提名沈光林,迅速成了一个很热门的话题。

不过,沈光林能不能够获得诺贝尔奖,并不是看提名人数的多少就能确定的。

但是,只要有很多人提名某人获奖,这也是一种众望所归的趋势。

否决掉这样的话题人物,即使是瑞典皇家科学院的评委们,也是要承受一定压力呀。

因为,全世界的科研工作者和爱好者都会比较,你们选出来的人有没有沈光林优秀,成果是不是比他突出。

前些年沈光林没表示自己对诺贝尔奖有想法,大家还可以装作没看到不出声。

如今沈光林如此高调的出来做事,就是要让评委们公正起来。

评委们公正起来了,沈光林就可以功成身退了,他可以回归生活了。

讲真的,在北欧的这些天,沈光林过的并不开心。

这里不是一个好的生活场所。

平心而论,北欧是一个整体环境比较恶劣的地区,尤其是在冬季,大部分地区都是白天时间短而夜晚时间长。

如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天18个小时的白天你能驾驭的住吗?而冬天呢,一整天天都不亮,你能工作的好吗。

因此,很多瑞典人披星戴月上班是常态,只是这里面的人不包括沈光林。

在斯德哥尔摩待久了,其实北极光也没那么好看。

真要说起来,在我国最北方的城市,漠河,那里也是能够看到北极光的。

而且,在夏至的那一天,虽然漠河不能看到极昼,但是,这一天的傍晚衔接着黎明,也还是蛮有意思的一天。

沈光林和李莉刚到斯德哥尔摩的时候还是感觉挺不错的,他们还去更北方的尤卡斯耶尔维观看了壮丽的自然风光。

但是,在这里日子长了,可就真的有点不舒服了。

尤其,每天早上起来,不但黑,还冷。

身上固然可以穿的厚实一点,但备不住出门冷啊。

这北风吹的,一秒钟就可以让人破防,这里可比京城冷多了。

不过,一切都是为了生活,沈光林还是准时出门上班了。

因为,在展馆还有很多人等着他呢,等着他挥斥方遒。

当然,也有人等着他回来,等着他风雨同舟。

筹备和参加展会确实辛苦,李莉原本可以偷懒睡一会儿觉的。

但是,她没有,在沈光林起床之后就起床了。

李莉长得好看,但是不如姐姐李蓉心灵手巧,俩人一起出门的时候李蓉还会给沈光林做中餐。

李莉就不行了,她只会打豆浆,用的是昨天晚上泡发的黄豆,帮助沈光林打豆浆。

这豆浆机也是长城集团生产的,很好用,还自带加热功能,而且是能够过滤渣的。

这不,沈光林出门之前,喝上一碗豆浆,可以精神一整天。

等到下班回来了,还能剩下一点在午夜交还回来。

这就是在瑞典的生活。

第六三六章 试药(2)第四二三章 野外求生第四七六章 扩张第五一八章 工作(出差路上,今天一更)第五九六章 有意思(1)第976章 画圈第七一零章 熬(2)第三八六章 春节第920章 实习生(2)第八六三章 战略(2)第七十六章 回家第三一七章 成果验证第三五二章 乱弹琴第917章 见同学第七一一章 考试(1)第六四四章 选择(2)第四三一章 百越第一七五章 欲擒故纵第七七五章 邀请(1)第六零三章 有关系(1)第一五七 起高楼第一三一章 倒沈第八九三章 回家(1)第九十二 愤怒第二六七章 善男信女第904章 收购第五六三章 金融(2)第五二一章 竞争对手第四五五章 光第二00章 委员长第901章 实验设备第五十六章 短路第923章 浦东第五六八章 上市(2)第一五零章 1981年大联欢第七八一章 生活(2)第二二八章 授权第八一三章 要账(2)第三三五章 新发现第五十五章 惯例第一零九章 赞助和捐献第八三一章 商圈第四十八章 狗肉第五四六章 桑巴足球(2)第一七零 养殖场第二四六章 春节第三九八章 会议第二00章 委员长第二五八章 捡肥皂第六五七章 愿望(这章晚点再看)第九一五章 软柿子(还在应酬,这是昨天的一章)第一五六章 那一页第三十八章 朋友(求收藏,求推荐票,求月票)第八四八章 报道第四六五章 命运第八七三章 团聚(2)第七六二章 婚纱照(2)第二零七章 失联第十五章 人民教师(求收藏求推荐)第三九八章 会议第三五七章 鉴宝第七六二章 婚纱照(2)第六六零章 待遇(1)第一百章 天道(求首订)第二一八章 不忘兄弟第953章 合作第五六四章 缘分(1)第二七一章 赚钱了第八一三章 要账(2)第一四四章 开车不喝酒第七零六章 找路子(2)第七零七章 筹谋(1)第六七三章 借口(1)第950章 报官第952章 态度第八十一章 送考第一三三章 宣传第七二四章 银河(1)第七四五章 庆祝(放五天假,在车上写的一章)第八二六章 围攻(1)第二九七章 交易第二零八章 姐妹重逢第一五零章 1981年大联欢第928章 资格第二二三章 成果第三零三章 获奖第四三二章 历史事件第一零一章 填志愿(2/8)第七六三章 筹备(1)第四五五章 光第九零五章 遗憾(今天一更)第二二七章 访问第五二零章 交换第五十四章 红脸白脸第六七七章 销售(2)第六零二章 对第二五三章 嫁给他第八三九章 立威第959章 建议第八二二章 拒绝(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