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九六章 不卖(3)

沈光林是喜欢住万豪酒店的。

真的不是给万豪打广告,虽然这家酒店的服务态度一般,但硬件条件确实极好。

沈光林入住这样的酒店,这是身份和贪图享受使然。

谁让国内还没有高端连锁酒店开到海外呢。

大老王曾经创办过一家高端连锁酒店,结果据说太子爷上厕所的时候都没有纸,入住不久就在微博上开骂了。

得亏这个酒店后来卖掉了,不然大老王他们可没有那么容易上岸。

爵士先生真的把这批华夏古董交还给沈光林了,一分钱都没有要。

沈光林也是投桃报李,语气铿锵的说咱们一定会有好的合作。

而且,沈光林也说了,今年,明年,他都会放大量的时间在英吉利或者香江,不为别的,就是为了友谊和咱们共同的科研课题。

这话听得爵士惭愧不已,说他那里还有个好东西,一直没舍得拿出来,是华夏皇帝的印玺,而且是清朝最有名皇帝乾隆的玉玺。

乾隆的印?

沈光林噗嗤一声笑了。

自明朝以后,历代帝王或出于附庸风雅,或出于嗜好,很多人都对印章感有兴趣。

在处理政事之余,把玩一下字画,捉弄一下印玺,不失为一种高雅的享受。

到了清朝,皇帝们用于玩耍的印章就更多了,甚至还专门制作了印谱,而《乾隆宝shu》中记载乾隆的印章就有1000多方。

乾隆皇帝不光印章多,他常用的印就有500多枚,简直是盖章达人。

很多人说,只要是乾隆皇帝收藏过的画,往往是要贬值的,无他,盖的章太多了。

王献之的《中秋帖》,人家总共没写几个字,“任性”的乾隆皇帝竟然在空白处戳满了自己的小印章。

这个家伙虽然水平不怎么样,但是极为热爱传统文化,一生写诗四万多首,计算下来,每天都不止写一首啊,比尿尿还勤快。

所以,乾隆皇帝的印章,真的不是什么稀奇的物件。

听了沈光林的解释,爵士先生更加惭愧了,这也是他的地位使然,天生对皇室权贵有一种敬畏感,其实乾隆皇帝的印章真的不值钱。

如果不是想着肥水不流外人田,沈光林真的有心不讨要这个印章了,因为十全老人的印章真的不稀奇,沈光林自己都收藏了好几个呢。

把所有东西都收好,花高价放在了银行的保险柜里,沈光林只拿了这幅字画准备回酒店去认真赏析了。

“离别寻常今白首,更须竹雨萧萧。

不应都占世间豪。清风居士手,杨柳洛城腰。

文字功名真自误,从今好月良宵。

只消怜取董娇饶。修门君自到,不用我词招。”

画很好,字也很好,但是,上面的印章确实太多了,爱新觉罗.牛皮癣果然名不虚传。

沈光林虽然对字画研究不算多,但是看到那些大大小小方方圆圆的印章,不用多说,这肯定是乾隆皇帝的。

这不,什么太上皇帝之宝。

这还用说是谁吗?

华夏的皇帝前前后后加起来有408位,但是,做到太上皇的,加起来都没超过十位。

而跟乾隆一样当了太上皇还有权力的,不多,宋高宗赵构算一个,至于其他人,过的大都不咋开心。

比如李渊,有了逆子李世民在,他只能躲在后宫里面过家家了,表哥杨广给他留下那么多妃子,不用就浪费了。

当然,唐朝很脏,说不得也不会浪费。

李渊这个老家伙能力强悍,一生22子19女,光是10年太上皇期间就给李世民添了30多个弟弟妹妹,这些人伴随了李世民和李治的一生,后来被武则天给杀了个七七八八。

华夏还有另一个比较有名的太上皇,那就是留学生朱祁镇,登基之后非要留学,从草原学成归来之后被锁在南园七年之久,如果不是夺门之变,或许就会郁郁而终了。

沈光林拿着画筒,就这样走进了酒店大堂。

画筒在古时候就叫做画筒,装这幅秋意图的画筒也是小叶紫檀做的,黑的发亮,同样名贵。

其实,这种小叶紫檀都是万历年间从印度进口来的,清朝的时候曾经派人再去采集,结果就弄回来一批像柴火的东西,只能交给uc震惊部拿来车珠子了。

清宫室里面的紫檀木料大都是万历皇帝从印度进口的,一直用到清结束,慈禧六十大寿的时候还用了最后一批,到了袁世凯称帝的时候,造办处已经没有东西了,连个龙椅都造不出。

后来,袁总统还是花费40万大洋凑了一把龙椅,结果只坐了83天,就因为尿结石憋死了。

老袁身矮体胖,患有痛风,所以光绪死后清政府让他去治疗足疾是有道理的。

后来,辛亥革命之后,大约是痛风病的厉害了,得了肾结石,内忧外患之下堵住了通水孔,人就这么挂了。

这个黑色的画筒虽然擦拭的很干净,但并不显眼,不过,在有心人的眼里可就不一样了。

沈光林抱着画筒走在大堂,突然被人叫住了,“先生,我能看看您的画筒吗?”

说话的是一位人到中年的东方人,西装革履,操着不标准的英文。

能出现在万豪酒店的,自然是会英文的。

沈光林英文极好,但他就是不说,他偏偏就说京城话,想看看这是谁。

“你是想看画还是画筒呀?”

沈光林也是因为心里高兴,忍不住想找人显摆一下了。

然而,那人还真的听的懂普通话,只是说不好而已。

“我都是想看的,您这个画筒看着就很有历史,那里面的画是不是更加有历史了。”

从这个家伙的口音里,沈光林已经听出来了,这是一个扶桑人。

沈光林还以为会遇到香江人或者弯弯人呢,没想到会遇到一位扶桑人。

那算了,跟扶桑人交流这些没有必要。

看着沈光林并没有要打开画卷的意思,那位中年人也着急了。

“我只看一眼就行,我愿意出10英镑。”

他看了看酒店环境,意识到这里是万豪,因此他又改口了,“我愿意出100英镑,只要能看一眼。”

100英镑能够买不少好东西了,于是沈光林决心让他看一眼,但是不能上手摸。

沈光林自己带上手套展开画卷,果然没有让扶桑人用手摸。

这个家伙想伸手这来,被沈光林给拦住了。

扶桑人完全没有在意自己在做什么,看着字画,喃喃有词:

“这是归来子无咎先生的大作?这可是苏门四学士的晁补之,曾经担任过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的,晁补之先生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

这人果然很懂,一下子就说出了这副画的来历。

这也让沈光林汗颜不已。

他一个地道的华夏人,但是对华夏传统文化的了解和造诣还不如一个扶桑人呢。

惭愧,惭愧。

这个时候,沈光林也只能装作自己对这幅画很懂了:“这是清朝宫廷的藏品,只是上面乾隆皇帝的章破坏了审美和留白,如果能够遮掉这些章就完美了。”

很有道理!

这位扶桑人也是严重赞同沈光林的意见。

看着如此多的章印,中年人忍不住感慨:

“贵国的乾隆皇帝真的不能算是一个艺术家。”

沈光林咱们他的观点,不过,跟一个扶桑人有什么好聊的。

既然已经看过了画作,那沈光林就准备收起来了。

“先生,这幅画我非常喜欢,能不能割爱?”

就知道中年人会这么问。

“并不能。”沈光林轻松的回答。

第四三八章 投资商的仪式感第五一零章 论文和房子第939章 野男人第885章 底线第七四四章 我同意(今天一更)第六二零章 献身(1)第四三四 新产业第四五三章 夜宴第二一六章 爱好第六六四 找茬(3)第891章 访问团第七五四章 去东欧(1)第四九一章 钱不多第六章 读书使我快乐(求推荐票)第二六五章 判断力第二零五章 少年仍穷第四零六章 冲突第896章 整合第二五一章 漏嘴第三十八章 朋友(求收藏,求推荐票,求月票)第三四五章 电脑第八零九章 封顶(1)第三一零章 社会责任第四五七章 牛生了第二三三章 高深第十七章 第一堂课(求收藏,求推荐,求月票)第三四零章 回去第二三四章 模板第六三九章 寻亲(1)第七零七章 筹谋(1)第二五零章 铩羽第六一四章 广告 (2)第七五七章 验资(今天一章,出差中)第六三七章 出行(1)第七一九章 持续恶化(今天一更)第965章 观点第六二一章 技术公开(3)第一二九章 草率第908章 循序渐进(3)第六九二章 评委(2)第七九二章 年轻(1)第五十章 吻第七五四章 去东欧(1)第四三二章 历史事件第二七四章 底线第七八六章 圆满(1)第七零八章 处分(2)第二八八章 夹生饭第五一三章 格局第二六五章 判断力第三四三章 女大一第925章 卷土重来第906章 新品发布(1)第五六零章 拜访(7)第八七七章 探亲(1)第四零零章 导演第888章 花钱(今天一更)第四九二章 开发第二四零章 打脸第五一五章 自力更生第910章 欲扬先抑(5)第四九三章 梦想第七二零章 等待(1)第一零三章 学术交流(4/8)第二一一章 了结第八九一章 创业先锋(1)第七九零章 准备(今天一更)第六八四章 愿望(2)第四三二章 新单位第三六九章 出访第980章 指导棋第953章 合作第六二四章 代工(2)第二二三章 成果第五零一章863第八六五章 后继有人(2)第九十二 愤怒第八五六章 战略调整(2)第七七八章 博览会(2)第四三零 对外贸易第三八六章 春节第六章 读书使我快乐(求推荐票)第五一二章不打不相识第五一七章 电影第七十九章 安置第二十二章 自行车第883章 琐事第三二二章 流氓第六四五章 空饷众(1)第四六八章 借钱第六四零章 海外来客(2)第二七七章 故事第三四二章 老师第二九零章 吃吐了第四六二章 石龙对石虎第四一五章 移民第七二九章 开讲(1)第二八九章 糖衣炮弹第八八八章 证明(1)第三一九章 有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