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零二章 安居(1)

有男人和女人的地方,就可以成立一个家。

然而,对于他们的家来讲,还缺少一个可以定居的房子。

买房,对华夏人来讲一直都是一個好命题。

从上层社会到普通民众,大家在买房上面的乐趣都是层出不穷的。

沈老板终于决定要在伦敦购置产业了,这也是不得不为的行动,谁让他要有孩子了呢。

一个孩子一个家,每个孩子都有妈。

沈光林有钱,计划生育管不到他,其实他可以拥有更多的孩子,还可以拥有更多的孩子的妈妈。

现在要考虑的是,买个什么样的房子?

买个古堡当然是可能的,但没那个必要。

但是在郊区买个花园洋房倒是可以,这也是沈光林的打算。

要靠近繁华地区,又远离城市喧嚣。

爵士是个老伦敦了,他有这方面的人脉,很快就帮助沈光林介绍了一个还不错的物业,这个地方距离爵士的家也不太远,将来也是方便两家来往。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他们对来自东方的沈教授才有了全新的认识。

那么大的别墅,他说买就买了,根本不见丝毫犹豫,这还是一个贫困国家来的学者吗?

在大家的观念中,学者都是安贫乐道的。

爵士原本还想借点钱给沈光林用来置业呢,结果他压根就没有机会提这一茬。

沈光林上来就把房子买好了,当然是全款,他唯一向爵士求助的就是劳斯莱斯不好买,需要爵士当个介绍人。

这种破车,故作清高,社会地位达不到的人还不好买。

沈光林的社会地位是够的,但是他嫌麻烦,还要证明来证明去的,不如让爵士帮个忙。

爵士很惊讶,不是,你们这就一步到位啦?上来就买劳斯莱斯?

当然了!沈光林也是疑惑,到了英吉利,不买劳斯莱斯,难道要买莲花么?

MINI?那是什么车?

只用了一个星期不到的时间,装扮一新的别墅就已经可以入住了。

房子是旧的,但是里面的东西全是新的,床是新的,床垫是新的,床上的被子是新的,床上的人也是新的。

现在还是新人的度蜜月之旅呢,没想到妹妹这么快就中标了。

这说明穿越并没有影响沈某人的造人能力。

现在,沈光林并不担心别的,就担心将来孩子有可能会吃不饱,怕不是要吃奶粉了。

晚上睡觉的时候,他搂妹妹在怀里,上下打量左右摸索,高挑的身材,细滑的腰肢,平坦的小腹,别的都好,唯一缺憾的就是胸部略平坦。

不穿衣服的时候还是有些起伏的,穿了衣服就真的看不到胸肌的轮廓了。

为什么美女大多平胸?

这是某乎上的问题。

下面有人给出过专业的回答,听起来还是有几分道理的。

因为,我们看到的漂亮的女孩子,大多数都是比较瘦的。

而这些比较瘦的女孩子大部分都是从一开始就瘦,一直到成年都是这个样子。

大约只有一小部分人起初是胖胖的,成年之后开始减肥或者抽条,这才变的瘦弱,估计,这种才是大家理想中的好身材。

女孩子如果从一开始就瘦的话,胸部发育就会缺少脂肪的积累,导致没有完成完美生长曲线的发育,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所以,真的不能怪美女没胸,社会上胸大的那些,十个有八个是矮胖子,有一个是高胖子,大约只有一个是极品身材。

当然,孕而不育,也是促进二次发育的一个好手段。

好多美女一开始是飞机场,几年之后发育了,这种情况从生物学上讲,很可能是有过堕胎史。

漂亮女人是不能生孩子的。

为什么一些女明星特别能抗老?

婚而不育就是最好的武器。

女人生过一个孩子之后,至少能老十年,除非她生孩子那年还不超过20。

自从乔迁新居之后,两个人再相处果然不是干柴烈火的模式了,多了很多温存,开始有了家的感觉。

孕育新生命是很神奇的东西。

这些天,沈光林看着妹妹都觉得她身上充满了母性的光辉。

直到大姐从国内过来,这才打破了两个人生活的沉静。

曼丽姐是自己过来的,孩子留在了京城外婆那里。

其实没必要,沈光林说了,过几天把孩子也接过来吧,就在海外读书算了。

有李莉在,外语家教都不用请了。

说起来,这是这姐妹俩第一次见面,还别说,长得竟然也有三分相似,外人看着就是亲姐妹,不得不说老李基因的强大。

大姐的本职工作是医生,虽然不是妇产科的,但是基础知识是具备的,有她在,也能很好的照顾妹妹的日常起居了。

沈光林对她的工作也没有特别的安排,能照顾好妹妹就行了。

她刚来英吉利,能够适应好这边的环境,能够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教育条件,同时离姐夫又不远,这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吗。

当然没有!

曼丽姐和陆姐夫表示都非常感动。

其实陆姐夫现在的位置也有些尴尬,因为他不知道自己扮演了一个什么身份,做生意赚的钱自己该分多少。

当初进行海外贸易的时候,沈光林给了他200万的启动资金。如今,这笔钱已经变成3000多万了,该怎么分账,他也很纠结。

这件事有点不好跟沈光林提。

其实,这点钱沈光林就没有放在眼里,他这么做只是为了完成自己的布局而已,顺便也让陆姐夫有个用武之处。

陆姐夫也算是个人才,虽然没有把对外贸易这一块做到完美,但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建立了渠道,培养了下属,锻炼了能力,将来说不得能够成为沈某人商业版图中的一个重要人物。

对于亲戚,沈某人还是大方的,就在他隔壁,也给曼丽姐买了个房子,让他们没有了后顾之忧,以后也可以全心全意的给沈老板打工。

当然,人生不能只有工作,还是要有生活。

沈老板出国久了,特别想有不一样的生活,比如,用大锅炖肉。

在英吉利,想买个大铁锅可不容易。

最后还是姐夫从国内带过来的一口二手大铁锅,原本是给下属们做大锅饭用的,最后给整到伦敦来了。

在东北,有道名菜,叫做铁锅靠大鹅。

沈光林对鹅肉没有太多期盼,他想吃的是香肉。

大铁锅炖出来的香肉可香啦。

一些慕洋犬总是觉得,欧美国家是不吃狗肉的,因为狗是人们的朋友,是他们的家人。

这话说得冠冕堂皇,沈光林原本也是信了的,直到他逛超市,直到他看到了狗肉罐头。

欧美人说了,我们要人道,所以不能用残忍的方式杀狗,但可以采用仁慈的方式,比如,让他们安乐死。

在瑞士,那里的人和朝鲜人一样喜欢吃狗肉,甚至,猫肉也是瑞士传统圣诞节菜单上的一道佳肴。

在英吉利吃狗肉的不太多,他们只说虐杀动物是违法的,也是不人道的,但没说吃他们也是违法的。

贝爷在荒野求生的时候,捉了一只野鸡,烤熟之后吃了,赞美说和狗肉味道差不多。

所以,为了庆祝沈老板乔迁之喜,沈光林的学生们从宠物市场买来一只肥硕的拉不拉多。

大家都是科技人员,为了尊重英吉利的人道,他们还开发出了一系列的流程,比如,为它沐浴更衣,更是买来了对付牛的电棍。

有一种认识误区,在人们的印象中,山东人就爱喝大酒,朝族人就爱吃狗肉,魔都人就爱小心眼,京城人就爱吹牛皮。

当然,任何地方都有特例,比如沈某人,明明是金陵人,结果得了和刘邦一样的病:爱吃肉。

为了满足沈老板的口腹之欲,他的实验室还专门招收了一位来自延边的朝族同学。

原本,这位同学是不会烹制狗肉的,可同学们都觉得他会,所以他也便会了。

第二四七章 玩具第七十四章 机场第六七八章 梦想(1)第三五七章 鉴宝第四一零章 发现第七二七章 本行(1)第六五四章 招安第八二四章 加码(1)第955章 茶谈第二二九章 咖啡第六八二 双标(2)第二五六章 旅程第八九五章 借钱(1)第六十八章 清醒(求月票)第一九四章 新工厂第二三一章 深藏功与名第八八七章 对质第三二二章 流氓第四二六章 母牛进京第二八五章 约谈第八四七章 孕检第八八七章 对质第六七三章 借口(1)第六九三章 断人财路(1)第六五五章 新发明(1)第978章 判断第五四三 启程(4)第915章 合作(4)第一二零章 出国之前第九零一章 避风头第七零八章 处分(2)第五五八章 盘点(今天一更,今天淋雨,有点不舒服)第六三四章 妥协(2)第二二一章 沪海行第七五七章 功夫在诗外(2)第二四六章 春节第六六零章 待遇(1)第六四八章 爱情(2)第二八七章 合资建厂第一二九章 草率第八七一章 发布会第二八四章 养成第七七八章 赞助(2)第四一八章 推广第二一零章 鉴定会第三五八章 奥运会第六八七 请求一战(3)第903章 败家子第三一六章 捐赠第六九三章 整顿(1)第三一八章 替补第八十三章 故事第一四零章 实验室第一四九章 隐情第一五三章 挑牙口第五三七章 秋风(3)第四五九章 天才第七一零章 熬(2)第901章 实验设备第六九三章 断人财路(1)第三十八章 朋友(求收藏,求推荐票,求月票)第八四七章 孕检第九零二章 户口第四六一章 年会第三七三章 成交第一三六章 避难第四六一章 年会第八七七章 探亲(1)第四二零章 小三第二四七章 玩具第七九二章 年轻(1)第七二二章节 宴会(1 )第二七九 生活方式第二三七章 回国第十四章 上课第921章 鸵鸟(3)第二一零章 鉴定会第一二一章 出路(今天有事,只能两更了)第六二零章 献身(1)第八二二章 拒绝(1)第一五九章 评审员第一三零章 偶遇第949章 装修第三六五章 阅兵第二五三章 嫁给他第938章 贼船第二七九 生活方式第一八六章 合作建厂第二三一章 深藏功与名第九章 美如天仙(求收藏,推荐票)第四章 自己人(求推荐票)第二三零章 讲座第三四零章 回去第八三二章 挖墙脚第二三五章 学术研究第二六二章 天才第924章 销售受阻第七八四章 华夏制造(2)第五二二章 故事第二七零章 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