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捡你那年,雪下的大

小县城,顾名思义,重点在于一个小字。

有些坑坑洼洼的道路,低矮的平房还没有什么规律,偶尔有一栋稍高点的建筑,都是这里的地标。

很多大城市里的人总觉得全国的城市都是高楼大厦林立,区别就是城市的规模大小,高楼大厦数量否认多少。

但其实完全不同,即便是帝都、魔都都有破败的城中村,县城更是不用多说。

如果有不同,就是同样的破败、杂乱。但帝都城中村,乱中带有浓郁的富贵之气。

帝都的地,是神奇也是神器。何止是贵,简直寸土寸金,就算是六环,都贵不可言。

帝都的地论平方。县城的地更神奇,直接论亩,还不一定有人要。

~~~~~~~~~

傍晚时分,太阳还没有完全落下,夕阳的余辉染红了天空,分外妖娆。

将车停在路边的赵守时看着眼前一栋只有五六层的楼房。墙体斑驳,还有些许地方如癣般脱落。

普通的房子,普通的县城。就像普通的赵守时走在普通的街道上,普通到千篇一律,普通到无法用华丽的语言去描述。

赵守时住过比这还破烂的房子,也住过比这豪华的多的住所。

但此时的他有一种不同的感觉。他的心很静,他找到了家的感觉。

迈步进入这栋连电梯都没有的楼房,还没到呢,就看到502室的房门大开着。一位系着围裙的中年女性站在门口翘首以盼。

这就是老妈了。两个赵守时的老妈。一个普通的传统华夏妇女。

停下脚步的赵守时抬头望去,四目相对眼中有光。但只一瞬,光芒散去,哦不对,人家把眼神撤去了。

投注在赵守时身后的安希身上。一看这么漂亮的女孩,打扮穿着又是文文静静不张扬,一下子就击中了赵麻麻内心的柔软处。

相中了,相中了。

眼神带光似火焰的赵麻麻,三步并作两步就来到楼梯口。正好赵守时也走到眼前了。腆着脸道:“妈,我回来...”

话没说完,就被老妈拽着衣服就给拉一边去了:“爱回来不回来,没人关心。”

刚还冷酷无情的老妈瞬间化身三月春风,一把攥住安希的手。脸上的笑,浓到化不开:“啧啧啧,丫头长得真水灵,比挂历上的模特还漂亮。”

安希也有点尬,抬起手里的礼盒,道:“阿姨,这是给您和叔叔的一点心意,您别嫌弃。”

“你肯来比什么都好。”赵麻麻也没客套,一手接礼盒,一手把都捂热的红包塞进安希手里:“这也是我跟你叔叔的一点心意,没什么其他意思,就是意思意思。过节嘛,高兴。哈哈哈。”

爽朗的笑声似乎还在耳边,转身的赵麻麻把礼盒塞进赵守时的怀里:“这点眼力价都没有,拿着。”

然后再转身,拉着安希的手就往家走:“你叔叔可是好久没下厨了,听说你要来,主动请缨呢。有什么想吃的跟阿姨说,阿姨给你安排。有什么忌口的也别害羞。都是自家人。”

“二姑,你是不是忘了什么人啊。”

一直跟在身后的许明真终于忍不住了,自己手里拿的东西也不少,累的满头汗。没个心疼的也就罢了,连个跟自己搭话的都没有,真替自己心疼自己。

赵麻麻回头看着撒娇的侄女,点头道:“你瞧,怪姑姑都把你给忘记了。”

许明真脸上洋溢着得意的笑容,眉飞色舞的开始炫耀。意思很明显:咱这待遇虽然比不得‘嫂子’,可也比你强得多。

还没高兴多久,就听见亲姑姑的下半句传入耳中:“既然来了,也别闲着。帮你姑父做饭去。”

“啊?”

“啊什么啊。赶紧去。以前白疼你了。”

撅着嘴的许明真是真的够够的。也不想再呆在这个伤心地,小跑着就进了家门。

“小妮子撒娇呢。我们不理她。”赵麻麻继续跟安希聊着:“从帝都到这里来可不近呐,累坏了吧?回家先好好休息下。刚榨的西瓜汁冰着了。凉丝丝,去乏解暑。对了,你现在能喝吗?”

“能喝。”安希连连点头。有点招架不住的她看向赵守时求救。

“那个。”危急时刻,赵守时挺身而出。当然不是为了安希,而是为了自己。

落后别人一个身位可以忍,lady first嘛。可地位落后人家十八条大马路就不能忍了。吐槽道:“开车的是我。累肯定是我累,西瓜汁得可着我先喝吧。”

“皮糙肉厚你知道个屁累。”冷酷无情与三月春风请拂面无缝衔接的老妈轻笑着:“姑娘家家身娇体弱,年轻时候就要主意。千万不能逞强。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

“......”

“那什么,您老戏是不是有点多?我在电话里面说的明白。安希不是我对象。您知道吧?”

“知道啊。”赵麻麻非常自然的回了一句。

“那你这么热情是闹哪样啊。”

“要不说你傻。现在不是不代表以后不是啊。”语气理所当然的赵麻麻看向安希,“安希是吧,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安希没说话,也没话说。如果真的要她说一句,可能就是“我想回家”。

赵守时也觉得自己头顶有一群乌鸦飞过,嘎嘎嘎的嘲讽着自己。

赵守时大步一迈,抢先登楼,站在在两人身前,一把把安希给拉了过来,道:“我跟您隆重介绍一下。安希,我认的干姐姐,按照程序来说,她应该算是您的干闺女。您不是一直遗憾家里没个姑娘嘛。”

“现在您,如愿啦。”赵守时一摊手,得意中还带着三分的幸灾乐祸。

“傻样。”

赵麻麻冷冷瞥了赵守时一眼,继续与安希有说有笑,就跟刚才没人说话一样。

说着说着,就进了屋。换了鞋的两人直接上了沙发,就跟没看到厨房里面忙碌的姑父与侄女。

本来等着看笑话的某人傻了,连忙跟进屋:“您这是怎么个情况,不说恼羞成怒,起码得变变脸吧。”

“这么好的事,我高兴还来不及,为啥要生气?”赵麻麻摸了摸安希的手:“板上钉钉的闺女,可比虚无缥缈的媳妇来的稳妥。再者说,我家姑娘这么漂亮。我还觉得你配不上她呢。”

“.......”

赵守时直接无语了。

“这个家,不能待了。”他作势要走。却被赵麻麻给喊住了:“你给我等会。”

“您看,还是。。。”

话没说完,得意洋洋的赵守时就听见心狠手辣老佛爷的后半句传入耳中:“先把西瓜汁给我们拿过来你再走,天热不爱动。”

赵守时欲言又止,止又欲言,一时语塞陷入沉默,好半晌后才开口:“我问您老一件事,您确定我是亲儿子吧?怎么感觉像是捡的呢?”

“哎。”

赵麻麻长叹一口气,脸色带着落寞,“既然你都知道了,我再瞒你也没有意义。你都不知道那年冬天我跟你爸捡你的时候,下多大的雪。”

“我错了,我错了,成不成。”

赵守时转身直奔冰箱而去,连句狠话都不敢撂。

~~~~~~~

~~~~~~~

亲的就是亲的,别看嘴里怎么损,疼也是真的疼。

被人指使拿过来西瓜汁的赵守时就没有被委派其他任务,坐在沙发上陪着聊天。

中秋佳节是仅次于春节的传统节日,家里本就准备好了食材,稍加加工,便可以出炉。

晚上七点多,窗外已然没有了天光,满月还未升空,屋内客厅的餐桌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美食。

久不露面的赵爸终于脱了围裙,正坐在赵守时的对面。

近180cm的身高,魁梧,非常魁梧。起码180,单位是斤。非常标准的汕东大汉。

今年正好迈入知天命的他已然有了不少的白发,脸上的皱纹也不少。

看这轮廓,就知道是赵守时不是垃圾桶捡的。

太像了。哦不,太像plus了。

心中已经把这当成家的赵守时没有丝毫生疏,主动开口道:“今天咱爷俩喝点吧。”

“行吧。”赵爸犹豫了片刻,才道:“一人喝瓶啤的吧。”

要不说爷俩随,两人喝酒是谁也不服谁。两人跟外人喝酒。跟谁喝服谁。

“别介,今天整点白的。我带了点好酒,您可得尝尝。”

赵守时起身去门口,把两坛封的严严实实的酒坛取过来一坛打开,一股带着花香的酒味从坛内涌出。

“神神秘秘的,还当你带的是茅台呢。”

“嗨,您这就不懂了吧。这酒比茅台还难得。”

“有什么说法?”

“不可说,不可说。”嘿嘿笑着的赵守时各自添了半杯。

酒中漂浮着枸杞与归花,这是桂花酒。酒色泽浅黄,桂花清香突出,轻轻喝一口,能感受到山葡萄的特有醇香,酸甜适口,醇厚柔和,余香长久。

酒味并不冲,适宜女士饮用。

半杯不多,但针对赵守时的酒量,这就不少了。

北方有句老话:大口吃肉,大碗喝酒。

现在虽然没有古时那般豪迈,却也没差哪去。啤酒吹瓶那是比比皆是。

就算喝白的,杯子一般是三两一个。比南方那种三钱的牛眼盅整整大了十倍。

北方人喝酒的标准就是一杯勉强,两杯及格,三杯优秀。四杯以上,牛β。

斟完酒的赵守时并没有放下,而是看向两位女士,“您二位来点?”

“一点点吧。我陪陪你们。”安希倒是没拒绝。

“我就算了,喝不来这玩意。”摇头拒绝的赵麻麻看向安希,劝道:“安安,大老爷们才喝白的,咱俩喝点红的吧,舒筋活血,美容养颜。”

“这是桂花酒,度数没那么高。您要是能喝酒,尝一点也可以。”笑着的安希斜着身子在赵麻麻耳边嘀咕了两句。

说的什么不知道,赵麻麻的眼神亮了是真的。目光灼灼的盯着赵守时:“你真找儿媳妇。呸,你给我找对象了。。”

‘啪’轻拍自己一下的赵麻麻骂道:“瞧我这嘴。你找。。”

话没说完,赵守时直接点头,“得,您别难为自己。我承认,重#庆的,才谈一个月。您也别太高兴,指不准就把我给踹了。”

赵麻麻笑的跟盛开的牡丹一样。把杯子往前一伸,“给我来点,我尝尝。”

“你们说什么呢,神神叨叨的。”

赵麻麻一拍酒坛,嘿嘿一笑,“这酒,儿媳妇酿的。”

老头倒是沉稳,眉头一挑之后便喜笑不动于色,把三两的酒杯往桌上一磕,沉声道:“倒满。”

同样端坐的许明真听说是未蒙面的嫂子酿的桂花酒,抬起手来道:“给我也来一...”

“喝你的牛奶吧。”

“我长大了。”

“哦,那你可以喝果汁了。”

“......”

~~~~~~~

【老子高歌,为问嫦娥,良夜恹恹,不醉如何?】

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普及于汉代,定型与唐初,盛行于宋朝之后。

在上古时期,太阳与月亮代表白天与黑夜,当太阳落下后,黑夜与恐惧一同来临,而一轮明月照亮了大地,安详而宁静,是黑夜中的光明使者。

也许对于太阳,当时的人们还有着爱恨交织的情绪,但月亮却获得了人类一致的称赞。

而那时,人们表达自己内心的崇拜与感激之情的唯一方式就是:跪拜礼敬。

在当时,这是一种祭祀仪式,是统治者的专利,是集权统治的象征。

从魏晋开始,文人们观赏祭拜、吟诗作对,编织出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等神话故事,并在民间流传。

至宋时,八月十五被定为中秋节。

就这样,一步步演化,月亮不在高高在上、遥不可及,它彻底坠入了凡俗,被人们赋予了“团圆”的情感意义。

月亮的圆满预示着人间的团圆。

苏东坡一首《水调歌头》道尽了人们心中的无限惆怅。

月饼是中秋节的节令美食,它的圆本身本身就代表了意义——这就是可以吃的月亮。

美食必然需要美酒相佐,就像重阳饮雄黄,中秋则要饮桂花。

吃月饼,饮桂花酿,恍若月宫之内一般。

平日里不好酒的赵守时主动提议喝酒,就是因为这酒的特殊。

这是裴幼清参与酿造,特意嘱咐要让赵守时带着的。

桂花酿本来就重#庆特产名酒,是她家乡特产。

或许不贵,但这份心意确实应景,属于那种礼轻情意重。

相思赋予谁;妆台纤纤指;偶然谁弹碎;佳人许梦里。

诗人爱喝酒,都说酒这玩意可以启发灵感;而诗,赋予了酒不同的浪漫与情感。

诗酒交融,奔放豪迈。

今日适逢中秋佳节,一杯桂花酿,让赵守时想起了一部动画片《你的名字》。

或许,真人版也不是不可以。

第二百四十三章 这事我擅长第一百五十三章 红色感叹号第二十五章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第十四章 吹牛的小子第八十四章 他是我兄弟第一百三十三章 请给一顿饭第二百一十六章 下午跟我去工地吧第一百八十七章 信了你的邪第一百三十六 风波起第二百五十五章 来,打一架吧、第二百四十九章 淔男与淔女第二百二十九章 三浪真言第一百八十一章 来吧,展示第二十九章 虎口夺食第三十七章 新的想法第九十章 哥以前开兰博第四十三章 村里新人与首播第十三章 范家第十五章 神仙生日宴第九十三章 这事我不能答应第四十五章 恶魔与天使第二百六十八章 导演的真髓第四十四章 反馈与新角色第七十四章 幼稚的青年男女第一百九十四章 哼哈二将第五十四章 误会第一百一十九章 木得感情的沙雕第一百五十四章 你吃辣子鸡吗?第二百一十四章 当当不一样第一百七十章 什么叫做【客户】第一百七十九章 赴会第五十六章 检讨你麻痹第一百七十章 什么叫做【客户】第五十章 指指点点与切磋第二十七章 乌龟鱼是个啥?第二百五十章 这也可以?第一百五十四章 你吃辣子鸡吗?第七十三章 骚话与授业(求订阅)第二百七十二章 真正的‘偶像’第五十六章 微醺与醉话第六十五章 生活与生存第三十六章 环顾四周,尽皆敌人第五十八章 带来变化的人第一百七十一章 鱼不可脱于渊第十三章 范家第六十九章 播出事故第六十一章 冠名商来了第六十八章 垃圾话第九十章 哥以前开兰博第一百九十五章 该配合你演出的我视而不见第二百五十三章‘惊’、‘喜’交加第二百一十四章 当当不一样第十四章 初遇第四十章 有内鬼,终止交易!第二百三十章 散买卖不散交情第九十章 哥以前开兰博第一百一十六章 收拾完我爹再收拾你第一百七十八章 尾声第一百五十二章 color see see第三十二章 搭档第三十六章 见面请先说“你好”第七十二章 解决、第一百五十六章 一个想吃素,一个想吃肉第一百零一章 来一杯【快乐航线】第一百四十八章 选择第二百四十六章 喂鱼抽猫第七十三章 一吻定情第二百二十三章 刺激第十章 这样的朋友不拉黑,留着过年吗?第一百七十四章 闹事第一百二十一章 同时推进第二百七十六章 福利?谍战?污蔑?第二十一章 夜半登门第二百三十六章 歌王之王第二百三十八章 大人,时代变了·第七十章 艹,遇见砂仁事件第二百二十九章 三浪真言第九十一章 江小白第一百一十五章 杀青与回京第二百二十二章 再见第二百五十七章 包养第二百零四章 琴瑟和鸣第二章 前行前的筹备第十九章 未来,因为未知才精彩。第二百五十四章 指鹿为马第一百九十一章 你这话到头了第六十五章 探班与两个三十第四十五章 恶魔与天使第二百五十七章 包养第二百七十章 乌鸦嘴第四十二章 反转人生好嗨呦第七十章 儿媳在此第四十八章 物理服人第二百七十一章 进步的机会第二百五十一章 没赚等于亏第八十章 合租还是同居?第六十五章 探班与两个三十第六十九章 播出事故第三章 宝藏女孩?小康水平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