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5章 宗藩

第1015章 宗藩

“你的意思是放弃东南支那?”高乐尔几乎跳起来,“难道联军只保障你们不列颠的利益吗?”

“当然不是放弃东南支那,高乐尔,你要明白,只要联军最终能取得胜利,你们的东南支那才有可能拿回来,佛郎机的吕宋和我们的澳洲也拿能回来,否则我们都会失去在东土的利益。”韦斯利高声反驳。

高乐尔听了,脸色数变,犹豫了一会儿,他缓缓坐下。

韦斯利轻轻松了口气,他语气也柔和了许多。

望向各国将领,他道:“形势紧迫,不容我们联军内部再出现裂缝,为了消灭大颂军队,我们必须团结一致。”

将领们纷纷点头。

当下不列颠乃是西土最强大的国家。

联军中,各国将领自然也以不列颠为中心。

最重要的是,他们也认同韦斯利的说法。

如果放弃这段时间他们辛苦勾结的防御工事,在交趾或是骠蛮与大颂军队交战,这毫无疑问等于在放弃自身的优势。

“各位,我们的光明世界受到了来自黑暗的侵袭,现在,我们每一个人都肩负着抵抗黑暗继续蔓延的重任,为此要不惜牺牲生命,也请你们回去转告你们的士兵,这里就是前线,要像保卫自己的国家一样,保护这里。”韦斯利忽然又提高了嗓门,声情并茂。

“西土万岁!”

他的话音落下,一个将领忽然喊道。

“西土万岁!”又一个将领喊道。

“让我们把大颂人和他们狗王一起送入地狱,我们西土是不可战胜的。”高乐尔猛拍桌子。

现在,他恨不得把在东南支那的大颂军队全部生吞活剥。

随即,他又想到什么,问道:“那我们法兰克在交趾的八千士兵怎么办?”

韦斯利转身望向背后的地图,指着麻六甲北的狭长地带说道,“将他们撤回来,安置在这个位置。”

高乐尔点点头。

此番南下的大颂军队数量众多,八千法兰克士兵不可能抵挡的住其兵锋。

与其留在金瓯县等死,不如撤回,与联军其他军队合兵一处。

商议了此事,韦斯利又命令加强与骠蛮国接壤方向的防御,同时调遣了大量的天竺土著军队前往西侧,与联军一起作战。

虽然交趾和骠蛮的土著军队让他们很失望,但有总比没有要好得多。

再者,他们经营天竺许多年,自认天竺深受不列颠影响,有了几分不列颠的影子。

这让天竺的土著军队与不列颠士兵配合起来也相当协调,定然不会像法兰克组织的土著军队一样失败。

散了会。

高乐尔立刻给金瓯的法兰克军队去了命令,让他们趁大颂军队还没有全部占领东南支那前通过暹罗的国土撤回。

在西土联军做出应对的时候,青龙军和朱雀军的脚步没有停滞。

青龙军一路南下,几乎没费什么力气便拿下了一座座交趾城池,纳入军管。

朱雀军也一样,由于骠蛮大军覆灭。

整个骠蛮国十分孱弱,遇到的城池根本没有像样的抵抗兵力。

基本上他们走到什么地方,就能将这个地方纳入军管。

而在这时,赵煦乘坐蒸汽船抵达了交趾,径直去了河内的皇宫。

秦山得到这个消息,立刻返回。

此刻,他正在金瓯县,青龙军已拿下交趾全境。

“殿下!”

回到河内,秦山立刻去了交趾皇宫。

燕王抵达之后,在那里歇脚。

在正殿见到赵煦,他立刻行了个军礼。

赵煦回了个军礼,面露微笑,“辛苦了。”

“不辛苦。”秦山是个木讷性子,说话也实在,他笑道,“有仗打,将士们都很高兴,心里感激殿下给我们青龙军这个机会。”

赵煦听了,轻轻笑起来,“将士们的战意很高,不错,这还只是开胃菜,马上就有大餐了。”

秦山一阵激动,“殿下说的是西土联军吗?”

“是的。”赵煦点点头。

他急着把西土人从东土赶走是有自己的道理的。

在他计划里,他要首先整个东土的资源,建立以大颂为中心的商贸圈。

这个商贸圈里,天竺是很重要的一个点。

毕竟天竺有着和大颂相似的人口,是个不小的市场。

但西土人侵占了南域和天竺,且依托这里为前哨堡垒,对大颂图谋不轨,他如何建立东土商贸圈?

而商贸圈迟迟无法建立,大颂的商贸就会受到影响。

这次南巡,他见到了一个又一个工坊区。

这些工坊区正在迸发出巨大的产能。

在满足国内的市场之后,如果不给他们找到市场,他们就会如同缺乏养料的鲜花一样枯萎。

所以,他需要一个安全稳定的地区,而不是一个动荡的地区。

“哼,末将定让他们后悔来到东土。”秦山冷冷道。

赵煦拍了拍他的肩膀,“先不说这个了,在收拾西土人之前,应当让交趾,骠蛮,扶南和南掌以及暹罗稳定下来,重新归于大颂。”

秦山点点头。

当下他们对交趾施行的是军管。

这暂时镇压交趾人没问题,长期难保不会出现交趾人反抗大颂统治的事件。

需要想一个长期的法子稳定东南,且又让大颂的利益的最大化。

曾经,燕王说要将交趾纳入大颂版图。

至于怎么个纳入法?他也是不了解。

于是他道,“不知殿下有何两全其美的法子。”

赵煦沉吟了一下,笑道,“这一路南来,本王想了许多,针对东南五国,甚至南域国家,本王以为应当这么处置。”

顿了下,他道:“不过总体来说,本王认为不能粗暴,当温水慢煮,才能达到目的。”

接着他向秦山说了自己的想法。

在当代,明朝建立的宗藩关系其实是很成功的。

其中最为成功的便是李氏朝鲜与明朝的关系。

明太祖朱元璋赐国名朝鲜,自从朝鲜与明朝之间建立了比朝贡体系更进一步的宗藩关系。

朝鲜的官方文字自此是汉字,制度也是复制明朝,朝鲜君主只称王,不称皇帝。

大明的皇帝才是真的皇帝,他们相当于藩王藩国。

这便是宗藩。

所以对于东南五国甚至南域国家,他也准备建立这样的关系。

大颂只建立都护府驻军监管,内政由他们自己人管理,避免增加大颂的治理成本。

同时,东土除了大颂之外,各国只能称王,不能称帝。

大颂将作为各国的宗主国存在,其他国家俱都为藩属国,奉大颂皇帝为唯一皇帝,就如李世民的天可汗名号一般。

这也和英联邦国家尊奉不列颠女王为唯一女王是一个道理。

但这不是效仿,而本就是东土的特色。

在建立这个体系之后,他便会在宗藩圈子内推行大颂文化制度,利用影响改善民间关系,让藩国亲近大颂。

待到时机成熟,再将交趾这些本就是大颂疆域的藩国并入大颂。

至于为什么不全部并入大颂?

道理也很简单,治理国家是需要成本的,上了人家是需要负责的。

收进来,穷得叮当响的地方向你要钱要粮,你给是不给?

不给就闹事,造反,到时候还得去平叛。

而藩属国自治,则简单了,任你吃土还是吃肉,或是国内人头打出狗脑子,即便你换了头领,只要向大颂臣服即可,其他不管。

所以,不如让这些国家自治,同时又从属大颂,达到一种利益上最大化的平衡状态。

(本章完)

第667章 联军至第1036章 加尔各答第240章 卡尺第939章 意外之器第902章 宗主第430章 肥羊第151章 投名状第1098章 海上第311章 杀的就是你们第1082章 天山第481章 宣传司第36章 众望所归第1111章 加尔各答第783章 势族合一第892章 金属第111章 燕郡一统第196章 北狄兵动第54章 炎卫第56章 神药啊第432章 基地第146章 墨羽第501章 红光第21章 蒸馏酒第243章 血色宴席第955章 投送第791章 赵煦的坑第626章 双喜第343章 背叛第922章 兵临马尼拉第391章 亲征?第978章 擒获第298章 声东击西第544章 龙城飞将第625章 及时雨第192章 初战第84章 滑轮弩第942章 舰炮新用途第86章 套路第436章 饥饿的死士第850章 布鲁克的心思第480章 脆弱平衡第275章 粮草来了第411章 接战第82章 封赏第1107章 军心第775章 战争之神第1020章 助战!第658章 亲临战场第339章 狗急跳墙第222章 研造计划第876章 君心第485章 意外之物第56章 神药啊第573章 乌兰巴之行第70章 暗手第714章 董安的礼物第414章 长驱直入第832章 愿景第20章 牙行第555章 存亡第1015章 宗藩第913章 下一个目标第199章 溃败第266章 飞狐关第952章 设想第1152章 等待第359章 新机构第623章 会盟第696章 战壕第642章 橡胶展望第1141章 矛盾第1073章 凶悍第945章 傲慢第723章 高丽现实第758章 五峰岛第603章 战争号角第451章 升空第8章 扫除内奸第97章 历史洪流第581章 交锋第172章 有客南来第777章 雇佣兵第418章 预兆第752章 海军伟业第507章 抵达第730章 震撼的卡特第434章 衡量第12章 油盐贵!第1010章 反制第290章 噩耗第1048章 皇极天下第725章 无极宫第764章 肢解战略第1037章 对话第411章 接战第955章 投送第212章 决断第1100章 将计就计第673章 城下第1159章 最终决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