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训诫

第263章 训诫

燕城。

南大营。

陈寿前往平城重建舰船司时。

赵煦将注意力投向这里。

从海寇手中缴获的火绳枪让他深感当下将燧发枪研造出来的重要性。

毕竟火绳枪这个东西越来越有普及化的趋势。

到了那时,自己若还没有应对的手段,只怕会死的很惨。

而现在,他却从容不迫了。

“对,就像这样走。”此时,赵煦正在倒退着走。

在他的前面,一排士兵几乎胳膊贴着胳膊,并排向前走。

他们的步伐一致,整齐划一。

而且左手掌心竖直托着一根棍子,右手则握住棍子中部。

这个棍子就是代表着燧发枪。

现在士兵行走的方式,就是装备燧发枪士兵在战场上作战时行进的方式。

“都看清楚了吗?就要这样训。”赵煦说道。

常威和六个将领站在赵煦身后。

本来白尚应该也在,但他被临时派遣去围剿海寇。

“嘻嘻……”士兵的行走方式很奇怪,这引起了一些新兵的嬉笑。

常威指向发出笑声的士兵喝道:“你们几个出列,绕着南大营跑十圈。”

“是,将军。”六个士兵站了出来,开始绕着南大营跑。

其他士兵见状立刻噤若寒蝉。

赵煦对常威的处理方式没有异议。

军队是个讲究纪律性的地方。

尤其是装备燧发枪后,王府士兵已经不是闲散的封建豪族军队。

士兵在军营中必须做到令行禁止。

如此上了战场才会严格遵守战场的军令。

秦山六人也一直牢记燕王教诲的一切要点。

他们都相互较劲,要在这次的训练中胜出。

胜利者才有执掌这只燧发枪军队的权利。

“还有这些军阵。”赵煦将自己画的阵型图拿了出来。

上面有十余种燧发枪军队作战时候的变阵,包括横阵,纵阵,空心方阵等等。

这些变阵有何意义,他也在下面做了详细解释。

“三万人,你们一人领五千人,一个月为期限,演练最好的三人将成为新兵们的将领。”赵煦道。

六人闻言,相互给了对方一个挑衅的眼神。

赵煦见了,微微满意。

他的将领就要有这股谁也不服输的劲。

接着他给了徐烈一个眼神。

徐烈将六个鞭子递了过来。

赵煦将鞭子给秦山,关通六人一一发了下去。

六人露出疑惑的眼神,关通道:“殿下,这是用来做什么的?”

“当然是训诫士兵的。”赵煦大声说。

听到这句话,士兵们的脸色立刻变了,眼中隐约有不满之色。

他们都听说燕王仁义,现在燕王竟然发鞭子给将领。

常威笑了笑,他没有说什么,对燕王的意思他很明白。

“哈哈哈……”秦山拿起鞭子向士兵们扬了扬,“这可是殿下赐的鞭子,不好好训练,小心吃苦头了你们。”

赵煦注意到士兵们的眼神。

他们心中有埋怨,能够理解。

面前士兵们,他朗声道:“本王宁愿你们在训练的时候流血流泪,也不想你们在战场上因为训练不足而送了性命,让你们的亲人流泪。”

士兵们的表情缓和下来,原来这才是燕王的本意。

常威微微点头。

他对部下的一向严格,因为他同样懂得这个道理。

军营中的闲散换回来的只是战场上的血泪。

想到当前北四郡的形势,赵煦继续道:“当前,四郡危机重重,北狄尚在北方虎视眈眈,如今西凉又攻克晋州,逼向飞狐关,袁家死灰复燃,而就在两日前,海寇袭击了静海县,数百将士牺牲。”

常威秦山等人和士兵们的脸色顿时沉重下来。

这段时间连续取得胜利让北四郡似乎一切都岁月静好。

其实这不过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平静而已。

“你们仔细想想,这样的危机下,除了你们自己,谁还能保护你们的妻儿老小,姐弟兄妹?而这就是你们参军的意义,而不是那三两银子。”赵煦最后吼道。

士兵们沉默了。

这个问题直击他们的灵魂。

参军之前,许多人仅仅是为了高额的军饷而来。

没有思索过为什么而战。

而燕王点透了他们。

晋城被攻克后,据说遭到了屠城。

为了泄愤,西凉人杀光了城内的士兵。

而北狄人更有屠戮大颂百姓的习惯。

他们决不能让这件事发生在北四郡,他们的故乡。

见士兵们的眼神坚毅起来,赵煦满意点头。

他给军中塞入五百书生的目的就是为了这个,思想教育。

士兵们只有懂得为什么而战,在战场才会发挥出最大的战斗力。

这就是战斗意志。

也是近现代军队与封建军队最根本的区别。

当然,这种教育固然是为了强大军队。

但这又是事实。

如果北四郡的百姓不把保卫北四郡当做己任,一盘散沙。

士兵见到敌人就跑,或者要依靠督战队才上战场。

那么北狄和西凉的铁蹄早一天,晚一天都会横行在这块土地上。

随后就是大颂剩下的国土,大颂人将剃发易服,沦为下等的奴隶。

丢下这句话,赵煦转身离去。

常威这时候跟了上来,“殿下说的好,末将真是热血澎湃。”

“这就军事学堂里那些书生将来要做的事,刀剑是武器,思想也是武器。”赵煦道。

“思想也是武器!”常威念了句,琢磨着这句话。

当他回过神来,赵煦已经走远。

训练的安排下去。

赵煦准备将重心转移到各项产能的扩大上。

从南大营离开,他径直去了承德坊。

邹容还在武安县督造棱堡。

负责承德坊的官员工曹的副主事董建安。

这段时间,董建安一直在政务学堂上听讲。

他讲的建筑建造及规划等他学的很不错,询问了不少专业的问题。

也同他时时回禀了承德坊建造事宜。

“殿下。”见到赵煦过来,董建安迎了过来。

“十天后能把南坊区交付吗?”赵煦问道。

当下承德坊分南坊区和北坊区。

南坊区是给兵仗司预备的,专门用来生产武器盔甲。

北坊区则是给王府工坊准备的,包括水泥,玻璃等都要从兵仗司挪出来,到北坊区。

为了保密,两个坊区中间有一道高墙,将两个坊区分开,将来还会有重兵把守。

同时,两个坊区都采取了相同的布置格局。

就是东面沿河的一边是生产区,西面是匠人的生活区。

(本章完)

第58章 民情第649章 压制第708章 铸币权第10章 危机第897章 蛛丝马迹第439章 祭旗第1045章 西至第212章 决断第1014章 东南第1086章 凶猛第1150章 盟约第960章 对峙第520章 医学堂第739章 残局第1111章 加尔各答第676章 裂痕第791章 赵煦的坑第378章 条件第576章 度五百八十三章 赵恒第527章 以牙还牙第226章 谋划第632章 交锋第92章 检验第777章 雇佣兵第783章 势族合一第488章 佳人如故第37章 寇来第844章 战江夏第99章 始动第302章 卑鄙马家第860章 骑兵的落日第589章 琉球国第960章 对峙第740章 下一步第833章 迫在眉睫第367章 帝王自尊第109章 战马第431章 肥羊第840章 大战将起第434章 衡量第597章 郁闷谢家第1102章 四公里第769章 北条臣服第491章 长乐的承诺第986章 喜事和考量第256章 军贸第529章 挑拨第265章 口信第290章 噩耗第360章 轰鸣第911章 南下第433章 救与不救第333章 大额军需第76章 圣旨第509章 传单第75章 凯旋第323章 北狄的计划第1131章 冲突点第828章 歼灭第75章 凯旋第699章 缓兵之计第586章 粉墨登场第127章 京师舆论第63章 模式第717章 蒸汽机械第714章 董安的礼物第801章 联动第5章 硝石制冰第304章 横推第1062章 土斯曼骑兵第506章 恶化第179章 杀机第745章 顺风耳第31章 前夜第1110章 全灭第402章 一触即发第119章 遇袭第64章 挂牌第214章 双簧第747章 外交攻势第613章 应对第560章 两军合击第847章 人头第450章 北狄的疯狂第466章 衡量第566章 死而不僵第545章 瓜分第32章 出击第1124章 完整版图第753章 剑指东瀛第939章 意外之器第98章 前夜第660章 黎明行动第84章 滑轮弩第202章 这是屠杀第512章 马车第729章 伏击战第807章 意义第417章 疯狂第1章 疯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