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3章 获悉

第683章 获悉

“只有奋力一搏了。”

韩铮与谢端对视一眼,目光坚定。

他们已经无路可走,佐藤真久给他们提供的退路是他们唯一的机会。

想要活着,保住自己的富贵就只能抓住它。

佐藤真久闻言点了点头。

三个月的日期是他故意夸大,其实不需要这么长时间。

但他懂得这些大颂势族的尿性,如果不给他们一点压力,他们只会兵败如山倒。

“在鲁城留下十万兵马,与燕王一战,剩下的人全部南撤。”犹豫了一下韩铮咬了咬牙。

佐藤真久微微点头,对韩铮表示赞许,这才是他的诚意。

直接撤往彭城,燕王兵马定然会追到彭城,而在鲁城留下十万兵马,就能拖住燕王军队,迟缓他们南下的速度。

谢端道:“这次不少齐州豪族携私兵随我们南撤,不如将这些私兵收揽起来,编为一军,派出将领统御,如此我们麾下便能多五六万兵马。”

佐藤真久对谢端的提议十分赞成,他补充道,“这还只是你们齐州的豪族,还有宁州的豪族,豪州的豪族。”

顿了下,他继续道:“当下的形势,应当充分利用豪族对燕王的厌恶,虽然他们的私兵比起你们的军队相差甚多,但也能给燕王军队制造点麻烦。”

韩铮和谢端缓缓点头,如果能把豪族们动员起来,做出来的私兵的确是个可观的数目。

“我这就派人去召集宁州和杭州的豪族。”谢端对佐藤真久拱了拱手,转身离去。

韩铮这时叹息一声,“我齐州豪族响应讨伐燕王大军之令,这段时间死伤惨重,否则至少能凑出十万大军,不过王家的豫州尚未受到波及,我这就令王子安像豫州发一道诏令。”

谢端如此积极,他自然不能输了。

毕竟,他还指望佐藤真久将来支持自己在东土联盟中占据一席之地。

佐藤真久面露笑容,这一刻,他心中分外得意。

韩铮和谢端都在他面前努力表现自己,这让他有一种身为棋手快慰。

曾经,他们东瀛虽然并不畏惧大颂,但也不敢对大颂有任何觊觎之心。

而现在,他们东瀛将能够影响大颂未来的命运,这让任何一个东营人都能够了引以为傲。

“去吧,把所有反对燕王的人都聚集在我们麾下,我们要打败这个来自北方的邪恶藩王。”佐藤真久高声道。

他们正在把燕王宣传为一个十恶不赦的恶棍,无论是对东瀛人还是西土人。

而对于大颂势族,他甚至不需要宣传。

因为在他们眼中,燕王本就是与他们水火不容的异类。

抓住这一点,他会把大颂国内所有对燕王不满的人聚集在一起,打造出反对燕王的巨大势力。

下午的时候,大批军队拉着辎重粮草,金银财宝等向沂城而去,之后他们会留一部分兵马在沂城继续抵抗燕王军队,再前往彭城。

这个时间,足够四州豪族带领私兵向彭城汇集。

如此,今后他们将与豪族们一起抵抗燕王,全力拖住燕王南下的脚步。

除此之外,韩铮还给王榭去了一道命令,让他只留下小部分兵马在阳城,统领剩下的大部兵马一起南下。

三日有余。

除了留在鲁城的十万兵马,西南四郡境内的势族和豪族军队全部撤到了沂城。

在沂城内,韩铮和谢端对豪族军队进行了整编,同时派出将领训练豪族私兵使用火炮和燧发枪。

……

与此同时。

经过三天的跋涉,赵煦抵达了济城。

“殿下,势族军队向南撤往了沂城,当下鲁城内还有十万势族兵马。”秦山道。

这几天,他不断派人前往鲁城附近侦查,了解了西南四郡的情况。

“一群鼠辈,这仗还没打,怎么就跑了。”常威哼了一声。

接着他道:“不过真是奇怪,既然他们撤了为什么不撤干净,倒是在鲁城内留下十万兵马?”

若是他们追着势族的屁股打,他们留下军队断后,倒也说得过去。

可是势族们这几天在从容撤退,还留下兵马就说不过去了。

赵煦也有些疑惑,这简直等于是给他们送菜。

一旦王府亲军包围鲁城这十万人马,就别想跑了。

一行人正疑惑,这时马蹄声响起,一位骑兵在三人面前停下,将一封信呈交给了赵煦,“殿下,来自四院的密信。”

赵煦将信撕开,扫了眼,眉头顿时皱了起来。

把信揉成纸团,赵煦冷冷道:“本王明白他们为什么要留下十万兵马送死了。”

“为何?”常威和秦山向赵煦投去目光。

赵煦的眼睛微微眯了起来。

按照徐克的说法,海军的战舰前些日子的一个深夜,在齐州沿海撞到了一艘东瀛商船。

这艘商船沉没了,商船上大部分东瀛人被淹死,也有人在夜色的掩护下跑了,他们只捞上来一个受了重伤的东瀛人。

这个东瀛人被送到燕城四院养了一段时间伤方苏醒,接着,徐克对其进行了逼问。

这段时间对于海军抓获的东瀛人,他们一直采取这种方式获取情报。

从这东瀛人的口中,他们了解到了当下东瀛正在推行的一个计划。

而且这个计划初步得到了响应,如果顺利,东瀛便能够拉拢北狄,山姆国,不列颠,吴国建立一个围堵他的所谓东土联盟。

如果可能,今后东瀛还会尝试拉拢更多的势力加入。

同时,由于东瀛自告奋勇,成为对抗他的前锋。

山姆国和不列颠国有在东土砸下一根钉子,让东瀛祸乱大颂的想法,决定对扶持东瀛。

“真是令人熟悉的一幕,历史总是如此相近。”赵煦暗道。

在当代,倭国的黑船事件之后,倭国便成了美英在东亚的代言人,对其竭力扶持,纵容其在东亚的诸般恶行。

其目的便是为了让倭国为其在当时的东亚冲锋陷阵。

日俄战争便是美英挑唆的结果。

不过当时的大清太废,在倭国,英美眼中只是鱼肉,算不上威胁。

所以,没有倭国针对大清一说,对大清的只有欺凌。

但由于他的存在,情况显然发生了改变。

如果他没有来大颂,或许相似的历史会在大颂身上重演。

而他偏偏来了,还如此之强,便成了他们不得不遏制的对象。

(本章完)

第521章 燕关种痘第288章 对峙第534章 蒸汽机坊第877章 回禀第59章 军需第1028章 接触战第351章 利器第676章 裂痕第844章 战江夏第910章 从海上开始第240章 卡尺第403章 臼炮出击第778章 破裂的谈判第299章 虚虚实实第344章 无耻第582章 深谈第131章 一郡之土第363章 海军学堂第1025章 战争爆发第299章 虚虚实实第479章 风口浪尖第327章 北狄的情报第714章 董安的礼物第1020章 助战!第246章 惊闻第228章 逆鳞第179章 杀机第150章 海港与名将第106章 伤亡第502章 真章第160章 小商贾第323章 北狄的计划第1124章 完整版图第850章 布鲁克的心思第813章 火炮怒吼!第1053章 骑兵出击第16章 金蝉脱壳第510章 战前筹备第965章 激战!第1108章 扰乱第725章 无极宫第400章 燕山阴云第922章 兵临马尼拉第1049章 脱胎换骨第278章 高塔法第971章 机枪狂啸第993章 南下号角第830章 荣归第781章 洞悉事态第45章 美酒第82章 封赏第155章 拮据的财政第467章 赵煦的决定第13章 宏图第1117章 土邦第835章 八国第551章 回归第467章 赵煦的决定第340章 祸乱第343章 背叛第178章 风雨来第175章 原料第923章 弹雨第114章 追击第454章 君临燕城第43章 金陵第637章 皇家开拓团第1108章 扰乱第945章 傲慢第841章 反包抄第616章 栽赃第64章 挂牌第861章 大雨第1136章 见闻第30章 形势第609章 进攻!第318章 火药桶第644章 预备役第301章 奇计第98章 前夜第457章 红脸白脸第377章 新式火器第24章 棋子第844章 战江夏第883章 查访第59章 军需第611章 夺城第261章 周毅的选择第964章 雪原交锋第585章 谢家心思第937章 干脆利索第790章 邪恶第72章 螳螂捕蝉第60章 稳步前进第8章 扫除内奸第70章 暗手第916章 怒海争锋第905章 东南波澜第841章 反包抄第179章 杀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