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9章 下饺子

第809章 下饺子

“不可思议!”

赵恒不禁将头探出窗外,望向静海城,不顾一阵阵风撞在脸上。

他还不肯相信,直到看清城门上的静海两个字,方缩回身体,久久无言。

赵恒关注的是蒸汽机车的速度,糜妃则只是如同老母亲一样,对儿子取得的成就感到欣慰。

见赵恒和大臣们如同没见过世面一样,她始终乐呵呵的,望向赵煦的眼神满是宠溺。

除此之外,眼角还有一丝丝湿润。

她想起这些年,赵煦在燕州可谓九死一生,方有今日的荣耀,实属不容易。

“这乃是行军打仗,运输粮草的利器,有此利器,何愁无法驱逐北狄。”杨丰一直坐在椅子上,突然拍桌子站起,两眼放光。

自古以来,中原王朝打下过中原之外不少疆域,大颂东北的宁锦都司,南方的交趾。

但之后又一个个丢失了。

为何?就是这些地方距离中原王朝的中心太远了,统辖耗费太高。

而且一旦这个地方有势力崛起,中原王朝变得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劳师远征。

在中原王朝鼎盛时期,还能经得起这样的折腾。

一旦衰落,这些区域便会成为朝廷沉重的负担。

只能任由崛起的势力占据。

当前,宁锦都司便是一个例子。

对这点,杨丰身为百战老将自然十分清楚。

但有了这蒸汽机车,这些地方等于拉近了与中原王朝中心的距离。

若是有变故,只需数日便能将数万军队及大量粮草拉过去。

正是想到这个,他才会如此失态。

“老将军说的是。”

“哎呀,这么一说,果然如此。”

“这以后谁再说燕州的蒸汽工业是奇技淫巧,老子上去就是一嘴巴子。”

“……”

坐在杨丰身边的都是将领,领悟了杨丰话中的意思,纷纷议论起来。

刘福等文臣同样你一嘴我一嘴,口中道不尽对蒸汽机机车的赞叹。

邹容一脸得色,这时高声道:“这次只是试运行,机车的速度只有全速运行的一半,若是真跑起来,不到一个时辰便可抵达静海。”

顿了下,他继续道:“而且此番只准备了六节车厢,实际上能拉二十节车厢,每个车厢二十五米,能坐一百二十人,这一趟就能拉两千四百人。”

“啧啧!”众人闻言一阵唏嘘。

邹容更是得意,“这还只是拉人,若是把车厢换成货运车厢,一节车厢能承载六十吨,二十节就能拉一千两百吨,这可是两万石粮食。”

将领和官员不住点头。

这两万石粮食足够十万人的军队吃上一个月了。

最重要的是,以前民夫运粮,耗费人力不说,民夫将粮食从产地运往战场的路上也是要吃饭的。

这吃的自然就是运的粮食。

一石粮食运到战场能留存半石就不错了。

而蒸汽机车除了烧煤,显然不需要吃粮食的。

打起仗来,国内粮草和人力都能大大节减。

赵煦笑而不语,只是任由大臣和将领们议论。

这时杨素素轻轻碰了下赵煦的胳膊,眼中满是崇拜。

“吭哧,吭哧……”蒸汽机机车在进入静海县城之后缓缓减速,最终进入车站。

由于邹容提前通知了静海府衙关于试车的消息。

静海县令及一班官员早就已等候多时。

周毅领着海军将领,陈寿领着舰船司官员也来了。

“末将参见皇上,参见殿下。”,“臣参见皇上,参见殿下。”……

车厢门被拉开,赵煦等人从车上下来,周毅和陈寿忙一个个行礼。

这一趟车上载着的人俱都位高权重,可把他们忙坏了。

静海县令更是不时从袖中拿出手帕擦额头上的汗,紧张地说话都有些结巴。

百姓们也从第六节车厢跳了下来,他们的眼睛滴溜溜转,望向这座陌生的城池,神色兴奋。

由于交通不便,他们一辈子都没离开过燕城,头一回走了这么远。

不过,马上就有铁路职工去招待他们了。

从早上出发,现在已经是中午,是吃午饭的时间了。

赵煦也令静海县令引着赵恒以及官员大臣们去用膳。

他则轻装简行,同陈寿和周毅径直去了造船坊。

这次他准备晚上就回去。

“殿下,蒸汽船下水之后,臣就扩建了干船坞,现在静海造船坊已经有了三十六座干船坞。”

一行人抵达海岸,陈寿指向沿海一排船坞。

船坞内匠人们正在忙碌,一艘艘蒸汽船有了雏形。

赵煦点点头。

与静海造船坊一起拓建的还有平城造船坊,扩展了八个干船坞,达到了三十个干船坞。

这已经是静海和平城造船坊能拓展的最大数量了。

毕竟造船坊适合建造干船坞的地方是有限的。

尤其是平城造船坊居于内河,可用地方更小。

第一艘蒸汽船下水之后,他便意识到争霸海洋的时候到了。

当前,不列颠拥有海上最强大的海上力量,且拥有成熟的蒸汽船建造技术。

想要打败这只横行海上数百年的海军除了造舰,别无他法。

而且还要在短短时间内大量造舰。

否则一旦不列颠反应过来,将海军重点部署在东土海域,他的麻烦就来了。

同时,江北的水上运输也需要大量的蒸汽船,提升造船产能就更有必要了。

“海军现在处境不能说绝对安全,你们还要吃一段时间苦。”赵煦对陈寿说道。

为了提供造船效率,当下风帆战舰全部交给了平城造船坊建造。

因为海军的第一艘战舰便是在平城诞生的。

平城造船坊的风帆战舰建造技术很成熟。

至于静海县造船坊则全部建造蒸汽船。

如果一切顺利,八月份仅仅静海造船坊便会又有三十六艘蒸汽船入列。

年底平城造船坊则是三十艘风帆战舰。

届时燕州海军将有九十艘风帆战舰,六十艘蒸汽船。

“苦一点没什么,只要大颂的海军能够纵横海上,臣即便是累死也心甘情愿。”陈寿说时,神色动容。

这是他,也是舰船司每个官员最朴素的愿望。

他们只希望今日的辛苦能换回大颂日后的繁荣昌盛。

否则,造舰又有什么意义。

(本章完)

第355章 规划第419章 东南攻略第114章 追击第148章 勾连第1102章 四公里第1111章 加尔各答第729章 伏击战第432章 基地第537章 各方异动第1104章 奉命撞击!第1017章 四国来朝第1134章 了结第980章 凯旋第961章 无可奈何第79章 布网第769章 北条臣服第296章 完虐第140章 顺者昌,逆者亡第97章 历史洪流第40章 天香佳人第406章 以牙还牙第1128章 波斯第2章 王者归来第519章 先后第1131章 冲突点第734章 北狄突袭第567章 残局第403章 臼炮出击第491章 长乐的承诺第609章 进攻!第617章 东瀛战略第446章 归来第683章 获悉第549章 夜袭宁城第420章 西北号角第625章 及时雨第150章 海港与名将第752章 海军伟业第305章 血流成河第1085章 迅疾第29章 变故第834章 朗顿会议第505章 重心第117章 行赏第557章 伤口第4章 豪族的轻蔑第322章 显威第947章 金属弹壳第193章 兵临城下第493章 舆论第13章 宏图第687章 准星第740章 下一步第1008章 关通的决战第149章 意外消息第341章 血色黄昏第906章 见闻第692章 不屑第1018章 冲突第170章 暗子第226章 谋划第602章 教训第375章 国耻第488章 佳人如故第1049章 脱胎换骨第990章 朗顿第1106章 崩溃第775章 战争之神第685章 应对第522章 转危为机第201章 对决第871章 插曲第45章 美酒第903章 惩治第483章 投毒第1044章 训诫第402章 一触即发第841章 反包抄第868章 横推的开始第668章 马家的奇袭第831章 狠毒第816章 齐头并进第942章 舰炮新用途第355章 规划第357章 燕山动向第809章 下饺子第213章 名动京师第848章 乱战第93章 军情第1032章 第1048 航道第286章 三种情况第193章 兵临城下第308章 密报第1079章 天可汗第1057章 后宫第463章 不败而败第463章 不败而败第39章 改良冶炼第935章 赫兰德第148章 勾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