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7章 数度来回

要说,也不怪通政使司官员吐槽,主要是官学学子们最近闹得声势着实有些浩大。

而这波事端的起因,还是蔷薇仪卫接手的那几个女学子。

内卫府确认了她们系桃归书院官学子后,朝堂众臣就以擅议储位继承、非议当今之名,着令仪制清吏司出函,清退几人学籍。

却不想,此等处置,竟然在京都内外的官学里引起了轩然大波。

先是官学女学子们联名上疏,陈词通政使司,以内卫府名声狼藉为由,认定对方构陷几人,要求重议。可惜,连番上疏无有回信。

认真说来,若是通政使司给了答复,兴许就能平复众人的质疑;可偏偏官学子们眼巴巴儿等着,得到的却是无限期的沉默,像是侧面证实大家的猜测,就是内卫府在构陷!

更有不知名人士趁乱抛出意见:“今日因言遣退桃归书院数十名官学女郎,他日就能因言清退大楚官学所有女郎!

吾等姊妹志在科场,自启蒙起苦读至今,酷暑严寒未曾懈怠,所思所想与郎君同窗无有不同,若哪日像男子文士那样慷慨论政、与人辩驳,是不是也要因言论罪,遭到清退?!

故,吾等今时所争,不仅是为遭遇构陷者发声,更是为了救未来之自己,是为公理亦是为私利,定当无所畏惧。”

待此言传播开后,不仅女学子们愤慨激昂,许多男学子们也参与了进来。

很快,这群官学子们,就不满足于向通政使司投递“注定”得不到回信儿的奏本了。

也不知是谁提议的,这群学子竟然准备联合进京,向礼部要说法,若礼部不给,他们就准备告到御前!

眼瞅着一场波及不知多少学子的大乱就要生成,京都方面都做好了防范,甚至有言官已经摩拳擦掌准备大力弹劾,又有不知名人士抛出了问题:“内卫构陷,缘由为何?私以为非剑指女官学子,而在前齐遗民。”

“前齐遗民”四个字儿,就像是冰坨子掉进了沸水里,顿时,群情激昂的气氛不见了。

好吧,就算是读书读成了书呆子的人,也很清楚这几个字儿的分量。

这可不是他们这群没见过世面的学生能掺合的。

一众头脑发热的学子冷静之后,另有大聪明发挥想象,抛出想法儿:“也许和真实的缘由相较,明面儿上的构陷可能显得更冠冕堂皇?”

这个说法刚面世,就有不少同学接力,发挥丰富的想象能力,编出一堆前齐遗民卧薪尝胆,意图通过接触大楚朝政迂回复国的爱恨情仇故事。

学生们编的故事刚开始画风还很正常,可编到后面儿,竟渐渐开始往演义、传说和禁书风格偏了,偏到最后,闻者听得心满意足之余,不免慨叹,大楚的言论果然宽松!

就在学子们乐此不疲的猜想纷纭之时,又有智者发声反问:“拥大楚户籍者,为楚民;前齐已成烟云,昔时之疆土悉归大楚,其上居民当为楚民,何以‘前齐遗民’称呼之?既是楚民,当享楚民之权,何以区别待之?”

这声质问,好像一声惊雷,在沉醉于戏说猜测的学子头上猛然炸响!

顿时,一众学子大多清醒。

至此,又拉开了第二场争论的序幕。

“前齐遗民能不能立刻享有大楚百姓之权益”这个话题,很容易的将大楚官学子划分成了两个阵营,赞成的和不赞成的都各抒己见。

因为地域关系,大家为了更好的将对方辩驳,在某些个乐于助人的不知名人士的建议下,默契的将争论场定在了官报版面。

于是轰轰烈烈的“延平学子之争”开始了。 就在两个阵营你来我往、各抒己见之时,又有不少匿名者发文提问:“前齐女郎的生存环境与大楚女郎的生存环境截然不同,前齐郎君的传统认知和大楚郎君的传统认知亦是南辕北辙……以楚代齐,换衣冠、言语易,更认知、所想难,若想彻底消除前齐,该当何为?”

这个问题成功的将之前的性别问题,再度摆到名面儿上来。

很快,官报辩论版面儿上的争论,又围绕着性别问题展开。

随着争论话题改变,原本站好的阵营,隐隐地发生了改变。

就在这时,官报上又有不具名人提出看法:“前齐遗民之说,初看理由充分,实则好事者牵强附会而已;至于构陷之说,亦是这般,皆无思想之人,人云亦云而已。

朝廷定罪之时,已言明缘由也。

盖因擅议朝政,非议当今圣上。

诸位若有不平,当就在学学子议论朝政之事讨论,而非不着边际对论。”

此意见一出,很自然的将原本要分开的阵营再度整合。

虽说学子们的看法一时一变,看着,好像很容易受引导;实则,是学子们的“杠精”共性受到了利用。

当然,这一轮儿的争论,之所以这样快的热烈展开,更多的还是涉及到了学子们的实际利益。

很多时候,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的学子,不仅喜欢指点江山议论朝政,他们大多还很自信,常常抱有“当今受够了朝堂上的无能之徒,在听到他们的真知灼见后,感动于他们的雄才大略,大加重用托付江山”的幻想。

鉴于此,大家才会对这等牵扯自己利益的问题,积极争论、文章不休。

……

自从官报连续刊登官学子们的争论文章,官报的厚度就翻了六倍,很难不引起已就业人士的注意。

文人这个群体,很少有谁笔杆子不招欠的,尤其是他们眼瞅着书院这群纯真中透着清澈愚蠢的学子们争论得热火朝天,就更忍不住掺合进来。

这群学子和文人,各自抒发看法、彼此点评抨击,文章写得花团锦簇,词句更是精妙非凡;他们你来我往频频,争论热火朝天,却苦了某些想要左右舆论的官员。

“这群只晓得自己痛快的蠢才!”某姓府邸书房之内,传出无奈的咆哮声。

可惜了他们的安排!

第1055章 设计第495章 考题第620章 满意的先生第251章 继续开蒙礼第214章 就绪第223章 盛苑种痘记(3/5)第490章 考试后第1021章 夜谈第121章 小隼(下)第1045章 事情第967章 出走第387章 答题第277章 考试第859章 见面第1049章 要反击第471章 岑闽舟很生气第885章 贾裳第687章 说俸禄第412章 考官面试(上)第432章 盛苑的宣发第196章 盛苑出现咯第793章 通路现第1011章 惊叹的官学子第806章 计划第688章 公服和常服第671章 会元第885章 贾裳第333章 郑氏忧第61章 盛三爷不好惹(下)第907章 局势第886章 谁告谁第622章 结课第727章 次辅见第422章 反应第919章 无奈第221章 盛苑种痘记(1/5)第5章 国公府不简单第119章 推托之言哦第516章 小三元第131章 考试第786章 细说内情第513章 早朝第900章 开始谈第1063章 信第103章 盛苑很识趣第763章 见第482章 考场要开门第714章 通政使参议第984章 礼冠第697章 弹劾谁第45章 妹妹的两面性第997章 教训第381章 漏风第887章 对簿第777章 交代第816章 各反应第713章 不改变第495章 考题第108章 不满第1062章 劝第713章 不改变第894章 府尹出来了第669章 矛盾第1000章 路遇第280章 陪考第101章 静阁先生第1006章 朝臣的打算第537章 安屿的紧张第731章 后续(下)第841章 对话第82章 设计不易,宝宝叹气第300章 多次一触即发第388章 接着写卷子第886章 谁告谁第859章 见面第1012章 送信第983章 随谁第120章 小隼(上)第247章 盛苑读书日常第270章 不支持第24章 前两次的模拟第485章 送进宫里去第839章 锻炼谁第1068章 不满第440章 景和帝的好奇第352章 宁夫人(上)第216章 盛苑历险记第23章 受忽悠的盛苑第844章 叮嘱第621章 教学第177章 历史第549章 出去顽第823章 反问反击第224章 盛苑种痘记(4/5)第1062章 劝第419章 岑太妃教子第363章 结束第368章 指定盛苑哦第585章 父子第619章 先生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