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辩论 下

“请问对方!贵国和蒙古结盟,通婚!难道不知道太祖当初的口号: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方以智愤怒了。

云南大学的学子们好像早就知道他们会由此一说,一名学生上台。

“我们从来没有忘记太祖的功劳!对他老人家提出的驱逐鞑虏,恢复中华!我们也是赞同的!

我请问对方!何为外族?”

“外族也称为胡人,是在秦汉时期出来的,那是时候匈奴称之为,后来戈壁以北和西方的外族或外国人的泛称。”

“谢谢!再请问!中华和华夏的意思了?”

“中华,中者是指中原河洛地区(河,黄河;洛,洛水、洛阳)。因其在四方之中,以区别其他四方而称为中国(古代中国与中原同义)。

华者初源于华胥氏。《列子?黄帝》有载,华胥生男名“伏羲”,生女名“女娲”,伏羲、女娲生子少典。《国语?晋语》载:“昔少典娶有蟜氏,生黄帝、炎帝。故而,华胥正是炎黄之祖也!

两字相加就是我们中华,后我们称为中华民族。

华夏也称夏、诸夏。是周王朝的自称,以区别与周王朝敌对的四方部落(四夷)。

华这个字的地位非常崇高圣洁,华夏是礼仪之邦,与外族胡人相对。华夏又称中华、中夏、中土、中国。华与夏曾相互通用,两字同义反复,华即是夏。中华又称中夏。

古籍上开始将华与夏连用,合称华夏。“

“说的很好!佩服!“

“承让!“

双方倒有点惺惺相惜的感觉来了!

“我是不是可以这么认为,华夏和中华的两字的意思相近?“

方以智不知道对方要做什么,但还是点头说道:“是的!“

“谢谢!“

“按你所说,那么请问?现在江苏,浙江就是外夷喽?毕竟只有中华的发源地是在中原地区!“

“不一样!不一样!你是狡辩!我们都是从中原迁过来的!“这个帽子方以智可不能认,激动的说道。

“证据了?“

“那你有什么证据了?”

“我没有!“云南大学的学生两手一摊,表示没有,”其实我想说的是!这些根本就无从查起!

我们这片土地生活了无数个名族,我们中华,华夏只是其中一只,但我们是最悠久的,我们海纳百川,不断吸取,不断融和,才造就了我们现在!“

“你没有正面回答我的问题?“

“稍等!我只是想从头让大家了解一下,那我简要些吧!“云南大学的学生把书一盖,”大家都知道,自从秦开始,我们中原地区一直受到外族入侵,也就是长城以北!他们从匈奴一直到现在清。

而我们也从秦演变成明和华夏国。

长城以北一直是以放牧为主,长城以南是以农耕为主,但请大这不要忘了!其实两个名族一直在融合,只是一直没有成功,最代表性的例子就是元!

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们民族不习惯他们的生活方式,还有那边土地耕地太少,为什么耕地少了,原因就是水源!

说到水源,就要说到我国两大河流,长江和黄河,特别黄河,他是我们中原文明的发源地,就是你们所说的草原人在大明的百姓一起喝黄河水!

我们王爷说过,我们都是黄河的儿女,试问蒙古人不是吗?他们也在饮用,就连牲畜也是,就连我们黄河的源头也是从乌思藏而来!

我们从来没有歧视过任何人,我们华夏国的前身是云南,在王爷的领导下,原来境内土司都已经和我们融合在一起了!就连你们说的蒙古也是!我真的建议你们去看看!相亲相爱不好吗?

我们百姓教会他们农耕,反之他们教会我们百姓放牧!现在草原上的城池,都是各名族一起居住,为什么你们一定要他们分开了!一定要人为造成敌对了?我们和他们只是生活方式不同而已!

难到读书人读书一定要做官?工匠的后代只能工匠?你们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牺牲大家,为小家!“

“你凭什么这么说?“方以智实在忍受不了了。

“真要说!“

“哼!“

“哈哈哈!“云南学生大笑:”这可是你要我说的!你们从大明来的士子都是有功名的吧!我想在座的家里都不缺田地吧!你们良心自问?这些田地都是你们的吗?

哼!百姓们投献!你们就收!但你们有没有想过?国家的税收了?是不是全被你们霸占了,这不是牺牲大家,为小家吗?“

“你!。。。。。。“

“我还没有说完了!大明现在内有农民军造反,外有清兵!已经多少年了?为什么一直这样?说来说去就是没有银子?银子了?“

“今天到此为止吧!把这些人请到会议室!“

“好!“

王校长觉得在这样下去就没有意思了,还是停了吧!不然就是吵了!

“今天辩论时间结束!“

。。。。。。

五位复社公子,脸色并不好看,此时的他们正在会议室里等待。

“诸位久等了!请坐!“王老笑着走进来,不过他的白发越来越多了。

“校长好!“

“坐!“

王老现在基本上不怎么管事了,主要年龄大了,但对教育的事情他一直最关心,他的梦想就是把学校开到每一个乡村。

“诸位!我今天来主要是传来王爷的话!“

“校长请说!“

“王爷的意思说,辩论不存在谁胜谁负,只有实践才是检验唯一的标准,我们云南大学欢迎各位在此学习,讨论和任教!

没有任何要求!对你们的文采是不容置疑的!“

五名士子脸上一红,“王老!我还需要和大家商量一下!明天给您答复!“

“不急!不急!你们毕竟只在云南一地观看!你们也可以去安南,草原去走走看看!我想你们看过之后,就会做出决定了!“

“谢谢王老!“

。。。。。。

以张溥为首的五人和大家商量后,还是决定先到安南和草原去看看再说!

第407章 缅甸之战 七第153章 部门情况 下第370章 甘蒙山之战 九第543章 大军过河第319章 漠北谈判 终第342章 清化规划第330章 准备就绪第256章 警卫军大发神威第513章 98人第285章 雨季到来了!第25章 吓到了(两章合一)第95章 祭奠第27章 拔出萝卜带出泥第489章 崇祯来信第128章 见崇祯第341章 大清洗第228章 两兄弟的安排第469章 吐血的皇太极第234章 女性福利(今天十更!求订阅!求票!给我点动力吧!)第334章 决战前夕第594章 倭国之乱终第667章 中山之战七第95章 祭奠第24章 再会小曹公公(两章合一)第73章 第一场雪第169章 布置第10章 大建设(三)第165章 卖给我吧!第395章 秦良玉第400章 报纸和纸币的杀伤力 下(求定!求票!)第608章 暴躁第131章 宝藏找到了第318章 漠北谈判第331章 闪电战(求定!求票啊!)第222章 海军第111章 汇合第109章 让他跑第632章 战第433章 辩论 下第452章 归国的王子(求定!求票!)第525章 练兵第285章 雨季到来了!第45章 打虎行动第50章 钢的问题第493章 灾难第636章 消耗战第550章 吉木第522章 倭国第379章 军事会议 上第197章 回云南第215章 大工程第564章 川府之战一第40章 巡查 三第12章 阮东归来第164章 啤酒第372章 甘蒙山之战 十一第460章 崇祯的选择第603章 破城第670章 上岸第323章 商贸大会 下第94章 幸福的村民第89章 得与失第297章 皇太极发兵第78章 围剿三第513章 98人第113章 追第344章 危险来临第75章 天下震动第602章 魔鬼军第139章 天波下江南第321章 商贸大会第147章 小霸王徐文爵第174章 万事俱备第564章 川府之战一第500章 席卷漠南(求定求票!)第217章 确立方案第105章 出其不意(两章合一)第309章 漠北战 四第67章 火油找到了第430章 吃货的街道第644章 大员岛之战 三第181章 新的计划第183章 出发安平城第211章 落荒而逃第508章 交锋第107章 华夏军冲锋!第492章 围剿第107章 华夏军冲锋!第655章 大员岛之战 十四第53章 我们合作吧第366章 甘蒙山之战 七第50章 钢的问题第616章 李自成的选择第209章 商讨第244章 意外情况第513章 98人第224章 郑芝龙的要求第130章 糟糕的相见第23章 十万雄兵第372章 甘蒙山之战 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