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葫芦爆发出吞天吸力,前方一片区域的魔族,包括那只紫晶魔族,以及几只黄金魔族,全部都飞起来。
这些魔族越飞越小,最后全部进入紫金葫芦。葫芦盖子一合,将这些魔族全部收走,又变成一张卡牌回到方昊身上!
如此神异的场景,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无比震撼。不只是人类,魔族也都万分吃惊。
红月军士气大涨,厮杀的时候更加卖力,魔族节节败退。哪怕悍不畏死,也无力改变战局,这样下去迟早被清剿一空。
巫妖王急了,这都是些什么卡牌?从来没有见过!
那几个黄金魔族也就算了,紫晶魔族的损失是他不愿意承担的。哪怕在这高等魔巢中,紫晶也是非常稀缺的战力!
“洛承明!算你狠!”
巫妖王撤退,比蒙王也不再恋战,朝着魔巢退去,准备撤离。打到这种程度,再继续下去就是浪费力量。
红月国主和冯千秋则是紧紧跟上,接应魔巢里的人撤离。
魔族圣域没有对魔巢中的人族出手,这是圣域间的默契。除非准备鱼死网破,否则肆意屠戮低等战士没有意义,无非还是换伤。
方昊感觉浑身寒毛乍起,毛骨悚然。有那么一瞬间,他感觉自己仿佛被绝世恐怖的生物盯上。
方昊并不知道,巫妖王刚才差点就没忍住下手!
红月军撤退,巫妖王控制魔巢远遁。魔族崇尚毁灭,但并不是没有理智的去破坏、去硬拼,有时候退却是为了卷土重来。
红月军回到要塞,要塞充满昂扬的情绪,这是一场大胜!
这场战争的一切影像都传回国内,此刻,举国欢呼!
无数人放下手中的事情,走到大街上,自发聚集欢呼,庆祝着这一天的大胜!
这一场大战中涌现了无数璀璨的身影,圣斗士的强悍再一次展现,新锐的强者则是狠狠的刷了一波存在感。
方昊接连扔出的几张卡牌,更是让他成为整场战争最受瞩目的人。那几张卡牌展现出来的力量,彻底惊艳到了所有人!
几张卡牌的名字也开始流传,撒豆成兵,剪纸成人,正立无影,紫金葫芦!
这些卡牌无一例外,全部都是大夏史中经典的法术,又或者法宝。相比之下,光明研究院虽说也拿出了稀有级战争卡牌,却远远没有这样令人震撼!
大比的结果毫无悬念,现在已经没有人怀疑大夏系卡牌的力量,举国上下都在谈论着大夏卡牌!
在举国欢庆的时候,方昊也成为了此战的功臣。不仅是因为卡牌,更是因为抓住了紫晶魔族!
不过可惜的是,紫晶魔族自知无法逃脱,直接带着手下自我毁灭。打开紫金葫芦的时候,里面只剩下浓的化不开的死气。
方昊打开幻界网络,查询自己的功勋,却发现功勋值一栏只有几百。
“怎么回事?”
看到那个三位数,方昊颇为不解。
此前在黑松要塞,就已经是几百点了吧?这次如果不是最后一波收掉紫晶,还是三位数是很正常的,毕竟杀的都是青铜魔族。
可是有那只紫晶魔兽,还有几个黄金,不应该只有这么点啊!
不对,名字后面那个星星是怎么回事?
在名字后面,竟然出现一颗紫色的小星星,紫星后面还有一个X3。
“难道……”方昊脑海中出现一个不可思议的想法,“这是荣耀紫星?”
原本的迷惑变成狂喜,没想到,幻界网络竟然赐予自己荣耀紫星!
哈哈哈哈哈哈……
功勋值达到十万,才会自动转变为荣耀紫星。想要积累这样的功勋值,谈何容易?
前往功勋宝库兑换资源,功勋值能够换取的是一个档次,荣耀紫星能够换取的,完全又是另一个档次!
对于紫晶斗士而言,一颗荣耀紫星都极为难得。哪怕杀死黄金魔族,功勋值都远远不到十万点,唯有杀死紫晶魔族,才能直接达到这个数字。
四颗荣耀紫星,恐怕那几个黄金魔族加起来才贡献一颗吧?剩下三颗都是紫晶魔族贡献的!
不同于功勋值可以在要塞兑换,荣耀紫星的兑换要到教廷。不过目前也没什么需要换的,留着以后用吧!
荣耀紫星哪怕不去兑换,其存在就是荣耀的证明。功勋值代表对人族有贡献,而有荣耀紫星的人,则被称作人族功臣!
深渊战场的大战落幕,这一战消耗的资源堪称海量,战死将士的抚恤也是很大的开支。但是相对应的,此次战争过后,也会安稳很长一段时间。
和不断的消耗战相比,一场大胜反而更有好处,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国家都能休养生息,恢复这一次的消耗。
红月军也可以抽调出来部分力量,前往其他低等级的深渊裂缝支援,缓解各处压力。
举国欢腾的时刻,大夏研究院全体成员在李哲的庄园中举行会议。
三个人各自坐了一把椅子,不论是洛雪还是李哲,看向方昊的目光中都充满重视。他们对方昊的付出足够多,事实也证明这样的投入完全是值得的!
第四把椅子上放这一块幻界石,陈先生投影在半空中,以远程的方式参加了这一次会议。
方昊对陈先生非常感激,当时自己被梁家四少带人群殴,胳膊都被打断。如果不是陈先生出面,恐怕已经变成废人一个了吧?
这才一个月的时间,一个来自偏远小城的年轻人,竟然已经成为全国闻名的绝世天骄,更是和王室九公主、月陵侯坐在一起谈笑风生。
方昊的经历已经被狂热的追捧者扒出来,成为一段传说。
陈先生也跟着火了,被大夏史爱好者冠以“伯乐”的美名。而这样一个充满典故的称号,又引的很多人好奇,感受到了大夏史的趣味和博大精深。
与之相对应的,当时那个宣判“废天赋”的主教,也被人扒出来,成为“有眼不识泰山”的典型。
大夏史爱好者们是最开心的,无数成语、典故从他们口中说出来。
似乎是某种扎根在骨髓里的文化沉淀,哪怕人们大部分都忘却那段古史,可是在看到这些词藻的时候,又本能的感到亲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