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9章 时隔十二年,嘉靖再度上朝

“呦呼!”

一头玉龙穿梭在云层里,正是吃饱喝足的龙女。

正如预计中那般,在人参果的照料下,第一批灵食果然在月余内成熟,共有十颗灵梨,三十粒灵枣。

数目不多,先尝个鲜,三颗灵梨,十粒灵枣下肚,饿了许久的龙女吃得特别香,比起当年在紫竹林里面挖竹笋,摘果子都要美味。

李彦吃了两颗灵梨,五粒灵枣,品味的同时,负手立于船头,观察着前方落雨的乌云,开口问道:“神佛消隐后,各种天气是如何维持的?”

龙女其实也好奇过,毕竟龙族专门负责行云司雨,此时很快给予答案:“我能感到神力留存,游于天地之间,行风雨雷电,动四时八节……”

李彦颔首,目光微动:“那这雨水,你能让它停下么?”

龙女绕着宝船转了一转:“当然能,我可是西海公主,父王的本事学了很多呢!不过……我有个姑父,错行风雨,刻减雨数,被天庭降旨,着人曹官斩了,我停了大雨……不会出事吧?”

想到那个反面例子,龙女自信不在,说到最后,语气明显有些怕怕。

李彦知道,她说的姑父不是别人,正是泾河龙王。

泾河龙王的妻子,是四海龙王的妹妹,这位被魏征斩了后,龙女的父亲西海龙王,收留了成为寡妇的妹妹和其中一个儿子小鼍(tuó)龙。

龙生九子,泾河龙王也有九个儿子,并且都担任要职,“第一个小黄龙,见居淮渎;第二个小骊龙,见住济渎;第三个青背龙,占了江渎;第四个赤髯龙,镇守河渎;第五个徒劳龙,与佛祖司钟;第六个稳兽龙,与神官镇脊;第七个敬仲龙,与玉帝守擎天华表;第八个蜃龙,在大家兄处砥据太岳”……

而最小的鼍龙,戏份最多,还是九九八十一难里的妖怪,占据黑水河兴风作浪,捉走唐僧。

鼍龙本事不大,只能和沙僧战个平手,但由于悟空不擅于水下作战,终究去搬救兵,让西海龙宫的摩昂太子将其收服,而电视剧里摩昂太子的扮演者,同样是西游记后传的悟空演员。

那个时期龙女还在观音菩萨身边,捧着个宝珠悠闲自在,对于鼍龙的作死没啥印象,但泾河龙王的教训可是太深刻了。

其实不用她说,李彦就考虑过泾河龙王的例子,所言不是一时兴起:“天庭封闭,与人世间再无联系,现在各种节气都是自行运转,雨雪雷霆也没了神祇出动。”

“按理来说,你只是让雨收一收,就被天庭盯上,降下惩罚,实在说不通,因为玉帝没有下旨,也就不存在你姑父那种刻减雨数的情况。”

“不过凡事也要以防万一,所幸这北京城上的水气已近散去,你就是不出现,雨也快停了,正好以此尝试一二。”

龙女松了口气:“原来就要停了啊,那看我的!”

破开云层,蜿蜒而出。

大明京师,神龙现踪。

一旦没了遮掩,龙女白玉般的修长龙身,相较于漫天的乌云又十分醒目,只要角度合适,完全能看到天空中那道蜿蜒起伏的身影。

“那是……”

“龙?”

“龙王爷爷显灵啦!龙王爷爷显灵啦!!”

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城中的百姓就沸腾起来。

无论是权贵,还是平民,都冒着大雨来到街头,纷纷拜下:“望龙王爷爷保佑我!我愿上香火供奉!”“求龙王爷爷收了这雨吧!不能再下了!不能再下了!”

虽然弄错了性别,但李彦察觉到,一股升腾起来的信仰愿力,朝着天空而来。

这位并未立过任何神像,也无祭祀的龙女,拥有了第一批信徒。

心意还极为虔诚。

当这个消息进一步扩散开来,更是惊动了各方。

嘉靖立刻丢下丹炉,在护卫下来到西苑最高的楼阁,透过窗户,仰头观看,然后那云层中的龙身,就真真切切地映入眼帘。

“神龙是有的!与天地同寿的神仙……也是有的!好!好啊!”

于是乎,这位道君皇帝的表情看似平和,实则拢在袖子里的手已经死死捏紧,背上出了一层细密的汗,激动到了极致。

陆炳则带着汇聚京师的十三太保,准备就各大道观的不法行径,好好搜寻一番,同样在提醒下看去,目露惊喜:“这就是神龙啊!不愧是龙王之女!先生终于入京了!”

严世蕃正举步走向新纳的第二十房小妾院中,脚步停了下来,仰头看去,满是好奇:“世间真有龙王?”

陶世恩本来在父亲的鼓劲下信心满满,抬头看向天空,脸色很快苍白,嘴唇颤抖:“这李时珍竟让龙女弄出了如此阵仗?”

天师府福地中,陶仲文五指微张,一枚舍利子浮现出来,灼灼光明,似能驱散无尽黑暗,同样也展现出了京师上空的景象。

这位神霄天师凝视着龙女,眼神里有着浓浓的敌视与一股莫名的怀念:“四海龙王……龙王之女……”

可不待细看,宝珠一晃,景象消失。

震天动地的欢呼声响起。

“噢——雨停了!雨停了!!”

“龙王爷爷显灵!龙王爷爷显灵啊!!”

就在玉龙现身云层,在空中腾飞时,原本称不上暴雨滂沱,但雨量也绝对不小的大雨,确实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开始收歇。

短短一刻钟的时间内,整座京师就都停止了落雨,当阳光破开厚厚的乌云,普照大地之际,城中欢呼雀跃,已经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相比起嘉靖担心灾情爆发,国库亏空,连绵的雨水对于百姓的伤害更加直接,无论是庄稼还是水患,都受不住这样。

现在雨水收了,更是龙王显灵,自然让上下狂喜。

看着天边升起的彩虹,嘉靖的表情彻底压不住了,脑海中飞速闪动念头,最后高亢的声音响起:“通知百官,准备上朝!”

周遭顿时安静下来。

别说其他人,就连吕芳都是一怔,险些以为自己听错了。

换成别的皇帝,遇到大事,都是在朝会上处理宣告,可嘉靖要上朝,却是不可思议了……

自从壬寅宫变后,这位主子独居西苑,潜心修道,至今已经十二年,再也没有上过朝。

吕芳自然不会知道,接下来还会有十三年,直到嘉靖驾崩,共二十五年时间不上朝。

后面还有个跟这位皇爷爷学习,近三十年不上朝,把国家基本折腾完蛋的万历。

相比起二十五年和三十年,十二年看似不算什么,但已经是一段漫长的时光,足以让宫中上下形成习惯,也就难怪嘉靖下达这份旨意时,将周围的人都震住。

依旧是吕芳最先反应过来,喜不自禁地道:“陛下洪福齐天,实乃万民大喜,老奴立刻去通知内阁,着六部准备!”

“让百官穿上大朝会的梁冠赤罗!”

嘉靖笑着叮嘱了一句,欣赏着天边升起的彩虹:“我大明虽有风雨,但终见飞虹,这是个喜庆的大日子啊!”

真龙收雨,福泽大明,如此已经超出祥瑞的范畴,更是实实在在的肯定。

要在群臣面前展示,更要昭告天下,自然要开朝会,怎能继续居于西苑?

若不是之前也没想到会有如此一幕,早该在得知李时珍带龙女入京时,就要做好准备,不仅是开朝会,更开大朝会。

可惜了,时间太过仓促……

实际上,当吕芳飞速通知各部,发现单单是朝会,这时间已经很仓促了。

究其根本,还是十二年时间不上朝,百官都习惯了没有朝会的日子,一下子通知,先是懵了,然后才去翻大朝会所穿的服装。

从洪武年间就有定制,凡大祀、庆成、正旦、冬至、圣节、颁诏、开读、进表、传制,都用梁冠、赤罗衣,革带佩绶,白袜黑履。

当然,即便胸前没有补子,看不出文武品阶,也能从革带、佩绶上区别,最显眼的莫过于梁冠的梁数。

爵位中,公冠八梁,侯、伯七梁,冠上都加雉尾,驸马七梁不用雉尾。

官员中,一品七梁,二品六梁,三品五梁,四品四梁,五品三梁。

到此为止了,能到场的至少要五品,后面的六七品没资格。

шшш ⊕ттkan ⊕¢Ο

“快!快!把袍服翻出来!”

严府的下人极多,以最快速度为严嵩找出了一品七梁,给严世蕃找到了三品五梁,再扶着严阁老钻入八抬大轿,严世蕃翻身上马,匆匆往紫禁城赶。

一路上仍然是百姓的欢呼和祈祷声,无论是坐在轿子里假寐的严嵩,还是精力十足四处观察的严世蕃,脑海中都浮现出类似的念头:“这位李神医入京的动静,比预料中大太多了,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啊!”

到了紫禁城外,午门前依旧乱糟糟的,所幸陆炳站了出来,锦衣卫和司礼监通力合作,将各部召集,以最快速度整理队伍。

锦衣卫的职责,本来就包含了仪仗任务,天子恩赐的飞鱼服、绣春刀,也是为了站在身边,显得格外精神好看。

此番他们更是领守卫、仪仗、司乐之责。

所有锦衣卫身着统一甲胄,手持金瓜斧钺,高举大纛,从午门一直排到正殿丹墀。

教坊司的乐队抵达,典牧所把平时豢养的骏马、犀牛和大象都给牵了出来,列于皇极殿两侧。

专纠百官仪表言行的纠仪御史忙前忙后,传制宣表等官员也都各就各位。

“到没到齐?再等半刻钟,没来的,就不要来了!”

陶仲文带着陶世恩抵达午门时,就听到陆炳洪亮的声音维持着现场的秩序,然后很快发现了两人。

在百官的侧目中,这位大都督龙行虎步,敌意几乎不带掩饰,来到陶氏父子面前,冷着脸道:“陶真人!”

虽然知道父亲有解决这位的办法,但看着如猛虎般的汉子往面前一立,陶世恩还是不自觉地垂下了头,没敢与之对视,陶仲文则淡然一礼:“陆都督!”

“哼!”

陆炳也不会在这个时候节外生枝,只是连抱拳都懒得做了,掉头又去安排别的官员。

在锦衣卫、司礼监和御史的厉声催促下,松松垮垮的官员队伍总算有了些模样,厚重悠扬的钟鼓声及时响起,午门缓缓打开。

百官由左、右掖门入,来到丹墀东西,朝北肃立。

“陛下起驾!”

同时穿戴好衮服龙冕的嘉靖,终于从西苑出来,伴随着演奏的大乐,导驾官走在最前,尚宝司官员手捧御玺,跟在后面,由锦衣卫护驾的帝辇跟在后面,一起朝着皇极殿而去。

万幸的是,这座十二年未上朝的宫殿,并没有破败,内侍打扫得很干净。

当嘉靖在龙椅上端坐,殿内明扇徐徐打开,珠帘缓缓卷起,御玺置于宝案后,浩大沉凝的气氛立刻弥漫,皇权威严以最为正统的方式回归。

“排班!”

在一阵杂乱的步伐中,百官变为入殿的队形,整齐排列好,鱼贯进入。

真正迈入朝会之地,严世蕃、陶世恩这种十二年前还未有资格上朝的,态度更多的是好奇。

严嵩、陆炳等臣子则是感怀了。

尤其是严阁老,手持象牙笏,颤巍巍地迈入皇极殿的时候,都有些恍惚。

令他感到庆幸的是,正如嘉靖那次亲自下旨剿倭,这次的朝会也仅仅是为了神龙入京,昙花一现,并不是真的会形成惯例。

令他不安的是,那位造成这一切的李时珍,以这种方式来到京师,愈发不像是闲云野鹤……

“山呼!”

容不得多想,赞礼官的声音回荡在殿内,韶乐声起,百官朝嘉靖跪拜行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以前听着这臣下对君主的祝贺之辞,嘉靖并没有什么反应,因为史上并无真正万岁的天子,但如今神道重新复苏,在这个前所未有的时期,或许就不再是祝颂……

“众爱卿平身!”

百官起身,聆听圣谕,而嘉靖刚要开口,目光陡然凝固,从龙椅上站了起来。

此举让殿内群臣惊诧莫名,下意识地顺着这位万岁的视线侧目,也瞬间动容。

因为一道白色光柱从天而降,落在皇级殿前,两道身影从中举步迈出。

第六百七十一章 鱼与熊掌,竟能兼得第四十八章 酷吏的妙用第1086章 凶手的真面目第八十八章 无能狂怒的武后,正面进击的太子第1285章 选择取经人第1140章 给嘉靖上网课第六百九十一章 “屠狗官吴居厚全家者,阎罗丁润是也!”第八百零二章 朝廷准备给高俅定什么罪?第1336章 番外琴酒终究还是倒下了第1244章 重振真武道统,禁止佛门宝钞第二百零四章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第六百二十九章 向佛门收税之人,却是独具慧根,佛缘深厚?第八百三十二章 “佐命”:我择的潜龙,与你扶的蛟龙,较量…第八百五十八章 高丽:你不要过来啊!第1124章 《常安公主死亡之谜》第1269章 又见十日破案期限第959章 论恶心士大夫,蔡京是专业的第993章 僧人被屠,道人跑路第五百一十二章 真假草上飞第1092章 一叶扁舟,平息大战第1223章 严氏父子死都死了,干脆拉徐阶下去第二百零四章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第989章 李师师拳灭金国王爷第六十七章 杀人啦!杀人啦!第七百六十七章 梁山泊若能败辽军,那朝廷该有多无能?第一百七十四章 你说你们惹他干嘛?第1109章 一转金丹VS唐僧肉味第六百三十八章 “佐命”降临!第三百一十四章 正好替薛仁贵平反第二百一十五章 大唐的佛门,不行!吐蕃的佛门,行!第八百九十五章 “佐命”:我的本职其实是一名神探!第二百六十四章 寨子里的秘密,盒子里的首级第七百一十四章 毫不含糊的巨大提升第1281章 当今的皇帝,配不配为天下万民的君第1334章 番外大唐不会放弃任何一个为国尽忠第四十四章 这样去长安,我心不甘第1013章 天罡地煞一百零八星功成圆满第1336章 番外琴酒终究还是倒下了第七百六十章 豪杰辈出,英雄齐聚第1214章 严家祖宗十八代的脸,都被丢尽了!第1234章 沙师弟现身?第四百四十六章 李弘:元芳,我恐怕时日无多了……第1226章 东胜神洲上的奇特雾气第四百五十三章 亡魂的复仇?第七百二十六章 卢员外:我的儿子绝不可能这么聪明!第一百八十章 吐蕃暗卫第1193章 “无生老母,真空家乡”的全新诠释第1110章 我与明教曾经有过一段美好的回忆第四百九十三章 开封府什么时候多了这么牛逼的人物?第950章 送上门来的金太祖第1215章 明世宗夜游地府?快去请天师!第1296章 熟悉的套路,这回变成偷偷放神仙下第1333章 番外飞天一舞,触动唐皇第七百七十二章 现在轮到我们进攻,辽人努力防守了!第五百五十六章 老实人居然能成为太后亲信?第1226章 东胜神洲上的奇特雾气第八百七十九章 方腊急了,让他急去!第三十二章 唐人从来不会向外族妥协第一百七十七章 上官婉儿的发现第1066章 龙王托梦第1290章 取千秋真经,求万世治安!第六百八十八章 赵佶吐血第1040章 “起死回生”第988章 “宗教圣女”李师师第七百零七章 送魔星上路!第四百七十三章 终于正式见面了,朴正恩!第六百五十三章 天赋了不得的李师师第967章 刮骨疗毒,剔除腐肉!第六百八十七章 让赵佶过个“好年”第1167章 净坛使者手中有一件可改天换地的神第一百二十五章 我看谁敢动我的人!第三十三章 天底下能和贫僧打成平手的没有几人第1045章 大明猛将陶半妖第一百四十章 此案由此而生,也将由此而终!第1219章 一个时代的提前结束第五百八十八章 若是谋刺太后……这样的官家不废何为!第1200章 一不小心让严世蕃感受到什么叫降维第五百二十六章 侦探顺利推理出“真相”第八百五十九章 “佐命”降临高丽王朝第六百七十二章 入主天下第一楼第七百二十章 得此龙驹,还不得灭一支军队,庆祝庆祝?第五百二十五章 道不同第二百四十八章 李元芳入宫!第三回合直接刚正面!第一百五十四章 玄武门销丹第四百六十一章 赞普太努力了,研究自家山川走势,苦心琢磨…第八百八十七章 王英之死第五百二十九章 晴天霹雳,京城震动!第1231章 纳头就拜!第965章 杀的就是这些扰乱军心,投敌叛国的第二百三十六章 吐蕃赞普遇刺事件的真相(元宵快乐!)第1111章 对付无生老母的加密通话第四百七十二章 再见贾思博第1119章 捕猎一尊神祇,来验证所学第1038章 我杀我自己?第二百零七章 回合制刺杀第七百一十三章 这次努力的效果,将超越以往任何一回第1117章 无生老母:世上只有妈妈好第1298章 吃了取经人的肉,反向长生不老?第1280章 《人间仙(结)》第1166章 解剖审讯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