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九章 年顽疾,一朝扫灭!

“好黑……好黑啊!”

“跟上!跟上!千万不要掉队!”

“速度放缓,清点人数,原地休息!”

花荣埋头走在通道内,努力瞪大眼睛,紧跟着前一个人的后背。

他的腰微微弓起,哪怕他的头顶并没有撞到那石壁,在这种逼仄的环境下,也下意识地做出这样的举动。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他自从入京营当兵,对于无忧洞的恶名也早有耳闻,以前总觉得朝廷不作为,如今真正深入,才知道这地方当真可怕。

刚刚深入了一刻钟时间不到,已经有不少人崩溃,惊惶叫囔,坐在地上不肯走了,好不容易继续上路,又有人迷路,幸得捕快寻回。

整肃队伍,稳定士气,用的时间比起行进的时间都要漫长,这般磕磕绊绊的前进,眼前终于豁然开朗,抵达了洞窟。

光亮从上面透下,又有火把燃起,虽然角落里堆积着渗人的白骨,但众人的心总算稍稍定了下来。

公孙昭也不急切,让他们休息,适应着这里的情况。

花荣低声数着箭囊里的箭失,用自己的方式调整呼吸,再看站在高处的公孙判官,露出钦佩。

入洞之前,对方雷厉风行,风风火火,入洞之后,却是稳打稳扎,徐徐图之,显然是胸有成竹,谋定后动,绝非浪战。

跟着这样的领军者,此战大有可为。

公孙昭注意到了花荣的目光,向其微微点头,以示鼓励,但眼神深处却有忧虑。

他采取兵贵神速的策略,确实没有被朝堂干涉,但凡事有利皆有弊,临时组建起来的队伍,完全没有经过磨合,仅仅是比乌合之众稍强。

如果接下来遭到敌人的勐烈袭击,以目前的士气,恐怕连正常一半的战斗力都发挥不出来,稍有不慎就会崩溃。

所以他要尽可能地思索一切应变之策。

脚步声突然传来。

众人顿时脸色大变,就连花荣都第一时间弯弓搭箭,由于动作幅度过大,险些撞到边上的人。

所幸就在这时,一道苍老但中气十足的声音传来:“御拳馆周侗,见过诸位!”

话音落下,一位头发花白,满面红光,精神矍铄的老者出现,抱拳行礼。

“周总教头!”“真的是周总教头!”

前排之人借着火把的光亮一看,顿时大喜过望,很快消息传到后面,都喜形于色。

人的名树的影,换成别人带队进无忧洞,大家根本不敢跟随,正因为公孙昭这位冷面判官,才愿意相信他。

而洞内压抑的环境消磨了信心,连公孙昭都镇不住场了,从神宗皇帝开始成名的老英雄周侗又出面,继续提振士气。

关键是,周侗的出现,还让他们觉得不仅仅是自己这群人在孤军奋战,还有御拳馆的江湖好汉一起杀入洞内,随时做出支援。

实际上,来的只有周侗,李彦上门邀请,这位老英雄答应得十分爽快。

不仅是处于上次义助御拳馆,也是对付无忧洞,义不容辞。

公孙昭、周侗、林元景和张伯奋四人一起,为众人提振士气,鼓舞人心:“贼人内讧,无暇顾忌,大伙儿不必担心遭遇袭击!”

“只要杀进无忧洞深处,剿灭贼子,就能大功告成!得功!得赏!以后人人都得高看我们!”

于是乎,等到再度行军时,速度很明显提升了不少,惊惶恐惧的叫声也没有响起。

就这般埋头走了小半个时辰,前方再度跃出两个人来。

正是睡醒了之后,精神奕奕,又心痒痒跑下来的卢俊义和索超:“诸位请随我们来!”

跟着他们后,

行进速度更快。

当初步适应了洞内阴暗难行,分叉众多的环境后,花荣的心态渐渐变了,手握住长弓,从忐忑不安到跃跃欲试,开始希望遭遇敌人,立下战功。

战意涌动的不止他一人。

之前如果贼人扑出,那整支队伍指不定就崩溃了,但现在如果贼人不出,整支队伍又接受不了。

他们都走到这个地方了,不会像五十年前包待制那般,准备近一年时间,结果进来后就抓到几个零散的贼人,灰头土脸地回归吧?

正迫切希望发现贼子的踪迹,一股血腥味突然传来。

然后越来越浓重,越来越可怕。

终于,当面前的石壁上到处泼洒出鲜血,各种惨不忍睹的尸体印入眼帘。

众人握紧手中的武器,屏息凝神,然后发现都是尸体,没有活人。

“看来贼人还真的自相残杀了,怪不得一路上都未遭到袭击……”

“不会全死光了吧?那我们拿什么立功?”

这份担心是多余的,因为当他们再往前走时,终于听到了战斗的声响。

“有人射箭?”

花荣耳朵耸动,敏锐地听到那是弓弦破空的声音,赶忙快走几步,到了林元景身后往前看去。

就见一位高大英武的男子,立于前方,手中拿着一把很普通的弓箭,弓弦却被其幻成一抹虚影,一根根箭失连珠射出。

第一箭贯穿进远处贼人的眼眶,第二箭在另一名贼人脸上开出血花,第三箭穿第三人的喉,第四箭穿第四人的心……

而直到他射出九箭,击杀九名贼人,此时第一位贼人,刚刚栽倒在地。

箭失破空的尖啸连绵不绝,伴随着弦声的鸣动,演奏出一曲激昂的杀伐之音。

花荣看得眼睛亮起,又惊又羡,实在没想到世上还有如此完美的箭法,恐怕昔年汉将军李广,也不过如此吧?

他的眼光倒是不错,这正是李广弓弦劲,秘传落九日。

李彦许久没有单独使用这门劲法了,此时再度用来,亦是畅然不已。

但有一点他确实改变不了,那就是箭失无法回收。

在又留下了十几具尸体后,躲在掩体后面的丐头,对着这边暴吼道:“你只有一个人!难道还想对我们赶尽杀绝不成?你办不到的!办不到的!”

李彦身旁的箭筒确实空了,但他听到身后的脚步声,微微一笑,对着贼人喊道:“你们不妨再看看,我是不是一个人!”

丐头不敢探头,逼迫其他贼子观察,然后勐然愣住。

因为那个杀神身边,除了卢俊义和索超外,又走出了一个个陌生人。

先是公孙昭和周侗,然后是林元景和张伯奋,其后花荣等高大的禁军紧随着出现。

气氛陡然安静下来。

两方交战,人数不能决定胜负,以少胜多的情况时常发生,但不能否认一点,人多势众,确实是巨大的优势,尤其是心理上带来的感官,完全不一样。

不久前他们发现,无我子的老巢被烧掉,这位丐首已经不知所踪,士气已经低落到了极致,所依仗的只剩下最后一点。

我们人多!

你这凶神能够单枪匹马杀进来,或者有个零星的三四个伙伴又能如何,他们这里还剩下近两千人,你能一个个杀过来吗?

可现在,当一个个士兵鱼贯出现后,连最后的优势也荡然无存。

尤其是公孙昭排众而出:“我乃开封府衙判官公孙昭,奉太后之命,率京营禁军与快班弓手,入无忧洞诛贼!你们为祸汴京,残害百姓,无恶不作的日子到头了……”

“出神臂弓!杀贼!!建功!!”

话音落下,公孙昭从身后一翻,取出了一把造型奇特的弩弓。

连李彦的目光都不禁被吸引过去,因为此物正是后世广为人熟知的北宋军队利器,神臂弓。

这种武器出名,金兀术,也就是完颜宗弼的那一番话还功不可没:“吾昔南征,目见宋用军器,大妙者不过神臂弓,次者重斧,外无所畏,今付样造之。”

“以檿(坚韧的山桑)为身,檀为弰,铁为登子枪头,铜为马面牙发,麻绳扎丝为弦”,形为弩,名为弓,是为神臂弓。

这种弩单兵可以**,发射数寸长的木羽箭,射程远达二百四十多步,“仍透穿榆木,没半苛”,足见其力道之强。

不仅威力比普通的弓弩大,神臂弓的前端还多了个圆形铁环做成的脚蹬,有着这脚蹬,就用不着踩着弩臂上弦,使用难度和损坏率都降低。

所以这样的弩弓,拥有射程远、力道强、质量较为轻便以及一人就能发射等优点,自然推广开来。

而公孙昭的神臂弓正是从刚刚的军械库里取出的,他瞄准后一箭射出,正中两百步外,一个贼人的胸膛。

那个贼人直接被巨大的力道带起,彭的一下撞到后面一人身上,后者发出凄厉的惨叫,前者早已成为了尸体。

“杀贼!!建功!!”

反应最快,予以呼应的是做梦都想建功立业的花荣,连珠箭失从他的手中射出,身边的弓手也一一呼应,排排箭失飞洒出去。

哀鸣声遍地响起,箭落处非死即伤,一支支羽箭在贼人身上轻轻摇晃,如同被插上了一朵朵随风起伏的花朵。

“杀贼!!建功!!”

紧随其后的,是林元景挺枪,张伯奋举刀,周侗老当益壮地一马当先,率着众禁军,以最简单的阵势冲杀过去。

呼!

空气里放出涌动出一股实质的战意,正是血性的亢奋,力量的爆发!

公孙昭配备给他们的武器,本以防守为主,但此时出于对于无忧洞的痛恨,对于战功的渴望,初一见面众人就杀红了眼!

那当真是血肉撞击着血肉,寒光映衬着寒光,浪涛般的冲击之势化成雄烈的风电,在贼人中掀起一片血雨!

无忧洞群贼的士气崩溃了。

速度快得出人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

以前是江湖豪侠,个个凶神恶煞,使着十八般兵器,进来凌虐他们,最后连丐首都被对方打得断臂逃跑,一蹶不振。

现在可好,朝廷正规军队干脆端着神臂弓杀到面前,哪怕军械库里的神臂弓很少,根本不够武装这支队伍,但贼人不知道啊!

更不知道的是,对方仅有五百人,站在他们的角度只看到一个个人冒出来,个个披坚执锐,眼神杀气腾腾,那士气完全不怕无忧洞内的,还有比这更让人绝望的吗?

“首领!首领救我们啊!”

贼人们哀嚎着,怀念着那个首领,但再也没有得到回应,碎落的残肢断臂彷佛腾卷的赤炎浪花,蹈出一汪血色波涛,血符阵却再也没有启动了。

四周都是禁军捕快的合围,四周都挥舞出死亡光澜。

战局陷入到一面倒的屠杀中。

“除恶务尽!”

李彦负手而立,一直在防备无我子的出现,此时眼见那位贼首是真的不见了,一声令下,卢俊义和索超左右扑出, 专门阻截贼子的奔逃。

公孙昭来到他的身边,局中指挥,他虽然不是征战沙场的将军,但目睹这个局面,也知道此战已经取得了辉煌的大胜。

他这短短两天时间,承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压力,此时见得如此战果,不禁激动得身体轻颤:“没想到真的有这么一天……没想到真的能有这么一天!”

但深吸一口气后,想到此战的全程都是这位把控,公孙昭又道:“兄长,此战其实全是你的功劳,我不能居功!”

李彦却有不同看法:“你不用妄自菲薄,如果没有你宁愿得罪群臣,直接封了那与无忧洞勾结的行会和正店,断掉粮道,我们现在办不到这点……”

公孙昭还想再说什么,贼人们已经开始惨呼:“我们投降!”“愿降!愿降!”

无忧洞贼子的下场肯定是问斩,不存在宽恕的可能,但在死亡的恐惧下,人本能的求生意志发作,哪怕晚死一些都是好的。

考虑到洞内还有被掳掠进来的人,公孙昭带着快班弓手进来,正是为了营救那些人,此时自然也愿意减少不必要的人员伤亡,高声道:“丢弃武器!伏在地上!”

贼人们纠结着,恐惧着,最终照办。

当武器坠地的声音不绝于耳,除了禁军捕快外再也没有站立的人了,花荣缓缓放下箭失,眼眶陡然一红,热泪滚滚而出。

不仅是他,众人心中都涌出了强烈的不真实感,然后化作震天欢呼。

听得那发自内心的激动与狂喜,李彦也露出笑容。

百年顽疾,一朝扫灭!

我们成功了!

第四百九十八章 事了拂衣去,不藏身与名第五百四十一章 这是刺杀??第七百三十八章 绿林中的足智多谋,书院里的洞若观火第一百九十二章 学习武后好榜样,干政掌权工作狂第1276章 老君多宝,助我修行!第六百一十章 从未见过如此嚣张的反贼(为盟主“凤羽舞菲…第1272章 意想不到的发展第二百四十八章 李元芳入宫!第三回合直接刚正面!第四百四十四章 挖坑斗智第一百一十二章 《科举士子集体中毒事件》第三百七十六章 我赞成,谁敢反对第四百一十一章 犬畏其主,却又反咬其主,自然要打死第1147章 天师对我不重要,没有你对我很重要第九百零四章 现在对待士人多么和颜悦色,将来打下的板子…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唐使节团第1160章 无脸的神像第1067章 嘉靖破天荒的巨大反应第一百三十七章 我还没动手,你们怎么就倒下了?第955章 铁浮屠横推金人第三百七十五章 造自己的谣,堵武后的路第八百二十九章 宋江:区区杀父之仇,认作义妹便是!第六百一十四章 为天下稚子启蒙第八百二十九章 宋江:区区杀父之仇,认作义妹便是!第一百八十五章 大唐底蕴在此,世界自有参差第1140章 给嘉靖上网课第923章 喜得贵子第三百五十二章 这一梦很甜第六百二十章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第1228章 大名头颅,助我升仙!第1025章 恼羞成怒的凶手对神医下手了!第七百三十五章 岁安二期招人中……第1280章 《人间仙(结)》第四百二十五章 祖师被偷?不灭这贼国,誓不为人!卷末感言第七百四十二章 赵佶又要气得吐血了第1326章 道祖的转世远在天边,近在眼前!第五百一十四章 链子刀现于大宋第1131章 小倩开始寻回记忆第1054章 蛇妖:都说妖傻,我却精明滴一匹!第四十二章 免费的永远是最贵的第四百六十一章 赞普太努力了,研究自家山川走势,苦心琢磨…第二百一十七章 李元芳式营救第六百七十一章 鱼与熊掌,竟能兼得第1301章 这位大明皇孙从小就心系江山第1259章 为了天地大计,灭了那岛国吧……第966章 雄主之怒第八百章 一人之力,带走二十万大军!第二百六十九章 丘神绩开工!第1309章 严世蕃:天师怎的与三界之主一般?第916章 肩高八尺,龙驹狮子骢!第一百四十章 此案由此而生,也将由此而终!第六百五十九章 《皇城司的救赎(琴酒特供版)》第一百七十九章 吐谷浑就是我祖父灭的,你还敢嚣狂?求下月底的双倍!第六百五十九章 《皇城司的救赎(琴酒特供版)》第六章 李元芳的刀第945章 金人:打了一辈子仗,还是不能享受第四百二十八章 陆地神仙即将驾临辽东第八百二十章 高廉:我的兄长是高俅!谁敢动我!第三百七十一章 武后坏事做尽!第八百八十二章 明尊教:我们倾巢出动,“佐命”万不要跑…第八百五十八章 高丽:你不要过来啊!第八百八十五章 襄阳!我方腊一定会回来的!第七百二十五章 林元景:我儿子来了,大名府就太平了!第一百九十八章 《吐蕃赞普遇刺事件》第四百四十六章 李弘:元芳,我恐怕时日无多了……第八百七十八章 “方腊快乐城”襄阳第七百七十七章 入云龙上二仙山第一百零七章 太子天后双料亲信(为盟主“的道路上”贺)第七百九十一章 杀你我或许要费些功夫,但擒你只需一合!第1017章 逃过两个世界的鬼子,还是撞上来了第三百九十二章 武氏诈骗集团第956章 燕军暴杀金军,金军暴杀辽军第1067章 嘉靖破天荒的巨大反应第八百九十八章 “佐命”的刀……斩向明王!第九百零三章 既要马儿跑,就要给马儿吃够草第五百七十五章 感谢朝廷打压了能查案的,让我等除恶再无顾…第六十四章 如来佛像第六百五十章 抄家三人组第六百三十六章 人有旦夕祸福,我知旦夕祸福第六百五十四章 金刚不坏,间谍师师第八百七十九章 方腊急了,让他急去!第三百九十七章 武后:自古以来政治斗争都要压抑人性……但…第一百三十二章 果然是这样!第二百一十九章 恶人还需恶人磨第1140章 给嘉靖上网课第九百章 投燕一念起,顿觉天地宽第六百五十二章 又要用童工了……第四百零一章 耗子给猫当伴娘,这个世界太疯狂第三百八十八章 古名相出动卷末感言第七百九十六章 一十二道金牌发燕云第五百五十七章 没有支持时就敢不留情面的冷面判官,现在得…第1198章 步入仙神之境,将直接与污秽对决!第1077章 我不认识这个世界的神霄派,只是认第1334章 番外大唐不会放弃任何一个为国尽忠第六百八十章 打造全能青天第1185章 取一根宝树树枝,为我神兵第1288章 直言天下第一事,以正君道 明臣职第八百一十二章 《踏山河(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