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袁崇焕诛杀毛文龙的原因分析

知道一个人干了什么很重要,知道一个人为什么这么干比知道一个人干了什么更重要。

袁崇焕为什么要杀毛文龙?他的目的是什么?这是一个很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所谓“正史”总是对此避重就轻,含糊其辞,顾左右而言它。这不是一个好现象。

有必要把这个问题摆在太阳底下晒一晒。

有些人认为,袁崇焕杀毛文龙的理由“可以有”,比如毛文龙跋扈,袁崇焕要统一事权等等。

但我认为袁崇焕杀毛文龙的理由是“真没有”,因为以上理由虽然有一定道理,但顶多可以作为处分毛文龙的理由,以此诛杀毛文龙就说不过去了。这些理由如果与毛文龙不能杀的理由比起来,简直可以忽略不计。

一、毛文龙在敌后方开辟了第二战场,起到了牵制作用。单凭这一点,毛文龙就不能杀。

二、毛文龙有天启皇帝赐予的尚方宝剑,任何人不得任意诛杀。天启曾经在辽东发放过三个尚方宝剑:一个给了王之臣,一个给了满桂,一个给了毛文龙。崇祯继位后,收回了王之臣和满桂的尚方宝剑,但是没有收回毛文龙的。袁崇焕将天启的尚方宝剑视若咸鱼干,采取诱骗和突然袭击的方式诛杀了毛文龙,他完全没有资格这样做。

三、袁崇焕杀毛文龙是“矫诏”,这是杀头之罪。袁崇焕之所以敢理直气壮地到毛文龙的地盘杀他,因为他假冒圣旨,拿皇帝作挡箭牌,扬言“皇上赐尚方(剑)正为此也”,毛文龙的部下因此才不敢表示异议。

可以看出,诛杀毛文龙的阻力实在太大了,不仅冒天下之大不韪,而且是冒了杀头之罪,如果是为了统一事权,因为看不惯毛文龙跋扈,不可能去冒这么大风险,因此这些理由基本可以排除。

肯定一件事情要比否定一堆事情难得多,因此说不行的人总是说怎样行的人多。否定一件事情也不能肯定另一件事情,要想回答袁崇焕为什么杀毛文龙的问题,我们还得另找原因。

原因在哪里?我认为可以从两个方向去探索事情的真相:一个是与朝廷的党争有关,一个是与后金有关。

种种迹象表明,毛文龙虽然孤悬海外,但是无孔不入的党争并没有放过他。毛文龙是王化贞的人,王化贞后来被目为“阉党”,因此毛文龙与东林党的关系很不和谐。

崇祯继位后,东林党人布列朝堂,对魏忠贤集团实行“除恶务尽”的政策,毛文龙因远在天边,是唯一的漏网之鱼。

但是近在眼前的朝臣不时在崇祯面前做他的文章,毛文龙的日子很不好过,他多次上疏自辩,抱怨道:“臣一介末弁,孤处天涯,曲直生死惟命是从,岂敢哓哓取憎?实在是文臣误臣,而非臣误国!”

他预感到了处境的危险,怒斥道:“诸臣独计除臣,不计除奴,将江山而快私忿,操戈矛于同室”。可见毛文龙与东林党朝臣的矛盾己经十分尖锐。

迫于形势,毛文龙开始为自己找后路,他通过叛逃到皮岛的王子登搭线,同后金密谋和谈,以缓解双方的敌对关系。

对魏忠贤集团奉行“宁可错杀一千,不可使一人漏网”的崇祯皇帝对毛文龙却网开一面,继续奉行优容政策。他就群臣批评毛文龙虚冒军饷一事批示道:“辽东人民到海岛避难,拿起锄头就是民,穿上盗甲就是兵,与内地的情况有所不同,毛文龙只管好好干,干出成绩,谁还能拿冒饷说事!”

毛文龙看到崇祯仍然支持他,就毁约绑后金使者阔科上京,以表忠心,使得两者的交通中断数月。袁崇焕上台后对毛文龙采取了一系列限制措施,毛文龙再次骑到了墙头。崇祯元年九月到崇祯二年四月,毛文龙加强了与后金的交往,先后通书五封,后金回书至少三封。可见毛文龙对袁崇焕上台的反应是非常大的。

袁崇焕离京出关之前,内阁辅臣钱龙锡亲自到其住所,咨询袁崇焕“五年复辽”的方略。袁崇焕说:“首先从东江做起。”钱龙锡诧异地问道:“为什么不从陆地进攻,而从海道呢,而且毛文龙用起来也未必很得力。”袁崇焕解释说:“毛文龙可用就用,不可用就杀了他。”可以说他早己下定决心杀毛文龙。他还说:“入其军,斩其帅,如古人作手,臣饶为也。”可见他不仅考虑了杀不杀的问题,还考虑了如何杀的问题。后来他杀毛文龙正是采取了“入军斩帅”的方式。

通过这段史料我们可以判断,袁崇焕去辽东前曾和有东林色彩的大臣商量过毛文龙的问题,并己经定下了“入其军,斩其帅”的即定目标。

因此袁崇焕对毛文龙的处理有可能是朝堂上围剿“阉党”的延续。

通往真相的另一个重要方向是后金。

袁崇焕两次与后金接触的受害者都是毛文龙。第一次接触造成了后金出兵攻打朝鲜和毛文龙,毛文龙损失极大,袁崇焕下台也与此有关。第二次接触时,毛文龙己经呆在海岛上,后金鞭长莫及,而袁崇焕却出人意料地做了后金“想做而做不到的事情”。

第一次体现了后金的战略利益,第二次则实现了这个目标,很难说这两者没有联系。

毛文龙被杀几个月后,金兵从喜峰口长城入关,威胁北京,发生了震惊中外的己巳之变,人们将此事与毛文龙被杀联系起来,认为毛文龙被杀与后金发动的事变有关,从而形成了对袁崇焕诛杀毛文龙事件的官方看法——“斩帅践约”。

这种观点认为,袁崇焕许下了“五年平辽”的海口,却又实现不了,为了避祸,袁崇焕与后金秘密和谈,企图通过和平谈判解决问题,但是由于朝廷不同意和谈,袁崇焕不得不铤而走险,进行“胁和”。袁崇焕与后金商定,由后金出兵包围北京,迫使明朝签订城下之盟,从而达成议和,这样袁崇焕就不用再背负“五年平辽”的重担,后金也不用再担心明朝发大兵来攻打。

这种想法符合后金和袁崇焕双方的利益,但是后金要冒一定的风险,因为长途奔袭北京的话,后方容易被明军抄袭。因此,袁崇焕诛杀毛文龙正是为了取信于后金,同时在军事上消除后金的后顾之忧。

这个观点一点也不新鲜,在明代,这是人们普遍接受的一个主流观点。

第六章 己巳事变之外围诱敌深入第五章 东林党的真面目第一章 一个倒霉的皇帝第八章 将相不和前 言 一段隐晦的历史第九章 卢象升荡平中原第三章 明代国嘴第四章 民军中的舒马赫第六章 出山西记第十七章 最后的辉煌第六章 襄城之战和水淹开封第八章 合伙第十一章 鹬蚌相争第六章 托塔天王李三才第十章 仁慈的暴君第二章 红丸案第三章 两个拳击手第十一章 鹬蚌相争第二章 大将军小伎俩第八章 一朝天子一朝太监第十章 仁慈的暴君第十章 打仗与踢球第一章 称王第六章 正确认识魏忠贤及其它第十四章 无间道第三章 丧钟因谁而鸣第十一章 努尔哈赤之死第五章 袁崇焕诛杀毛文龙的原因分析第十章 杨嗣昌败亡第五章 乌龟战术第一章 浪子回头第二章 大将军小伎俩第十二章 孙承宗落幕大凌河第九章 袁崇焕语录第三章 赶鹤上架第十章 仁慈的暴君第十三章 皇太极继位第二章 非卿莫能办之也第四章 松锦大败第十章 好大的胆子第九章 扳倒莽古尔泰第一章 民变的性质第一章 民变的性质第九章 卢象升荡平中原第十一章 对袁崇焕的最后鉴定——性格决定命运第十一章 努尔哈赤之死第十一章 努尔哈赤之死第八章 将相不和第一章 李自成异军突起第一章 何去何从第七章 张献忠复叛第五章 洪承畴按下葫芦起了瓢第九章 缠夫追烈女第四章 诛杀毛文龙第四章 杨鹤抚局的失败第一章 女真问题的由来第一章 民变的性质第六章 出山西记第七章 东郭先生和狼第十三章 第五纵队第六章 己巳事变之外围诱敌深入第十六章 宁锦大捷第五章 洪承畴按下葫芦起了瓢第一章 民变的性质第七章 挟天子以令朝臣第八章 围剿与反围剿第十章 好大的胆子第四章 民军中的舒马赫第十章 打仗与踢球第五章 项城之战和二打开封第二章 反胜为败第四章 民军中的舒马赫第十二章 大妃殒命第六章 虎兕出于匣第十三章 别拿太监不当干部第五章 后金建立第十章 辽沈大战第八章 三藩叛降第二章 星火燎原第三章 两只苍蝇第十一章 努尔哈赤之死第五章 洪承畴按下葫芦起了瓢第十五章 潜伏第十六章 宁锦大捷第八章 袁崇焕的疑点第十二章 大妃殒命第十三章 第五纵队第十三章 蝙蝠侠祖大寿第十一章 努尔哈赤之死第八章 将相不和第六章 虎兕出于匣第十四章 无间道第九章 开铁悲歌第五章 后金建立第二章 反胜为败第三章 两只苍蝇第四章 刘兴治兵变第一章 女真问题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