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楚国:中原,我又回来了

第100章 楚国:中原,我又回来了

从颖水之地开始,整片汉阳平原几乎都在楚国的手中,不过楚人对这里的开发还不太够,主要采取军事驻扎,税收很少,主要是为了从这里获得兵员。

顺着汉水而下的南阳盆地才是楚国的核心地区,这里有千里的沃土,无数的农人在其中劳作,清风拂过,郁郁葱葱一副盛世景象。

楚国已经很多年没有征召全国之兵出征了,相比旧年血流成河,堆尸断流的战争,就像是小孩子过家家般。

楚国腹心的江汉平原,这是楚国的大本营,几乎最精锐的甲士都是出自这里,这里还负担了整个楚国超过六层的粮食。

郢都,楚国王宫。

由于身处中原之外的偏远之地,对中原之中的复杂形势不太了解,所以楚国君臣对于中原骤然发起的大战,感到很是奇怪。

之前一直都是边境的一些小摩擦,最多不过是一两座城池之间的战争。

可现在怎么短短时间之内就发展到三国血战,甚至周天子都直接下场干涉的地步了。

这就像是两个人口角两句,互相文质彬彬的问候一下对方的父母家人,结果突然双方抽出刀子,鲜红的血哗啦涌出,止都止不住。

楚国对晋国的渗透还是比较严重的,尤其是他们推波助澜晋国之中的卿族势力增强,甚至还主导过一些小的战败,就是为了让那些与晋国公室离心较重的卿族能够得到更高的地位。

这一番话真的是深情并茂,但是在楚国的殿堂之上说出这些苟且之事,让楚国君臣吃瓜之余只能面面相觑。

楚国的国势一日日兴盛起来,中原诸侯的国势却逐渐的衰落下去,难道还有比这个更好的消息吗?

列国相争,就是一个比烂的过程,最烂的国家先死掉,剩下的国家继续比烂,稍微没有那么烂的那个就会获得最后的胜利。

陈国大夫此次前来请求楚国出兵,心中还是很有把握的。

“昔年晋国公子舞之事,也比不上郑国的半分恶毒。

身怀利器,杀心自起。

虽然这百多年中楚晋之间的关系渐渐缓和,但如果楚国向北,难道晋国会同意吗?

寡人自然是相信楚人的英勇,但是晋国、洛国、齐国,甚至还有吴国,这难道不是白白的葬送楚人的性命吗?”

因为郑国是大国,所以国君不敢杀死郑姬,只是将她软禁在后宫之中。

这毕竟已经不是当年吴国攻破楚都的艰难时刻,年轻的楚王有些无法接受,项程有些奇怪楚王为什么会犹豫,稍微想一想就明白了楚王的顾虑。

但是这一条道路的出口是江汉平原,早在楚国和巴国相争的时候,就在大江的地方修筑了关隘,防止巴国顺流而下,相当于大江之上的函谷关。

上将军率十万大军驻守南阳防备晋国。”

楚国王室、公族、封君,各率私兵在郢都聚集。

但经历过民间疾苦的他,是个英明的君王,有些忧虑的问道:“舅父,晋国的实力强大,而且一向将中原之地视作自己的禁脔。

这种手段实在是防不胜防,若是洛宴在英灵殿中醒来,看到自己的子孙如此的努力想要掀翻大宗,恐怕不知道该哭还是该笑了。

外臣曾经听闻,郑姬与自己的两个兄长有染,或许就是他们两人之中的一个。

“王上,楚人念念不忘北上,难道您以为秦人就愿意生生世世,在西陲生活,和那些嗜血的西戎厮杀吗?

从宣芈夫人嫁到秦国时起,秦国就念念不忘东出中原,这也是秦国和楚国这么多年联盟未曾破裂的原因。

您是和周天子所并列的王,您的光辉万万丈,想必是可以照耀到陈国身上的。”

郑国实在是欺人太甚,前代郑侯将郑姬嫁入陈国是因为郑姬已经怀上了不知道谁的孩子。

郑侯却因为阴谋被识破,于是气愤而薨,这想必是上天在惩罚他。”

楚国王宫之中,瞬间沸反盈天,五百万的人口,十抽一出兵,这可不是冲着兵谏去的!

楚国群臣眼中满是狂热的笑意,项氏一向都是反对楚国前往中原的,认为时机未到,没想到现在却第一个建言,看来这是大势所趋了。

“王命:楚国北上兵谏天子!

“臣在!”

“陈国做了何事,让郑国能举国伐之呢?

寡人记得郑国一向是一盘散沙,卿族之间互相争斗不已,这次竟然能行动一致?”

楚王果然如同陈国大夫所预料的,满脸厌恶,愤声道:“恶心呐恶心,这就是所谓的姬姓宗国吗?

他们不是一直说楚国是蛮夷的国度,怎么连楚国都不如呢?”

诸夏列国是用德行来立国和教化天下的,现在郑国失去了德行,周天子还如此的袒护他,这是不对的。

身为诸夏大国,理应维护公平正义,劝谏周天子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臣请国君兵谏天子,使天子意识到他的过错,以维系邦周天命!”

司马率二十万大军发往吴国。

如果一个国家没有外部的威胁,又没有贤名的臣子,就一定会渐渐地衰落下去,这就是天地之间的道理。”

如果现在让秦国走这一条路,相当于为了让秦国能从家中出来,要先把楚国和秦国之间的墙壁砸个洞,然后秦人拿着刀枪在楚国家中观赏一圈,再从大门施施然的离开。

明明是他们的错,最终造成了陈国的君臣相残,却将原因归咎到陈国身上,这都是由于陈国弱小的缘故。

楚国令尹项程语气之中带着兴奋感慨着:“醉生梦死!

王上,洛国和晋国联手把中原的蛮夷大致清剿干净,又维持着中原的和平,他们被保护的太好了。

为了借兵,陈国大夫也不顾及陈国公室的脸面,直接向楚王造谣哭诉:“大王。

陈国大夫贴心的继续为楚国出兵找着理由,“国君以为识破郑国的阴谋便结束了,却没想到郑侯产太过无耻,用这个作为理由强行来进攻陈国。

这位楚王之前并不是太子,而且还不受先王的宠爱,尤其是在母亲薨后,举步维艰,最终是在项氏的庇护之下才能活下来。

听到这里,大殿之上的楚国君臣都是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姬姓宗国公室秽乱的把戏屡见不鲜。

周厉王身为天子,尚且因为没有控制住军队,最终死于乱军之中,项程当然不可能去冒这个险。

陈国一向恭顺的对待楚国,是您最忠实的藩属,楚国是诸夏之中最强的国家。

郑国是想要让这个孽子成为陈国的公子,最终达到吞并陈国的目的。”

楚王更是犹豫起来,两国攻占了巴蜀,平分了蜀都平原,这给了秦国东出的另外一条道路。

陈国大夫直接开始用语言的艺术颠倒黑白,总不能说陈侯胡为了美色杀死父亲,又在父亲的尸体之前就迫不及待地霸占了庶母。

于是笑道:“王上,您是否以为臣是让秦国从大江之上顺流而下呢?

江汉平原是楚国根本,这里生活着不知道多少宗亲贵戚。

项程说道:“陈国是楚国的属国,《王道》中明确说过,宗主国对属国要帮助的义务,所以楚国是理应出兵帮助陈国的。

听闻此言,年轻英武的楚王终于再无顾虑,站起身大声道:“太一在上,众臣听令!”

项程笑道:“王上,难道您忘记了秦国吗?

这些年两国协同开发蜀都平原,再加上渭河平原的气候渐渐好转,秦国这些年的实力膨胀的不像话,加上多年与西戎血战,秦人个个骁勇,是上好的战兵。

军队代表着危险和破坏,控制军队是很难的一件事情,而且永远不要以为自己真正的控制住了。

然后整个大殿之中,全部都是劝谏楚王出兵的声音。

否则函谷关再如何险峻,恐怕也会被直接攻破,您是知道的,现在攻城的利器实在是太多了。”

楚王闻言自豪的说道:“楚国七百多年的筚路蓝缕,正是有舅父您这样的忠正之士前赴后继,才有楚国如今的繁盛。

楚国君臣不论心中怎么想,哪怕是为了史书之上的颜面,也会直接将他赶出去。

郑姬迷惑了先君,但是国君识破了他们的阴谋,于是诛杀了先君,又杀死那个孩子。

那就是直接走大江,从原先巴国的地方顺流而下即可。

楚王自然是非常的愿意,没有任何一个楚国的国君能够拒绝前往中原。

他从小在项家长大,跟着项氏的子弟一同读书,所以疯狂的崇拜素王,是个道德底线很高的君王。

臣怎么会让外国数十万的大军经过呢?

若是一个不慎发生了兵变,动摇了楚国的社稷,臣就是有十条命,难道能还得起吗?”

项氏在楚国之中堪称呼风唤雨,项程这一派的臣子纷纷下拜道:“还请国君出兵,挽救诸夏于水火之中!”

并不仅仅因为陈国是楚国的属国,还因为他对当今楚王算是比较了解。

天子犯下了难以忍受的错误,身为臣子是理应劝谏的,您是邦周的楚侯,是楚国的国君,理应前往中原劝谏,为了防止遭受小人的暗害,带上二十万的大军随身保护,这是非常合理的。

项程很是满意的点点头,经过上百年的文化改革,现在的楚国贵族头终于没有那么铁了,明白了要将自己包装起来,裹上一层大义的外衣。

以秦国的实力,晋国至少有一半的兵力都要放到崤函通道之中。

楚国甚至都不需要特意的通知秦国,现在中原大乱,他们一定会叩关的。

郡县命郡守将国人征召。

若是携手秦人一同进入中原,楚国的损失想必就能大大降低了。”

寡人率二十万大军发往郑国兵谏天子。

……

时隔百年,信仰着太一的楚人,终于再次踏上了这片始终让他们魂牵梦萦的土地。

从素王将楚国先祖分封到南荒之地起,历代楚国的君主就矢志不渝的,要重新回到诸夏的中央,他们无数次的失败,无数次的在这里失落。

这一次他们重整旗鼓,前所未有的强大,中原则前所未有的虚弱,他们抱着必胜的信心而来,试图创造一段属于楚国的传奇。——《先秦列国·火焰中的楚国》

我最爱的楚国,他又回来了

(本章完)

第796章 凤旗漫卷,大势已变第42章 上架感言第175章 韩非奔洛第296章 废王第245章 洛亦献计第583章 党锢大开,群雄纷乱第731章 大将死!收集意见贴第672章 皆大风起!第209章 陈王奋起挥黄钺第607章 洛霄弄人心,诸侯知前计!第645章 都来了,乱成一锅粥(二合一)第565章 五州豪杰第693章 终结!亦或开始!第246章 洛陵和项羽的分歧所在第495章 史官风骨,不过是不屈权贵 秉笔直书第618章 天下势在人心向背之间第709章 重新来过,史诗重启第273章 告诉匈奴单于,我叫洛陵第130章 时光匆匆如流水第536章 姬昭的期待第902章 青海之上第129章 制典!让诸夏先贤光耀万年!第65章 重耳雨中哭洛宫第696章 昭城相约第694章 人书!鉴照英豪!第36章 再幸洛邑第383章 战前准备,战前惊变!卷末感言第648章 曹操第25章 新君第851章 洛苏看见了窦建德第617章 我恭敬的执行上天谕令第56章 洛休薨,地阶道具第219章 大秦诸侯王和山东诸侯王第193章 诸国覆亡(元旦加更)调整状态。第813章 宫闱有乱怨何人?第623章 兵临洛阳城!第367章 皇太子彻第553章 洛琪谋皇宫第145章 儒家两大法宝:拿来主义和素质教育第337章 结算第384章 为盟主与道合真加更(求月票)第431章 查商税第748章 又一诸侯薨!第116章 洛氏不王第874章 李氏承天!洛氏开帝业的回报!第108章 洛水和议第791章 我不是个圣人啊!第467章 关东显贵第607章 洛霄弄人心,诸侯知前计!第707章 洛燕献策第213章 风来!第154章 终入洛第655章 杀!第772章 君子之国也!第659章 群星落位,章结束第753章 魏王赏无可赏,封无可封!第611章 洛空指点刘玄德第644章 阴诡第115章 墨翟第185章 洛人为何而战第247章 韩信表示听洛采的第29章 褒姒第772章 君子之国也!第291章 我安排皇帝的婚事没问题吧?第408章 刘彻的宏伟计划和觉悟第248章 箪食壶浆,喜迎汉军,优势在我第867章 江南洛氏归唐!第565章 五州豪杰第72章 问道第464章 帝心莫测第554章 帝位与我何加焉!第288章 岭南行第349章 陵邑第317章 礼乐是最锋利的刀第810章 我洛氏要的东西很简单!第26章 有些话想要说一下第895章 让圣王光耀万年!(4月初求月票)第785章 天下震动!第661章 天下渐安,诸州皆静!第534章 进长安第207章 始皇帝崩第242章 刘吕之争初显,洛亦和稀泥第825章 人心已乱2第506章 薨!第891章 洛苏宏图,国际三可汗制度!第683章 我糜贞既美丽又聪慧!第631章 谥号第242章 刘吕之争初显,洛亦和稀泥第58章 晋国五公子第580章 贫道洛霄,请大汉赴死!第388章 刘彻:大汉慈父第784章 有一剑从天外来!第663章 大幕落下,章开启(卷末)第351章 文华昌盛第701章 篇章支线剧情出现!第241章 给韩信赐字第667章 世上哪里有常盛不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