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勤王之师

第16章 勤王之师

从康王末期作为都城以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洛邑是当之无愧的整个邦周最繁华的城池。

城中的国人超过了五十万,如果加上分布在洛邑周边的王畿地区,包括拥有采邑的贵族,乡间的野人,整个人口超过了一百八十万!

如果加上镐京,天子能够控制的人口达到了整个邦周的三分之一。

这就是诸侯臣服天子的根本原因,姬完这一次的惨败,不仅仅是对天子权威的严重打击,短时间内不能重建的精锐军队,必然导致王权对强势诸侯的妥协。

虽然洛国也是强势诸侯的一员,但洛国上面是有一个老祖宗的,与其他诸侯的根本利益不同。

洛国的利益诉求是,希望封建这个稳定的体制存在时间足够久,而不是像其他的诸侯国一样,本能吞噬周边的所有国家变强。

从唯物的角度讲,这是在逆历史潮流而动。

洛苏以太傅的身份接待了陆陆续续勤王而来的诸侯,第一个重量级诸侯出现在了洛邑,姬姓诸侯之一,中原强藩,晋侯。

他带来了整整两万的战兵!

从素王时期就建国的宗支,前任晋侯曾经担任先王的三公。

历次天子征召诸侯,晋国都是积极响应,兵锋锐利,天下皆知。

毕竟是宗支强藩,既然认怂,洛苏也就不过分逼他太紧,况且晋侯说的也是有一些道理的,天子做错事当然要有惩罚。

齐国实力已经很强了,如今齐姜更是成了太后,洛苏自然要平衡一下齐国在王畿之中的势力。

宗法上说,姓别婚姻,氏别贵贱,所以有氏者尊贵,无氏者卑贱。

晋侯脸上的笑意瞬间凝固,洛苏这可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专门往晋侯的伤口中撒盐。

洛苏安抚了他们,告知他们不论如何,战败的责任不会推到他们身上,所有的采邑都不会收回,如果战死,可以由他们的嫡长子继续为天子服役来继承这些采邑。

这些姬姓诸侯绝大多数都是先王的儿子,或者是大国强藩的子孙,比如其中就有素王其他的儿子所建立的国家。

洛苏微微放下心来,开始安排太子息的外戚来训练军队,由于姬完已经娶了姜姓吕氏的嫡女为王后,按照素王的礼制要求,太子息娶了来自妫姓陈氏的嫡女作为未来的王后,齐国还是嫁了一个贵女过来。

对于姬完的后续处理,洛苏早就有腹稿,现在透漏给他们,安抚一下晋侯这一类人的情绪,倒也没有什么关系,便对众人说道:“天子祸国,当上恶谥,厉。”

那几个除了宋公之外的,地位尊崇的二王三恪之国,他们实力虽然一般,但是的政治地位是很高的,能够代表某一些诸侯的意见。

天子完虽然顽劣,没有圣王的气象,但执政以来,难道有无辜剥夺过姬姓的宗国吗?

“太傅。”

这次洛苏是要用诸位姬姓诸侯的国力,来为天子擦屁股,众人自然是不愿意答应的,但没人敢说,洛苏积威之重,可见一斑。

孤之洛国,姬姓洛氏,晋侯之国,姬姓晋氏,在座诸侯,或者以受封之地,或者以先祖之官职,各有其氏。

晋侯愿意付出代价,但是前代洛侯最终拒绝了他,因为大宗正是洛国国君的底线,宁愿不要三公高位,也不能将这个位置丢掉。

等到王畿中彻底稳定下来,洛苏带着总摄南征诸事的旨意,来到了双方对峙的前线。

洛苏通过这一场会议,敲打了诸如晋侯这种略有异动的姬姓诸侯,后续的姬姓诸侯也就翻不起浪来。

为了表达自己的态度,前代洛侯甚至向晋侯表示,可以向天子建言,将太保的位置让出来,推荐晋侯去担任。

现在天子赐予了您三公的高位,让您辅佐天子执政,王畿如此庞大,想必会非常忙,我希望能够接替您大宗正的位置,为姬姓宗族做一些有益的事情。”

其他合法合规的手段更多,如果做绝甚至能让那些国小力弱的诸侯连继承国君之位都做不到。

晋侯这些年已经吃了很多这种哑巴亏了,但是摄于天子实力,又有洛国每每带头,他也不能拒绝,但是这一次天子实力大减,他就有了一些其他的心思。

大宗正对姬姓诸侯的影响力是毋庸置疑的。

虽然心中思绪颇多,但洛苏还是亲自接待了晋侯以及一批姬姓诸侯。

于是两国之间渐渐不在来往,洛苏担任大宗正以来,晋侯在姬姓宗族内部动作频频。

最后还亲征大败,动摇社稷,横死乱军之中,实在是可笑至极。

洛苏每每夜中都辗转反侧,心中惊惧,担心这些互不统属的军队突然暴乱。

此次天子六军损失惨重,王畿不能再遭遇破坏了,否则天子的威严如何彰显呢?

其他的姬姓诸侯就没有这么多顾虑,纷纷恭敬的向着洛苏见礼,县官不如现管,洛苏方方面面都能拿捏他们,由不得他们不恭敬。

我等曾经立下誓言,世世代代都恭顺的对待大宗天子,虽然如此,难道天子就能随意的做错事情了吗?

很快洛苏就获得了一批比较精锐的武士,又将府库之中的甲胄取出装备,洛邑中的王军终于有了反抗暴动的实力。

上一次恶谥的王还是殷商的亡国之君商纣王,现在洛苏竟然决定给姬完一个恶谥。

熊顿虽然悍勇,不过一国君主罢了,孤是担心他大肆破坏,对我邦周的天命造成影响。

几十年来,立下多少功勋,历代先王都嘉赏我们,可是自天子完即位以来,对待姬姓宗族不再亲近,就连大宗正这样的重臣都随意贬斥,最终导致了这样的大祸。

现在天子蒙难,社稷动摇,诸姬再不团结起来,难不成要将邦周让给外姓的诸侯吗?”

洛苏目光扫过全场,心中有气,声音不由提起说道:“晋侯张口素王,闭口宗法,孤看你实在是不知道宗法为何物。邦周的确是诸姬之邦周,晋侯所言并没有错,但孤希望诸位记住,天子乃是诸姬之首。

主要就是实力增长的晋国想要提高自己在姬姓宗族中的地位,而姬姓宗族的大宗正,从素王起就由洛国国君担任。

直到这时,洛苏才微微放下心来,这些诸侯带来的军队实在是太多,整个洛邑周围最多的时候,光是战兵的数量就将近二十万。

在洛苏的不懈努力之下,这些从四面八方赶来勤王的数百支队伍,终于暂时在勤王军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晋侯话中包藏祸心,你洛侯不是一直维护天子吗?

……

熊顿处于远离洛邑王城的楚地,所以天子铸下大错之后,勤王大军能够及时的赶来救援天子,若是救援不及该怎么办?”

而且他从洛苏的语气中,隐隐能感觉到洛苏恐怕不会简简单单就这样放过姬完。

尤其是很多人的采邑都不是世袭的,而是天子赐予他们耕作,用土地的产出来奖励他们的忠诚,相当于支付俸禄。

晋侯勤王如此积极,可不是为了给天子擦屁股,稍加思考后肃穆道:“大宗正,素王当年在镐京定下宗法制,言明天子是诸姬的大宗,我等各为国中的大宗,又大行封建,各自赐予我们土地,拱卫王畿。

封建之初,各国之间的关系还比较亲近,但现在列国基本上都是第三四代,甚至已经是第五代诸侯,各姬姓诸侯之间的血缘关系已经远了,这也是洛苏之前最为忧心的一件事,单纯依靠他在宗族之中努力,是无法挽回这种渐行渐远的趋势的。

但你们是不是忘了,天子也是有姓无氏的!

但是洛苏却微微皱起了眉头,晋国从前任国君开始与洛国的关系就渐渐走向陌路。

尤其是晋侯试图增强自己在中原地区的影响力,洛苏利用大宗正的权力,对臣服晋侯的姬姓诸侯进行多番打压,这导致双方之间的积怨颇深。

与此同时,洛苏还在召见那些直属于王畿的附庸,这些附庸的主人很多都随着姬完南征,如今生死不知,正处于极大的惶恐之中。

这位太傅、大宗正、洛侯,侍奉天子多年的邦周重臣,对天子完似乎相当不满!

这一番指责晋侯自然不能承认,否则传出去,晋国日后如何自处,当即便道:“大宗正您是素王之后,执掌宗族日久,又侍奉天子多年,说的当然是金科玉律,但是这样恶意的指责一位屡立功勋的诸侯难道是正确的吗?

孤刚才只是激愤之下言语不当罢了。

这是在场所有人的第一想法,这些年洛苏经常性的搞这种活动,名为诸姬之事,让各家出力,实际上就是拿强藩的人力物力,分给姬姓的小国,来维持姬姓宗族之中的平衡。

众人只是没想到,一向维护天子权威,甚至被诸姬私底下戏称为天子犬马的洛苏,竟然会给天子恶谥,甚至众人还能听出一丝丝的痛快之意。

天下的外姓诸侯臣服于天子,才有了我们姬姓诸侯的崇高地位,如果让那些异姓诸侯心中升起了诸如熊顿这样的僭越之念,我们又要如何自处呢?

如今之计,只能是集合姬姓诸侯之力,在洛河以南,重新封建,维护社稷稳定,这是邦周的大事,我们诸姬绝对不能置身事外,如今还有燕侯等强藩未至,到时候我们商量出一个章程,诸国各出多少合适。”

最简单的,大宗正可以要求姬姓诸侯向天子进献更多的财货以及人口,有效削减诸侯实力。

晋侯心中已经没有什么不满,谥号是对一个人的盖棺论定,给天子上恶谥,相当于彻底否定他这一生,这样的惩罚已经可以略微偿还他对邦周社稷造成的动荡。

洛苏安抚了他们,对他们恩威并施,在太庙之中盟誓,宣扬周天子天下共主的神圣性。

晋国国君曾经对洛国国君说:“先祖武王承受天命建立了邦周,素王将诸姬分封到邦周的各处,还给予我们尊贵的爵位,您担任大宗正以来,宗族紧紧地团结在天子身边,邦周是多么昌盛啊。

好在随着他一一召见那些诸侯,这些军队在他的安排之下,已经纷纷向着洛邑之南的各地驻扎,代价就是王畿府库中的钱粮在飞速消耗,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邦周,诸姬之邦周,非天子一人之邦周,天子动摇邦周社稷,应当给我们诸姬一个交代,之后才能商谈重建之事。”

但是仔细想想,姬完这一生,实在是乏善可陈,没有半点功绩,尽是荒唐之事。

武王建立邦周,素王大行封建,我们诸多姬姓国都是因为二王才得以富贵,素王为我们定下的任务便是拱卫王畿。

历代洛侯都用这个位置来平衡姬姓诸侯的实力,防止他们做大威胁天子大宗的地位。

又搞这个!

晋侯言辞虽然激烈,但有心人能听得出,他已经怂了,现在属于以攻为守,给自己台阶下。

洛苏深深地看了晋侯一眼,沉吟一下便道:“晋侯所言,孤已知晓,宋公、齐侯已率勤王大军驻扎应康之地,但是此番熊顿北上,裹挟甚广,邦周洛河西南,七十年封国毁于一旦,之后怕是更加难以制住他。

这些邦周之中最低级的贵族心中大定,对洛苏提出了服役要求踊跃响应,这些元士家族中的子弟都是从小训练。

这样的王如果都不能谥一个恶谥的话,邦周谥号的公正性都要打一个问号。

自素王时起,我等姬姓诸侯若是作战不利,不能尽心供奉天子,便会动辄被天子下诏呵斥,甚至夺爵除国。

他又多次接见了其他的异姓诸侯。

晋侯刚刚开口,洛苏就笑着道:“晋侯不要如此客气,在座的都是姬姓诸侯,宗家藩属,同族之间,称孤宗正即可。”

嗯?

所有人,包括晋侯都齐刷刷的盯着洛苏,眼中有些不敢置信。

现在天子做下这么大的祸事,倒要看看你还怎么维护,而且我用你自己祖宗的话来挤兑你,看你有什么话说。

睁开你们的眼睛看看,那些在邦周贵族国中,苟且偷生的奴隶里面,难道就没有三王五帝的后裔吗?谁能分辨出来?

晋侯脸色变了一瞬就调整过来,向着洛苏笑道:“大宗正所言极是,晋洛二国都是宗支强藩,如今天子蒙难,太子年弱,正需要我等齐心协力,共同扶保邦周社稷,不知洛侯可有什么建议。”

天下贵氏皆从天子所出,这才是天子大宗的深意所在,诸姬诸姬,有天子才有诸姬,若无天子,宫籍之中不录入我等的姓名,千百年后,谁还记得你我出自何处?

恶谥!

杀戮无辜曰厉;暴虐无亲曰厉;暴慢无礼曰厉;扶邪违正曰厉。——《礼制·谥法解》

感谢星星跌碎成日光的打赏。

好消息:这一章又超过了四千字。

坏消息:新书期只能四千字,朋友们一定可以理解的吧。

(本章完)

第876章 玄奘讲法,世民多哀!第569章 苍天也救不了你,素王说的!第126章 魏卿之死第361章 阀阅之家的隐约出现第416章 战报第745章 为国尽忠死!第503章 匈奴单于,我叫洛世,洛无疾的儿子第746章 死去的人,活着的人!第756章 洛齐与诸葛亮第450章 神庙军!第254章 攻楚第821章 慕容恪!第584章 大汉诸豪门第831章 操蛋的草台班子世界第130章 时光匆匆如流水第138章 还是得抢王室的土地第667章 世上哪里有常盛不败?第362章 朝见大典第49章 定策第118章 楚国攻略和齐国态势第663章 大幕落下,章开启(卷末)第106章 毁灭之前第250章 带着刘邦老婆孩子逃命一些废话第617章 我恭敬的执行上天谕令第358章 豪强第200章 项羽第116章 洛氏不王第205章 始皇东巡第543章 再试上天!第542章 勿忘先帝之志!(还2)第25章 新君第342章 我言第685章 丧钟为谁而鸣?第563章 杀皇帝与清君侧!第607章 洛霄弄人心,诸侯知前计!第392章 举荐,周亚夫薨第32章 天命在周第897章 太子多病(4月初求保底月票23)第439章 洛氏二三事下第110章 变与不变第795章 昭昭洛水!第364章 大汉棋圣第117章 楚国:怎么又是我?第816章 践踏庙号体系!第192章 落幕第754章 法正为刘备画策!翻版隆中对!第630章 过府第621章 洛空你个王八蛋!第92章 三君薨,一圣陨,仁者无敌第177章 秦王政:寡人要做大秦的素王第11章 祁岩之盟第561章 东海举义!第691章 公子楚!第411章 懵逼的冠军侯第59章 重耳即位,铁幕落下(上)第823章 洛显之治佛!第60章 重耳即位,铁幕落下(下)第473章 天下群起,争道为先!第765章 洛氏现代番外:一个天才孤儿在洛国第745章 为国尽忠死!第650章 洛楚第90章 六百年,邦周天命依旧在第784章 有一剑从天外来!第548章 天下云从第879章 玄武门!(12000字,手指都冒火花了,求月票!)第691章 公子楚!第892章 国师真不愧是国师!第723章 袁绍称王!第404章 给你背心来一刀第130章 时光匆匆如流水第444章 触动灵魂的问题5.1和5.2请假条第492章 太子刘贺第834章 燕国裂,梁国乱!第169章 秦王的承诺,难道能够相信吗?第853章 素王不许,太阳也不能落山!第802章 寒风凄雪众前行!第64章 牢不可破的盟誓第518章 大汉中宗孝宣皇帝!第513章 孽子第377章 洛氏的庇护第638章 洛氏的选择第814章 帝死!第528章 灵爵十二年,诸事落毕第694章 人书!鉴照英豪!第184章 列国反应第475章 学宫开,乱战起!第519章 残酷清算第795章 昭昭洛水!第629章 太平军中第399章 为盟主竹兰白菜加更第459章 天下群起而攻之免费番外:贴吧1第115章 墨翟第884章 科举这件大事(可恶啊,真的燃尽了第231章 所当者破,所击者服第385章 匈奴小霸王第30章 申戎入寇第648章 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