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 洛氏典藏

第478章 洛氏典藏

当皇帝的旨意向众人昭告之后,学宫中的氛围更是一变,本来还有所隐藏的众学派纷纷拿出了看家的本领。

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再艰难困苦的学习最终都是为了这个目的,甚至就连洛氏都不能免俗,家族需要持续不断的创立功绩来维持自己的地位和声望。

现在皇帝圣旨中的意思,竟然是要根据学宫论战来重新划分门录!

这简直恐怖!

甚至称得上是生死存亡!

一个学派没有门录,就相当于一个人没有户籍。

学宫中的论战愈发激烈起来。

论战自然不是仅仅一天。

这给了很多学派调整的机会,从这之中汲取营养,寻找破绽,学习能力更强的自然就能反杀。

但更多的是,人多势众的学派能更快的分析出对方的弱点,充分展现底蕴的强度。

从第一个生死斗开始,一股血腥的气息就弥漫开来,阴暗的氛围笼罩着整座学宫,让每个人都不寒而栗,但又有一种从心底迸发出的振奋,对血腥的振奋。

与人斗,其乐无穷啊。

整个论战的过程让许多人难以置信,一直牢牢把持朝廷高位的董儒被打的晕头转向,另外几家春秋儒研究董儒的漏洞太久了,就等着一个机会在天下人的面前干翻董儒。

除非真的完全无缺,否则没有人能扛得住别人的研究,毕竟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不同,自然科学是有不可动摇的真理存在的,社会科学却要匹配生产力和现实的情况,这世上只有更好的理论,却没有最好的理论。

在董儒丢人到极点的时候,荀儒一脉适时的援助了董儒,董儒朝廷有人,荀儒盘踞地方,需要朝廷的资源。

“攻击才是最好的防守!”

荀儒的大儒一连串的问题直接将话题抛了回去,使董儒获得了喘息之机,稍加思索就开始组织反击,当年董仲舒就是把各派春秋打了一个遍才确立了自己的地位。

董儒的战斗力很强,只不过因为一直以来的强势使很多人忽略了经义的缺陷,结果被抓住了机会。

幸好此次来到学宫的人很多,可以直接现场抄袭,不,现场借鉴那些和春秋经义理相合的。

荀儒一脉只是朝廷势力不显而已,但看传承家族的数量就知道学派的底蕴同样深厚,此次大放异彩。

向全天下的学派露出獠牙,用事实来告诉所有人一个道理。

什么叫洛氏学宫最后一位外姓祭酒!

什么叫儒家圣人传下的学派!

让你们看看曾经写下过《劝学》的荀子学派有多会教导学生,纵然我们朝廷之中没有显贵要爵,需一手托着秦晋法家,我荀儒照样无敌于世间!

荀儒的崛起让孟儒很急,双方之间单论学术观点还是其次,关键是思想的根源相反,性善派和性恶派无论如何都尿不到一个壶里。

承认对方就是否认自己。

但是荀儒并不愿意和孟儒多掰扯,孟儒在天下之间立于不败之地。

尤其是诛杀戾帝刘旦之事后,谁敢说孟儒的理论不对?

现在坐在长安城的那位天子都不敢这么说!

他的皇位是怎么来的?

是靖难诸侯诛杀独夫才得来的,是他的亲舅舅把他送上去的,孟儒理论不对,皇帝就是弑君之人,这谁能扛得住?

面对孟儒这样的对手,最好的办法就是无视他。

次等的方法就是说一句,“等到洛氏主政天下的时候,你再来为我等讲解孟氏大道吧。”

一语双关,既是说只有洛氏才能实现王道,又是说孟儒那种幻想极其的不切实际,孟儒在汉朝的巅峰就是贾谊,但是贾谊虽然是孟儒士子,还同时兼修黄老和齐法,学了一身经世致用的本事。

经过十几天的大论,局势渐渐开始清晰之时,众人发现有许多道陌生的人影出现。

“看!”

“洛氏子,洛氏女!”

其中有一二十人,都是负有圣痕的洛氏子和洛氏女。

年纪有的比较大,但大多数都不超过四十岁,同样有二十多岁的。

洛氏子还不算是稀奇,一直以来都有在外奔波或者入朝为官的。

但是一次性出现这么多的洛氏女,容颜的冲击实在是太大了。

容貌堪比洛氏女的女子有没有?

当然有!

不提西施这种搭挂了外置挂件的历史人物,那些负有盛名的美女都不比洛氏女差。

但是一下子出现这么多,那就完全不同了,二三十岁正是最有魅力之时。

“这是什么意思?”

众人纷纷交头接耳着,猜测着这一行人的来意,他们还是比较有自知之明的,明白这一场论战还不值得洛氏派这么多人出来。

在这种有些诡异喧嚣的寂静之中,洛氏众人根据辈分年龄纷纷落座。

洛盛这才站起身朗声道:“诸位从诸夏的列国而来,是为了探索大道,在这等大世,若是缺少了洛氏,想必是不够完美的。

这五十位都是我洛氏之中学问比较渊博之人,想必可以与诸位互相印证所学。”

!!!

百家众人简直惊骇莫名,洛氏这是静极思动?

实际上是因为洛氏要展示一下力量,天下文宗,百家魁首的地位不容动摇。

仅仅凭借圣人祖先可得不到别人的尊重,尤其是读书人。

看看孔家,哪个正经读书人会正眼看他,越是祖先厉害后人不行的就越被鄙视。

“诸位请吧。”

百家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伱,有些踌躇。

总说家学渊源,就是因为小时候的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洛氏这家学渊源可实在是太深了。

没人喜欢挨打。

山不过来,我便就山。

说是印证,其实是单方面的输出,主要就是针对那些各派之间有分歧的观点来讲述自己的理解。

洛氏众人一言一语,把百家众人说的一愣一愣的,感觉无比贴合经典。

尤其是不论哪一家的经典,都能给出自己的见解,还能举出无数自己根本没听过的例子。

谁能告诉我们,“成国”、“李国”、“容国”,这都是什么时候的国家?

这些国家根本没在圣贤的典籍之中出现过,洛氏为什么能把他们的史书翻出来?

然后众人都想起了一句出现在无数典籍中的话,“洛乃以布帛、兵戈、金玉置书、史。”

没人知道洛氏有多少藏书。

“关于这句话的解释,各派都有自己的理解,这是没有问题的,一句经典从诞生那一刻起,每一句解释实际上都包含着解释之人的想法。

谁能完全知晓圣贤的思想呢?

但既然你们孜孜不倦的想要贴近圣贤的思想,那任何一句话都要考虑当时的情况,甚至同一件事可能因为遭遇不同,心境不同就发生改变。

比如荀儒之间一直争论的这句话,第一次出现是在一百五十年前。”

一位洛氏子转头向两侧的侍女说道:“十九妹,你到守藏室中将荀子释解第五卷第九章节取来。”

过了片刻,侍女将书取来,这些书都是纸发明之后重新抄录的。

洛氏子将书翻开,说道:“先贤荀子并没有对这句话特别解释,但是在写下这一句时,当时先祖正在身侧,先祖有些感兴趣,于是有询问,荀子当时和先祖的对话之中谈到了一些见解,洛氏对这番话的解释都是从此而来,现在说与诸位。”

寂静!

死一般的寂静!

我们在这里分析线索,你直接翻监控是吧?

这是黑幕!

赤裸裸的黑幕!

“咕嘟。”

有人没有控制住内心的惊骇,咽下了一口唾沫,就像是一个开关一般,无数人倒吸一口冷气。

怪不得没人治春秋执政篇,这谁顶得住啊。

荀儒各家族人都麻了,没想到时隔一百五十年,竟然会遭遇老祖宗的背刺。

然后众人将目光投向其他诸派,众人刚刚还在乐,然后陡然一顿,想起来在场的众学派,没有能逃脱的。

尤其是春秋儒!

尊王篇是孔子写的,但写的是洛国史书啊!

这不被吊起来打?

这世上怎么会有洛氏这种家族啊。

真正的圣贤根本不担心这些,这些人还没有理解我注六经的意义,还处于六经注我的阶段,才会过于担心自己毕生所学被洛氏一触即溃。

就在这种寂静之中,洛氏开始点名,一个个的点过去,一场为了争夺天下第一学派的论战,变成了一场洛氏对众人的殴打。

最后洛盛还说了一句,“今日学宫的盛况,有五百年前最繁盛之时的风光了,都仰仗诸位啊。”

五百年,未曾变过!

————

在汉宣帝的积极参与下,元封昭城会议由一场民间自发组织的学术辩论转变成了官方的统治思想具现化。

学术思想的发展总是经历繁荣——分歧——对立——统一——繁荣的循环,是否能够弥合思想的分歧对立,为王朝选择恰当的统治思想,是统治者的责任之一。

汉宣帝意识到了这一点,他谨慎而小心,选择那些有利于国家的理论,使汉王朝杂乱的人心稳固下来。——《汉王朝兴衰史》

(本章完)

第484章 渐行渐远第186章 秦洛之战:弩第753章 魏王赏无可赏,封无可封!第128章 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儒家第353章 太学第277章 诸夏天子和汉朝皇帝第727章 猛虎柔情!第61章 一国之相,两国从之第75章 庆忌为君,吴越风起第31章 天命在谁?第465章 坐法者谁?第233章 明攻洛阳,暗破武关第845章 拂衣飘然去。第872章 洛玄照坐断河北!第770章 消失的老祖宗!第100章 楚国:中原,我又回来了第368章 孝文之治第555章 予有一个妹妹第587章 李文忧选贤举能,贾文和欲图大事第278章 帝崩书友玄都樵子写的《上戾皇帝治安策》第377章 洛氏的庇护第390章 洛陵终于到了草原第739章 几人称帝?几人称王?(卷终)第809章 如何斩断所谓的千年世家?第359章 突破!造纸术!第547章 王莽与昭城第837章 洛显之薨,谢道韫死!第72章 问道第580章 贫道洛霄,请大汉赴死!第675章 白马?哼!定叫他有来无回!第414章 进击的霍去病第716章 盘点收获第484章 渐行渐远第708章 二氏下江东!第340章 夺权第210章 一夫振臂,天下景从第397章 鹰扬校尉洛无疾第643章 互斥!第205章 始皇东巡推书,都是好书,走过路过不要错过~第381章 颂圣与天启第59章 重耳即位,铁幕落下(上)第107章 天,落下了雪第457章 朕不允!第680章 你的未来在哪里?第624章 洛阳的旨意第321章 裂国:前奏曲第520章 嘴上说不要第68章 素王解惑,老子成圣第173章 秦国的王,天下的王!第462章 罪在公卿!第795章 昭昭洛水!第91章 洛国拉偏架,楚国挨揍第704章 起风了(7000字)第619章 旌旗漫卷诸侯落第463章 谁堪为帝?第536章 姬昭的期待第569章 苍天也救不了你,素王说的!推书万订超大型py献祭活动,upup第630章 过府第338章 召回第505章 终结!第362章 朝见大典第504章 来取你项上人头!第517章 我输给了洛氏啊!第626章 谈崩了第600章 洛子凌少智无谋第219章 大秦诸侯王和山东诸侯王第828章 人心有疑誓洛水5黄河之盟第626章 谈崩了第582章 太平军之势第683章 我糜贞既美丽又聪慧!第427章 选帝!第854章 李家诸子女!第733章 第一只能是我们的,孝子急了第742章 吴国都何处?第27章 斥天子第881章 贞观元年!(10000字,感觉我要燃尽第204章 韩信第537章 洛与刘,本就共天下!第486章 不杀不足以震慑天下第370章 兄弟二人第75章 庆忌为君,吴越风起第689章 关中好王气!第23章 改变的洛苏第666章 马踏冀州山河动!第885章 贞观元年诸大事结束第378章 上长安,禀素王!第110章 变与不变第6章 天命所在,变夷为夏第158章 什么楚霸王行为第398章 出征,两人的第一次会面(二合一!第345章 罪证第399章 为盟主竹兰白菜加更第366章 梁王刘彻!第590章 忠义两肩担,无双剑向东第238章 洛陵践法(中)第347章 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