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章 皆亡

第544章 皆亡

在灵佑年结束的最后一天,一封上奏震动了朝野。

“臣听闻上古的圣王都使用仁德来治理天下,尧舜禹汤都是这样做的,桀纣幽厉不这样做,于是失去了君王的位置。

知道这些却不去学习,难道是正确的吗?

邦周能够千年,难道不是依靠素王的礼乐制度吗?

邦周失去了天下,难道不是因为礼乐的崩坏吗?

巍巍的高山,滔滔的江河,只要不去改变它,它永远都生生不息。

天下同样是如此啊!

社稷是可以轻易改变的吗?

如今天下的制度已经败坏到不可挽回的地步了吗?

豺狼开始当道了吗?

民间枉死者众吗?

天下开始萧条了吗?

社稷如同戾帝旧年那样危在旦夕了吗?

臣以为是没有的,那为什么要变法呢?

先帝整肃吏治,贪污官吏人人得而诛之,臣是赞同的。

清理不法的豪强,臣又能说什么呢?

逆贼妄图谋害先帝,于是被杀死,臣是欣喜的。

但上天是喜爱万物兴盛生机的啊,首恶者已诛,何以株连甚广,动辄流放。

宗支之间互相残杀,大汉的祖宗神灵都无法安稳了,唉,祖宗在九天之上垂泪啊。

君王和臣民之间互相敌视,锋利的刀刃悬在头顶,于是天下人人自危,郡县王国之中,大族不安,郡县之中就不平静了,盗匪在群山大川之间蜂起。

变法之初天下稍安,但变法愈演愈烈,天下却重新疲敝起来,这大概就是物极必反的道理吧。

先帝中年早夭,难道和变法酷烈没有关系吗?

臣以为变法应当停止,放还流放的豪强宗族,这样才能安定天下躁动的人心啊。”

反对变法的声音在换了一个皇帝之后,终于还是出现了,而且反对的还是之前支持变法的官员,认为变法的过程过于酷烈,太多的无辜之人牵涉其中。

他的想法代表了一些人的想法,但并不是主流。

几乎在这封奏章刚刚流传出去,还没等皇帝和洛宜做出什么反应,这位千石的官员就已经被长安城的士子喷了一个狗血淋头!

改制!

这才是当今大汉的主流,尤其是在热血的士子中间,如今的这个世道不能让他们满意,他们要求回到孝文之治的时代。

刘运万万没想到竟然有人把脸送上来给自己打。

当即就是一封措辞极其严厉的谕令发下。

“朕虽然年幼,却明白事理,如今天下的疲敝,难道不正是因为背弃了祖宗的法度吗?

大汉开国之初,难道有这么多无地的流民吗?

百姓失去了自己的土地,所以朕要再还给他们。

豪强大族强取豪夺来的东西,朕要拿回来。

昔年秦朝是怎么灭亡的呢?

难道是因为那些所谓的亡国贵族吗?

多么的可笑啊。

当年国家还存在的时候,尚且不是秦国的对手,等到秦国拥有了八荒六合,一统天下之后,区区几个贵族竟然能覆灭强大的秦王朝了?

简直荒谬!

是因为天下千千万的百姓要秦朝灭亡啊。

这才是天下的大势。

朕现在酷烈的对待不法的豪强,让他们一家哭,总好过一郡一国之内的百姓哭。

朕不怕那些豪强的阴魂来纠缠,朕担心天下的百姓不能安稳。

朕要让天下人都知道,这世间还有公理,还有正义,不全是那些阴暗肮脏!

还有宗亲外戚。

这是刘氏的天下,这是祖宗留下来的社稷。

这天下若是宫殿百姓就是大厦的根基和梁柱啊。

毁掉这些难道不是坐等大厦倾塌吗?

邦周为何能有千年呢?

因为姬姓的诸侯和姜姓的诸侯共同扶保周王室啊,有了周王室才有诸侯们千年的富贵,朕希望宗亲们都能清楚这一点。

就这样,是朕想要说的。”

皇帝这番话瞬间为他获得了不少的威望,为什么强人政治总是盛行?

因为这个世界上的绝大多数人都总是犹豫,总是瞻前顾后。

于是所有人都会本能的去信任一个能坚定自己信念的人,尤其是君王,耳根子太软的君王总是被人所裹挟。

俗话说,“耳根子一软,就为人所控,就为人所轻,说话不作数”,就是这样的道理。

上奏的官员面对这样汹涌的舆论浪潮,在惊惧之中自杀,长安城中的舆论却更加高涨起来,连续两代皇帝都坚定不移的支持变法,这让天下人都看到了汹涌不可阻挡的大势。

支持变法者,升!

阻挡变法者,去!

洛宜身处于漩涡的中心在无数情势的裹挟之下,稳固的重新开始制定计划,从悼帝刘阳的巫蛊案起,将近一年的时间,整个变法都偃旗息鼓,没有丝毫的推进。

如今变法被再次推到潮流的前端,天下的情势却发生了变化,需要重新调整的地方很多。

在洛宜忙碌的时候,刘运同样在挑灯夜战,从继位以来,他就有一种紧迫的感觉,他名义上的父亲刘阳因为没有子嗣于是选择了他作为太子。

刘运不想落到那样的地步,所以一直在努力耕耘。

ωwш• ttκΛ n• C 〇

但他绝不是沉溺女色,在耕耘完毕之后,他还会读书学习到深夜,白天则跟着洛宜学习处理政务。

洛宜惊叹他的学习进度,说他是难得一见的天才,但是只有刘运自己知道,他或许是有些天赋,但主要还是努力,通过压榨自己的身体来快速成熟起来。

“每日只有十二个时辰,唯有牺牲一些睡眠时间,才能学到更多的东西。”

这就是刘运的想法,他相信天道酬勤。

当年他在乡间就是这样学习的,所以才能在族中有名声,最后因为那么多年的努力,得到了皇帝的位置。

卷王永远不会停歇!

……

长乐宫殿中,刘运正处理着一些奏章,感觉有些累,于是决定看书休息一下,又感觉有些困,唤道:“给朕上杯茶。”

宫娥为刘运斟茶刘运眼睛没有离开书,伸手将茶杯拿起,突然感觉一阵天旋地转,眼前一黑,然后倒在坐席上。

“当啷。”

茶水洒了出来,落在地上咕噜咕噜的滚出好远,宫娥惊得根本就说不出话来。

幸好殿中不仅仅只有她一人,当即有人惊叫起来,殿中一片匆忙。

“陛下昏倒了?”

突如其来的消息将洛宜震的浑身发冷,他有些难以置信的望着面前正传话的使者,只觉得脑袋一阵阵的发昏。

他不知道自己到底是怎么走出大丞相府的,他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走进皇宫的,当他刚刚走到宫殿前的台阶下,突然殿中传出一阵震天的哀嚎痛哭的声音。

从声音之中,根本就听不出有多少人!

洛宜知道结果了,天子驾崩了,短短时间之内,甚至就连交待遗言都做不到。

他走进殿中,所有人都跪在地上,呜呜咽咽的哭着,只有刘运一个人躺在那里,没有了声息。

猝死就是如此的突然,洛宜麻木的问着原因,听到皇帝每日压榨自己身体时,他脸上出现了了然,刘运没能重新摆正自己的身份,到了他这个地步,已经不需要如此了。

“召集群臣进宫。”

洛宜沉默许久说道。

连一年的时间都不到,大汉就再次失去了一个皇帝,收到消息的臣子们脸上都带着难以置信的表情,皇帝还那么年轻,怎么突然就崩殂了?

但是这就是无可争议的事实,不由任何人质疑,虽然继位时间短,但毕竟是真正的皇帝,身后事总要处理。

经过一番忙碌,刘运的尸身首先被收敛起来,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他没有帝陵,因为他继位的时间太短了还没有来得及修建。

另外就是谥号的选定,其实没什么可选的,他没有过错,也没有功绩。

“疏远继位曰绍”,只有这个讲述他来历的谥号是可以使用的。

等到太阳渐渐开始落下,群臣向宫外走去,准备明日再进宫商议皇帝的安葬。

洛宜同样向着宫外走去,他走在宫中的甬道中,抬头突然望见了半个身子落下的太阳,红彤彤的,无限美丽。

夕阳!

“这就是天意如刀吗?

老祖宗啊,洛宣公当年到底是如何逆转天命的?

好难,好难啊!”

洛宜嘴角流出一丝鲜血,直挺挺的站在那里,就像是一座巍巍高山!

————

孝绍崩殂,无所记之,大丞相宜曰:“先帝有能,勤敏好学,英姿果毅,有孝宣皇帝坚韧不拔之姿。”——《汉书·孝绍本纪》

————

昭忠毅公者,性深沉,多远虑,睿而能治,强而善断,于天下疲敝之日,慨然独行,横压豪强,诛除不法,遂有天下见光,民变稍安,乃天命所授兴夏之臣。

惟有心悲性拗,时二帝皆崩,昭忠毅公悲怆,不能自已,竟至陨身,悲哉。——《汉书·洛昭公世家》

求月票,已经掉出前十了,呜呜呜。

(本章完)

第370章 兄弟二人第894章 制史!为历史破除迷雾!(4月初求月票!)第559章 婚姻,神佑革命!作者君乐极生悲噶了第450章 神庙军!第251章 项羽,吕氏是有骨气的!第57章 九合诸侯 一匡天下第259章 谏楚第70章 天下公子,尽皆来洛第107章 天,落下了雪第534章 进长安第833章 挥剑刺心,为我所控!第408章 刘彻的宏伟计划和觉悟第189章 阳谋之计:兑子第859章 威震诸夏!(卷末)第413章 长安,霍去病真香第874章 李氏承天!洛氏开帝业的回报!第211章 诸夏,洛氏回来了第747章 刘备的机会第251章 项羽,吕氏是有骨气的!第881章 贞观元年!(10000字,感觉我要燃尽第831章 操蛋的草台班子世界第495章 史官风骨,不过是不屈权贵 秉笔直书第413章 长安,霍去病真香第528章 灵爵十二年,诸事落毕第524章 王昭君为洛氏带来的改变第184章 列国反应第705章 与神庙军和敢战士的差距!第185章 洛人为何而战第738章 疯狂的背叛!第777章 愿以赤血挽天倾!第733章 第一只能是我们的,孝子急了第269章 昭公,救命啊!第140章 大齐和大魏都天下无敌第574章 洛霄第404章 给你背心来一刀第86章 洛瑜开始秀操作第614章 奋勇而为天下先!第677章 第二次化国为家!第52章 苍翼之盟第70章 天下公子,尽皆来洛第714章 四神医第376章 为盟主叶落殇枫加更(加更了,求月第824章 人心已乱1第134章 为盟主大佬帝木乡之人加更第286章 汉承周室,其命维新(一)第366章 梁王刘彻!第584章 大汉诸豪门第136章 韩国:毁灭吧,我累了第456章 公车上书!第748章 又一诸侯薨!第447章 高低端路线第70章 天下公子,尽皆来洛第732章 战三英!第304章 和楼兰借财宝第500章 大概是日常第596章 洛家主祭祖问天命第396章 为盟主书荒被迫写书加更第536章 姬昭的期待第457章 朕不允!第3章 三监之乱第801章 四时之神,神庙!第9章 姬完与熊顿很重要的单章!兄弟们必读!第569章 苍天也救不了你,素王说的!第48章 管吕之交第186章 秦洛之战:弩第739章 几人称帝?几人称王?(卷终)第468章 国朝同休,罔替世袭第853章 素王不许,太阳也不能落山!第126章 魏卿之死第513章 孽子第335章 一人加冠一人薨第160章 洛载不服第487章 皆杀,皆流,皆刑!第29章 褒姒第619章 旌旗漫卷诸侯落第824章 人心已乱1第674章 一年!二牧之争!第649章 刘郎才气第387章 大战第479章 三年之期已到,人心浮动!第656章 众聚诸侯,洛空求祖!第154章 终入洛第499章 制典第132章 洛国:韩侯,不会说话可以闭嘴,就第892章 国师真不愧是国师!第201章 制造谶言第226章 双方第93章 天下局势,安居昭城而天下息第881章 贞观元年!(10000字,感觉我要燃尽第895章 让圣王光耀万年!(4月初求月票)第603章 纵横无敌洛子凌第222章 洛村(为盟主叫我王子陛下加更)第281章 重启庙号 谥号体系第894章 制史!为历史破除迷雾!(4月初求月票!)第385章 匈奴小霸王第753章 魏王赏无可赏,封无可封!第438章 洛氏二三事第589章 佛道相争锋,无双欲向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