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9章 尽入彀中!

第669章 尽入彀中!

为什么洛楚要问这几人是否接受呢?

因为没有任何人会喜欢外来者抢占本地的资源。

教育、医疗等资源尚且会吵得不可开交,权力这种资源更是不能拱手让渡的东西。

但偏偏因为三互法的传统缘故,大多数的军阀总是外来的,军阀为了摆脱本地士族的控制总是会自带一批班底,这些班底通常都是外地人。

冀州袁绍手底下的颍川人和汝南人,兖州曹操手底下的颍川人和宗族武将。

士族认为你发家的资源都是我们给的,鞍前马后,任劳任怨,现在到了收获的时候,一脚把我们踹开,好处都给了之前的班底。

更可气的是,还不断的打压我们,实在是不仁不义!

荆州士族和刘表的矛盾就是这么来的,刘表单骑定荆州,荆州士族是出了很大力的,但是刘表后来想要引入外来的士人制衡荆州士族,于是荆州士族不干了。

不仅仅是刘表一个人,对军阀来说,摆脱本地士族的控制就是第一要务,使手下的派系均衡是极其关键的一点。

洛楚这一句话直接让在场众人愣在了原地,这句话细究的话,颇有些伤人,这是什么意思呢?

洛楚是在说现在吴郡所遭受的这些危险,很大一个原因是你们吴郡士族不行,没有杰出的人才,否则怎么会担心势力不如你们的人呢?

虽然洛楚说的很对,但是一时之间却让众人有些难以接受,其实这六家倒是没有那么不堪,顾氏的家主顾雍和张氏的家主张温都是还不错的文臣,在真实的历史上,顾雍在东吴做丞相整整十九年,这份能力算是强的,朱氏的家主也是能够掌军的人。

但是不够!

在这个风起云涌的大时代之中,就连大多数洛氏子都要依靠祖宗们以及昭城那么多智谋之士所研究出来的治政书才能在治理国政,富民强国上勉强跟上那些人尖子。

如果要玩奇谋诡计这种纯粹依靠天赋的东西时,远远不能和贾诩荀攸法正这种天生的人杰相比。

孙坚是一个真正的豪杰之士,单以战阵而论,目前天下之间能稳胜他的根本就没有。

纵然性格缺陷非常明显,但他出生寒门却能够一路厮杀到现在这个地步,麾下诸将都不容小觑,绝不是江东士族这些人所能够抵挡的。

陆氏的家主想到了自家有一个天赋超绝的子弟,是自己所见过的最杰出的子嗣,一旦成长起来或许可以纵横天下,但可惜年纪太小,现在还不堪大用。

洛楚目光熠熠的望着众人,他是桥巍所引荐来到江东的,如今算是这些江东世家大族的领袖以及代表,但这不代表他就一定要完全按照这些大族的利益去做事。

如果今天这些江东的世家大族拒绝了他的要求,他会最后帮这些人做一些事情,然后带着大小乔姐妹以及愿意和他走的人离开江东。

洛楚敢肯定江东士族的结局一定是被孙坚带着吴郡之外的人杰攻进吴郡,最后不得不承认孙坚的存在,进而被流寓江东的士人以及寒门武将联手打压。

在场的六位家主,除了桥巍之外,剩余五人都互相看着,虽然没有说话,但是眼神之中所透露的意思众人都懂。

在他们看来,洛楚现在就是问伱们是愿意让渡出一些权力保证自己的平安呢?

还是要守着家族覆灭在军阀的战火之中呢?

战争有多可怕,这些江东士人虽然自己没有太大的经历,但是之前从徐州、豫州逃亡而来的士人已经告诉了他们。

曾经昌盛的家族,仅仅一场毁灭性的战争就彻底败落下去,家族之中声望高的族人死在战火之中,家族嫡系只剩下寥寥几人逃亡。

曾经积攒的家财全部流落,不知道有多少士族都彻底消失在了郡县之间,这毫不夸张。

正是因为见识到了中原士族的下场,这些江东士族对洛楚的出现才这么欢迎,能够保境安民的存在,是他们所唯一期许的。

桥巍老神自在的安稳坐着,眼睛甚至都微微眯着,似乎已经睡着了一般,这之中的纷纷扰扰与他无关。

吴郡六姓相交百年,同气连枝,相互之间联姻极多,所以他花费了桥氏和洛氏之间数百年的情谊将洛楚请到这里,还亲自将自己的一双女儿奉上,这已经足够了,到底能不能抓住机会就不是他所能决定了。

虽然吴郡六姓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但谁能控制住其他人的想法呢?

桥巍自认自己做不到,一切都交给上天的命运吧。

顾雍心中闪过无数的念头,又望了望桥巍,最终还是下定了决心,本来就是为了家族平安,为了这一点就算是付出一些代价也就罢了。

于是在收到其余几人的信号之后,他便向洛楚作揖说道:“公子。

自古以来未曾听说过不重视贤才而能够使社稷安定的,一朝一国皆是如此。

如今江东贤才不足于是陷入了这样尴尬的境地之中,这是上天对我们的警示啊!

如果不恭敬的对待上天,想必一定会遭受到上天的惩罚吧。

现在公子您说出这一番话来,雍深深地为之感慨啊。

我对汉室有什么汗马功劳可言吗?

我对江东又有什么贡献是值得自豪骄傲的吗?

细细数来却是找不到片瓦只砖。

只不过是依靠了顾氏门第的资格,而受到江东士人的奉承罢了,却因此而如此的得意忘形。

这是恃豪忘敬、谦虚不足啊,如今遇到孙坚这样的豺狼于是陷入了危险的境地之中,这难道不是对过去的惩罚吗?

现在得由您的提醒,于是使我等从其中挣脱出来,是应当招揽出生在扬州以及流寓在扬州中的贤能之士啊!”

桥巍陡然睁开了眼睛,脸上忍不住露出了笑容,在桥巍看来,这些人做出了最正确的选择,见到桥巍的反应,其余五人心中忍不住稍微松了一口气。

身为洛氏曾经的分支,桥氏的祖先是号称“邦周天命最后的余晖”的洛武公的亲弟弟,后来又有祖先追随了昭圣王洛陵那么多年,还在昭城之中生活了那么多年,对洛氏极其的了解。

洛氏虽然一直以来都追求公平一点,进入汉世以来,对世家豪强大族持打击的态度,但并不是那种酷吏风格,一定要将世家豪族连根拔起的态度。

因为洛氏相当的务实,当年洛文公改革的时候对大贵族大奴隶主妥协,洛宣公改革的时候对一部分大诸侯开刀,对另外一部分大诸侯妥协,这都是务实的表现。

世家豪族存在的根基以目前来看是难以摧毁的,那洛氏要的东西就改变了,只要这些世家豪族保证风气是向上,保证价值观是正确的,以及能够给底层留上升通道就足够了。

换句话说,你是世家豪族,生来就富贵,这是你的福气,那就好好当个道德高尚的好人,不要依仗着家世去干那些狗屁倒灶的事情,这就足够了,这并不难。

而且洛氏是相当念旧情的家族,可不是那种大公无私的圣人家族,一般来说只要不做过分的事情,洛氏都会给旧人一个体面的结局。

这些吴郡士族既然选择了相信洛楚,只要后续不搞骚操作,那洛楚不会让他们吃特别大的亏。

洛楚听到顾雍这番话,又看了另外几位吴郡大族家主几眼,同样心中暗暗松了一口气,如果可以的话,他还是不愿意离开江东的,站在这片土地上他有一种颇为心安的感觉。

吴郡士族表完态,洛楚知道是自己应当表态的时候了。

他的神情很是放松,但是眼神以及声音却很是认真的说道:“楚有一番话想要趁此而言。

这世上有主动去招纳贤才而使自己受损的吗?

纵观一千三百年史册,未曾见过这样的局面。

百年后汉,士族多在郡县之中盘踞,若不是万不得已,是没有士族愿意出奔到异地的,这是因为什么呢?

因为离乡卑贱啊!

但是中原乱战,破家灭门幸存的士人,躲避战乱的士人,又是何其之多呢?

这些士人有的流寓在江东,有的流寓在荆州,等待着明主的出现,我前些时日便得到了一个士子,名为诸葛瑾。

乃是徐州琅琊郡的诸葛氏子弟,之前到江东游学,结果因为战乱没有返回徐州,就在江东流寓。

这诸葛瑾有大才,无论是待人接物还是风物才能,都是上上之选。

前些时日岳父同我说,在庐江郡中有望族子弟姓周名瑜,字公瑾,同样有大才,是江东少有的风流人物。

我当时就惊奇道:‘既然有这样的风流人物,为什么不将之收揽于吴郡之中呢?吴郡乃是扬州精华之所在,吴郡六姓乃是江东士林之冠冕,若是伸出橄榄枝,难道会有人不愿意接受吗?’

周瑜是扬州本地的贤才,诸葛瑾是流寓而来的贤才,这样的人在江东还有多少呢?

让这些的大贤之人流落在江东的山水之间,而不能尽用,等到孙坚这样的人攻上门来,却要高呼‘为之奈何’!

长此以往,不过是强者过江即为江东之主罢了。

到了那时江东士族又要如何自处呢?

固守的人一定会被天下所淘汰。

既然诸位家主都做出了选择,那之后楚会向整个江东发出招贤令。

这将会是诸位所做出的最正确的决定,没有之一。”

顾雍等人皆带着些许的羞惭之色,洛楚是个还未曾加冠的少年,但是却已经看的如此通透,顾雍沉默了一下又问道:“公子,不知道这招贤令要如何招贤啊?”

虽然是要召集贤才,但到底怎么招还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招贤令这种东西代表着大量的人事变动,他们虽然决定要出让利益,但出让多少这是一个相当重要的事情。

如果这一次出血太大下一次还有没有足够的资源去出血都说不准了。

洛楚当然知道这一点,他心中实际上早就有腹稿,朗声说道:“此次招纳贤才主要是招纳那些真正的大才之人,是要优中选优,贤中取贤,武要万人敌者,文要白衣卿相。

至于基层官吏便依旧按照旧制,希望诸位众志成城,毕竟改变基层吏员是我所不愿意去做的。”

听到洛楚的话众人终于放下了一些心,如果只是要招纳贤才之士的话,那对他们的冲击还是不太大的。

众人又商议了一些,然后一起离开了这里,等到几人皆离开了洛楚的府邸后,却未曾分开,而是又聚在一起感慨着。

桥巍乘坐着马车离开前笑着说道:“公子楚是我桥氏的女婿,公子楚若是江东之主,桥氏便是外戚。

六大家族同气连枝,只要你们家族之中有杰出的子弟,自然能够进入到公子楚身边,自然能够在江东占据高位,你们又有什么值得担心的呢?

与其担心这些,不如去好好教育族中子弟,若是有才能就好好培养,以后出将入相岂不美哉?

若是没有才能的,那就锻炼他们的品行,公子楚出身洛氏,极重德行,若是德行优秀,未必没有入仕为礼官的机会。

正如公子楚所说,这是我们的机会啊。” 说罢就直接登上马车离开了,留下其余几人反应,陆氏家主登上马车,准备回家族中去好好教导那些子弟,其余几人也反应过来,陆陆续续坐上了马车离开这里,准备迎接接下来的变局。

洛府之中,洛楚安静的在堂中坐着,小乔见到父亲以及众人都已经离开,于是从后庭之中走出,安静地坐在洛楚身边,洛楚嗅着从小乔身上传来的一阵阵沁香,头脑再次清明的放空起来。

这些时日因为孙坚带来的烦躁压力都渐渐消散一空,他转过头望着温婉若春水的小乔,伸手握住柔弱无骨的柔荑,忍不住感慨道:“这世间诸事的纷乱烦杂,真是令人生厌至极。

若是能得一洞天福地,只愿沉醉于卿双宿双飞,再不理这世间的俗务啊。”

小乔脸上带着温柔的笑意,经过这一年与洛楚的相处,她对眼前这个年纪只比她大一点的少年了解已经颇深。

这是一位颇为少年老成的英雄豪杰,但内心深处时时刻刻都装着想要隐居山水之间的想法,身怀一身的治世之道,还擅自兵道厮杀,但是真正喜欢的是道家,甚至是神仙家的玄学,对佛门的出世红尘也颇有涉猎,是一个矛盾到了极点的人物。

他每每处理政务以及军务时间略长就会生出无限的烦躁,继而心情沉沦,只有江东秀美的山水画卷和自己温柔小意的陪伴才能够缓解这种症状。

她反手将洛楚的手握住摩挲着,缓解着洛楚内心之中的疲惫,柔声说道:“良人,这世上不就是如此吗?

霜儿曾经听过顶天立地者的故事,天地崩塌时,那与天齐高的人,挽救了天下苍生。

现在良人您不就是这样的人吗?

整个江东数百万人都依靠着您啊,父亲经常和霜儿说您是个大英雄大豪杰,霜儿也这么认为。

霜儿听说大丈夫的志向,是比泰山还要高,是比东海还要浩瀚,是要让宇宙都为之斗转星移的。

相比于这样的志向所谓的温柔乡,又算得了什么呢?

霜儿不过是有些容貌罢了,对天下所做的贡献,对江东所存在的价值或许还不如您的发丝,若是良人因为霜儿而有所懈怠,难道不是霜儿的过错吗?”

洛楚松开小乔的柔荑,轻声笑道:“霜儿,去将琴与箫取来,你来抚琴,琴箫合奏一曲,尽情抒发心中之意。”

小乔见到洛楚眉心之中的烦忧渐渐消散不禁有些欢喜,又听到洛楚要抚琴更是惊喜交加,她最喜欢和洛楚一同抚琴弄箫。

……

洛楚的动作很快,招贤令很快就从府中公布了出去,第一时间就传遍了吴县,然后是吴郡,之后很快就向着周围的郡县之中传去,在吴郡六姓的积极配合下,这些招贤令至少在吴郡、会稽郡以及丹阳郡都公布的比较深入。

至于在九江郡、庐江郡以及豫章郡中,这封招贤令传播的同样是比想象之中更好的,至少这些州郡之中的士族以及寒门都收到了这一封招贤令,这已经相当的不得了。

士族之中主要是培养那些能够出将入相的人才,而普通的豪强地主则更多的是将领。

洛楚这一封招贤令没有使用吴郡六姓的口吻去发,因为那样的效果会不好,他是完全以江东之主的语气去向整个扬州发出了召唤。

“我本来并非江东人士,未曾加冠,只不过是昭城之中一个普通的少年而已。

因为祖辈的一些功绩得以被一些德高望重的长者所信重,于是共同推荐我来做一些简单的工作,甚至还举荐我作为扬州牧。

来到江东不过数日,就得到了江东诸位士人的盛大欢迎,这如何能不让我诚惶诚恐呢?

深恐自己不能做出一些成绩,继而让江东父老感到失望啊。

来到江东时日短时,我一言不发,是因为担心不了解而做出了什么错事,如今进入江东时日略久,终于有些话可以与江东的诸位贤士交流一番。

江东秀美,风景人物皆有别样风流,这是我所见到的,中原战乱,江东幸免于难,这是何等的幸事呢?

我来到江东,见到了这一方秀丽风光,惟愿江东永远安定祥和,不参与进那滔滔的战火之中。

但这又何其难呢?

不知多少的虎豹豺狼试图吞下江东,我思来想去,这世上哪里有刀刃握在他人手中,却祈求安定的道理呢?

握着锋利的宝剑才能够安定,拥有能战的将军国家就能安定,善用治国的文臣,天下就不会生乱。

想要让江东安定下去,想必就需要这样的贤才吧,现在我在这里向着江东呼喊。

有没有外州流寓在江东的士人呢?

这或许就是上天所赐予你和江东的缘分,我曾经听闻在外地为官,能够身居高位的,都是能够名留青史的重臣,现在江东有没有这样的重臣呢?

江东的显贵人家愿意善待你们这些士人,给予你们衣食和财富以及尊严。

有没有不在吴郡之中的士人呢?

如今天下十三州之中,未曾有州牧的已经不曾见到了。

昔日天下之间以郡为国,以郡为家,五姓七家之外,诸世家大族皆以郡为声望所在,但如今形势难道不是大大的改变了吗?

州牧总管军政一切大权,各郡之间难道不正是如同兄弟一般吗?

若是以各郡之间作为划分,扬州的力量难道不就被分散了吗?

这想必是不好的。

所以我在此颁下这封书信,在吴郡之中召集扬州豪杰以及流寓在扬州之中的豪杰之士,只要你们觉得自己有清平天下的卿相之能,有平定天下的虎臣之才,还请来到吴郡之中。

我在这里等着你们的到来。

希望能够授予你们显贵的地位,希望能够得到可以使江东安定的大贤,希望能够得到足以牧守一方的太守,希望能够得到统筹一州的王佐之才。

就依照以上的标准,传遍扬州的各个郡县,使所有人都知道这件事。”

洛楚以扬州牧的口吻发出的招贤令瞬间引起了轩然大波,从这一封信件之中,除了最开头洛楚提了一句吴郡士人的欢迎之外,所有人都见不到吴郡六姓的影子。

但是这封招贤令却顺畅的通行在扬州的各个州郡之间,这代表着吴郡六姓认可了这封招贤令。

这代表着什么?

这代表着这位洛氏公子楚已经搞定了吴郡六姓,吴郡六姓开始向公子楚即将组建的幕府让渡权力!

若是在这个时候进入公子楚的幕府之中,那瞬间就是鱼跃龙门,莽蛟化龙!

至少在江东地区,瞬间就成为了顶级权贵。

尤其是那些流寓在江东地区的士人,都在等待着这么一个机会。

不知道有多少人等待着一个可以打压吴郡士族的军阀出现,他们凭借着非扬州人的身份定然可以在新政权之中身居高位。

只不过万万没想到这个机会竟然是洛氏子!

这让众人更是喜出望外,虽然不知道洛氏子为什么会主动成为一方之主,但这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立刻抢占新幕府之中珍惜的位置。

吴郡一座山丘的城镇之中,有两个士人正并肩望着这一份招贤令,脸上满是欣喜欣慰的神情。

“子布!”

“子纲!”

两人互相称字,然后相视一笑,齐声道:“机会来了,该是出山大展身手了。”

张纮感慨道:“这桥氏的底蕴真是深厚,竟然能将一位洛氏公子请到江东来主导局面,若不是这位洛氏公子楚,这些吴郡士族,都是瓮中之鳖,定是要损失惨重,最后不得不与孙坚合作了。”

张诏认可的点了点头道:“是啊,万万没想到江东的局面竟然会被这样盘活,我们的计划也出现了变化,不得不提前出仕了。”

这二人正是从徐州躲避战乱而来到江东的张诏和张纮,这两人来到江东之后,因为同是徐州人,又皆有大才,于是一见如故,相伴隐居在这吴郡的城镇之中。

说是隐居,但二人还是有些声名在外的,吴郡之中不少人都知道二张有才,只不过之前没有施展的余地罢了。

本来二人是准备继续养望,然后坐等孙坚攻入江东,在关键时刻襄助孙坚平定江东。

但是洛楚的出现让二人的计划破产了,现在见到洛楚发出招贤令,于是临时决定前往洛楚的幕府,对抗孙坚,襄助洛楚安定江东。

这些流寓在江东的士人大多盘踞在吴郡之中,那些扬州之中其余郡县的士人对这一封招贤令的反应就更大。

前往吴郡掌控扬州,这是每一个扬州士人的梦想,吴郡姑苏这座城池所代表的是整个江东一千年来毫无争议的正统。

那可是从吴武侯庆忌开始就未曾遭受过大破坏的古城啊!

庐江郡中。

周瑜见到这封招贤令,脸上纠结万分,他不知道自己应不应该前往吴郡之中,他当然知道那位公子楚招募贤才就是为了抵抗孙坚。

他与孙坚的儿子孙策是一见如故的好友,这让他很是纠结,出于本心来说,他是想要去吴郡的,他对自己的能力实在是太过自信了,出将入相,古之贤臣不外如是。

但是和孙策的义气又让他不愿意这么做,毕竟很有可能之后会和孙策在战场之上对上。

他正在这里纠结家仆匆匆走进来汇报道:“少主,子敬公前来拜见。”

“子敬?”

周瑜有些惊讶,但是转念一想就知道鲁肃为什么会这个时候前来拜访自己了,定然是因为这个招贤令。

周瑜心中神念电转道:“快快请进来。”

————

楚主江东,察举名士,拔擢贤人,犹觉不足,日夜所忧遗贤于野,遂发招贤令,广求贤能智谋王佐之士,令下旬日,遍传州郡,士情汹涌,诣吴郡士千百人,楚笑曰:“江左群豪,尽入吾彀中矣!”——《吴书·豫章郡公世家》

兄弟们,每天日万,求波月票!

彀(gou,四声!)

(本章完)

第759章 汉终于斯!汉立于此!(本卷结束!第301章 洛仲堪第774章 千重劫难惟此心!新年写给书友的一封信第241章 给韩信赐字第654章 刘合的死第428章 刘旦第643章 互斥!第797章 吾为洛神犬马也!第105章 晋国人最强的天赋:内斗第514章 惊天之变!第48章 管吕之交第172章 秦王政第813章 宫闱有乱怨何人?第706章 不说天子说什么?第553章 洛琪谋皇宫第310章 负帝于背,总摄国政(下)第483章 请你喝茶你不喝第807章 洛显之,三日三迁!第498章 殷商第246章 洛陵和项羽的分歧所在第278章 帝崩第638章 洛氏的选择第738章 疯狂的背叛!第144章 撑不住六国合纵,不配为天子第141章 秦国背刺,齐魏终结第784章 有一剑从天外来!第892章 国师真不愧是国师!第329章 凋零第71章 孔子第256章 洛新见洛陵第715章 支线剧情医圣,结束!第18章 摄政会议第494章 重判重刑第386章 大型资料片开启,天命的猜测第759章 汉终于斯!汉立于此!(本卷结束!第71章 孔子第244章 惊变第635章 愿结同心第350章 阿景,你要老婆不要第728章 兄弟再相见!第682章 我的妻子在哪里?第646章 美第108章 洛水和议第22章 再行封建,十二诸侯第674章 一年!二牧之争!第483章 请你喝茶你不喝第485章 人的荣幸?邪里歪说!第45章 割土(为盟主第二次睁眼看世界加更)第417章 祁连山下擒两王第650章 洛楚第547章 王莽与昭城第620章 一往无前洛阳行!第288章 岭南行第571章 天下楷模洛子川!第18章 摄政会议第673章 大汉不会亡!第404章 给你背心来一刀第140章 大齐和大魏都天下无敌第339章 对比第650章 洛楚第835章 人无再少年!第356章 洛陵的忧虑第336章 哀荣第767章 洛氏现代番外:瓦莲京娜的洛国留学第15章 姬完山崩 姬息监国第819章 天下事在人心忠奸!第75章 庆忌为君,吴越风起第620章 一往无前洛阳行!很重要的单章!兄弟们必读!第530章 麒麟阁上(卷终)第491章 元封第十八年的夏天第705章 与神庙军和敢战士的差距!第112章 我全都要第596章 洛家主祭祖问天命第886章 李靖 李绩进京!第479章 三年之期已到,人心浮动!第167章 武公若在,何至于此?第719章 为大汉而战,而死第99章 宋陈:活不下去了,反了!第291章 我安排皇帝的婚事没问题吧?第131章 命运之门开始转动第893章 李洛联姻(卷末)第205章 始皇东巡第852章 洛苏为家族定调!第632章 我要行的路走完了第494章 重判重刑第545章 旧的时代结束了!第883章 洛苏第二次讲道,开明政治!(8400第863章 诸洛!第387章 大战第751章 洛燕进洛阳!第481章 把我洛氏当病猫了?第12章 熊顿问鼎第490章 靖难功臣的时代过去了第272章 韩信,洛陵向北第54章 合诸侯第54章 合诸侯第463章 谁堪为帝?第469章 胡人再现,无疾有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