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9章 世上从不曾有尊贵!

诸帝于洛水大誓,洛呈之记作史册,其间有万民齐心,其间有魏帝遭噬,其间有三皇骇然,其间有惶然由心,诸帝、群臣,自东汉、西魏、南梁、北燕四极齐聚,共祭洛神,誓后又于洛水而散,正如渐流散之洛阳王花,诸帝各归其国,履誓大作。

梁国萧衍,自洛阳顺颍水转道大江返回建业,当即将洛有之召入宫中,洛有之驱车在建业宫中一路奔驰,宫中卫士见之,皆手持锋刃,目不斜视,洛有之于梁国宫中有通行之权,就算是皇后和太子在这里也不敢阻拦,洛有之跳下车后,匆匆往宫殿中去。

大殿中,规制恢宏,殿中多作金色,萧衍好佛,上有所好,下必效之,仅仅短时,宫中装饰就为之一变,祥云瑞兽多以诸佛菩萨所替代,充斥宝相庄严之意,洛有之走进后,便见到萧衍脚下正踏着一张两丈长、一丈宽的堪舆图,手中则持着一根黄铜所制、镀以金粉的铜棍正指指点点。

萧衍见到洛有之走进,连忙招手道:“青云,且来,按照洛水大誓,我梁国要全力出手,你看该征集哪一郡的士卒,该征集多少人,又该征集多少粮草,待朕出征,这梁国后方,要交给你来稳定。”

如今的梁国中,萧衍负责征战,他是个威武的马上皇帝,统兵之能,冠盖南域,他所信任的便是洛有之,拜为丞相,统辖群臣。

洛有之走上前来踏着堪舆图,细细看去而后道:“如今我大梁,有四州之地,荆、扬、徐、交,交州路远,且交州孱弱,不足为凭,扬州乃是我江东根本,不可妄动,这里不能征发民兵,陛下携一万丹阳兵、五千解烦兵出征即可,徐州、荆州,皆是天下大州,人口极重,一部自南阳出,一部自彭城出。

如今我大梁有民户一百五十万,民七百万,此番大战,短时恐怕无法结束,民与军之比,最好是一百,能维持国家正常运转,绝不能低于五十,秦始皇时期就低于五十,如果走到那一步,大梁必将于百姓怒火中湮灭,一切成空。”

萧衍对洛有之的推算自然是无比相信,但,他皱着眉头踱步,而后问道:“但七万大军是不是太少?这七万人中,是否包含辅兵、民夫,若是有这些人,岂不是战兵不过一两万人,辅兵尚可作战,民夫岂不是……”

洛有之摇摇头道:“自然是不包括民夫,但辅兵是包含在其中的,不过陛下,臣刚才所言,乃是我大梁官户,在我江东之地,隐户之多,谁也不曾知晓,陛下对此难道不懂吗?”

萧衍闻言有些尴尬,他当皇帝前就是最大的门阀士族之一,怎么会不懂隐户,没有隐户他那么多的私军是怎么来的,攻破楚氏皇族的军队从何而来,数遍整个江东的大士族,大概只有洛氏没隐户,洛氏不玩这一套,他连忙打个哈哈问道:“青云不必羞朕,且直说吧,隐户虽众,国家却无法调动。”

洛有之眼中升起亮光寒声道:“陛下御驾亲征,诸臣难道能够不随行吗?

臣请陛下按照氏族志所载,从江东诸门阀士族中拣选人物随军出征,这世上哪里有能白白得到荣华富贵的呢?

先祖积福,后人享福,这是自然之理,诸家的富贵是应该的。

但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自先祖豫章郡公坐江东以来,到现在这么多年,该是重新立下功劳,重新排定氏族志上诸家排序时了。”

萧衍闻言只觉眼前一亮,振奋道:“青云,好啊,洛水大誓下,谁都不能拒绝出征,而且只要重排氏族志的消息传出去,没有人会拒绝立功之事,只要他们随从出征,为了立下功劳,就一定会携带大量的部曲,这样朕就能不费吹灰之力得到数万精锐之卒,待战后归来,朕还能借此战,来重新划分江东势力,提拔新贵家族,抑制老牌家族。”

洛有之所思可未曾结束,又言语道:“陛下,自江东往北疆而去,有万里之遥,若从此地运粮补给,如何能安,不若以南粮补北国之粮,以北国之粮供给军需,臣写下一条呈,交予联军军需之官,核对调整,可免百姓三成劳役之苦,可免钱粮靡费之耗。”

此番联军自然由洛氏从中调和,尤其是军需大事,俱有洛氏之人于旁监督,以防止出现意外,萧衍闻言大喜道:“妙啊,青云,你果真是王佐之才,是洛氏当今的冠冕人物,朕得到了伱,就如同汉高得到文献侯和英侯,这下朕彻底放心了。”

洛有之微微颔首笑着,逐渐形成门阀的士族,既是优势,也是劣势,能充分利用其优势,来达成一石三鸟的政治目的,这一手纵然是他常观史籍也不由自傲。

萧衍很快便于宫中,召集梁国群臣,敕令曰:“朕锐发大誓,天下尽举,梁国不可免也,朕今决意,发锐卒七万,皆为精锐,朕欲亲征,慨然诸家,俱为名门,值此之际,皆当随行,以功叩祖,以德见人,无功者下,无德者劣,品评人物,俱依此战,咸使闻之。”

江东一众士族暗地里有气急败坏者,有踌躇满志者,有一言不发者,有担忧前路者,熙熙攘攘,北上者极众,俱出于氏族志百二十家,有锐卒三万,梁国舟船千百,大军十万,过淮河往北行,渡黄河时,望着那滚滚波涛泛起黄泥,江东士族皆裹衣撇嘴道:“黄河之水浊兮,不可濯吾足,长江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

长江水清澈的可以用来洗濯冠带,黄河水浑浊的就算是洗濯脚也不行,充分表达了江东士族对北方的不屑。

萧衍却从中听出了另外的味道,那是属于江东本土士族,和后来从中原迁徙过去的士族之间的一些矛盾,以及对未来的一些迷茫。

萧衍略一沉吟道:“黄河水浊,两岸却有千里沃野,百万生民,是我大梁不得不取的土地啊,自豫章郡公时,这便是我江东大愿,诸位爱卿觉得呢?”

江东士便不再多言,梁国和楚国终究不同,多说无益,且看日后风云。

梁国徐州大军北上过汉国境时,汉国亦征诸州诸郡,拣选良人,俱为青壮,汉国人口极多,发军二十万,浩浩汤汤,旌旗四溢,自黄河跨河而过,穿过冀州辽阔的平原和无数的城池,跨过数十年未曾越过的太行山,从太行井陉中穿过,一座座在并州盆地间矗立的城池,登上太行山后,望着冀州平坦而一望无际的平原,汉国将士只觉胆寒心颤,那居高临下、一马平川,将来燕国东出,该要如何阻挡?

此刻却不是思此之时,汉国将军遥遥望着那一座座矗立在要隘中的大城,而后是那无数黑甲披身的骑兵,燕国铁骑呼啸着从一座座城池中奔出,一辆辆大车紧随其后,上万并州骑兵齐齐聚合,为首将军奔上前来,高声吼道:“来将请通文书!”

汉国大将关辉将手中文书高高扬起大声道:“汉军调令于此,过太行陉,经盆地,如今过太原,皆在贵国皇帝所指路线,未曾偏离丝毫!”

经过别国国境,是位于诸夏腹心的楚汉二国所不能避免的,那自然不能乱走,早在之前,就已经设计规划好了行军路线,不能偏差,燕国大将检查后不再多言,放汉国大军过境,不多时,燕国大军同样出发,前往集合。

自天俯视而下,万里夏土上,处处皆是人影,正卒、辅兵,以及超过百万被征发的民夫,无数的粮草在江河上、直道上被转运,这是前所未有的大战,有洛水之誓的约束,诸国君主都尽可能的出力,以防违反誓言。

中原诸国皆发大军,凛冬城中,此地虽极北,却非是终年冰雪之境,春日之时,亦有漫山遍野之芳华,亦有苍翠漫天之林。

凛冬城,险要夺尽山势,城墙光滑似碧玉,上有青苔,建城不过数十年,却颇有旧作之感。

城中洛宫,亦有往昔之意,宫中堂前,执掌洛氏军务的洛呈之与洛氏家主洛羲之对席而坐,兄弟二人间烧着一壶水,面前置着茶,有清香弥漫。

二人间气氛略有些凝滞,洛羲之一封封读着手中的文书,过了许久,洛呈之将手中茶水放下,洛羲之亦全部读罢,洛呈之便说道:“梁国发十万江东锐卒、汉国发二十万冀州青州锐士、燕国发十万胡汉铁骑、魏国发十五万步骑,五十余万大军,其余民夫无算。

自后汉末年以来,未曾有如此军势,几乎整座九州天下都被动员起来,这等战力,清扫胡人,定能功成。”

洛羲之不太懂军事,但他是家主,能感受到别样的东西,皱眉轻声问道:“草原之大,五十万于其间,不过沧海一粟,若胡人远遁又何如?”

洛呈之轻抿茶水一口斩钉截铁道:“胡人强势,不会远遁,阴山下,草根尖,精华膏腴在其间,胡人只会与我决战,且有我洛氏在,我们有无数的方法能够寻找到胡人迁徙藏身之所,这场仗唯有正面硬碰硬。”

洛羲之起身推开屋门,望着院中那颗高高的碧绿的阔叶树,低声问道:“此番诸国四路出击,曹魏一路从关中,汉国、梁国由并州出直取河套,燕国一面从并州出发,以骑兵为二国掩护,一面从幽州出击,断绝草原东归之路,看来我洛氏亦要出击了,兄长亲自领兵,此番要带多少族人?”

洛呈之站在洛羲之身侧,沉默了一下,而后缓缓道:“剩余的敢战士,我要全部带走,城中十二岁以上青壮以及战马,都要随我出发,洛氏嫡系子弟亦如此,除十二岁以下者,无论男女,全部要随军,大概三万人。”

自祖宗保佑消失后,洛氏女失去了天生八十的武力,但依旧有卓绝的才情,可以作为随军的参谋。

最重要的是,她们体内流着洛氏的血,她们眉心依旧篆刻着圣痕,正如持千里道剑的洛玉,受神临而持五雷正法的大祭司,崩摧胡人天命,催动神器,不弱于男子。

在牺牲这方面,洛氏女不会让洛氏子专美于前,青天洒血,仅此而已。

嗯?

洛羲之闻言后,瞬间转头望向洛呈之,眼中是满满的疑问,他没说话,洛呈之却知道他要说什么。

整个凛冬城男女老幼不过十万人,十人抽一都无法长久坚持,基本上是你死我活的打法,其余四国都是百人口抽一。

当然,凛冬城现在不是国家形势,从实际上来说就是部落,不需要大量脱产的官吏,可以全民皆兵,可以女子从事生产,渔猎、种地。

但三人抽一,这依旧太过于过分了,几乎会将凛冬城抽空,这一战打完,凛冬城可以宣布直接毁灭,甚至就连延续都难以做到,寒冷之地,本就子嗣艰难,生育低下。

洛羲之是个优秀的医者,自然是个优秀的人口学家,他只略微盘算,便沉声道:“兄长,绝对不行。

如今凛冬城中,将老幼排除掉,即便日后渔猎种地都由女子来做,但还是不够,必须要有男子在,十二岁太过了。”

洛呈之拢在袖筒中的手一抖,眼中闪过一丝痛苦,却未曾松口,而是咬着牙轻声道:“出征草原,人太少担心不够用,诸国五十万大军,能与草原交战者,有三十万人,就算是行军者有能,我洛氏出征,责任重大,要破胡人天命,若是付出无数的代价后,没能破碎胡人天命,那该怎么办?

十二岁以下的男子都留在凛冬城,最多六到十年,凛冬城年轻一代就能恢复,过上几十年,等如今这一批人都去世,也就好了。”

洛羲之摩挲着手掌,过了许久还是坚决摇头道:“不行,绝对不行,十五岁,这是家族以及所有人所能够承受的极限。”

见到洛羲之再一次否定了自己,洛呈之用力抓住洛羲之的手臂道:“羲之,你不要妇人之仁,生死存亡的关头,要有舍弃一切的念头,我才是军务主管,你要配合我!”

洛氏此番出击,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攻破胡人天命,天命不落,一切虚妄,洛呈之永远谨记着这一点。

洛羲之一指点出,洛呈之就感应到一件神器出现在了自己的手中——四时之神。

洛羲之肃容道:“兄长,有些事的结果是不能预料的,那就不要去做,尤其是人口之事。

这件神器,名曰四时之神,这是家族目前所存留最强大的一件,能呼风唤雨、驱驰霜雪,是能够改变天象的神器,当年昭圣王用之于草原上召唤天灾,推迟了匈奴的国运和天命。

但兄长要谨记我们不是代素王意志行走人间的昭圣王,这件神器过于霸道,但凡发动就要洛氏之血且耗费家族底蕴极多极快。

昭圣王用之能让整个河套降下大雪,同样的底蕴消耗我们是做不到的,每一次使用都是家族所不能承受之痛,定要谨慎。

我会在凛冬城,时刻关注家族底蕴的变化,必要时刻会回收这件神器,人命珍贵,用神器和底蕴来消磨胡人天命,或许是更合适的。”

洛呈之手中握着四时之神欲言又止,他紧紧握住,而后踌躇道:“如今家族神器已不算多,底蕴亦不深厚,这个时候使用,是否不妥。”

在千里符和五雷正法使用后,洛氏已经基本上没有能够震慑的神器,唯有四时之神还比较有震慑力,但如果现在使用,一旦底蕴不足,四时之神的威慑将大打折扣。

武力衰微,神器无踪,洛氏还拿什么来抵抗未来的灾难。

洛羲之强行笑道:“先祖高瞻远瞩,迁徙辽东,家族如今待在这远离中原的辽东,没有人能威胁到凛冬城,至于些许胡族,此番诸国灭胡后,不值一提,大不了就是一百年、两百年后再出世,等现在所有的王朝国家全部落幕,我洛氏再临天下。”

一百年、两百年。

在遥远的三代时期,还不算是什么,但自秦朝开始,这是一个王朝存在的时间。

强如先汉,也不过是两百年,后汉甚至不过一百多年,若洛氏真的在辽东封城百年,两百年,出来的时候,如今的这些王朝,恐怕都已经化作尘土。

洛呈之闻言略微放下心来,洛羲之说的到也不算是有错,凛冬城很是安全,远远比曾经的昭城安全,他轻轻吐出一口气感慨道:“羲之,我这便走了,若是素王垂怜,我们就在九天之上再见,若是素王依旧无踪,我们就在黄泉下相见,为兄将于彼岸,等着所有人。”

洛羲之把住洛呈之的手臂,他想说些什么,但却完全说不出话来,眼中聚满了泪水,洛呈之明白,没再说话拍了拍他的手臂。

他走出院门的那一刹那,屋中传来了洛羲之悲痛至极的恸哭声,洛呈之眼中满是坚定的望了望湛蓝的晴空。

屋中,洛羲之直接瘫靠在桌前,滚烫的茶水被撞得有水流出,他的妻子和女儿从里屋急匆匆走出,一人连忙找抹布擦拭,一人见将他揽在怀中急声问道:“夫君,这是如何了?”

洛羲之颤抖着说道:“兄长去赴死了,好多族人都要去了。”

他女儿擦拭水迹的手停下,张张嘴轻声道:“伯父……”

“那本该是我的命数啊。

兄长本是伯父之子,当留于凛冬,坐镇家族,而我本该随军而行,去面对家族劫难,伯父将家主之位传于我,予我以大任,这是我之幸也,这是兄长之大不幸也。

及至此时,阖族而出,兄长奋先,再无回转之日,他的死,岂不是我的过错,这难道是命数若此,这……”

他的妻子这才知晓为何自己的夫君会恸哭,原来是认为洛呈之代自己而死,她连忙慰声道:“夫君,人生于世上各有其所任也,伯父使夫君为公,足可见夫君之能,于族中有大用。

兄长有征战之能,于是伯父使他为将,夫君有医者之能,于是伯父使夫君为家主,若是相换,于家族反而不利。”

这番话于洛羲之无用,因为身为家主,他是最清楚的,这次可不仅仅是兄长一人,打仗这种事,没有人知道结局,但此番所有人都知道结局,

洛呈之离开洛宫后,很快就开始召集整个凛冬城的儿郎,洛氏的,其他氏族的,望着那一张张或青涩,或成熟的面庞,刚刚还很坚强的洛呈之,只觉得手有些抖。

他自己是不怕死的,或者说,他已经做好了准备,但这些人……

洛呈之突然想到了一句老话,君以此兴,必以此亡。

因素王而兴盛的、因素王而得到的一切欢欣、喜悦,都在此刻化作锋锐的箭矢。

不知道有多少人围着他,大多数人的皮肤都有些粗粝,不是黝黑,而是风霜所致,带着粗糙的坚韧,洛呈之站在众人之间,想了许久,迎着一道道熠熠的目光高声道:“凛冬城的儿郎们,洛氏在这里向你们发出召唤,不再是敢战士,而是每个人。

我们现在要去迎战一个前所未有强大的敌人。

这个敌人有多强大呢?

我们每一个人,嫡系的,旁支的,洛氏的,非洛氏的,都可能会全部死在战场上。

十人去,一人回。

十人去,无人回。

我今日把你们带出凛冬城,却没有把握把你们带回来,害怕吗?”

害怕吗?

生死间有大恐怖,这个世界上没有人不怕死。

但世上又有无数的人不怕死,当死亡不仅仅是死亡,而仅仅是一种代价的时候,人就会开始权衡,看看自己死的值不值,轻于鸿毛那就不值,重若泰山那就很值。

而现在呢?

没有人问值不值,在所有人的最中央,是洛氏子,加冠的,未加冠的,都在那里,除了那些婴孩和稚童,几乎所有能叫出或者叫不出名字的洛氏子,都在这里。

在洛氏子中间,则是洛氏女,他们还有什么说的呢?

“公子,这些话不必再问,正如当初迁徙来凛冬城时,我等先祖曾言的,受洛氏之恩千百年,此命此血,魂灵俱献,犹不足以还报,洛氏相召,我等欣喜,唯有高举刀剑,道一声,素王在上。”

这番言语使众人皆慨然,齐齐挥舞手中利刃,“素王在上!”

在这震天的呼唤声中,洛呈之缓缓露出笑意朗声道:“既然如此,此番我凛冬儿郎,俱出辽东,虽所为何事,诸儿郎当知晓,但吾再言一遍,今日说尽未来黄泉路上,不做枉死之人。

前时洛水之誓,诸国齐齐发下大誓,要共同征讨胡人,这是遵从素王的训诫,延续诸夏道统。

此任此责,自古以来便是我洛氏的使命,此番胡人勃然而兴,或许是得到了一些命运的指引,我有一问,我们能容忍胡人的兴盛吗?”

胡人兴盛?

那是做梦!

在洛氏中问出此言,便如冷水落入油锅之中,瞬间喧嚣沸腾,洛呈之话音未落,凛冬城中此起彼伏的大吼声,便响彻云霄,无数宛如山崩般的吼声中,唯有一个答案,那就是——“不能!”

“是啊,不能。

纵然是胡人所谓的长生天钟爱,纵然是胡人所谓的神灵真的在世,我洛氏亦要挥舞锋刃,将之斩落。

我洛氏在此,一千四百年来,所防止的便是此事,今日胡人想要兴盛,那是做梦。

拼尽全力,流干血液,遵从祖训,让胡人再衰落下去,正如那曾经无数次所发生的,正如那曾经无数次遵从素王训诫所做下的大功,正如那曾经在尊王攘夷之路上的道道身影。

这世上唯有素王垂眸之地,这世上唯有诸夏,方为唯一乐土!”

听着无尽的欢呼声,就连洛氏子和洛氏女也沉浸于其中,他们的目光落在洛呈之身上,洛呈之的目光则高高的望着青冥,“至高至圣的素王啊,先祖,您到底去了哪里,为什么不回应子孙的祈祷,家族现在所做的,我们现在所做的,是正确的吗?”

姬昭没有回应。

天界中,姬灵均坐在桃树下的玉石阶上,片片桃花落下,她手臂支在膝盖上扶着脸颊,百无聊赖的数着落下的花瓣,她也在等姬昭回来,她是唯一一个知道老祖宗没事的人,神。

万里桃花林深处,恢宏的英灵殿中,又是一片石质化开,化作光点消散,洛苏的雕像,已经有一整条手臂化开,甚至就连半个肩膀上的衣物都已经栩栩如生。

咔哒。

英灵殿中,每时每刻都在响着这个声音,片片玉石落下。

————

这是一次奇迹的联合,数个庞大的军事帝国,发下庄重的誓言,然后团结在一起应对可预知的灾难,在西方的历史上,我们不曾见到,这种莫名的向心力,或许就是我们的文明在面对草原后进入黑暗,而东方如同太阳般愈发闪耀的原因。——《全球通史》

第680章 你的未来在哪里?第520章 嘴上说不要第866章 策勋十二转,卷卷有洛名!第656章 众聚诸侯,洛空求祖!第52章 苍翼之盟第593章 曹孟德欲报汉恩第816章 践踏庙号体系!第103章 秦人东出,没有人可以阻止的战争第72章 问道第464章 帝心莫测第890章 天可汗!(再次燃起来了,9000多字第448章 洛氏的道路第408章 刘彻的宏伟计划和觉悟第727章 猛虎柔情!第300章 相父第186章 秦洛之战:弩第782章 我意坚决不为贵第618章 天下势在人心向背之间第388章 刘彻:大汉慈父第549章 此心光明即可第269章 昭公,救命啊!第547章 王莽与昭城唉请假条第889章 颉利可汗很有跳舞天赋,冬突厥,亡了第539章 流放辽东鲜卑山!第426章 迎立第794章 人之恶心,一至于斯!第223章 洛亦的定位(新年快乐呦!)第691章 公子楚!第822章 洛显之的粮食改制论第344章 洛阳第767章 洛氏现代番外:瓦莲京娜的洛国留学第898章 功臣若何?(第三更!)第262章 项羽想要和谈第206章 帝星飘摇第471章 举荐!法将死?第523章 死后声名由我家!第509章 此子类我,当为尧舜第782章 我意坚决不为贵第688章 素王与你同在!第536章 姬昭的期待第778章 风流冠冕已落地!第478章 洛氏典藏第363章 天命之子:洛无疾第54章 合诸侯第393章 洛陵陨,万物生(二合一)第131章 命运之门开始转动第360章 朝贡第108章 洛水和议第680章 你的未来在哪里?第207章 始皇帝崩第157章 试探第24章 洛苏薨第814章 帝死!第643章 互斥!第873章 洛玄奘,素王赐姓,天下归一!第544章 皆亡第456章 公车上书!第597章 勤王军合围荥阳,洛子凌扬刀诸侯第814章 帝死!第164章 洛载薨,白起出第557章 震撼朝野的聘礼!第411章 懵逼的冠军侯第347章 回京第52章 苍翼之盟第530章 麒麟阁上(卷终)第30章 申戎入寇第533章 大丞相第750章 关中竟然是四战之地?第432章 圣主明君第274章 我在阴山上第552章 赵飞燕!第784章 有一剑从天外来!第591章 贾文和夜奔洛子明第544章 皆亡第726章 青州大都督!第425章 惊变第694章 人书!鉴照英豪!第373章 卫青第92章 三君薨,一圣陨,仁者无敌第623章 兵临洛阳城!第653章 洛阳有狂风暴雨,愤怒狰狞!第417章 祁连山下擒两王第79章 吾与良人孰美?第296章 废王第550章 关东诸侯扛不住了!第268章 天下要真正的一统第764章 幻想番外:穿越者降临1第520章 嘴上说不要第585章 大汉忠良董仲颖第351章 文华昌盛第719章 为大汉而战,而死第821章 慕容恪!第268章 天下要真正的一统第301章 洛仲堪第443章 洛氏来了,天就晴了第677章 第二次化国为家!第179章 全部带走,留下空城第50章 三战定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