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0章 晋阳起兵!

长安南的直道上,马车于道中疾驰,当此时,正值寒冬,关中万里,秦岭以北,山岭叶落,万木草枯,飞鸟尽绝,雪花飘摇。

在漫天大雪中,马车中铺着厚厚的锦裘,四面皆塞以厚物,阻拦寒风侵入,车中李秀宁抱着一个婴儿,面色略带焦急。

洛玄夜以及数名灵兵,和李氏的族兵共数十人正在风雪中策马。

那呼啸而过的寒风卷起晶莹的白雪,落在人的脖颈间,寒意凛冽,似乎要将人凝为冰晶。

倘若不戴手套,怕是片刻间便难以屈伸手指,生出冻疮,痛痒难耐了。

李秀宁间或掀开侧边车帘望向外间,便见到洛玄夜等人在雪中跋涉,纵然有皮衣和锦裘,但面上以及睫毛上,却披着雪挂着霜。

洛玄夜柔声让她放下车帘,她张了张嘴,没说话,寒风似乎吹到了婴儿身上,她连忙躲回车中,微微叹口气。

此番二人之所以这么急着走,是因为洛玄星集结大军下江都的消息传到了长安。

有洛阳的阻隔,长安消息不灵通,这个消息传到的时候,就代表着杨广已经死了。

李秀宁闻言纤细白皙的手握住洛玄夜,重声道:“夫君,你听妾身说。

这个房玄龄和其他人不同,他就连杨坚都不放在眼里,在杨坚时期,他就多次批评杨坚,认为隋朝的国祚不长,不论是否有夸言的成分,但他所表现出的远见卓识足以让李秀宁看重他。

如今的关中还处于隋朝的控制下,洛玄夜等人脱身还废了不小的功夫。

洛玄夜和李渊的几个儿子,除了人憎狗厌的李元吉外,关系都还不错,但依旧有亲疏之分。

你不怪我让你身陷险境,我已经很是……”

万事俱备,只欠杨广死,让关中彻底乱起来了。

他反握住李秀宁的手,沉默许久道:“夫人,等我回来。”

……

从晋阳起兵则艰难许多,一路上要攻克的关隘以及重镇实在是不少,所要经历的大战,极其艰难,让你回去,我是下了很大决心的。

洛玄夜一怔,望着李秀宁的眼睛,里面是满满的坚决和一往无前。

三月,杨广已死,但关中还未曾得到消息。

关中没有窦建德、王世充、李密那种极其强横的势力,有堂叔和我们现在发展的势力在,这里并不危险。

他和李世民的关系更好,这种关系和相处时间长没有什么关系,只和人有关系。

李秀宁和洛玄夜夫妻二人一体,洛玄夜是万人敌,主统兵,李秀宁眼光长远,则作为后勤以及势力之主。

天下皆反,这里说的皆反不是义军,而是隋帝国内部的那些贵族。

洛玄夜闻言惊道:“这如何可行?

李秀宁如释重负,她脸上带着欣喜,埋在洛玄夜怀中,“我和孩子都会等你的。”

你才生下孩子不足一年,我怎么能将你独自留在长安,面对现在纷乱的局势?

绝对不行,我不能把你一个人留在这里。”

李秀宁和洛玄夜必须早做打算,二人经过简单的商议,就决定在关中就地起兵,以响应未来的李渊。

洛玄夜和李秀宁的计划很顺利,在杨广的死讯还没有传来的时候,二人就已经收拢了一批豪杰,其中有一个叫做房玄龄的士人,很受到李秀宁的重视。

……

保护二郎。

鄠县是你我共同发展起来的,难道你还不清楚吗?自保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洛玄夜所说的家仆自然是灵兵,但其实这个主意也不算好,灵兵单独出行,是不合适的。

在前往晋阳的路上,洛玄夜就一直都在思考李秀宁最后所说的那一句话——

洛玄夜没有丝毫的耽搁,第二日就率领着一干人往晋阳而去,至于灵兵则留在了长安保护李秀宁母女。

李秀宁和洛玄夜收到了李渊从太原送来的信,让他们二人速速返回太原晋阳,为了安全,信中没有说其他消息。

即便是洛氏亲自以素王的名义诛杀杨广,但愿意给隋朝效忠的人,依旧大有人在,这是士的自我坚持。

李秀宁情真意切的说着,洛玄夜已经有些被说服了,真正让他下定决心的,还是李秀宁的最后一句话。

从晋阳到关中,一路上要攻取西河郡,还要攻下重兵把守的霍邑、绛郡和河东郡,还要防备晋阳以北的马邑,父亲需要你这个万人敌的猛将。”

比如李渊。

他们夫妻二人所奔往的鄠县,有李氏的产业,可以作为根基,在关中目前的势力中,还有一支是李渊的堂弟李神通统率,这可是二人的另外一处依仗。

但二人立刻明白了杨广已死,李渊让他们回去造反,之所以这么隐晦,是担心遭遇不测。

关中是早在两年前就定下来的未来李氏攻略。

她只说李世民,却不说李渊和李建成,这是明显的感受到了一些东西。

捏着手中的信件,洛玄夜沉声道:“夫人,上次寄给父亲的信,看来是没有送到父亲手中,他不知道我们正在关中发展,这次我让洛氏的家仆去送,就不需要担心了。”

夫君,保护好二郎!”

杨广一死。

李秀宁沉思着,她脑海中闪过许多可能,最终坚决沉声道:“夫君,你返回晋阳去襄助父亲。

这个极其聪明智慧的女人,紧紧的盯着洛玄夜道:“一个家族取得天下,不仅仅要实力,还要有运气,我李氏现在就有这样的机会。

难道伱不相信我的军事才能,还是不相信房玄龄的治政能力?

洛玄夜虽然政治上天赋不算高,但他直觉是很敏锐的。

李世民是真正的气量大,而且最关键的是,说他不好的地方,他是真改,而不是狡辩,或者表面上听从,暗地里照旧,用比较官方的话说,李世民有王者的气度,能让人折服。

所以渐渐洛玄夜就开始靠近李世民,即便李世民是嫡次子,但他依旧义无反顾,就算是以后李世民不能成为天子,他也不后悔。

他以极快的速度回到晋阳,身在河东的李建成仅仅比他快了半日,二人几乎是前后脚进了晋阳。

洛玄夜匆匆下马后,直接便往府中而去,他是李渊的女婿,自然不会有人拦着他,走进院中,恰好遇到正在踱步的李渊。

他见到洛玄夜先是一喜,然后便见到李秀宁不曾来,急声问道:“贤婿,秀宁呢?”

洛玄夜连忙将二人之事告知李渊,李渊闻言震惊莫名,既而感慨,又将洛玄夜带入堂中,李建成和李世民几人得知洛玄夜已经归来,连忙走出。

李世民来到洛玄夜身边,欣喜道:“姐夫,此番父亲终于下定决心了。”

在晋阳的这段岁月中,发生了什么洛玄夜不得而知,但他知道一定是很惊心动魄的人心博弈。

不过到了现在,已经不再重要,只剩下举义这件事了。

洛玄夜左右一看,未曾见到李智云,他一问,堂中气氛顿时有些不对,李建成脸上带着几丝羞愧,李渊和李世民脸色有些难看。

洛氏是李玄霸的救命恩人,所以他一向亲近洛氏,他挪到洛玄夜身边,低声说了几句。

洛玄夜这才得知,原来是李建成从河东跑路的时候,只带了李元吉,没带李智云,导致李智云被杀。

洛玄夜望了李建成两眼,未曾说话,只是不由自主的又往李世民这边挪了一两步。

他很怀疑李建成是不是故意的,留个诱饵给朝廷官吏。

李智云和李元吉基本上是同岁,又不是小孩子,又生活在一起,能带走李元吉,却带不走李智云,他是不太相信的。

李渊很快从难过中回过神来。

幸好死的是庶子,如果是嫡子死了,那他绝不可能这么快就恢复过来。

“此番杨广已经死去,关东许多势力都在纠缠,我们现在起兵,不会成为众矢之的,也不会进场太晚,而势力皆被瓜分。

现在关中空虚,而且秀宁在关中已经颇有势力,这是我们最好的机会,成则有争夺天下的可能,败也不失为一方之主。”

李渊对着几人沉声说着,他环视着几人,洛玄夜接话道:“父亲,一定要成功!”

他的话极其的坚决,那种不容置疑的味道,就如同冰冷的铁,就连李渊都被吓了一跳,只见洛玄夜紧紧盯着几人,从每一个人的脸上扫过去,再次重申道:“父亲,诸位兄弟。

如果这次得不到天下,所失去的可就太多了。

现在老祖宗不来襄助我们,这不是他老人家不重视,恰恰是最重视的表现,他在看谁才是真龙。

如果李氏是真龙,李氏将会得到辉煌至无以复加的地步,再多的好处我已经不能多言,但一定要坚持住。

无论在取得天下的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坚持住。

退一步,就没有机会,这个天下是一定会统一的。

那这个天下,只能是李氏的!

什么退守割据一方,这种想法有都不要有,想都不要想,就是要做天子,承天命,成为天下之上的诸夏共主,没有其他选择!”

洛玄夜在给李渊等人打强心针,将他们心中最后的一点犹疑都排除掉,没什么可思考的,就是要做天子!

洛玄夜话中那庞大的信息,让李渊等人惊讶,他们不知道洛苏想要做什么,但只有诸夏天子才有资格,那是毋庸置疑的。

人都有自己的私心,与其让那些不认识的人夺取天下,洛玄夜自然是希望李氏能夺取天下的。

李渊慨然道:“俗话说,上阵亲兄弟,打仗父子兵,我们一家人,定能功成。

如今我在晋阳起兵,进入关中就一定要攻下西河郡,这是所面对的第一个敌人,我已经决意让大郎和二郎前往进攻西河,如果就连西河都夺不下来,那就没什么可之后用兵了。

我真的所担心的是马邑的刘武周和突厥人,青阳,关于突厥人,贵宗是如何想的?”

因为杨广的过错,导致冬突厥再次坐大,这让中原北方的各个势力都很难受。

马邑的刘五洲和突厥人眉来眼去,虽然各怀鬼胎,但总体上还算是合作,李渊最担心的就是,一旦他率领大军离开晋阳,刘武周就会夺取他的基业。

洛玄夜思索了一下道:“现在突厥人的确是势大,如果是之前的话,那家族的想法自然是硬钢到底。

但老祖宗的想法不同。

父亲可以和突厥人虚与委蛇。

突厥人的战马资源还是可以作为助力的,家族的底线是不要让子民受到伤害,至于和突厥做交易是可以的。

洛氏这些年在凛冬城,也时常和胡人做交易。 等到中原一统,突厥人自然会臣服,现在应该就是突厥人最后猖狂的时候了。

让他们多跳跳吧,以后没机会了。

以后突厥骑兵,或许还是我中原的助力。”

李渊闻言心中大定,他是个在外交上相当灵活的人,晋阳起兵后,他能给李密写信,伏低做小,能给王世充写信,赞赏他乃是世之豪杰,能给刘武周写信,称赞他是并州第一豪杰。

只有能维持好外部的关系,他对这些虚名是不太在意的,但唯独在面对突厥人时,他有些犹豫,主要是突厥人的身份,现在有洛玄夜的保证,他就没什么顾忌了。

李渊朗声笑道:“突厥人脑子不够灵活,远远不如我中原人,看为父如何将突厥人玩弄于股掌之中,让突厥人奉上战马,最后却什么都得不到。”

翁婿二人说罢,李建成便问道:“父亲,还请下令吧,儿子和二弟前去攻下西河郡。”

李渊却凝重道:“西河郡唯一的重镇便是西河城,除去来往的时间,我只给你们几天的军粮,你们有信心吗?”

几天?

两兄弟对视一眼,齐声道:“绝不辱命!”

……

西河郡是相当关键的所在,拿下了这里,李渊手中就有了一个比较大的粮仓,还能够得到大量的甲胄,以及可以通行的货币布帛。

这里难拿吗?

那要看谁,为什么李渊会一直拖到现在才举义,但洛苏却评价他有智慧呢?

因为李渊和窦建德这些人不一样,窦建德这些人出身底层,有一个需要原始积累的过程。

所以起事一定要早,要早早的就开始积攒声望,然后吞并周围的势力,渐渐地壮大自己,要发展许多年,才能够有足够争夺天下的势力。

但李渊不一样,正如他经常说的那句“我家世代姻娅帝室”,他是真正的大贵族出身,天生就在帝国的最上层,有莫大的威望,能够不战而屈人之兵。

正如数百年不曾出现的洛氏一样,在蓟城立起凤凰王旗,就能够号召许多人前来。

李渊的身份有同样的效果,用很平常的话来说,臣服于李渊,对于许多隋朝的旧官吏、旧士族以及百姓来说,是服气的。

因为李渊的身份本就比他们高贵的多。

仅仅几天的时间,如果一座城一座城的攻打过去很明显是不行的,李建成和李世民略一商议,认为完全没有必要,西河和太原毗邻,李氏在这里的影响力很大,完全可以兵不血刃的拿下来。

事实正如同二人所预料的那般,杨广已经死了,隋朝的统治一片混乱。

洛苏选择让洛氏先把杨广诛杀掉,算是给天下群雄省去了很多力气,天下几乎所有的隋朝还控制的地界,抵抗力都减弱了许多。

西河就更不必说。

仅仅不足五日,李建成和李世民就兵临城下,而后根本就没有遭遇什么有力的反抗,整个西河就不战而降,洛玄夜还准备上阵冲杀一番,结果根本就没给他这个机会。

拿下西河郡后,拥有两郡之地,兵强马壮的李渊知道时机已经彻底成熟了。

他在晋阳升起了旗帜!

……

“至高无上的素王降下神旨,隋朝已经失去了它的天命。

独夫杨广在江都被诛杀,这正是素王降下神罚。

天下的豪杰,依旧有维系隋朝统治的,这是何等的愚蠢而不能看明大势呢?

天下的豪杰,有推翻隋朝统治的,我愿意和你们一起,革除隋朝的天命。

我在晋阳起兵,是为了诛除凶暴的隋朝,我绝不犹疑,也绝不反复,就在这里,向着天下人说。

灭亡隋朝,用这个作为志向。

至于未来的天下会如何,我并不在意。

至高无上的素王上皇会选择能够统治天下的圣人。

我只恭敬的服从!

如同儿子一般!”

这封无比恭敬,却如同利剑一样的文章,迅速的传遍了太原和西河郡,让所有人都震撼莫名,唐国公可真的是完全不给留一点后路,这下天下所有还忠诚于隋朝的臣子,都要和他拼命,但同时,那些想要让隋朝死的人也会和他结成攻守同盟乃至于臣服于他。

这世上当然还有许多忠诚于隋朝的臣子,虽然杨广死了,但忠诚于君主和忠诚于王朝是不一样的。

正如当年周朝那么多独夫,周厉、周荒、周桀,周王朝不还是挺了一千年。

汉朝也有两个独夫,汉灵帝之后也没有灭亡,还挺了几十年。

杨广虽然是独夫,该死,但不代表隋朝就要灭亡嘛。

李渊却并不想那么多,他本就是隋朝从一品的国公,现在又不能直接称唐王,否则就没法迷惑王世充和李密。

于是他用了以前的职官,自称大将军,开幕府,将他的一干臣子,都放在幕府中。

这就是他的班底,然后又让李建成和李世民各自领军,洛玄夜则跟随在李世民军中。

本来洛玄夜最好的选择是自己领军,他的身份地位也没有问题。

但李世民太爱冲阵,他箭术的确是强横,但斗将的水平就差许多,洛玄夜觉得还是自己跟在他身边,看着一点比较好。

至于领不领军,就那么一点人,也不重要,日后如果李氏真的能开国,以他的身份地位,一个从一品的国公是绝对跑不了的。

他可不是普通的臣子,而是外戚,又因为洛氏的特殊性,他属于李氏自己人。

在整装待发的时候,李渊又运用他的智慧,几乎是空手套白狼从突厥那里得到了许多战马,这下可真称得上兵强马壮了。

战马是一种相当珍贵的资源,尤其是在当下,很多势力就连数千匹战马都得不到。

一个势力如同拥有上万的骑兵,基本上就足以横行天下,越是到近代,精兵的重要性就越强。

李氏在进军关中的途中,最大的障碍,便是驻守在霍邑的宋老生,他和驻守在河东郡的屈突通,互相照应,一旦猛攻霍邑,遭遇挫折,那屈突通就会如同秃鹫一般上来,让李渊他们很是难受。

更让李渊等人难受的是,天公似乎也很是不作美,竟然下起了连绵的大雨,让大军根本就难以进攻,只能白白的在这里和宋老生相持。

但这种相持对于李渊来说,是极其危险的,因为在他的身后是刘武周以及突厥这两个非常不安分的势力,万一刘武周直接挥兵南下,攻破太原,那李渊的老家就被抄了,很可能会直接败亡。

在这种连绵雨中,士卒的士气也在不断的消磨,这就是进攻方所天生要面临的状况,在这个时代,一旦有一点不顺,就会有无数的流言出现。

几乎每一个卓绝的将领,都是在和无数的流言做斗争,同时传播更多的流言出去。

在这段时间中,已经有不少人都开始劝说李渊返回晋阳,不要冒这个风险,日后再整军备战,也没有问题。

但李渊毕竟是个人杰,他完全摒弃了这种想法。

……

私下里,李世民和洛玄夜也正在聊着这件事,李世民不赞同撤军。

在军事上,他基本上都和洛玄夜商量,于是问洛玄夜的意见。

洛玄夜沉声道:“二郎,你是什么想法?”

李世民慨然道:“当然是不撤军,刘武周和突厥人是不可能联合在一起的,他们双方各怀鬼胎,刘武周攻击太原?难道他就不担心自己的马邑被突厥人抄了后路?

在夺取天下的过程中,有无数的困难,现在只不过是碰到一些大雨而已,如果这样就退兵的话,那未来还谈什么夺取天下?

夺取关中,围困长安,还有苦战。

日后夺取了长安,东出洛阳,和中原的势力血战,恐怕没有一件是简单的。

现在退,以后步步都要退。”

洛玄夜闻言点点头道:“正是如此,我们两个商量过,大哥也同意,宋老生不算是一个很难以对付的对手。

我昨天登上高峰观察过,这场雨应该快要停了,只要雨一停,我们即刻出击,一战拿下宋老生,打开一条通往关中的道路。”

“雨要停?”

李世民一惊,不敢置信的问道。

洛玄夜道:“我们洛氏的天象学造诣比较高,虽然不是绝对准确,但大致还是能够判断,天上的云以及风已经不能支撑长时间下雨,应该就在这几日,雨就要停了。”

李世民噌的站起来,激动道:“姐夫,我们这就去告诉父亲这件事,稳固军心。”

两人匆匆找到李渊,将这件事告知李渊,李渊这下彻底下定了决心,就在这里等着,一定要拖住。

自古以来没有人能够万全的得到天下,总是有赌的成分,刘武周和突厥人,不可能南下,这就是李渊在赌,他在赌到底是他快,还是刘武周快。

就在这种煎熬中,又过了几日,天色真的放晴了,李渊望着那湛蓝的青天,忍不住朗声大笑的拍着洛玄夜道:“贤婿,如果拿下霍邑,首功在你啊!

事不宜迟,进攻霍邑,就在此时。”

李渊将军队分别列阵,而后挑衅宋老生,从李渊、李建成,到李世民以及洛玄夜,就没有一个人能看得上宋老生。

这种对宋老生的挑衅就非常真心实意。

宋老生中计出击,洛玄夜跟在李世民身边高声道:“二郎,父亲说要佯装败退,勾引宋老生追击,我们二人冲击敌阵,我保护你,你射杀宋老生。”

李世民酷爱冲阵,闻言当即欣喜道:“有姐夫在我身侧,我无忧。”

说罢一拍坐骑就往前冲,洛玄夜跟在他的身边,还有数十甲骑跟随着二人,虽然只有数十人,但甲骑的战斗力实在是太强。

宋老生的军队有数万人,但守城还行,野战几乎就没有什么大用。

顿时就将宋老生的军队砍得人仰马翻,洛玄夜马槊挥舞之间,就有数十上百人毙命在他的马槊之下。

如果是让敢战士来冲锋,只要正面有步兵牵制,一千多敢战士能直接冲垮这所谓的三万大军。

“宋老生死了!”

经典的阵前叫喊,可能觉得很儿戏,但事实就是,每次用都管用。

尤其是对付这些算不上精锐的军队,没有比这个更好的战术。

果然隋军立刻就散乱起来,几乎瞬间溃散。

宋老生见状想要逃走,被眼疾手快的李世民,直接一箭射过去,瞬间倒下马去。

李世民朗声大笑,他还处于开怀中。

洛玄夜却望着李世民的背影暗道:“二郎,多立些功吧,让老祖宗选择你。”

第859章 威震诸夏!(卷末)第566章 上天助我!第786章 杀一人而救天下!第215章 吾乃大秦擎天白玉柱第788章 我欲将心为王战!第415章 督查军马场,大战将起第866章 策勋十二转,卷卷有洛名!第72章 问道第229章 拜将第712章 谁杀袁术?民也!第638章 洛氏的选择第381章 颂圣与天启第377章 洛氏的庇护第82章 十年磨炼,完全体的洛瑜第275章 风雷雨雪,听吾号令第277章 诸夏天子和汉朝皇帝第818章 洛氏如今若何!第757章 冀州之战!第556章 分歧!争吵!第798章 洛水誓,众一心!第407章 送往昭城的信第713章 灾!第551章 洛氏之中的分歧第207章 始皇帝崩第205章 始皇东巡第191章 天日垂虹第333章 典范第187章 秦洛之战:宁鸣而死!第274章 我在阴山上预告,今晚有加更,单章求票第421章 阴霾笼罩大汉第441章 武夫之心第145章 儒家两大法宝:拿来主义和素质教育第782章 我意坚决不为贵第863章 诸洛!第673章 大汉不会亡!第303章 西域之歌第858章 诛独夫,杨广死!第547章 王莽与昭城第879章 玄武门!(12000字,手指都冒火花了,求月票!)第670章 我周氏!第881章 贞观元年!(10000字,感觉我要燃尽第7章 姬昭薨第770章 消失的老祖宗!第885章 贞观元年诸大事结束第332章 阴云第813章 宫闱有乱怨何人?第127章 世间活着的圣贤第554章 帝位与我何加焉!第401章 突袭白羊王!霍去病出现!(二合一第96章 素王最爱的崽,姬灵均,英灵殿彻底出第134章 为盟主大佬帝木乡之人加更第84章 洛瑜使齐第329章 凋零第865章 洛玄凌的大运!第465章 坐法者谁?第143章 制度和明君贤臣孰重?第275章 风雷雨雪,听吾号令第80章 系统小更新 不能抛弃邦周的理由第365章 请废太子!第675章 白马?哼!定叫他有来无回!第391章 一言退万敌第894章 制史!为历史破除迷雾!(4月初求月票!)第14章 汉水之战第408章 刘彻的宏伟计划和觉悟第711章 高贵名门!第148章 天命难道在秦国?第595章 公孙瓒白马展英姿,刘玄德救命约兄第345章 罪证第36章 再幸洛邑第19章 洛邑与镐京第73章 孙武与庆忌第597章 勤王军合围荥阳,洛子凌扬刀诸侯推书万订超大型py献祭活动,upup第313章 长安第3章 三监之乱第373章 卫青第284章 汉廷的对洛人大杀器第76章 尊王就能得到所有第751章 洛燕进洛阳!第367章 皇太子彻第709章 重新来过,史诗重启第862章 大唐第一统帅是如何炼成的?第862章 大唐第一统帅是如何炼成的?第586章 李儒大话论天下,董卓欲结凉州士第769章 诸夏外的胡人们与汉末列国诸帝纪元第810章 我洛氏要的东西很简单!第122章 素王历第371章 朝堂与阴谋第205章 始皇东巡在秦始皇出来之前先说一下他的人设第469章 胡人再现,无疾有疾第412章 御马三宝第187章 秦洛之战:宁鸣而死!第338章 召回第87章 此非天命,实洛之翼也第422章 南国罪己诏第384章 为盟主与道合真加更(求月票)第640章 蔡琰与洛女第497章 我洛氏的藏书可能不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