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2章 洛玄照坐断河北!

古邯郸,正如姑苏改名苏州一样,这座城池有一个新的名字叫做洺州。

一千年前,这里是赵国都城。

一千年后,这里依旧是赵国都城。

一千年前的赵国湮灭在秦国铁骑的历史风尘中。

一千年后的赵国破碎在大唐秦王的铁骑下,轰然破碎。

窦建德的妻子等人逃回洺州,第一时间就去找洛玄照这位右仆射。

尚书省堂中显得颇为冷清,还在这里的人已经不多,洛玄照坐在竹椅上,手中捧着茶,遥望窗外的天空,他三十余岁,和英姿勃发的洛玄夜等人不同,很是沉静稳重。

见到洛玄照后,赵王妃等人泪眼婆娑,只觉哽咽,“洛相,大王在虎牢关……”

洛玄照自然知道发生了什么,他挥手道:“王妃请坐,莫要急切,天下事在人为,却又不能逃脱命运,大王战败被俘,事已至此,悲伤无益。”

赵王妃泣声道:“洛相,河北日后何去何从啊,这一路走来,已经颇有州县归唐,我们这些人又该如何呢?”

洛玄照没说话,他将目光投向关中,良久后,才微微眯起眼睛,“河北的态度如何,要看唐廷对赵王的态度了,现在是看赵王仁德名声有没有用处的时候。”

赵王妃在某些方面也算是女中豪杰,她听出了洛玄照的弦外之音,惊声问道:“洛相,您不入唐吗?”

洛玄照摇摇头,他的目光落在手中的卷宗上,淡淡道:“我就在这里,等着唐廷安抚河北,或者,听到赵王的死讯。”

他的言语很是平静,但却有凛然如数九寒天时,锋锐如刀,寒川逼人之气。

……

对李世民的封赏结束后,唐廷又对东征诸将进行了大规模的封赏,洛玄夜彻底走上了自己人生的巅峰。

加太子太保,这个官职和李世民的太尉、司徒一样,属于虚的官职,但很是荣耀。

再加上开府仪同三司以及骠骑大将军这两个顶级的散官。

又改左骁卫大将军为左羽林卫上将军,左和上一字一差,就是一个品级。

又加同中书门下三品,这个官职给了他在政事堂参与中枢政事的权力,就算洛玄夜不坐班,也没能力坐班,但对于他的权力延伸很有用。

尤其是在中原战争结束后,负责镇守太原的李秀宁返回长安,加“镇国”号,担任侍中,依旧是三高官官级别的宰相,这个时候同在政事堂的洛玄夜就很有用了。

在诸东征将领中,洛玄凌拔擢最快也最慢。

他受封正二品开国郡公,从二品柱国,散官封特进辅国大将军。

在战场上,他主要就是跟随李世民,保护李世民的安全,没有独当一面,很多功劳都算在了李世民头上,所以能将官职拉到这个级别,已经很拔擢。

但他没有朝廷中的实职,李世民不给他报,他自己也不要,他仅仅在天策府和秦王府中任职,职责很简单,统领秦王府的八百卫士。

这份待遇让李世民麾下众人艳羡到了极点,都知道李世民这是对洛玄凌引为真正的腹心,所以才能把身家性命交到洛玄凌手里。

洛家老四洛玄辰,则依旧跟着齐王李玄霸,东征后,李玄霸累功也加封很多,最大的收获就是受封大都督。

洛玄辰上战场厮杀比较少,勋位比较低,仅仅为柱国之下两级的护军,这是个相当于从三品的勋位。

不过他本来走的也不是武官道路,拿到一个开国侯的爵位已经暂时足够,升任大都督府长史。

依照惯例,之后可能会放他出外州任刺史,最后回京担任侍郎、尚书,最后拜相。

他没有多少军功,升的没有多快,但每一步走的都很稳,他自己也不急,洛氏是一个整体,但又各有各的命数,他和洛玄凌同时来到大唐,但现在却大相径庭,就是因此。

洛氏这一代最杰出的二哥和三哥,一个端坐河北,一个还游离于天下之外,目前来看,反而是洛玄夜和洛玄凌走的又快又稳。

尤其是洛玄夜,洛玄辰隐隐约约感觉到,他可能要创造家族历史了。

正如当年洛文王一样,并不是最杰出的那个子弟,但最终的成就在洛氏中,却仅次于素王,还胜过了天才无比的洛文公。

命运这种东西谁能说得准呢?

……

李渊要杀窦建德!

这是武德四年末最让人震撼的一个消息,王世充则已经被杀了,或者说李渊流放了他,将他贬为庶人,但在流放途中死了。

他被流放的罪名不是反抗唐廷,而是破坏洛阳,让洛阳沦为人间炼狱,这个理由可真的让人无话可说,况且王世充的名声太差,就算是他直接被杀了,也没人替他说话。

但窦建德!

李渊要杀他,因为窦建德在河北名声太好,在河北很得民心,唐廷打着窦建德旗号,安抚河北很是顺利,但越是顺利,李渊对窦建德的忌惮就越大。

一个泥腿子出身的窦建德,凭什么有这么高的号召力,这是“妖邪蛊惑”,“不杀必生大乱”,这就是李渊的想法。

太极宫中,依旧是略有昏暗潮湿的大殿,李渊面无表情的坐在上首,颇为随意的靠在位中,张婕妤等人在旁边侍奉着他,脂粉生香。

李氏皇族在这方面,都比较好色,且培育子嗣的能力比较强,尤其能生儿子。

李世民和长孙氏感情这么好,也不耽误他临幸其他女人,太子有五个儿子,李渊更不用多说,这么大年纪还一个个生,让李氏的男人只娶一个,那可真是比杀了他们还难受。

在大殿两侧,李元吉满脸幸灾乐祸,李玄霸则带着焦急,李建成面无表情,没人知道他在想什么,只有李世民跪伏在殿中,就在刚刚,他谏言不能杀窦建德。

良久后,李渊冷哼一声道:“二郎啊,你武功昌盛,却不懂这些弯弯绕绕,窦建德这种人是绝对不能留的,一定要杀掉,才能永绝河北后患!

河北那些人,现在这个世上,没有人比朕更懂,必须要狠狠打压他们,才能让他们听话,就像是对待胡人那样,否则那些人就会生乱。

窦建德则会给他们这个借口。”

李世民闻言抬起头,心中暗道竟然真的被文公说中,父皇对河北有极强的偏见。

他毫不犹豫的慨然道:“陛下,窦建德只不过崛起十年而已,却能够在河北拥有人心,这难道不是因为河北人受到他的恩惠超过了隋朝吗?

陛下在大赦天下以及减免某些州郡赋税的时候,难道不是为了收揽民心吗?

窦建德在河北这么做,于是他得到了河北民心,如果我大唐如同暴隋那样残酷的对待河北,就算是没有窦建德,也会有王建德,李建德,窦建德的旧部还大多心存疑虑,不愿意归顺我大唐,河北的二号人物洛玄照,现在还待在洺州,没有前来长安。

这些河北人在想什么,就是要看看我大唐如何对待窦建德,我们杀了窦建德,杀的不是他一个人,而是杀了窦建德所代表的仁义之道,河北人会认为我大唐依旧如同暴隋那样,不愿意让河北人过好日子。”

李渊闻言顿时暴怒,直接将手中盘桓的金属杯盏扔出去,“这些河北人难道是在威胁朕吗?果真是一群不服管教的逆民!

这些人难不成还想要关中的政策吗?”

李世民惊呆了,不明白自己的父皇怎么会说出这种话,当初作为关陇勋贵讨厌河北也就算了,那毕竟是切身的利益,但现在李渊即将成为天子,怎么还能说出这种话呢?

李世民再次沉声说道:“陛下,您即将得到天命,天下万民,诸夏之下,都是您的子民,关中人这样,山东人这样,河北人同样在这其中,您是天下的天子,不是关中人的天子,只有关中,您最多只能是大唐的皇帝而已!”

李世民这话说得就已经很不客气了,仅仅关中只能称得起一个皇帝的冠冕,天下四方子民一起才能举起天子的冠冕。

李世民是非常崇敬自己父亲的,但只要是人就会被影响,尤其是权威对人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洛苏对李渊的评价,就在无形中影响了李世民。

现在的李世民在看待李渊的时候,不由自主的就觉得他没有一个作为天下之主的能力,于是在各种事例上,他都会这么想,就比如现在。

而李渊呢?

人老了就糊涂,尤其是在被不断吹枕边风的情况下,他现在认为李世民是因为功劳太大,而尾巴翘的太高了,甚至高的都不把自己这个皇帝放在眼里了。

现在天下渐渐平定,李世民对大唐的重要性降低了,李渊也就不愿意再忍李世民的倨傲,所以态度才这么不好。

李渊突然转过头去问李建成道:“太子,你认为秦王说的对吗?”

李世民闭上了眼睛,按照他对自己这个大哥的了解,一定会同意父皇的做法,不知道文公能不能来得及时,等到文公带走窦建德,自己作为接应人,一定会吃挂落的。

但李建成的话却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他清了清嗓子说道:“陛下,秦王说的话,有些道理,对河北应该安抚为主,您是天下之主,所以天下人都是您的儿子。

关中就像是我,河北就像是秦王,您不曾厚此薄彼,所以对待关中和河北,也应该一视同仁。”

这番话听的李渊顿时喜笑颜开,指着李建成道:“太子你说得好啊,比秦王说的好,朕就留窦建德一命,派人去安抚河北,朕听说你麾下的魏征是河北窦建德的旧人,你交待一番,就让他去吧。”

来之不易的对秦王的胜利,让李建成极其欣喜,连忙拜谢,李世民等人皆惊奇的望着李建成,不知道他今天怎么转了性,而且说话还这么切中时弊。

这番话自然是魏征教给李建成的,早在窦建德被抓回来的时候,东宫中就已经发生过关于如何处置窦建德的对话。

当时魏征就进言窦建德不能杀,李建成当时还以为是魏征顾及旧主,但之后魏征的一番话,让他大惊失色。

“太子,窦建德在河北的民心,一旦处理不好,刚刚平定的河北可能会生乱,当然只是可能。

但河北还有一个人,叫做洛玄照,有他在河北,窦建德今天被杀,他一定会报仇,河北就一定会掀起叛乱大潮。

窦建德的旧部以及河北士族,本就对关中不满,赵国破灭之后,他们的富贵一朝散尽,一定会跟着作乱。

到了那个时候,会发生什么?

河北兵强马壮,民风彪悍,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而且窦建德虽然失败,但河北的实力可一定都未曾减少,随随便便还能拉出十万大军。

那不是一般人能够平定的大乱。

大唐开国武将集团,最能打以及最能领兵的,全部在秦王麾下。

毫不讳言,最后一定会像是宋金刚刘武周之乱,让秦王出马统率大军。

这难道不是给秦王增加威望吗?

这难道不是让秦王功劳余盛吗?

这难道不是让秦王权力愈发的大?

秦王他一直握着兵权的话,太子您还怎么安坐东宫? 一点一点的削弱秦王府的势力,让秦王在不知不觉中,失去所有的实权,这才是您所应该做的。

所以,绝对不能再让秦王领兵!”

щшш ▪тт kǎn ▪¢O

不得不说,魏征这番话一说出来,李建成立刻就被说服了,他拉着魏征的手感慨的说道:“孤得到卿,才知道如鱼得水是什么意思。”

因为这一场对话,于是有了今日李建成的这一番话,果真让他大大的在李渊面前长了脸。

李世民走出皇宫时还在思索这件事,但无论太子发生了什么,至少大唐免于了一场必定会到来的战乱。

翌日,李渊下旨,封窦建德为承恩公,三千户的食邑,就留在长安,明眼人都知道这是软禁,但正是软禁,才更让人放心。

李渊这个人的小心眼这些年在天下间时比较出名的,所以他如果要杀窦建德,直接就杀了。

窦建德一直悬着的心终于算是放了下来,面对前来看望他的李世民说道:“你说让我看一看未来天子的风范,但我还是只看到了你。”

言下之意就是,你父亲没有伱,他不会是我的对手,这算是窦建德对自己这个对手的评价,李世民没说什么,只是举杯饮茶,而后离开了这里。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让他不安的气息,但他不知道这股气息到底来自于哪里。

……

在攻败了王世充和窦建德后,大唐便开始着手进攻最后一个强敌,那就是荆楚的萧铣,对萧铣的战争,自然就不用李世民出马,毕竟他的功劳够大了。

除了萧铣之外,实际上李唐还有一块心病,那就是江淮的杜伏威。

当初李渊封他为亲王,杜伏威很愉快的接受了,而后他就得知了洛景成是郡王,最关键的还不是爵位,而是洛景成各方面的封赏都比自己差一等。

杜伏威又不是个傻子,他当时就懵了,李渊这老小子,他不安好心啊。

这是想要把他放在火中烤,想要以后对他动手啊,杜伏威左思右想,觉得这爵位和官职不能要,于是上书请求降封,但李渊不同意。

这李渊不同意让杜伏威就更难受了,他再次上书,不仅要求降封,还要求入长安,他是真不想和李唐敌对,只想享受荣华富贵。

见到杜伏威这么坚持,李渊终于算是同意,但问题实际上还是存在的,江淮属于自成一体,李唐的官吏没有派遣到那里,留在那里的还是当初那批人,这对于李唐朝廷来说,就是一个相当不稳定的因素。

洛景成和洛玄镜等到杜伏威进入长安后,又聊起这件事,对于杜伏威进长安这件事,两人实际上是不同意的。

表达诚意也要看对谁,杜伏威出身太低,他对李渊表达诚意是没用的,李渊看不上杜伏威,就永远看不上,除非是洛景成他这种累世豪门,那李渊会直接重用。

洛玄镜揉揉头道:“杜伏威还不如留在江左,等到李渊死了之后,秦王李世民肯定能容得下他,现在进长安,简直是给李渊送菜,看看他能不能拖到李渊死的那一天吧。”

洛玄镜头疼的点在于,杜伏威毕竟是他们夫妇劝降的,这有点类似于举荐制度,真出了问题,跑不了,对洛氏的名声不好。

洛景成安慰道:“要是他聪明一点,听我们的,早点投靠秦王,应当是没事的,而且四哥也会看在我们的面子上照拂他,不至于走到最差的一步。

如今的当务之急是平定萧铣,江南士族现在都有些焦急了,当年隋朝建立的时候,江南士族被落在了最后,没想到再造帝业的时候,还是关陇胜出,江南士族又要被压制。

萧铣必败,还是要速战速战,使江南能够免于战乱,也能为我洛氏再立一功。”

洛玄镜点点头,回忆着记忆中的萧铣,“如果是别人还比较难,萧铣这个人对待臣子比较刻薄,但对百姓很仁慈,萧氏的人都信佛,用百姓来劝降他就可以。

不过我们也不能将功劳全部揽走,唐皇派人来,肯定是要打一场的,我们静观其变就好。

今年苏州的税差不多该交了,这笔税交上去,苏州这地方就会成为朝廷的重点,到时候可能会有宗王遥领这里坐镇了。”

洛景成知道洛玄镜说的是什么意思,今年苏州的赋税,大概会是天下百十州之冠,一个苏州的赋税可能会达到整个江南道的百分之七十,以后天下就是苏一益二。

这样的赋税重地,朝廷不可能不重视,不可能让洛氏独自把持这里,以后还有的是争斗,洛玄镜身为苏州刺史,此地的父母官,将会迎来不小的挑战。

……

不得不说,李氏真的是得天独厚,合当该李氏崛起,宗族之中的人才极多,一直跟着李世民的沮阳王,还有淮安王李神通,还有李道宗也是宗室中很厉害的将领,或许应该说,这几代的关陇贵族中,人才层出不穷,才能两开帝业。

李唐宗室中最厉害的当属赵郡王李孝恭,是李世民外当之无愧的第一战将,此番进攻萧铣,就由李孝恭挂帅,李靖来到大唐这么多年,终于算是被李渊提溜了出来。

即便是用李靖,李渊也不给他好脸色,而且差点又找借口杀了李靖,最终不情不愿的让李靖担任行军总管,配合李孝恭征南。

李靖心中再想什么无人可知。

只能说他这些年在大唐很不受器重,李世民倒是欣赏他,但是他不靠近李世民,李世民也就熄了这个心思,只是正常维持关系。

其中还有一个原因是李世民看出来洛玄夜并不喜欢李靖。

李世民曾经想要招揽李靖进入秦王府,于是和洛玄夜聊起了这个人。

李世民认为自己对李靖有救命之恩,而且还是两次,应该是可以收服他的。

而后李世民就生平第一次见到洛玄夜说了别人坏话。

李世民记忆深刻,那天洛玄夜很认真的说道:“秦王,如果你认为你救过李靖,他就会站在你这边,那你就错了。

之前老祖宗说过李靖,这个人很有才华,不逊色古之名将。

但只能使用他的才华,不能作为心腹。

他心中想着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施展抱负,所以他不会参与您和太子间的这些事。

他要旱涝保收。

如果你未来成为天子,那可以使用他去作战。

但如果想要将他招揽进秦王府,那万万不可。”

洛玄夜是什么人?

李世民再了解不过,他都这么说,洛文公都这么说,那看来自己是真的不能招揽李靖了。

洛玄夜之所以会将洛苏的评价告诉李世民,是因为他真的不喜欢李靖,因为李靖这个人,为了避嫌太子和秦王的争斗,居然连洛玄夜都疏远。

这洛玄夜能忍得了他?

没当场砍了他已经是这些年脾气好很多了。

洛玄夜说这番话很重要。

李世民夺储的过程必然是一个极其惊险的拉锯战,秦王府上下都要一心,绝对不能有叛徒。

而李靖,在这方面不行,不是可以信任的人,所以洛玄夜不会让他进入秦王府。

至于以后李靖会不会因为这件事而失去重用,那关他洛玄夜什么事,他又不是李靖的爹。

人的路都是自己选的。

李靖混成现在这样,也都是他自己选的。

等到洛氏底蕴再次深厚起来,洛氏的天才会再次井喷,有没有李靖不重要,况且洛玄夜也不觉得,以李世民的豁达和胸襟,不会因为李靖不帮他就疏远李靖。

无非就是让李靖的成名之路往后拖一拖而已,问题不大。

而且正如李渊说“使功不如使过”,李靖有天赋,以后很容易就立功立的封无可封,现在把他压一压,以后还能多用用。

正在南方的李靖大概永远都不会知道,洛玄夜已经安排了他以后不少年,让他的仕途升迁之路变得艰难了些许。

李唐的南方攻势已经开始,水陆大军并进,梁国自然是难以抵挡来自四面八方的进攻,梁国已经被包围,南方天险只有一个襄阳在梁国手中,其余的巴蜀以及江淮都在李唐手中。

这场战争就像是当初隋朝平定陈朝一样,谁来都行,区别只在于是超大胜、大胜还是中胜。

……

南方进剿萧铣,魏征得知太子和李世民之间的事后,神情微松,太子至少是听他话的,那干死秦王问题不大。

知道窦建德不用死后,魏征就放心的去河北安抚窦建德旧部了,要不然他真不敢去,每次见到洛玄照他就害怕,他敢肯定,只要自己出现在河北,窦建德又死在长安,那他魏征一定会死!

魏征可不愿意,他的人生目标也很纯粹,那就是施展抱负,然后荣华富贵,最好还能娶上一个高门大阀的女人。

至于效死之类的话,可不要说,人死了还怎么荣华富贵,不过就是换个老板的事,非要搞成生死。

这种观念是他和洛玄照对不上的根本原因。

魏征的速度很快,他一进河北就直奔洺州,去见洛玄照。

————

王世充,中原人士,初为炀帝左右,谄媚献上而兴,及至终末,屠戮隋室而据伪王位,猜忌刻薄,臣下离心,遂以中原河南之地,竟不得一年安稳,属将多畔,内外交离,王师进剿,据圣城洛阳,不知天时,致百姓流离,圣城残破,其罪其深,遂放之。

世充残义行世,多所寇仇,死于旁道,岂非天有所定乎?

窦建德,河北人士,初为隋军吏,匿河北盗而亡家,遂举义旗,据有河北,僭造伪赵,颇得人心。

时人称“汉末有袁公,隋末有窦王。河北二赵国,仁义盛人望。”

王世充刻薄奸猾以死,窦建德仁义巍然而活,唐世治隆,由此二人可观。——《唐书·诸隋末群雄列传》

第390章 洛陵终于到了草原第24章 洛苏薨第366章 梁王刘彻!第842章 李渊第471章 举荐!法将死?第127章 世间活着的圣贤第526章 王侯 豪强与皇帝第77章 攻越,降吴,献西施第790章 苍天所钟有神能第188章 仗节死义第813章 宫闱有乱怨何人?第456章 公车上书!后续可能的调整第324章 念想第152章 天子托鼎,地阶唯一道具第60章 重耳即位,铁幕落下(下)第14章 汉水之战第725章 曹刘,导火索!第696章 昭城相约第756章 洛齐与诸葛亮第527章 庇佑诸夏的天子啊第52章 苍翼之盟请假条第296章 废王第380章 禀素王,建元第612章 二洛终相见(求波月票!)第106章 毁灭之前第12章 熊顿问鼎第234章 嗟尔秦朝,气数已尽!第225章 夫人,在下氏洛第247章 韩信表示听洛采的第569章 苍天也救不了你,素王说的!第481章 把我洛氏当病猫了?第336章 哀荣第448章 洛氏的道路第825章 人心已乱2第160章 洛载不服第780章 风起西域为哪般?第51章 发文天下第567章 一切都结束了(卷末)第415章 督查军马场,大战将起第880章 朕是素王之子!(又是10000字,求月第882章 霸道乎?王道乎?圣王之道!第455章 求一封信给大家托个底第529章 霍光江河万古流第280章 吕雉摄政,封侯拜相第31章 天命在谁?第484章 渐行渐远第416章 战报第869章 洛苏进洛阳,李世民见洛苏!第452章 新一章,重新出发第172章 秦王政第293章 我在红尘,不能超然第223章 洛亦的定位(新年快乐呦!)第219章 大秦诸侯王和山东诸侯王第852章 洛苏为家族定调!在秦始皇出来之前先说一下他的人设第609章 洛阳宫中有计谋第213章 风来!第902章 青海之上第529章 霍光江河万古流第772章 君子之国也!好多读者问单更的事,说一下第453章 百家躁动第191章 天日垂虹第110章 变与不变第802章 寒风凄雪众前行!第212章 反抗第271章 匈奴想要挨打第376章 为盟主叶落殇枫加更(加更了,求月第646章 美第318章 洛氏不缺文物第55章 百家源流,至圣之道第432章 圣主明君第607章 洛霄弄人心,诸侯知前计!第542章 勿忘先帝之志!(还2)第255章 我刘邦要争一争天下共主的位置第499章 制典第524章 王昭君为洛氏带来的改变第823章 洛显之治佛!第619章 旌旗漫卷诸侯落第628章 怒斥!第22章 再行封建,十二诸侯第604章 见豪杰洛霄霸气第789章 冉闵?石闵?第756章 洛齐与诸葛亮第808章 洛氏在江东是什么?第479章 三年之期已到,人心浮动!第133章 卫鞅后台一不小心看到了评论。。第345章 罪证第582章 太平军之势第243章 吕雉要和洛新做挚友第44章 血色王畿第147章 往齐国去第648章 曹操第87章 此非天命,实洛之翼也第235章 项羽的野望第861章 李为王,洛做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