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 吐番独立

李察发布的婚娶政策普通的汉民当然不会反对,哪个男人不希望三妻四妾?

更何况官府还支持色目人女子改名换姓,这相当于让进门的色目人女子跟原本的家庭割裂名义上的关系!

最重要的是,李察的官府规定色目人家庭嫁女不得收取任何彩礼等费用,比汉人纳妾还要省钱!

不过色目人嫁女虽然收取不到任何好处,但总比饿死在家里强啊!

再加上这个时代色目人家庭中普遍存在的汉人高人一等的观念,对于无彩礼嫁女并不抵触。

李察为了推行这条政策,首先对麾下明军营士兵进行了大范围的婚娶配对!

实际上,汉民中的光棍真心不多,他们虽然很穷,但人种等级地位高啊!

真正打光棍的其实都是当兵的汉民,因为这个时代与绿皮的战斗太频繁,哪怕是穷困的色目人家庭也不愿意将女儿嫁给汉人士兵,哪怕这些汉人士兵的收入不错!

理所当然的,李察下达的命令也没有受到很好的执行,色目人家庭更喜欢将女儿嫁入那些种地经商安稳的汉民家庭!

这李察能忍么?

这不就是歧视军人么?

你一个二等色目人有什么资格这么做?!

于是,官办婚姻这个概念被李察提出来……

现在高象县就是李察的一言堂,他提出的命令自然没人敢违背,更何况受到了明军营广大官兵的热烈拥护!

这真是实锤的官府分配老婆啊!

哪怕是色目人老婆,但不用自己掏一分钱,见一次家长就可以抱上床生孩子,多好的老大啊!

结果,那些家里没有男性壮丁的色目人家庭,被强制性嫁女,否则就要加收‘大龄剩女’税……

这一条规定可要了色目人家庭的老命,他们本身的赋税压力就大,再加这么个税,不是往死里逼么?

除了这个税种外,李察还放开了一些优惠,比如说嫁给明军营汉人士兵的色目人家庭,可以在一年内获得一定的税收减免……

一方面加税,一方面减负,在官府带头的推广下,大量剩余的色目人女性成为汉人士兵的老婆。

不过,李察对婚嫁改革步伐这么大,唯独有一点没有变更,就是只有汉女可以成为正妻的权利!

无论汉人平民迎娶多少个色目人老婆,都只能是小妾,无法享受到任何正室的权利,哪怕汉人丈夫主动提出都不行!

这主要是为了维系汉人和色目人社会等级的举措,这一点无疑安抚住了保守的汉人阶级……

若是色目人女子可以获得与汉人女子同样的地位,高象县的汉民会感到非常不爽!

无论李察哪一条政令,其实都小心翼翼的维持着汉人高一等的政策,色目人想要提升社会等级,只有两个途径,成为武者为官府效命,或者嫁入汉人家庭。

而嫁入汉人家庭的色目人女子本身并没有提升社会等级,只不过她们生下的孩子可以成为真正意义的汉民!

当然,这一政策只适合在色目人青壮大量消失的地区推行,不然的话分分钟就会引起色目人暴动!

李察在高象县改革改的劲头十足,为提升汉民人口基数孜孜不倦的努力时,安国府节度使正对李察叛乱一事犹豫不决……

高象县举城投降,一大堆高象县官员和地方士绅向李察俯首,连同高象县治下两个城镇也被李察纳入统治的消息传到安国府后,安国府的节度使陶安邦就陷入了两难之中。

这并不是说陶安邦畏惧李察的力量,在陶安邦眼里,能击败县兵和色目人仆从军的叛军根本不算什么,他麾下直属的牙兵同样可以以一敌十击败县兵,至于色目人仆从军,更是不被放在眼里。

不过,早在高象县平叛的时候,这位安国府节度使陶安邦收到一个令他坐立不安的消息——吐番王国反了!

吐番王国是大唐治下惟一一个拥有一定自主权的附庸国,在对抗绿皮中也出了不少力。

不过随着安禄山起兵20万造反,并攻破洛阳陪都,天下震动的时候,大唐皇族不得不将监督吐番的大军抽调用以抵挡安禄山的叛乱。

结果,失去了大唐野战部队监视的吐藩王国,跟安禄山暗中联手,驱逐了大唐派遣的官员,吐番各个部落的头目集体宣布正式脱离大唐管制,并以独立的国家昭示天下!

吐番的各个小邦和部落政权共同拥护曾经的吐藩王后裔松赞干布为吐番王国的掌权者。

吐番王国的独立在大唐王国西南方狠狠捅了一刀,最重要的是,使得安西都护府的局势发生剧变。

吐番王国自知实力不足,不敢进攻大唐腹地,将目光瞄向了安西都护府这块‘飞地’。

吐藩王不知用什么方法收买了安西四镇中的两大镇,安西四镇是大唐在安西都护府设立的四个大型军事据点,以原本西域四个古国的首都为屯兵地。

这四镇的大唐节度使兵力最是雄厚,也是威慑西域各地色目人的主要战力。

结果吐藩王一下子拉拢过去两镇……

安西都护府的平衡至此被打破,剩下两镇既不想投靠吐番异族,又不想被消灭,只能联合起来对周边的弱小节度使进行招安吞并。

节度使是分大小的,大的如同安禄山那般,光是牙兵就有上万!

小的则跟安国府的陶安邦一样,牙兵只有区区几百人,掌握的大唐野战军更是四位数出头……

自然而然的,小的节度使根本挡不住四镇节度使的吞并!

结果,十几个节度使接二连三改换阵营,不是投靠两镇吐番王国的盟友,就是投靠另外两镇。

因为安国府地处最西边,所以最后才轮到他,在高象县平叛大军被李察击败的时候,陶安邦也收到了康国府和史国府两位节度使分别发过来的招安信。

康国府投靠了致力于抵抗吐番王国的两镇,史国府的节度使本身就具备一部分吐番血脉,自然是吐番王国的忠实走狗……

247 千名一流高手270 义务屯垦兵044 轻骑兵138 李察的战略346 龙立果的用途285 战争不该是这个亚子459 吸干151 尉迟英哲的底牌408 阳谋与反击441 松赞干布的崛起055 扫荡和拉壮丁240 明军的融合政策117 昭武要逃362 坚壁清野239 均田得罪人395 阻击预备队166 士气高昂的冲锋267 调兵平叛471 面目全非的婆罗门教124 神机营148 主力对决456 诡异的光头047 对射007 逃离258 一人破军319 李察的准备383 李察的战略构想082 刀枪不入的重铠387 南宋的危机感257 暴走的姥姥292 双头巨人326 乐观的南宋147 吐蕃人的尴尬处境218 挑最强的那个正面刚150 唐军对射142 吐番计划破产210 死循环166 士气高昂的冲锋459 吸干312 豪赌495 神圣同盟瓦解493 变成了瞎子209 大酋长萨尔318 狠人内阁415 恐明症294 解决210 死循环392 秋毫无犯的入侵者352 决战来临前465 碾压054 强大的官府157 全歼与收获275 吐番内战升级028 抛射箭雨204 拆分士绅阶级249 登临天山113 昭武狄遮的惊讶291 异变突起009 兑子460 如来神掌083 从心的巡检489 矮人入局091 公孙康安的私心500 一百发核弹290 阅兵326 乐观的南宋462 动员兵389 组建160 神机营骑兵066 战后处理109 靠气势打仗(求订阅)461 开启红警权限450 萨尔和成吉思汗之间的碰撞379 个人面板188 让吸血鬼震惊的五军营463 睁开眼的李察412 南宋朝廷的命令115 交战的正确打开方式460 如来神掌505 回家的希望382 帝国根基069 大难临头各自飞278 万箭齐发330 吐番武士411 第二次反击190 荒坟守卫477 列强态度358 夺取炮兵阵地121 读书人067 负罪营403 同样的选择(恭祝大家国庆快乐)118 务必全歼278 万箭齐发074 沿袭等级制度420 毁天灭地455 奥斯曼的顽固092 武者待遇394 单方面炮击126 安国府投降122 进攻史国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