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李神通(二)

李密站在山顶,远眺东方。只见霞光如涂。斑澜绚丽。一轮红日。喷薄而出。

他负手而立,任由山风吹拂衣袍抖动,如挺拔苍松,卓尔不群立于山裳。在他身后,王伯当、蔡建德两人默默而立,陪着李密一动不动的站在山顶,直到那红日当空,把明媚阳光,洒满大地。

“回去吧”。

李密转身,朝着王伯当和蔡建德说了一句之后,循山路默默而行。

昨晚,李密突然兴致勃,说既然到了偃师,若不看一看阳晴晓。岂不是白来一遭?于是连夜叫上了王伯当和蔡建德陪同,一同登上阳山看日出。可实际上呢?王伯当和蔡建德很清楚,李密与其说是在看日出东方,到不如说,他在远眺荣阳。

随着李王之间的战事趋于缓和。偃师也迎来了一个难愕的和平时间。

只是这座城甫,几乎已经被李言庆一手搬空,以至于李密虽然占领了偃师县,却感觉不到半点开怀。

他无法就地征兵,那只会让残存不多的偃师人,离开偃师。

所以他只有从他的领地不断调集兵马。一座千年古城,如今竟变的和一座军镇一样。放眼看去,除了士兵还是士兵,丝毫看不到半点活力。李密甚至怀疑,他从李言庆手中接过这座古城,究竟是对还是错?从目前来看,他的确是离东都近了。可对于他的野心,似乎毫无帮助。

杨广被杀之后,举天下义军。纷纷在寻求一个道义上的制高点。

李渊在长艾挟天子以令诸侯,王世充在洛阳挟天子以令诸侯?宇文化及则在江都,挟玉子以令诸侯。

而丹阳郡。又有萧太后扶立的承启帝杨过。

一时间天下出现了四个帝王,也使得各路人马,可选择的对象增加了许多。

君不见,桀骜不驯如杜伏威那般,也投降了丹阳郡?

的确,这些帝王没什么了不得,也没什么大本事。可投靠这四人,却能获得一个绝佳的名声。

宇文化及敢弑君,却不敢妄自篡位。

若没有一个。道义上的制高点。只怕日后必被钉在耻辱柱上。

李密虽远在偃师,却可以感受到他麾下数百郡县官员内心里的蠢蠢欲动。难道真就要以一个反贼的名声,来名留后世吗?李密在犹豫,在迷茫,在不知所措,他甚至不知道。自己之前所做的一切努力,究竟是好还是坏。不过从目前而言。王世充和李渊给他的压力。让他有些喘不过气。

假如,,

假如没有那该死的李言庆,说不定现在我已经马踏东都,行至于似现在一样,进退维谷呢?

李密想到这些。不由得在心里,叹了口气。

远处,马蹄声阵阵。

一队骑军,风驰电掣般来到了李密跟前。

“王上!”

“李君羡,你这是作甚?”

那为的将领,正是李密麾下新招揽来的一员大将。

此人名叫李君羡,武安人。黑石关大战后,郝孝德败退河内,李君羡慕名而投。不过到了郝孝德帐下,李君羡才知道,这家伙竟然已反出瓦岗。可他既然投靠过来,也不好再去改变。于是就在郝孝德帐下充当一员骑将”郝孝德欲复归瓦岗,不想在牛渚口被徐世绩一举击溃。李君羡陪着郝孝德。一路败退至白马。郝孝德走投无路,欲渡河而逃。可李君羡却不愿意再跟着郝孝德继续逃亡。就在白马趁机与郝孝德分开。徐世绩紧随郝孝德,渡河杀至汲郡。而李君羡则带着百十余骑,投奔到了李密帐下,并被李密看重,以为心腹大将。

隋时,中原本不缺马。

特别是在杨广击溃吐谷浑,设置西域四郡之后,更获得了大量马匹。

然则三战高句丽,国力大损。同样也使得马匹出现大量短缺。而后各地匪患不绝,战火不息。这战马也就变得越来越少。如今,各路义军中最不缺马的,当属金城郡薛举和武威郡李轨。即便是李渊,自太原起兵的时候,麾下也不过数千骑军而已。至于中原,更加稀缺。

李言庆如今有兵马三万,可骑军却不足三千。

王世充兵马数十万,骑军不满八千人。李密更惨,网开始还好一些。但到后来,也变得极为稀少。还是箕建德设法从塞外为他购来了四五千匹战马,勉勉强强,凑足万骑之数。所以,李君羡带着百余骑投奔。不亚于一支千人队。李密自然很开心,对待李君羡也不同于旁人。

李君羡下马说:“大王,鲁总管今日在城外巡视,于哨卡处抓到一可疑之人。

鲁总管说,此人似是阴人,并且从他身上搜到一封书信”鲁总管命末将立刻前来,通禀大王。”

阴人,也就是宦官太

李密一听这话,立玄明白了鲁儒宗话中的含义。

这个太监,是从东都洛阳而来”,

“立刻与孤回城。

李密二话不说,打马扬鞭。

李君羡王伯当蔡建德三个人也不敢怠慢,紧跟着李密身后,飞驰而去。

一到府衙门口。李密就飞身跳下战马。

鲁儒宗急匆匆跑出来,与李密施礼后,低声道:“王上,这阴人受王胡子派遣,前往蒙阳面见李言庆。不过我从他身上搜出两封书信”王上绝对想不到,其中一封竟是皇泰主所书。”

“啊?”

李密不由得吃了一惊。

皇泰主,是底下人对越王杨侗的一种称呼。

由于这天下太过于纷乱,四帝并立。难以区分。索性就以各自年号来称呼,比如越王杨侗的年号是皇泰,于是被称作皇泰主;长安代王杨俏的年号是义宁,故而被称作义宁帝”诸如此类。

杨侗虽然在王世充的手中,可李密对于洛阳的情况,并不陌生。

杨侗不过是一个愧儡,被王世充关在紫薇观里,甚至连见他的老娘皇太后刘良姊都很困难。

王世充种种作为,杨侗一无所知。

也许,他到现在连杨广被杀的消息都不清楚,如同笼中之鸟。

那太监帝王世充的书信去拜见李言庆。这不足为奇。王世充在洛阳搞出来的那些把戏,李言庆能看出来。李密同样可以看得出来。图谶之术”李言庆和李密玩儿,未必就比王世充毒。

倒是这个太监带着皇泰主杨侗的书信。却出乎了李密的意料之外。

“把书信拿来。”

李密在大堂上坐下,立刻下令取书信过来。

鲁儒宗不敢迟疑,忙将书信呈递到李密的跟前。李密先打开了王世充的那封书信,不由得笑了。

王世充给言庆的书信,意思非常明缘。

如今太上皇杨广被杀了,而皇泰主年纪又只怕无法担当重任,挽狂澜于危局之中。现在河洛地区,就是以你李县伯和我勉强支撑局面。皇泰主欲将王位禅让给我,我本无这心思,可是眼见时局困难,只能勉强答应。不过我可以对天誓,只要天下太平,我就把皇位还给皇泰主。

我这般做都是为了隋室江山着想,还请李县伯不要误会。

另外,我有一个外甥女。年方十八岁,对李县伯您非常仰慕。只是不知道。我这外甥女有没有这个荣牵。服侍你呢?

信中还说,皇泰主禅让皇位之后。李言庆将被封为大司马,位在三公之上,开府仪同三司。

李密看罢,忍不住放声大笑。

“人言王行满伪诈,今日一见果不其然。

其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偏偏还要做出一副忠臣孝子的模样,实在令人作呕。又是封官,又是许爵。连美人计也使出来了。呵呵。这要是换一个人。说不得还真可能被他给骗了。”

言下之意,王世充这一套瞒不过李言庆。

鲁儒宗不无担忧道:“大王,那李言庆的确是个难缠的主儿,而且我从未见过似他这种心思缜密之辈。不过,他毕竟年少气盛,王世充这般抬高他,还许以美人,只怕他未必能顶住。

我听说,李言庆其人好色,得三娇妻仍不自足,去岁又纳了一房妾。

万一他动了心,和王世充联手的话。大王势必要面对腹背受敌的状况,不可以不觉提防啊!”

李密领,深以为然。

他拿起另一封书信,打开来看去。

这封书信,却是皇泰主杨侗所书。信中充满悲苦之气,言王世充狼子野心,步步紧逼。如今杨侗被锁在深宫,根本无法与外界联系。之前他命人将宫中彩绸锦缎布施坊间,以求平安,哪知王世充后来谨守宫门,使得他连这唯一能做的事情,也难以达成心愿”

杨侗恳请李言庆设法解救,又言听说宇文化及弑君,在房彦谦等人的攻击下,已无法支撑。

若宇文化及北上,杨侗手中还藏有一方天子行垒,也许能收服宇文化及的麾下,请李言庆聚集人马之后。前往东都解救

李密看罢书信。不由得陷入了沉思。

他抬起头。看着鲁儒宗,半晌后突然道:“儒宗,孤若现在勤王,可否取王世充。而代之?”

鲁儒宗闻听,不由得一怔,,

巩县,李府。

李言庆沉声道:“我欲推行新法。诸公以为如何?”

薛收、杜如晦、长孙无忌、姚懿等人都愣住了,诧异的看着李言庆。不知道他为何要在此时,推行新法。

言庆从桌上拿起一份公文,递给杜如晦。

杜如晦疑惑的从言庆手中接过来,一目

许久,他看完了李言庆用一整晚整理出来的这些东西后,回手递给长孙无忌。

“言庆,你这样做,会惹出大麻烦的。”

“哦?”

“你欲行摊丁入亩之法,改人头税为田赋,其受影响最大者?莫过于郑、潘、崔、卢几家。

我不知道你为什么要用这样的方法。但我敢肯定,如果你用这种方法。定会激起全天下世胄豪族的反抗。你要知道,蒙阳郡人口的确是在增多,而且你也不断在鼓励流民开垦荒田。然则豪阳郡拥有土地最多的人,不过郑潘几家豪族而已。你这样做,等同于是扒他们的皮。”

长孙无忌也好,薛收也罢,都纷纷点头。

他们同样出身世胄,如何能看不出李言庆这份方案中的利害关系?

言庆似乎早已预料到这样的一个结果。

的确,摊丁入亩,由人头税改为田赋,受影响最大的,莫过于豪阳郡极大门阀世胄。在这个还是世胄豪族为主体的社会中,他们所享有的特权,远非普通人可以比拟。土地。是这些世胄家族的根本。李言庆行田赋之法,固然可以改善流民现象,进一步增加蒙阳人口,是豪阳趋于稳定化,但在另一方面,他这样的做法也将得罪荣阳郡特权阶层,产生巨大危害。

李言庆闭上眼,心里充满了无奈。

他很想把田赋之法推行出去,可是昨日当他写完,就已经预感到了其中的艰难。

精英如杜如晦薛收长孙无忌。都无法接受这样的改变,更况乎其他人?言庆叹了口气。又取出另外一份方案,递给了杜如晦。

“租庸谢”

杜如晦仔细看完了第二套方案。紧锁的眉头,顿时舒缓许妾

“若恢复均田之法,对每一男丁授田。以此基础实行租庸调法,到也可以接受。”

他轻轻点头,一边看,一边嘀咕:“每丁每年输粟三石为租;输绢两丈,棉五两,为调。服役二十日,为正役。不服役则每日纳绢四尺。为庸,言庆,这办法实行起来倒还可以,不过即有此方案,你干嘛不一开始就拿出来?”

李言庆笑而不答,环视堂上众人。

长孙无忌眼珠子一转,盯着言庆笑道:“莫不是郑潘崔卢,招惹到你了?”

李言庆依旧没有回答,而是摆手命祖寿取来一副地图,悬挂在大堂丰央。

他起身,走到地图前,用手指着地图上表示出来的红色箭头,“我拟在五月十三日,自牛渚口出兵,强渡河水,攻袭温县。薛收与罗士信。袭取温县之后,不可逗留,务必于六月初,占领齐子岭,拿下王屋县城??,我自领军,向东攻取临清关。在此期间,荣阳郡诸事由杜如晦和无忌两人处置。总之,我不管你们用什么办法,必须在我收兵之前。将新法推行出去。”

说完,芊庆转身就走出大堂。

留下堂上众人面面相觑,,

好端端的,他一会儿要推行新法,一会儿又要攻取河内,究竟是何

意?

薛收沉吟许久后,突蔡叫住了祖寿。

“祖寿,昨日府中可生了什么事情?”

祖寿一怔,想了想道:“好像没生件么事”哦,昨夜很晚,唐人商行的武稷来拜访公子。

除此之外,就没什么事情了。”

“武稷深夜登门?”

薛收轻揉面颊,思忖半晌后又问:“那两份文案,可是武稷走后完成?”

“恩”据说主公前去拜会了柴公,一直到天亮时才返回。

这文案,想必是与柴公一起完成,,但具体的情况,我也不太清楚

大郎,你若有疑问,但问主公就是,莫为难我。”

薛收大笑着摆手,“不问不问了!”

而后他转身道:“以我看,说不定是长安那边不晓得怎么触怒了言庆。他这是在向长安示威。”

杜如晦一怔,“向长安示威?”

“若我猜测不错,恐怕是长安派人过来,说不定这里面,还有郑潘几家的事情。

如果不是这样,言庆又何必鼓捣出那摊丁入亩之法?难道他就不清楚,那方案根本不可能执行。

他是在向长安示威,同时又走向郑潘几家施压。而其真正目的,恐怕还是要推行这租庸调之法”言庆这是要把蒙阳郡,打上他的烙印啊!唯有如此,他在将来,才能站稳住脚跟。”

杜如晦等人,脸色不由得一变。

狡兔死,走狗烹?

状态不好,这一段过渡写的非常吃力!

第卅章 平壤一夜三第卅一章 回荥阳三第卅章 天下棋局一第69章 末日(一)第卅一章 驱虎吞狼乎第64章 胡马第廿五章 拜师中第69章 末日(七)第17章 金堤关(三)第5章 父子情(下)第9章 种子(上)第55章 孝文之殇第80章 两驸马第17章 决战玄武门(四)第卅二章 风暴之端倪上第卅八章 古庙逢贵客第廿六章 长孙有女初成长第69章 末日(二)第10章 釜底抽薪第卌四章 最后一课下第廿四章 长孙召见第79章 荥阳之变第5章 王府门外的偶遇第卌六章 烽火连三月二第3章 外交杀人事件(下)第11章 我心似君心(下)第81章 邺城之战(五)第廿九章 黄雀第卅八章 父与子下第56章 李公子和小八第廿六章 长孙有女初成长第卌七章 我本一俗物下第67章 诚意第9章 悍匪解象第廿二章 缘由第廿九章 黄雀第9章 无间道第5章 徐世绩的选择(上)第10章 釜底抽薪第59章 纷纷扰扰又一年(五)第12章 竖子敢称霸王?第廿八章 孔融让梨上第19章 安南都督第8章 江山一盘棋第54章 暗涌(二)第55章 交易第廿五章 是非成败转头空六第8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一)第卌八章 修缘七品上第14章 徐世绩的缺点(下)第卌一章 前门拒虎后门进狼第廿六章 昔日袍泽周末第廿一章 李先生上第51章 喜盈门(四)第8章 巩县第一豪门第69章 末日(七)第4章 海门镇(二)第卌六章 烽火连三月一第9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二)第97章 一文钱难倒英雄汉第72章 言虎第廿八章 安远堂告急第77章 何人死期?第78章 有子第廿九章 黄雀第1章 雨霖铃第51章 命题:释道(上)第58章 君何人(下)第卅七章 囚徒下第4章 七学士(一)第11章 几家欢乐几家愁第3章 希谯道长第2章 礼物第67章 远行第卅章 唐猊玉带第53章 尸山血海(完)第5章 七学士(二)第54章 暗涌(二)第廿二章 都棱镇七第卅九章 遇袭第60章 禽兽第卌章 新罗五第53章 暗涌(一)第卌六章 烽火连三月十一第卅二章 风暴之端倪上第卅一章 驱虎吞狼乎第廿三章 懦懦窦奉节下第57章 汉家儿郎第5章 安远堂二爷(上)第52章 破题:原道第卌五章 若有缘时自相逢第13章 咏鹅(上)第75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第57章 东都(三)第62章 殇逝第70章 赢家第卌六章 烽火连三月九第廿五章 是非成败转头空一第9章 种子(下)第廿八章 荥阳攻略第一弹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