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争议(二更)

没有人能告诉皇帝是怎么回事儿,三百万两银子修筑可保几十年的堤坝才二年就被冲毁了,用脚指头想,都能猜出这里面一定有大事儿。

皇帝最先将工部尚书喊进宫,“将冯程给朕叫来。”

他倒要问问,户部拨了银子出去,工部是怎么完成的修筑堤坝。

冯程很快就进了宫,在门口以询问的眼神看向赵公公,希望赵公公给点儿提示。

赵公公是皇帝面前的红人,分量不轻,他素来不趾高气扬,从来都很会做人,不得罪朝臣,哪怕如今面前的这位工部尚书要遭殃。于是,他嘴角压平,对冯程用极低的声音说,“衡川郡大水,堤坝冲毁,灾情绵延千里。”

冯程一下子就震惊了。

赵公公给他打开了御书房的门,挑开了帘子,请他入内。

容不得冯程再多问,他提着心,进了御书房。

皇帝青黑着脸看着冯程,将奏折扔给他,“冯程,你自己看,你给朕说说,衡川郡的堤坝是怎么回事儿?”

冯程连忙接过奏折,一目十行看罢,脸上也露出不敢置信和震惊骇然,当即有些慌地看着皇帝,“陛下、这、这臣也不知怎么会这样……”

皇帝咬牙,“当初你不是跟朕说,衡川郡的堤坝若是修筑好,可保几十年吗?这才两年就被冲毁了,朕的三百万两白银打了水漂不说,灾情绵延千里,多少百姓受灾?”

冯程当即跪在地上,“陛下ꓹ 当初臣前往衡川郡,多次勘察地势地貌ꓹ 又与方大人和当地的匠人探讨多日,的确是说堤坝修筑好,可保几十年牢固不被冲毁。”

“可是如今是怎么回事儿?”皇帝看着他ꓹ “这才二年。”

冯程又看了看奏折,还是不敢置信ꓹ “陛下,这折子上说的可确实?”

“你问他。”皇帝指向郑长明。

郑长明对冯程拱了拱手ꓹ 将对皇帝说的那番话又说了一遍。

冯程听闻是十日前ꓹ 看着郑长明说的有鼻子有眼,也相信了八九分,脸更白了,回忆道,“陛下,当初臣亲自前往衡川郡勘察后,与方大人制定了修筑堤坝的方案ꓹ 随后,臣因不能久离工部ꓹ 派工部侍郎刘拓前往衡川郡监工。半年后ꓹ 刘拓回京ꓹ 对臣禀报ꓹ 说按照计划,衡川郡堤坝已完满收工。”

“刘拓呢?”皇帝问。

“一年前ꓹ 刘拓因母病势守孝三年ꓹ 如今丁忧在家。”

“刘拓老家在哪?”

“在赵河县ꓹ 距离京城七百余里。”冯程对于曾经的工部侍郎知道的很清楚。

皇帝问赵公公,“派人前往赵河县押个人回来ꓹ 得几日?”

赵公公计算了一下,立即说,“派大内侍卫前去,骑最快的马,最好来回也要六七日。”

皇帝点头,对外喊了大内侍卫的首领进来,吩咐了下去,“派两个人前去前工部侍郎刘拓的老家,用最短的时间,将刘拓给朕押回京。再派人去衡川郡,给朕了解衡川郡受灾情况。”

大内侍卫首领垂首应是。

皇帝沉着脸看着冯程,“衡川郡堤坝被大水冲毁之事,你身为工部尚书,责无旁贷,从今日起,革职查办。”

冯程不敢给自己求情,“是。”

皇帝吩咐侍卫摘了冯程的乌纱帽,脱了官袍,将他押解回冯府等待查清论罪。

冯程被押下去后,皇帝这才召集朝臣议事。

朝臣们也都被衡川郡大水冲毁堤坝,灾情绵延千里的事儿给震惊了,郑长明的妻族子侄朱炎被喊到了大殿上,让他详细地说衡川郡大水的情况。

朱炎对衡川郡大水的情况也知之不多,他只是从衡川郡的方向来,路途听说大水冲毁堤坝,将百姓养的房屋都冲塌了,来不及跑的百姓砸死砸伤不少,猪马牛羊都冲走了,水灾很是厉害,再多的,就说不出来了,毕竟,他没有真的从衡川郡路过,是东宫安排的他。

朝臣们提起当年修筑衡川郡堤坝户部拨出的三百万两银子,一时间议论纷纷。

皇帝听着朝臣们你一言我一语,就如何赈灾救灾之事,一时间也讨论不出个所以然来,脸色十分之差。

“你们说,如何赈灾,谁能给朕拿出个章程来?”皇帝看着朝臣,觉得闹哄哄,关键时刻,没有一个实用的。

户部尚书出列,“陛下,老臣觉得,如今尚不知衡川郡的确切情况,实在是没法制定救灾赈灾的章程,还是应该先派人去衡川郡打探一番,才能具体赈灾。”

皇帝虽然知道他说的有理,但还是道,“衡川郡距离京城千里,派人前去再折回,得耽搁多少工夫?朝堂等得起,百姓等得起吗?”

户部尚书也知道百姓们等不起,立即说,“陛下立即下旨,让当地开仓放粮吧!”

提起这个皇帝就怒,“各地的报信折子到如今还没有呈递上来,出了这等灾情,各地报信的折子,不是应该快马加鞭八百里加急送报朝廷吗?”

竟然还是依靠从衡川郡回来的人才得到消息,官员们都是干什么吃的。

朝臣们无人说话,心里都清楚,每次哪里出现灾情,一级级往上报走程序,到了朝中,少说要半个多,多则一个月,常有的事儿,断然没有十日就能让朝堂收到报信的折子的,除非是巡查使的折子,可以由快马直达天听。

于是,议事从中午商议到傍晚,还没订下具体的前往衡川郡救灾的人选,皇帝一身疲惫地摆手,说了句明日再议。

当日晚,萧泽上折子,请求前往衡川郡救灾赈灾,折子写的十分动人,言明为父皇分忧,为百姓尽快能得到救灾,他身为储君,责无旁贷。

皇帝将萧泽的折子完整地看完了,并没有批准,而是按下了。

第二日早朝,户部尚书赵江请旨,前往衡川郡赈灾,他在朝堂上说,“户部主管赈灾救灾,衡川郡出了如此大的水患,户部要如何救灾,不知细情,也无法议定一个章程,老臣回去想了一宿,请陛下恩准,老臣亲自带着人前往衡川郡赈灾。去当地了解灾情,才能更好地让户部配合赈灾。”

皇帝看着赵江,缓缓道,“昨儿夜晚,太子上折子,想前往衡川郡赈灾。”

赵江愕然。

朝臣们也都是一愣。

东宫派都奉了太子之命,当即有不少朝臣出列响应,言太子爱民如子,既然有此爱民之心,陛下应该准奏,让太子出京,救助百姓,也能体会人间疾苦,才能更好地为民解忧。

凌画早已安排了人,就等着这一刻,于是,也有不少朝臣出列,言衡川郡千里之遥,又是灾情之地,太子没有经验,加之自古灾情之地多出乱事儿,太子是储君之体,不能出京,朝廷又不是没人了,用不着储君去以身犯险。

两派顿时炒了个不可开交。

中立派稳立不动,任由两派你来我往地争执吵闹,皇帝坐在上位,听了大半个时辰,才摆摆手,朝臣顿时停了吵闹,规矩站好,不再指着对方鼻子骂是何居心了。

皇帝看向许子舟和沈怡安,“许爱卿,沈爱卿,你们怎么看?”

沈怡安和许子舟对看一眼,二人齐齐出列。

许子舟如今官大一级,当先开口,拱手道,“回陛下,臣也觉得太子金贵之躯,衡川郡灾情境况不明,是不该亲自前往。”

沈怡安随后拱手,附和许子舟,“回陛下,臣附议许大人所言。就是太子殿下担心百姓,亲自前往,也不该仓促之下前去,应该派人前去查看灾情具体如何,再酌情商议是否适合太子殿下动身前去。”

皇帝点点头,目光一转,看向一直默不作声,将自己当做木头人的萧枕,“萧枕,你怎么看?”

萧枕一愣,没想到皇帝叫他,这几年,他在朝中,就是个摆件,他的好父皇从来不重用他,不给他重要的位置,不给他权利,他站在朝上,就是每天丁卯而已,不需要说什么,对于朝事儿,也从不参与什么,反正,他也不会问到他。

皇帝对他的苛刻不喜,朝臣皆知。

他这些年之所以能站在这里,也是因为他规矩,不生事儿不惹事儿。今儿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第六十三章 转道第九十四章 不敢第三十章 受伤(二更)第九十一章 价值第一百零八章 厮杀第五十五章 位置(一更)第六十一章 选礼(一更)第一百零四章 追查(二更)第五十三章 蚂蚱(一更)第九十五章 闺房(一更)第八章 撒娇(二更)第四十七章 谈(二更)第八十八章 吉言(二更)第五十三章 一战(一更)第七十章 解禁(二更)第六十一章 摸摸第九十章 福气(大结局八更)第一百零二章 回京第九十六章 好巧(一更)第三十一章 折子(一更)第四十五章 进宫(一更)第五十七章 栽进去(一更)第十七章 顺眼第八十六章 分析(一更)第四十五章 大牢(一更)第三十六章 过城(二更)第二十三章 很美(一更)第二十一章 三更第四十一章 发火(一更)第二十三章 询问第十五章 请回(一更)第七十六章 花灯(二更)第四十一章 赶巧(一更)第五十五章 拘束第六十三章 告知(七更)第七十六章 花灯(二更)第六十一章 没敢(五更)第六章 萧枕第三十七章 倒打一耙(一更)第八十六章 开锁(二更)第四十八章 受宠若惊(二更)第六十一章 选礼(一更)第六章 心疼(二更)第六十一章 选礼(一更)第五十二章 好奇心(二更)第六十六章 约战(二更)第四十四章 好看(二更)第八十八章 服气(二更)第八章 半夜第二章 抱着(二更)第十二章 务必第一百零六章 没的商量(二更)第十二章 来京(二更)第十四章 天生一对(二更)第二十八章 文武(二更)第六章 浮生酿(二更)第八十一章 告状(一更)第五十章 战死(二更)第二十五章 不准(一更)第三十章 打探(一更)第十一章 疯了(一更)第十一章 郑珍语第一百一十六章 明白(二更)第九十五章 主意第四十五章 一切(二更)第五十九章 看法(一更)第二十章 交好第六十一章 良心第八十一章 告状(一更)第三十四章 师承(二更)第三十七章 先后(一更)第三十五章 坏人(一更)第十章 赔罪(一更)第八十六章 怀疑(一更)第五十八章 命运(二更)第一百章 听朝(大结局十八更)第一百章 功成第四十五章 家养第六十四章 大雪(八更)第十三章 不平(二更)第九十二章 操心(大结局十更)第二章 婚约第六十八章 推测(二更)第五十六章 火热第十七章 传信(一更)第四十二章 好消息(一更)第四十五章 进宫(一更)第三十六章 算账(二更)第三十六章 过城(二更)第八章 能耐(一更)第七十章 回报(二更)第九章 商议(一更)第十章 有病第八十五章 久仰第九十四章 回京(大结局十二更)第六十二章 卜卦(二更)第十九章 拒绝(一更)第十六章 背着(二更)第三十章 请见第六十章 操心(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