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指点迷津

“文远替女儿多谢言公的关心,只是,唉……只怪我一时糊涂了,早点为她定下婚事也就没这么多烦恼了!”陶炎生惭愧的说道。

“你啊,就是眼光太高,既然是为了柔儿好,找个有点潜力的贤婿还不简单?非得盯着高门望族?高墙深宅内的日子可也不好过啊,你就不能将眼光放低点,往下面瞧一瞧,或者看一看新科进士也行啊!有你这位阁部的阁老在,提携着,那还不是平步青云?”言老似乎要他把眼光放低一点。

“言公,莫说是进士,就是新科状元也得先熬过几年再说,再说这些进士里很少有年少的,怕是很难找,再说明年癸未年才有会试,您觉得我还能在阁部待几年?”陶炎生唉声叹气的说着,这些他自己都考虑过,喝了一口茶后又开口道“考虑门户也是这个原因,如果我不在朝为官了,至少不会有官面上的忧虑,孙儿后辈也能过得好一点,所以啊言公,现在看来,我已经没有得选了!”

听了陶炎生的话,言老也觉得确实很麻烦,如果是像他这般说法,能匹配的也就几家而已,而大多数跟他同年的都是孙子都有了,难道自降辈分,显然他不会这么做,言老见他愁眉苦脸的,也不知道该怎么说他固执了。

“行吧,看来你是真的死了心的朝上看了,那么同辈里你看不上或者不愿降辈分,那你就再往上看看啊!”言老爷子也是没法,为了履行自己的承诺来提醒一下陶炎生,毕竟陶矜柔在他眼里也算得上是一个后辈了。

“再往上看?”陶炎生一时没怎么明白,言公执臣下礼朝着皇宫的位置拱了拱手,陶炎生这才明白,可脸色也是变了变,“言公,您是说,去给皇上……”

“唉,你怎么就这么想不清楚?皇上今年多大了,我们本不应该多谈,作为柔儿的长辈,老头子也不会让她去那火坑啊,除了皇上还有皇子啊!”言老爷子有点无奈的看着他,似乎要把话说明白才能解释清楚,言老爷子心想,你这平时的精明去哪了呢?难怪柔儿的婚事拖到现在还未解决。

“皇子?……”听着言老的话,陶炎生的思维有点不太跟的上,只能在脑中思索这有没有可能。

“这不就成了吗?你这阁部的次参看不上同僚的儿孙,既如此,皇上的儿子总能配的上你陶老爷的身份了吧!”言老爷子见他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笑着说道。

“咦!言公又一次提点了我,唉,实在是老尔糊涂了,看不清楚了,望言公海涵!”想清楚了一点事情后的陶炎生陪笑着说道。

陶炎生知道本朝的皇子身份超然,可是有了太祖皇帝定的祖制,皇子的身份一下子又变得尴尬起来,首先不能插手朝廷政事,其次没有食邑封地,就不会有膨胀的野心也不敢有,这是太祖皇帝所防范的,所以,大安朝的皇子嫡妃都是民间女子为多,朝廷的官员的女儿或孙女原则上自然也是考虑的范围,可是皇子们的身份尴尬,所以当朝的皇上一般不会厚着脸皮找臣子们结亲家,因为没有任何实际上的好处,反而没有嫁入同殿为臣的同僚家中好,除非是臣子自己要将女儿嫁入宗室,不过太子不在此例!

“老头子打探过了,适龄的皇子有三皇子豫亲王,当朝太子殿下,五皇子楚亲王,六皇子蓝承贤,后边的几个皇子都是年纪太小,不过宫内传出来的消息是,这次选秀只为三皇子和太子殿下以及五皇子,所以你得好好思虑一下了!”言老爷子说的很清楚,看来他早就研究过了啊,陶炎生见此也是在考虑得失。

“太子殿下不必说,你如果跟皇上提一句,估计皇上也会龙颜大悦,不过就有违你的初衷了,如果日后太子殿下继位,柔儿即是当朝皇后,这后宫之主好不好当,你自然清楚,而且最主要的是,可不止你的女儿想做这个皇后,老头子听说,已经有好几家的人,将女儿或孙女报了太子选妃的事情了!”言老似乎说的通俗易懂,陶炎生静静地听着,同时也在思考。

又听言老爷子说道“三皇子蓝承英今年十七,在去年的时候封的豫亲王,五皇子蓝承羡今年十五,也是前些时日封的楚亲王,这两个皇子老头子觉得是目前最适合的人选了,如果陶老爷你还不满意,那就得等明年的春闱过后再说了!”陶炎生听着他说的,渐渐地有了自己的打算。

陪笑着说道“文远十分感谢言公的肺腑之言,唉,也是柔儿好福气,能得言公如此有耐心的长辈,做为她父亲的我实在是汗颜!”陶炎生又一次惭愧地说道。

“好啦,该说的我都已经说过了,接下来该怎么选,就是你这个做爹的事情了,本来过问别人家儿女婚事就是逾越了,不过谁叫老头子爱管闲事呢!”言老爷子似乎还自嘲了一波,陶炎生又陪笑说道哪里哪里,能得言公管闲事那才叫好呢,言老爷子见自己目地已达,也就不多留了,跟陶炎生说道告辞后就离开了陶府,陶炎生说道那我亲自相送,刚出府门的时候,就见陶矜柔下了马车而来。

“言老,您怎么来了!”见到言老爷子,陶矜柔也大概猜到了他所为何事了,心中复杂的心思一下子全都涌现出来了,精致的脸上展现出来的却是不知怎么形容的表情了。

“哈哈,不过是没事过来陪你爹喝了杯茶,怎么出城去了?”言老爷子见她乘着马车,后边的家丁还有骑着马的,猜她是出城玩了。

“今日是中元节,柔儿也写了祈愿的河灯,这不才刚刚放了回来!您这是要回府?不如再陪柔儿说会话吧?”陶矜柔轻轻的说道。

“算了吧,不过是讨杯茶喝,已经是过分了,再说我怕有人会恼我了,有空再来我府瞧一瞧老头子就行!”言老爷子制止了她的留下的言语,说着上了马车回府去了。

“爹爹!”陶矜柔又忙的去给陶炎生行礼,“罢了,不早了,赶紧回房里!”陶炎生也赶紧说道,让女儿先回后宅,他心里却在思量着,两个皇子该选谁呢?

而陶矜柔自然也听懂了言老爷子最后所说的话,言老答应过她说来点拨一下自己的爹爹,他所说的讨杯茶喝就是表示自己来履行诺言了,而后面所说的怕某人恼他,估计就是给她的婚事找出了点什么门道,怕再同她说,有损自己爹爹的脸面,不过,言老说的隐晦,陶矜柔自然也不知道,他们之间到底是看上了那一家的后辈,这让这个少女心中愁结的事情,这会又更加紧张和忧虑了。

……

太子要选正妃以及两个皇子宗室亲王同样选正妃的事情,已经在官宦勋贵的圈子里早就传遍了,是当朝后宫之主皇后下的懿旨,让各地遴选适龄女子入宫选秀,如各个官员或者将军府上也有这样的女孩,可亲自上书朝廷,皇后会亲自甄选!

太子选妃如果是大安前几朝,基本没什么人愿意,除非是真的看好太子爷,不过大安的太子地位实在是太稳固了,除非自己作死造反政变或者突然暴毙,不然,这皇位是迟早要落在他身上的。

所以,各家命妇早早的打听清楚了为太子选妃的日子,不过皇后哪里估计才是最重要的,还有太后哪里也得过关,要知道正妃就一位,所以各家都在争着将自家女儿入宫推荐给皇后又或者是太后!

民间的女子一般都是有点家财的才会将女儿送入京城入宫选秀,这些女孩大多数都会被落选,然后问清楚她们的意愿,愿意留下的会安排到宫内的各个宫殿伺候,或者是后宫几个司局里办事干活。

多数女孩出门时父母都是抱着能入宫就好的心思,所以大多数也会留下来,而家中有点本钱的自然不会让女儿或者孙女真的在宫内受苦,会让人跟着保护,如果能入皇家的眼,成为皇上能看上的或者某个皇子的妃子,那就不一样了,在大多数朝廷命官眼里,蓝氏皇室的宗室都是被人圈养的,自然看不上,可在不少老百姓眼里,能嫁入皇族那也是祖上保佑了。

所以每次皇宫里发出选秀的懿旨,只要是成平年间,响应的不知凡几,不过全国各府的名额也是有限的,能参加宫内最后的遴选之女,也是各地报名选秀中有点家世各方面都齐全的佳人了!

第五十八章 邢卫死士第二百五十三章 夫外妻忧第一百七十二章 迎接第二百三十三章 给个公道第三百二十五章 遗漏百出第三百四十九章 试验马车第四百四十三章 为情往复第一百四十七章 交换第五百四十五章 最后荣光第二百零四章 扑朔迷离第四百一十八章 残兵互换第二百九十四章 百年之担忧第三百一十七章 片刻温馨第三百九十四章 赶赴前线第四百三十九章 可疑身原第一百零七章 新使命第四十一章 局势环解析第一百二十一章 骑鹤第一百七十章 思虑第八十四章 假意释情第二百五十四章 迫使持新第六十一章 辞旧迎新第二百七十三章 险要夺船第一百一十三章 罪名难定第四百四十一章 连问踪迹第四百三十六章 残兵败将第四百二十一章 王朝之耻第九十一章 时机初显第一百三十二章 暗招第三百一十六章 忧惊恐变第八十五章 面目揭开第九十七章 上演第三百零九章 战火再起第七十二章 大风起兮第一百九十五章 离奇案件第七十四章 朝议之事第三百六十二章 分崩离析第四十章 太子小朝堂第三百零一章 不拘一格第三百六十八章 甲申年末第四百五十二章 内争纷起第二十三章 指点迷津第四百一十二章 半功半过第二十章 隔墙听尔第十八章 解锁成就第一百一十二章 风云际会第五十九章 幕后权算第一百四十四章 勾结外人第五章 姐妹第八十四章 假意释情第二百五十二章 女子百户第五百四十六章 林北以北第三百五十二章 权势渐显第一百七十一章 西北商人第二百二十二章 改年元兴第二百三十九章 许家少爷第一百六十四章 买通第二百四十七章 画一个圈第三百三十一章 设思梦想第二百七十四章 轻松制服第一百八十一章 陆家商议第三百五十一章 扳倒首参?第一百三十九章 动悸第四百二十章 旧世族家第六十九章 事内之人第一百七十八章 人之仗义第二百七十五章 楚王世子降生第三百八十三章 沿途闻丧第三百二十五章 遗漏百出第二百五十九章 许家兄妹第三百九十八章 两信二闻第二百七十三章 险要夺船第一百七十四章 惊讶和疑虑第一百八十一章 陆家商议第三十四章 阁楼里面欲为难第四百零八章 城破人难第一百零三章 虚惊第三百零七章 关税革新第三百二十三章 漠语言情第九十七章 上演第八十五章 面目揭开第四百三十四章 马下城门第三百零三章 担忧和变革第二百二十二章 改年元兴第五十章 密谋谋天第二百五十四章 迫使持新第四百一十四章 叶家末路第八十章 判法刑名第六十章 新年将至第二百三十九章 许家少爷第一百八十六章 又见交换第二百二十七章 接连而来第二百九十九章 诱而为良第三百七十章 徐府家事第一百一十八章 世事无常第二百二十四章 革新盐政第九十五章 商议第二百五十章 下以而音第四百零八章 城破人难第三十九章 翁婿初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