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一章 王朝之耻

常家涉嫌的事情,蓝承羡是最先知道的,当看到陶矜柔的来信时,便知道常家有些慌了,知道此刻有些东西已经瞒不住了。

可在蓝承羡眼中,常家这种无疑是自己作死,原本有着最好的商人身份,偏偏连这点道理都看不懂,这也是蓝承羡觉得十分厌恶的行为了。

所以在给陶矜柔回信时,他赞许了陶矜柔谨慎的做法,又不自然的称赞了许多关于陶矜柔的话语,更像是甜言蜜语吧,而对于自己不能参加他们的儿子蓝延新的周岁生辰,蓝承羡也是觉得十分自责,不过早早便准备了礼物,大概会在蓝延新生辰那日便送到的。

此刻蓝承羡不仅收到了家书,同时还收到了元兴皇帝的旨意,便是整顿林东的军政要事,至于林东宣慰司,也成为了蓝承羡的佐助衙门,元兴皇帝的意思,必须将林东该有的军镇和士兵,以及赋税等等,全部清理整顿出来,不管需要花费多久的时间,还是投入多少银两,元兴皇帝都觉得不惜一切。

蓝承羡深吸一口气,知道此刻林东名义上的巡抚,已经因为叶朝林的进京,叶家的倒台到现在被朝廷和元兴皇帝一锅端了的情况,开始改变起来了。

林东督师本就不是常置衙门和官职,所以林东督师,元兴皇帝是不怎么考虑的,剩下的总兵府自然是没了,即将被蓝承羡的巡抚司取代,而宣尉使也终究要矮上一级,成为蓝承羡的下属衙门。

五月初旬,蓝承羡结束了自己北林府的行踪,开始回往东盛城。

“多谢侯爷想送,不过就到这里吧,想必侯爷也明白皇上的意思,保重,告辞!”在北林府城前,蓝承羡和亲自送他出城的傅恒远说道。

不过让蓝承羡没想到的是,唐嬛槿也要跟着他回去,不过蓝承羡心里却是明白,她是为了何人而走的,傅恒远和唐应为都是行礼目送着蓝承羡离开。

“没想到,不过来了不到两月的时间,后定人便被他给劝退了!”傅恒远看着蓝承羡队伍远处的身影有些感慨的说道。

“督师大人又何必在意呢,说起来要不是大人来的及时,恐怕此时北林府也早就陷落了,楚亲王爷不过是行了一招大人一直不想使用的战术罢了!”唐应为却是接着他的话语说道。

“哈哈,还是贤侄看的明白,走吧,令妹一走,可算是可以清净一些了吧,这些日子守城也苦了大家了,传本督师之令,今日城内解封一日,犒赏所有将士!”傅恒远却是高兴地说道。

原本因为后定人的攻城,城内还留在这里的少数百姓都是闭门不出的,而傅恒远直到蓝承羡离开后,才敢下此令,也是顾忌蓝承羡的身份吧,众多将领士兵听到这个消息,也是欢呼雀跃起来,此刻北林府就如同打了胜仗一般,对于这些守城的士兵来说,后定人撤兵也许就是胜利吧。

……

大安和后定的谈判也终于在五月初询谈妥了,起先因为双方都觉得自己才是获胜方,所以一直僵持不住,而且大安方面自然是希望后定归还士兵,还有此前侵占的城池了。

可后定人自然也会答应,发动这次战争,本来就变得元气大伤,如果好不容易得来的几座军镇县城,就这么几句话,就还给大安,即便是使团同意了,后定大王大将军会同意吗?肯定是不可能的。

所以双方扯皮拉扯了几日,最后不得不折中办法,大安只要被俘虏的士兵了,这才开始进入正轨,最终每个士兵大安将付出五两银子的赎回价赎回,而将领则是更贵一点,像是武名凡这种领兵的将军,最后定为了一万两银子,最终这场发生在元兴元年到二年之年的大安后定战争,以大安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为结局。

不仅是北林府城以外县城军镇都陷落,而且还得付给后定将近十万两白银的赎银赎回此前被后定困住的大安一万三千多名将领士兵。

元兴皇帝听了结果后十分的不满,在朝仪之上,大声的责斥百官,言道大安王朝建立以来,还从未有如此屈辱的时刻,今日他后定的作为,他日大安必定双倍的奉还!

虽然元兴皇帝看似十分愤怒而且沉重的言语,看起来有些无用,可百官们却无一不是感同身受,一个个都觉得原兵部尚书岳中书,以及原林东总兵叶朝林,是十分有失作为大安大臣之身份的,万分不该如此丢了中原王朝的脸面,就如同元兴皇帝的话语,死后有何脸面去见列祖列宗?

紧接着便是一系列的大臣官职的调整,原户部尚书陶炎生正是告老退位,新上任的户部尚书则是由顺天知府黄邕生接任,大理寺卿谢何贤则接任此时已经是辅政阁首参的张万宁礼部尚书的位置,而礼部也在短短不过两年的时间,便历经了三人主官的情形。

新的辅政阁成员也随之大变样,原本的三人吏部尚书刘明习、御史台御史中丞郭仲雍、都察院左都御史沈思为,都没有变化,只是首参以及户部兵部尚书换了人,还是原来的六人组成。

元兴皇帝一番责斥和感慨的言语,作为辅政阁的信任首参,张万宁及时的站了出来,通过言辞紧凑的言语,张万宁展示出来他的意愿,便是收复河山,灭了后定人,洗刷今日之耻辱。

这个原本在后代史书上,不怎么提及的战争,因为元兴皇帝和百官们一段奇特的对话,被后人所记住,所以关于大安王朝元兴年号初年,发生的战争,在后人看来不足一提,不过却因为元兴皇帝的一段对话,却让后人记住了有过元兴初期一段这样的战争。

接着元兴皇帝有意无意的提及到了江南某些世家商户的作为,却是严重的违反了大安律例的,不过元兴皇帝没有特指某一家,众多大臣却是听明白了,元兴皇帝所提及的是何意了。

纷纷上奏严查此等通敌的家族以及商户,一经发现定不能饶恕就了的,元兴皇帝等的就是他们这些话,接着便开始一段比较风声鹤唳的抄家之举。

第七十章 会试春闱第三百章 请愿招安第一百一十八章 世事无常第二百四十五章 家财难分第一百九十八章 各方云动第三百零三章 担忧和变革第二十章 隔墙听尔第四百一十九章 贵重辰礼第三百六十二章 分崩离析第一百四十三章 内讧第三百二十六章 及时救场第一百八十四章 劫人而来第三百三十一章 天伦之乐第二百六十六章 皇帝选秀第一百八十二章 一言不合第三十九章 翁婿初见第九十四章 暴起第一百八十三章 情深义重第三百零九章 战火再起第三十三章 恣意寻欢第二百七十五章 楚王世子降生第三百零四章 全新作物第三百四十九章 试验马车第五章 姐妹第二百四十九章 家有一老第一百九十一章 父慈子孝第一百零七章 新使命第五百四十六章 林北以北第二百零四章 扑朔迷离第二百零九章 点破之处第七十八章 是亲姐弟第二百三十九章 许家少爷第二百六十九章 越州府治第四百一十九章 贵重辰礼第二百五十章 下以而音第四百三十章 木轨工程第二章 事与愿违第一百七十章 思虑第一百一十一章 挑拨第一百二十七章 炼狱第一百一十八章 世事无常第三百五十八章 帝王心思第六十一章 辞旧迎新第三百零八章 主次敌人第二百二十三章 元兴元年初第九十一章 时机初显第二百八十八章 北原告急第三十九章 翁婿初见第十二章 天下之势第十一章 多个幕僚第二百零八章 逐渐浮出第六十七章 第一才子第二百五十章 下以而音第十八章 解锁成就第十一章 多个幕僚第二百六十六章 皇帝选秀第二百九十三章 闻夷人说第三百四十一章 夏禅身世第二百三十八章 家财无人继第三百四十九章 试验马车第三百一十七章 片刻温馨第五十七章 偶感风寒第三百四十八章 腐朽体验第二百八十二章 不负苦心人第四十四章 终成眷属第四百零一章 奇兵之计第四章 悠闲的日子第一百二十六章 人呢第一百三十六章 问寻第四百一十八章 残兵互换第一百一十八章 言老忠告第九十章 京师卫群第三百一十二章 北上第一百八十五章 为情而殇第五十一章 月满省亲第三百八十章 将复出京第二百四十四章 世道不变第一百三十九章 动悸第一百六十三章 质疑第三百三十六章 查缺补遗第三百八十一章 家室温情第三百九十六章 趋于明朗第三百九十四章 赶赴前线第四百四十七章 望而归来第六十章 新年将至第二百零一章 明白糊涂第三百零九章 战火再起第二百四十五章 家财难分第四百四十六 北望后定第二百八十九章 局势稳和第四百二十五章 娘娘回门第二百二十二章 改年元兴第一百二十八章 患难第七十六章 眉目渐显第三百一十九章 可怜父母心第四百零四章 各有缺陷第一百零二章 内应第四百二十章 旧世族家第一百零五章 御前第二百三十章 有恃无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