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动员全郡

次日。

熊槐便在方城之中亲笔书写诏令。

“诏令,五国接连三次出兵伐我,第一次大战,寡人痛失汉中上庸两郡,汉北亦遭到秦韩两国蹂躏,以致汉北父老兄弟家园破碎、财物被夺,不得已而流离失所,不知其所归,寡人痛之恨之。

第二大战,寡人痛失淮北之地千余里,五国之兵在陈城肆虐三日,烧杀淫掠,无恶不作,而淮北被占的土地上的百姓,他们的财物妻女也多有被劫者,寡人深恨之。

而今第三次大战,齐魏宋三国肆虐淮北,秦韩魏三国再次兵临汉北,寡人不欲汉北的父老兄弟再次遭到秦韩魏三国的蹂躏,同时也不愿陈地的旧事在宛城重演。

是故,寡人心中在无兵可用的情况下,虽万分不愿,但依然痛心的下诏,从即刻起,征召汉北郡十七县中所有年满十四未满六十的百姓,无论男女,全都需要编制入伍。

一旦编制入伍,所有的男丁全都需要前往前线杀敌,所有的女子,全都需要加入运输队伍,或向前线运输物资,或向战场运送器械,男女各司其职,不可懈怠。”

写完第一道诏令后,熊槐立即加印楚王印玺,然后将诏令交给在一旁等候的汉北郡守接子,然后又拿起笔,写起第二道诏令来。

“诏曰:征召全郡百姓,虽是为了保卫汉北之地不受三国蹂躏,但是,全郡百姓亦是为寡人而战。

是故,为了赏赐有功之人,也是为了激励百姓杀敌报国,寡人决定,在全郡之中推行爵位制,在国人之上国大夫之下,增设五级士爵。其依次为士伍、士什、乡士、县士、上士等五个爵位。

凡获得士伍之爵者,其赐田地一百亩,其后每升一爵,加赐土地一百亩。其中县士加赐奴仆一人,上士加赐奴婢一人。

同时,为了保证获得爵位的百姓能长久的保持爵位,寡人决定在汉北郡重启乡学以及县学,凡乡士之爵者,每代人可以出钱送一族人去乡学求学;凡县士之爵者,每代人可免费送一族人前往乡学求学,并可花钱送一族人前往县学求学;凡上士之爵者,每代人可免费送两人去乡学求学,并免费送一人去县学求学。

为保证爵位的尊贵,凡乡学之中,不接受家中无乡士及以上爵位之人求学,同时,县学亦不接受家中无县士及以上之爵者。

为激励百姓,寡人决定,凡这次被征召的百姓,无爵者之家全都赐爵一级,家中额外出三人,则赐爵两级,额外出七人,则赐爵三级。

为避免百姓后顾之忧,凡家中有一人战死者,加赐一爵,凡战死五人,再加赐一爵,凡战死十人,其赐国大夫爵。

并且,为表彰百姓作战得力,寡人决定重赏其有功者,凡上阵之后,杀一敌军士卒,其赐爵位一级,杀六人可赐国大夫。”

第二道诏令写完,印玺加盖完毕,熊槐紧接着又写起第三道诏令。

“诏曰:此次征召全郡百姓,虽为不得已为之,但这也不仅仅只是为了寡人,更是为了汉北全郡百姓。

是故,本次征召百姓不准许任何人逃亡,凡身在户籍而征兵不到者,男子贬为奴隶,女子贬为奴婢,押往前线效力,杀敌一人方可为自己赎身。若没有战功,且侥幸未死,则战后赏赐给有功之人。

同时,为防止百姓逃亡,寡人决定封锁整个汉北,寡人下诏之后,本次战事结束之前,凡是在此期间离开汉北的百姓,全部贬为奴隶,国中百姓贵族全都可以进行抓捕,抓一人,可得赏钱一金。”

一写完,正在加盖印玺间,熊槐一怔,想了想,突然抬头看向一旁的陈轸道:“陈卿,你立即传寡人诏令给左徒,告诉他,寡人决定在国中提高盗贼的赏金,凡抓捕一个盗贼,活得可一金,死得也可得半金。”

陈轸一愣,立即应道:“大王这是担心汉北的百姓听到征召的命令后,会担心之下避战逃亡?”

“不仅仅只是这样。”熊槐摇了摇头,一脸沉重的道:“寡人担心这次立功的百姓太多,到时候,寡人可能会没有足够的奴隶用来赏赐。”

陈轸与另一侧的接子闻言全都一怔,接着全都变了脸色。

他们知道此刻楚王说这话的时候,他心中有多沉重。

楚王当然不担心百姓会立功太多,楚王现在担心的是百姓伤亡太重。

这次征召的女子以及其中未行冠礼的男丁,可全都是没有接受军事训练的人,这些人上了前线,男丁可能不知如何作战,而其中给战场运送器械的女子,可能也不知道如何躲避流失投石。

而且,即便是成年的男丁,甚至是已经去各县接受过军事训练的人,可能也有许多人没有真正的上过战场。

如此一来,百姓伤亡肯定不会轻的。

想到这,陈轸与接子对视了一样,全都沉默了下去,此时他们既没有劝阻楚王,也没有赞楚王仁厚。

顿了顿,陈轸见对面的接子接过楚王的第三道诏令之后,这才沉声应道:“唯。”

此时,熊槐见陈轸应诏,又吩咐道:“还有,陈卿你立即传寡人的诏令给襄阳郡守陈相,让他封锁汉水,只要抓到逃亡的百姓,那就立即送到前线来。”

“唯。”

熊槐点了点头,然后脸色沉重的看向另一侧的接子道:“先生,接下来的事情,寡人就拜托你了,告诉百姓,这一战不仅是全郡百姓需要上战场,寡人也会上战场,甚至寡人未成年的儿子,年仅十二的两个儿子,也会亲临前线。”

说到这,熊槐声音亢奋而激动的道:“告诉所有的百姓,寡人与他们同在,汉北在寡人就在,汉北亡,寡人还有寡人的三个儿子,就跟所有的百姓一样,一起给汉北陪葬。”

“唯···”

当日,楚王下达的三道诏令,便以极快的速度从汉北郡的最东方方城向汉北郡的西部各县传递。

紧接着,各县县吏便在县尹的率领下,迅速动员其治下的百姓。

当百姓得知楚王的诏令,同仇敌忾者有之,兴奋者有之,无可奈何者有之,恐惧者亦有之。

或因为仇恨,或因为服从,或因为官府的恐吓,整个汉北郡的百姓知道他们全都要被征召后,大都响应了官府的号召,逃亡者寥寥无几。

但无论如何,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县的大部分百姓都被各县县尹组织起来,然后又跟着县尹奔赴前线。

而随着汉北郡所有的百姓都被动员起来后,楚王发动所有百姓抗击联军的消息,也飞快的向其他各国传播。

第六百八十三章 伐宋之疑第六百四十一章 前睹后追第六百三十章 伐宋第二百一十二章 倪良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昏睡不醒第一百三十五章 初置司空第五百八十八章 恐惧第三百四十章 时机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新法第四十六章 似曾相识第五百八十八章 恐惧第二百七十九章 任鄙第十七章 咫尺天涯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陈举之死第三百九十九章 使魏第七百五十六章 闭营不出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杀人第七百一十二章 三道诏令第一千两百九十七章 广布仁德第五百三十二章 前夜第二百五十二章 暗流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撤军第五百零七章 南顾第六百零八章 宋国内争第七百四十八章 蜀国使者第九百三十七章 五国攻城第一千两百五十五章 再训太子第六百九十四章 大军归来第十三章 初见端倪第一百三十七章 包子石磨第三百二十一章 离间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大水洗地第二百三十五章 秦国动向第六十六章 令尹可使第五百四十七章 决策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突如其来第三百三十五章 筹谋第四百五十四章 以进为退第五百五十五章 一尊一杀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齐相周最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属意江淮第三百三十八章 迷信第五百七十八章 断交第四百五十章 提议换人第八百五十四章 商人百工第四十五章 楚宫反应第三十八章 悲伤楚王第二百九十一章 死的不是时候第六百八十一章 骑虎难下宋王偃第四百七十六章 景鲤使秦第二百九十七章 突如其来第一千零八章 卒飘如风 中第四百三十三章 宴请第七百七十八章 上庸之战 六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为国分忧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突如其来第三百零八章 连秦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方向 上第一千两百一十章 心窄误己第二百八十一章 置之于死地第五百一十七章 布局第一百四十二章 貌似抢劫第九百一十二章 苗头初现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烹杀第九百零三章 启用昭滑第六百六十五章 攻城第一千零五十章 逃亡第六百九十二章 人质第五百三十五章 激怒第一千两百四十章 胜败根源第九百四十九章 齐魏会盟第九百四十一章 立功心切第一百六十六章第五十二章 鸟毛插冠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谋宋第八百七十四章 齐燕决战第六百章 心伤第四百四十八章 内忧外患第三百三十五章 筹谋第八百七十六章 意欲救燕第四百零七章 试探第三百二十五章 庸县第九百六十四章 朝中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抵达宛城第八百七十章 宋国已定第九百九十三 自刎第九十八章 跟我回家第一千两百九十九章 陈轸之死 下第六百二十五章 鬼神第四百九十五章 甘茂来楚 上第五百一十二章 大风起兮 上第二百二十六章 连楚伐齐第二百七十七章 轻取西都第七百八十六章 举国动员第二百零六章 攻魏第一百二十六章 新城襄阳第三百六十四章 公子彘第八百四十八章 明意 上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怨气第七百四十六章 获罪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