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献地

而鄢城布告栏这边,有的百姓离去了,但是却有更多的百姓围过来,想要一睹为快。渐渐的,人群越聚越多,很快,汇聚而来的百姓便堵塞了道路。

此时,魏国使者楼庳带着五辆马车一路风尘仆仆的赶往郢都,途径鄢城时,突然听到阵阵喧闹之声从车外传来。

听到喧闹声,又察觉车速变慢,虽然楼庳知道自己已经进入楚国大城了,但依然还是微微皱起额头,浮躁的内心也渐渐变得焦躁起来。

紧接着,缓慢的车速竟慢慢停下,见此,楼庳掀开车帘,十分不满的问道:“怎么回事,马车为何停下来了。”

为楼庳驾车的门客范熙应道:“君上,大量楚人聚集在道路上,堵塞了道路,车辆无法前行,还请君上稍待。”

楼庳闻言走出车厢,然后站在前沿向前一望,果然,前方的道路上全是楚人。

“怎么回事,今日也不是楚国的节日,为何有如此多的楚人跑到大街上庆贺?”

“君上。”范熙迟疑的道:“臣刚刚听路上的楚人说,好像是楚王决定变法分田,并且还公布了普通百姓获得爵位的办法,而且似乎普通百姓获得爵位也并不难。所以,楚人大量聚集,相互庆贺。”

“楚王变法了?”楼庳心中一惊,接着眉目间的忧虑尽去,犹如三伏天里喝了一碗冰镇酸梅汤一样,全身上上下下里里外外全都爽了一个通透。

接着,楼庳眉开目笑道:“快,立即让人去传抄一份楚王变法的内容来,不,传抄两份,然后派人将其中一份传回大梁,告知大王,我魏国无忧矣!”

“诺。”

不多时,楼庳便获得了一份楚国变法的内容,接着,楼庳将帛书展开一看:

“分田于百姓···楚国现在才想着分田,不亦晚乎。当年吴起被杀,楚国就再也没有机会分田了!”

“奖励耕战···应有之意。”

“奖励工具革新?这···”楼庳皱起眉头道:“难道这是楚墨鼓动的,之前各国还从来都没有专门将工具革新列出来。

或许也可能是因为楚墨不善工事,所以楚王这才重赏吸引人才。现在的楚国已经够强大了,希望楚国不要再冒出一个公输般来。

不过,如果天下的工匠真有发明石磨这种国之神器,并献给楚王,这对各国来说极为不利,尤其是对我魏国而言。”

沉吟了一下,楼庳接下往下看:

“鼓励女子出嫁···善!”

“鼓励百姓分户···善!”

“···”

看罢,楼庳感叹道:“楚国屈原不愧是名传天下数十年的大贤,虽然这些新法明面上全是让利于百姓,但字里行间却无不击中了楚国最严重的弊端。

弱贵族,分强户,查人口,清田地,这么大的举动,竟然不仅没让百姓感到不便甚至利益受损,反而还让百姓主动公开自己隐匿的人口以及土地,就凭这,这一部新法就足以成为各国立法的典范。

唉,昔日楚国传来消息,说楚国屈原可比齐国管仲,当时我还嘲笑楚人沐猴而冠坐井观天,现在看来,就凭这一部新法,就足以让屈原与管子比肩。如果楚国的变法真的成了,那屈子的地位也必将超过管子。

只是,楚国的变法能成吗?”

楼庳看着手中的法令,笑道:“当年吴起变法,楚王崩,吴起死,楚国被灭族的贵族封君有七十余家。昔日商君在秦国变法,十年中两度染红渭水,最后商君还发动了叛乱。

这一次,屈原的变法比起吴起还要激进,同时囊括土地与百姓,已经涉及封君根本。我倒要看看,楚人的血究竟能不能将江水以及淮水染红,又或者能将江水淮水染红几次。”

说罢,楼庳喜道:“现在我再也不用担心出使楚国失败,而我魏相的位置,也算稳了。”

数日后,楼庳抵达郢都。

楚宫。

熊槐高坐在王位上,看着殿中的楼庳打趣道:“先生不远千里而来,可是代表魏王来向寡人宣战的。”

“宣战?”楼庳听着楚王的话,心脏猛地跳动几下,然后立即陪笑道:“大王说笑了,之前奸相翟强因个人之私而欲与大王为敌,而寡君奸相蒙蔽,这才做出与大王为敌的举动。

但是,不久前大王让柱国在大梁城外列兵,让寡君观看楚军之威武雄壮。寡君看罢,知道大王不可敌,同时也知道大王没有下令让楚军攻城,这是大王不愿让楚魏两国彻底绝交。

是故,寡君明白了大王的心意后,立即罢黜了奸相翟强,然后特意派臣来向大王请罪,并表达寡君与大王交好的深切期盼。

为表诚意,寡君愿将陈地以北的襄城、康地等十五城割让给大王。”

说罢,楼庳长拜道:“还请大王收下寡君的诚意,然后楚魏两国重归于好。”

熊槐一听魏国愿意在损失了超过二十万百姓后,还大出血割十五座城池给楚国,心中大快,知道现在魏国那边在主力全军覆没后,魏国上下已经惊惧到了极点,唯恐各国趁机瓜分魏国。

不过,康地距离大梁已经没多远,拿下康地便如一根刺插入魏国咽喉一般,这太招魏人记恨了。

同时,如果楚国接受了魏国的城池,无疑会让其他国家更加忌惮楚国。

而且,魏国刚刚失去了河东,并且国中精锐损失一旦,一个太过削弱的魏国,也不利于楚国用韩魏两国牵制秦齐。

当然,最主要的是,楚国这边已经开始变法分田,无力再分心他地,而且魏国那边的土地早就被分了,连魏国重建武卒,都是从嘴缝里挤出的土地。

如果无法快速让当地的魏人归心,那要地盘有什么用,派出军队去镇压当地魏人?

自己都顾不过来,哪里还顾得上魏国百姓。

对楚国而言,现在的对外策略理应是收回触手,而不是对外多加干预。

想着,熊槐摇头道:“魏王有心了,可是,寡人之前出兵的目的,一是让魏王迷途知返,二是为了秦相甘茂。

现在既然魏王已经幡然醒悟,而甘茂也跑到齐国去了,寡人岂能再要魏国的土地。否则,这事要是被天下人所知,天下人还嘲笑寡人贪图魏国的土地呢。

是故,魏国割地一事,请先生勿要再提,只要魏王能真心与寡人交好,那寡人就满足了。”

楼庳一听楚王果然如他预料的一般,没有要魏国的土地,当即应和道:“请大王放心,寡君是真心与大王交好的。”

第五百一十三章 大风起兮 下第七百零五章 黄泉路上等着第三百四十一章 石碾第七百四十三章 考核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只欠东风第一千两百六十八章 试之以喜第一千两百零六章 晴天霹雳第五百三十二章 前夜第二百二十三章 麦君第二百八十七章 出手第二十九章 魏国犀首第二百六十二章 对策第七百三十二章 自荐之策第五百六十二章 襄阳之外第四百三十三章 宴请第六百零六章 策对第七十二章 惊闻庄子第一百一十九章 韩使入楚第一千两百一十四章 两手准备第四百二十九章 突围第五百七十六章 纷至沓来第三百三十七章 祥瑞第四百五十三章 退兵之议第二百三十四章 宋魏观望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属意江淮第六十六章 令尹可使第三十一章 连越抗齐第二百七十七章 轻取西都第一千两百六十章 君臣试探 上第八百一十四章 以吴制越第一千两百五十三章 一急一缓第六百四十章 丹淅之败第九百九十一章 治罪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新法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三事第四百九十章 借兵之约 下第一百八十二章 惊闻第九百一十五章 返韩第九百零八章 滥竽充数第一百二十章 秦韩退兵第六百一十九章 两种可能第三百二十七章 应变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娲皇纸第一千零一十章 一触即溃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争辩第二百四十章 秦王崩 (中)第五百七十八章 断交第五百二十五章 说越第六百七十五章 石磨第七百零三章 朝后第八百七十三章 剑指顾城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联盟瓦解第一千两百五十五章 再训太子第三百三十六章 方术士第一千两百五十五章 再训太子第一百零一章 死不旋踵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只欠东风第五百八十四章 弱智乱心第一千两百四十三章 寡人十六第二百三十七章 扣留苏代第七百零九章 揭开序幕第一千两百零二章 君臣父子第一千两百九十五章 潜龙勿用第九百二十四章 春耕正急第二章 满朝恭贺第二十一章 国人逃亡(求推荐)第一百章 一个机会第四百一十章 贿赂第二百九十三章 实施第九百四十章 公孙父子第二百四十五章 离间第一千两百四十八章 江上示警第一百章 一个机会第二百一十九章 疲楚之策第五百九十三章 人选第四百八十八章 夜宴第一千零四十章 韩王崩第四百八十一章 要求第一百八十八章 吴城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田文之谋第二百六十章 正式伐秦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出征大军第二百六十一章 好大一个坑第一百二十六章 新城襄阳第一千两百八十九章 田文献薛第八百二十章 时空错乱第六百八十三章 伐宋之疑第四百七十九章 改弦易辙第八百零二章 弃我去者第一百九十七章 中山之议第四百零一章 巧言第六百一十四章 宋国出兵第八十一章 大梦初醒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目标 下第二十章 野人逃亡(求推荐)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人心所向第三十九章 断体不生第二百六十六章 义渠求和第九百九十六章 驱逐第三百零九章 议单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