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烹杀

亭中沉默了一下,廷理孙浩看了一眼阴陵君,冷漠的道:“阴陵君,在下身体不适,这鳖汤还是日后再享用吧。”

阴陵君一怔,还没来得及开口,那边,三闾大夫屈署亦开口道:“阴陵君,在下也身体不适。”

说着,屈署直接起身,冷淡的一拱手:“阴陵君,今日就多谢你的款待了。”

“啊···这···廷理请留步,请听我解释。大夫···大夫···”

阴陵君见孙浩雨屈署同时拂袖而去,急忙劝阻,却见二人丝毫没有理他,头也不回的上了马车,然后车队径直往阴陵而去。

“唉~~”看着车队远去,阴陵君焦虑愤恨的长叹道:“大事休矣,这是哪个混蛋要置我于死地!”

此时,阴陵君门客纪仪走了过来,一脸凝重的问道:“君上,现在怎么办?”

“怎么办,怎么办,我哪知道怎么办,大王派来查探的使者一到阴陵,就在众目睽睽之下听到百姓抱怨我苛待百姓。”阴陵君焦虑的一手揪着自己的头发,全身的肉一颤一颤的道:“这事要是传到大王的耳中,坐实我苛待百姓的罪名,那我就全完了。”

纪仪闻言沉默了一下,然后开口道:“君上,据六君他们说,廷理是反对大王变法的,而且三闾大夫也对大王实行新法不满,既然两位使者都是反对大王变法的,那这事就还没有坏到极点。”

“嗯!”阴陵君眼前一亮,立即向纪仪行礼道:“请先生救我。”

“君上勿急。”纪仪安抚道:“君上,想要逃过此劫,还需君上重礼贿赂两位使者,同时,君上也可以向使者解释,就说:君上体恤百姓,向周围的封君以及各县百姓开放了大泽山林,而那个唱歌的女子乃是从周围的县邑里过来砍柴的。

所以,那个女子乃是抱怨新法,而不是埋怨君上苛待百姓。

如果两位使者真的是反对变法的,那他们自然就会相信君上的。”

阴陵君点了点头,接着,他又迟疑道:“若是他们中有人有异心呢?”

“君上放心,如果他们中有人支持新法,那就算没这事,那他们也会吹毛求疵。既如此,君上又有什么可担忧的呢!”

“嗯!”阴陵君点头道:“先生所言极是,本君这就去取一两件重宝献给两位使者。”

说着,阴陵君立即向自己的马车走去,只是才走了两步,阴陵君又回头看着身后的纪仪,满脸愤恨道:“先生,立即派人去抓住那个乱唱的歌女,查清她的底细。如果那女子乃是周围县中女子,来此偷柴,那就将她交给使者。

如果她是治下百姓,那就找到她的家人。”

此时,阴陵君嘴里阴冷的吐出一个字:“烹!全家全都烹杀掉。”

“哼,想要祸害本君,那本君就要你全家的命。”

说话间,阴陵君愤恨不已的上了马车。

阴陵君离去后,纪仪立即带着一队士卒向歌声传来的方向扑去。

很快,纪仪就在树林中找到一个约十八九岁,一身陈旧麻衣且面黄肌瘦的女子。

那女子见一群士卒围过来,立即抛下背上约七八十斤重的一大捆薪柴,然后拜伏在地,又惊又恐的道:“诸位勇士,我乃阴陵君治下的良家女子,有户籍邻居为证,非是野外盗贼,也非是逃亡而是来此砍柴,请诸位勇士不要抓我为奴。”

“良家女子!”纪仪约过围住那女子的士卒,看着她十分冷漠的道:“你身上可有凭证。”

“有,有,有。”那女子焦急的连应三声,急忙从腰间掏出一块木符,接着双手捧起木符举高,并将额头紧紧的贴在地上,以示自己无害。

纪仪见此,迅速走过来,拿过木符,目光快速的向木符扫过一眼,然后阴沉的笑道:“果然是君上治下的百姓。”

说着,纪仪用阴寒的目光看着她,问道:“刚才可是你在唱歌。”

那女子不明所以,也不敢抬头,只是伏在地上应道:“是小妇人在唱歌。”

“好,好个刁妇,找的就是你。”纪仪怒道:“来人,抓住她,然后去她家。”

那女子一听这些人要抓她,急道:“诸位,我是良家女子,你们何以无故抓人?你们就不怕阴陵君问罪吗?”

那女子急得连连大叫,只是,无论是纪仪还是周围的士卒,都没有任何人回应她。

不多时,到了那女子的村庄,数个士卒立即向那女子的家中扑去,很快就将她吵吵闹闹的公婆拖了出来。

此时,纪仪已经在村中架起三口大锅,而村中百姓的也陆续赶过来。

“这一大早的,里正将我们聚集起来有何事?难道君上又要征丁?”

“不知何事,不过,有城里的贵人来,而且还抓了老三叔家的儿媳。”

“饶命···”

“救命···”

周围的村民一听有人呼救,立即扭头一看,见是熟人被抓,全都心中一紧。

“怎么连老三叔夫妇俩也被抓了?”

“老三叔可是为君上打过战,还丢了一条胳膊,这是有功之人,为何要抓他?”

“是啊,老三叔这么好的人,为什么会被抓?”

“是啊,是啊···”

此时,纪仪见人犯已到,又见这村民已经来得差不多了,立即大声问道:“世人皆知,我楚国的税赋极重,一旦遇上灾年战事,那百姓要么饥贫而死,要么就流落为盗。幸赖君上仁慈,在封地中轻徭薄赋,这才给了你们生存下去的机会,同时也避免你们流亡为盗的命运。

你们说,君上是不是对你们有活命之恩,君上是不是仁德之主。”

周围的人一听,全都看了看面带凶光的纪仪,然后又看了看周围的士卒,最后又瞄了几眼躺在地上生死不知妇人,全都面带恐惧之色,不敢开口反对,同样也不开口附和。

此时,本村的里正见纪仪因无人应答而脸上难看,同时也自知自己这些村民都是楚王赐给阴陵君的属民,生杀予夺全在阴陵君之手,是以不敢反驳,只是大声应道:“君上仁慈。”

里正开口后,周围的村民立即反应过来,纷纷开口呼道:“君上仁慈。”

“好。”纪仪见村民全都大声疾呼,笑着点了点头,大声道:“看来你们还是知道感恩的,知道君上对你们已经仁至义尽了。”

“可是。”纪仪脸色一沉,怒道:“现在有人在大庭广众之下,公然非议君上,诅咒君上,你们说,这种人该怎么办。”

周围的村民一听,稀稀拉拉的呼喊声顿时一停,接着,大部分人脸上瞬间露出惧意。

最近一段时间,村中公然非议阴陵君的人可不在少数。

因阴陵贫困,又因之前楚国征战不休,更是因为大王已经公开宣布与民休息的情况下,阴陵还是从每户百姓家中征召了一个壮丁,同样还因为有些百姓打算逃亡去周围的县邑,可是家中壮丁还在阴陵君那里,是以暂时走脱不得。

如是种种,再加上春耕在即,所有百姓家中都缺了一个主要劳动力,缺一个劳动力也就罢了,可是百姓还得额外供养一个壮丁。本来就快穷的揭不开锅的百姓,现在哪有余力去供养一个只吃饭不干活的壮丁。

如此,这段时间以来,村中村民怨声载道,更有不少人已经开始诅咒阴陵君。

此刻,被聚集而来的村民一听纪仪之问,全都沉默了,原本还满是嗡嗡声的村子,瞬间安静下来。

此时,纪仪见本村里正唯唯诺诺说不出话来,又见周围村民面带惧意,他便冷笑道:“既然你们不知道该怎么办,那我告诉你们,奉君上之命,非议君上者,烹杀全家。”

“烹?!”周围的村民一听,纷纷恐惧的后退两三步,甚至都不敢直视纪仪。

此时,纪仪目光扫了周围村民一眼,然后指着那女子一家三口大喝道:“来人,将这一家三口投入锅中,烹!”

第一千两百九十一章 太子夜宴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出卖第八百六十七章 淮北之地两百里第五百三十五章 激怒第七百四十九章 范环使秦第五十八章 重遇犀首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时机已至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稷下王蠋第五百零八章 风起吴城第六百一十二章 析邑攻防战 下第七百八十九章 联赵伐秦?第一百五十三章 太子羽翼第一千零八章 卒飘如风 中第六百三十四章 了无音讯第五百四十二章 合围第五百三十三章 调将第七百五十九章 大火起兮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连雨第六百八十九章 倒戈第九百七十章 哑口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火光第一百五十一章 太子之师第五百零三章 时机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独行之始第八百九十七章 对症下药第七十八章 丹阳大营第五百七十章 攻城 中第三十六章 赵国齐国第九百零二章 时局艰难第八百四十三章 授人以渔第二百五十九章 义渠第二百七十六章 声东击西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娲皇纸第五十五章 秦国之忧第三十七章 齐国对策第五百六十七章 会稽城中第九百七十五章 抓捕第九百三十二章 前奏第二百九十七章 突如其来第九百七十五章 抓捕第七百六十九章 阆中第五十一章 犀首迟疑第九百四十六章 楚国的破绽第六百三十三章 凛冬将至第四百六十七章 秦赵之战第二百六十一章 好大一个坑第八百九十八章 小钱大钱第三百九十一章 援军第三百七十四章 伐薛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兵进大梁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自及第一百六十八章 宛城第三百九十一章 援军第四百九十五章 甘茂来楚 上第一千两百章 决意迁都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韩忧来楚第六百四十六章 子兰第九百一十一章 主少国疑第三百五十七章 征粮第四百四十六章 面见太子第四百八十九章 借兵之约 上第四百三十七章 破城第一百零四章 恐吓韩国第九百九十九章 以宋制齐第四百一十六章 田达第十章 绝交齐国第六百零八章 宋国内争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大事能成否第四十九章 犀首入楚第一百二十六章 新城襄阳第一百八十二章 惊闻第八百二十九章 吴侯之死第八章 今时往日第五百三十八章 决战 三第六百二十章 震怒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田文之谋第六百七十七章 两个机会第五百五十章 烹杀第二百二十一章 交换大臣第八百二十八章 吴水尽赤第一千两百零七章 谒者黄歇第四百零三章 送马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分道扬镳第三百一十八章 迟疑第八百五十九章 剑指宋国第一千两百零六章 晴天霹雳第二百四十一章 秦王崩 (下)第六十三章 秦国战略第一千两百七十九章 知否知否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步步紧逼第一千两百六十四章 乱中有治第五百一十一章 真的假病第一千两百章 决意迁都第三百一十三章 笼络第二百二十六章 连楚伐齐第五百一十二章 大风起兮 上第六百九十章 条件第四百二十六章 向前第五百六十五章 越王臼第一百零三章 越国渡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