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目标 下

“柱国~~”昭常见唐昧再次拒绝,立即拉长了声音,忧心忡忡的劝道:“所谓事有缓急轻重,此刻面对逐渐蔓延的大火,些许变通是必要的也是完全可以的。

大火不断蔓延,而此时郢都也只有城外军队能迅速出动救援大火,而其他办法显然都不如调用军队来的迅捷。”

说罢,昭常悲天悯人的拱手道:“言尽于此,还望柱国三思。”

唐昧闻言,心中越发的以为昭常意图不轨了。

“不行。”唐昧摇头道:“没有王命,不可调动军队。”

“唉~”昭常猛然一叹,然后一脸焦急的看向太子横道:“太子,你看,柱国这···”

说着,昭常拱手道:“太子,臣请太子做主。”

“这···”太子横看了看拱手请命的昭常,然后又看了看态度异常坚决的唐昧,顿时陷入了左右为难。

诚如昭常所说,此时调用军队的确是最快也是最稳妥的办法。

可是,州侯的话依然余音在耳,他内心同样也清楚这一次大火的凶险。

若是他现在跟反对变法的昭常一同向柱国唐昧施压,逼唐昧交出兵权,那···一旦把父王从黑帝庙中逼出来,那他这个太子一定吃不了兜着走。

此时,屈原见太子横左右为难,立即开口道:“太子,臣以为昨夜才烧起的大火,虽然有所蔓延,但眼下还没有到需要军队出动的程度。

况且大火蔓延,受灾的都是周围的百姓,所以臣以为只需征召火灾附近的百姓,并要求郢都城中东南两面的百姓每户出丁一人,则只需半日功夫就可聚集数万百姓。

有了这些百姓,足以快速扑灭城外丛林大火。”

说到这,屈原笑了笑道:“说不定到了今天夜里,城外大火已经被扑灭了。”

昭雎闻言,立即赞同道:“善,太子,老臣也以为左徒之策可行。”

此时,昭常见太子横意动,立即开口反对道:“太子,左徒此乃祸国之言,太子万万不可听从。”

“为何?”太子横一怔,然后迟疑的看着昭常。

这么快捷方便的办法不用,他却始终纠缠着军队,难道他真的打算发动兵发吗?

此时,昭常看出了太子横眼中的迟疑,但是他面色不改,拱手道:“太子,不久前阴陵君因为在明知大王下令休养生息的情况,依然征召百姓供其驱使。结果,这事败露,大王大怒,对其夺封降爵,削地削民,以示惩戒。

现在阴陵君还在滞留城中未走,大王刚刚祭祀了黑帝还在为国祈福,大王淳淳教导不绝于耳,太子你现在就大肆征召百姓。

知道的,会说太子你是为了救援大火,可是不知道的呢,那他们就不知道会怎么编排太子您呢。”

太子横一怔,接着脸色一变,然后心有余悸地看了看昭常以及提出征召百姓的屈原。

是啊,父王刚刚才重申与民休息的国策,要是他现在就征召百姓救火,那还在城中尚未离去的六君,会怎么想会怎么做。

他们一定会群起围攻于他,然后为阴陵君报仇。

甚至,还未征召百姓的大部分江淮封君,也会借此事征召百姓。

那时,父王即便不想处罚他,恐怕也办不到了。

想着,太子横立即冷眼看了屈原一眼,然后摇头拒绝道:“征召百姓的事情,还是算了吧。”

“太子!”屈原看到太子横冷淡的态度,立即拱手道:“所谓事权从急,救援火灾刻不容缓,即便是临时征召百姓,那也是可以的。”

昭常一听,不等太子横回答,也拱手道:“太子,所谓事权从急,救援火灾刻不容缓,即便是临时调用军队,那也是可以的。”

太子横闻言脸色一黑,这两个建议可都不怎么好,一个是将他往火坑里推,另一个则是将他往深渊里推,全都不安好心。

这一刻,太子横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

父王让他在朝中静心旁观,多看多听多想,少说少做少插手,原来不仅仅是教他怎么处理国事,更是让他多观察大臣的心意。

这个教训,一定是父王即位之后,经过多年的挫折才总结出来的。

难怪父王总是说王者之道在于平衡,不仅是平衡国君与贵族,而且也要平衡贵族与百姓,而且连朝野之间,贵族之内,百姓之中也要进行平衡,甚至还包括物价土地等等。

君王之道,在于平衡,治国之道,在于治大国样烹小鲜。

这一刻,太子横觉得自己悟了,并还在心中默默感叹,好在自己明白的还不算太晚。

想着,太子横没有理会昭常屈原两人,而是看向昭雎道:“令尹以为如何?”

昭雎半眯这眼睛瞥了太子横一眼,然后睁眼看了看屈原与昭常,然后应道:“太子,老臣赞同左徒之言,征召百姓。”

说着,昭雎拱手道:“太子,大火刻不容缓,虽然征召百姓情非得已,但百姓也会理解的。毕竟,这仅仅只是征召百姓一两天而已。”

太子横点了点头,然后又看向柱国唐昧,问道:“柱国以为如何?”

唐昧态度坚决的道:“太子,没有王命虎符,大军不可动。”

太子横依旧点了点头,然后瞥了一眼一直没有说话的司马景缺,问道:“司马,不知卿以为如何。”

景缺一听太子横主动垂询,心中闪过一股感动。此时他见太子询问令尹昭雎与柱国唐昧之后,依然还询问他这个存在感极低的司马,他就已经知道太子横的心意了。

接着,景缺又想起自己汉北的万户私属,心中又是一痛。

顿了顿,景缺沉吟道:“太子,大王宣布修养生息的诏令已经公布全国,大王处置不仁的阴陵君,同样朝野皆知。现在若是太子下诏征召百姓,哪怕仅仅只是半日,那也是以五十步笑百步,臣以为此事不可行。”

太子横闻言,点头道:“司马所言极是,累及百姓,陷父王于不仁不信,此亦非我所欲也。”

屈原唐昧闻言,全都一怔,然后迅速的对视了一眼,接着看向昭常景缺的目光充满着警惕。

另一边,昭常见太子横明确表达了拒绝征召百姓的态度后,立即拱手请命道:“太子,请下令调动军队吧。”

第四十章 欲废肉刑第三百七十九章 谣言第八百六十五章 抵达淮阴第四百一十四章 借相第六百五十一章 兵不厌诈第七百零六章 怅然泪下第五十五章 秦国之忧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主动出手第一千两百一十一章 事半功倍第六百二十三章 图穷匕见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剑的问题第二百九十五章 燕伐中山第三百九十七章 换将?第七百二十三章 利剑出鞘第四百三十六章 内应第三百九十九章 使魏第五十五章 秦国之忧第四百七十七章 东进西出第一百五十四章 神器重宝第八百零四章 议楚第一百七十一章 借人第三百一十六章 议赵第六百七十三章 丹水夜语第八百七十八章 决议救燕第五百二十八章 献地第一千两百六十七章 南风北吹第八百一十四章 以吴制越第一百八十三章 盟誓第六百七十八章 战争结束第八百零四章 议楚第五百六十二章 襄阳之外第五百二十七章 父子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属意江淮第九百一十九章 火中取栗第一百二十二章 围攻秦国第十一章 齐国之辩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君子之泽三世而斩第四百零八章 开始第一百三十六章 召见鄂君第二百五十四章 接见第四百九十五章 甘茂来楚 上第二百七十八章 算计第四百四十八章 内忧外患第三百五十八章 雷候第五百五十三章 公道人心第一千两百四十四章 齐赵结盟第八百七十八章 决议救燕第八百四十章 钱塘江畔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发现第六十九章 上策中策第七百八十五章 兵临南郑第三百七十七章 围城打援第七百一十六章 实验基地第八十二章 秦齐之重第一百七十五章 昭滑归来第四百五十一章 自愿相滕第一千两百二十二章 杀人诛心第九百九十八章 中山亡第三百五十九章 阴雨第七百零四章 动作第四十四章 病来山倒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大水洗地第三百九十一章 援军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以示其能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屈署第七百二十二章 大赦天下第三百八十九章 广而告之第八百九十九章 圆形方孔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竹鸟之飞第一千两百八十五章 赠之金印第八百二十七章 封城抓捕第三百零三章 挫败第二百零七章 求援第一章 楚国怀王第一千两百二十六章 出宫慰问第一千两百六十五章 淳淳教导第五百五十一章 仇恨第一千两百九十三章 郡守人选第七百六十六章 天杀的曹贼第一千零二十章 异变第五十八章 重遇犀首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秦使来楚第二百三十七章 扣留苏代第四百三十三章 宴请第七百零三章 朝后第二百章 登门送礼第八百八十三章 初衷易忘第八百三十二章 掘墓挖坟第七百五十章 上庸内外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许行之死第九百九十三 自刎第一千三百章 淮水之畔第九十四章 龙战于野第五百五十七章 声传各国第二百零一章 燕王拒齐第八百六十二章 驱逐出境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处罚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出海修仙第三百六十六章 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