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两百九十三章 郡守人选

“襄阳郡守叶巡!麦君景奉!”熊槐听到这两个名字,口中嘟囔了一声。

叶巡出身叶公一脉,乃太傅环渊的弟子,算是太子的同门,是以跟太子关系较为亲密。

而身为环渊的弟子,叶巡天然的站在了新法这边。

而叶巡的才能,熊槐是知道的,做一郡之守,那是绰绰有余的。

而襄阳郡虽然不比叶郡小,但襄阳郡毕竟是新开发的地方,论繁荣与富裕,甚至是防备各国的战略地位,襄阳全都比不上叶郡。

所以,太子让襄阳郡守叶巡调任叶郡守,这是升迁了。

而且,凭借太子与叶巡的关系,这就相当于太子横间接掌握了叶郡。

至于麦君景奉···

麦君的封地也在淮南,算起来,麦君也是江淮贵族中的一员。

景氏一向与太子亲厚,这次太子启用赋闲在封地的景奉为襄阳郡守,不仅可以向江淮的贵族示好,缓和因郑袖事而闹得比较僵的关系。而且,太子还可以通过景氏向那些反对新法的贵族示好。

同时,太子横举荐前令尹景鲤之子,也不乏向朝中重臣示好的心思。

当然,更重要的是,现在江淮贵族两年与江汉贵族矛盾极大,所以江淮贵族抵御江汉贵族对江淮的侵蚀渗透,不得不与变法派交好。

所以,用景奉为襄阳郡守,也不会遭到变法派的反对。

甚至,变法派用根深蒂固的襄阳郡,从宗室手中还一个更加重要的叶郡,他们说不定还会对太子横有好感。

而且,对于景奉的才能,熊槐在景鲤担任令尹的时候,就已经有所了解,他现在做一个一郡之长,完全可以胜任。

甚至,如果不是年纪也有些大了,他再在地方历练几年,就是担任朝中重臣也是可以的。

想到这,熊槐不禁诧异的看了太子横一眼。

这段时间以来,太子横越发稳重了。

从刚刚的人选上,太子横在平衡国中各派势力上,似乎已经游刃有余了。

想着,熊槐又诧异的看了太子横一眼。

此时,熊槐看着太子横,心中有惊讶,也有淡淡的后悔,但更多的却是坚定之色。

于是,熊槐将目光从太子横身上移走,移到令尹昭雎身上,开口问道:“令尹,不知卿以为如何?”

昭雎闻言,看了看太子横,然后看了看楚王,拱手道:“大王,臣以为太子举荐的人选甚好。”

熊槐一听昭雎符合太子横,便没有再问其他大臣的意见,而是沉吟了一下,摇头道:“太子举荐的两人,虽然都能够胜任郡守一职,但也有一些不妥。

襄阳郡守叶巡,担任郡守一职时间太短,其治理襄阳也未见成效。此时将其调离襄阳,对襄阳郡而言,十分不妥。”

太子横一听熊槐否决了叶巡担任叶郡守的建议,心中顿时一沉。

对于推荐叶巡,太子横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而且也将各方面都考虑到了,并没有单独偏向那方,也没有遗落那方。

他本以为,他提出人选后,他的父王应该是欣然同意才是。

但,现实却是,父王又拒绝了。

此时,太子横抬头看了一眼熊槐,心中、眼中,全是不满之色。

但一眼过后,太子横又低下头。

与此同时,在场的朝中重臣,听到楚王拒绝叶巡出任叶郡守的建议后,同样心中一惊。

然后他们快速的看了看楚王,又看了看正低头不语的太子横,便沉默了。

“襄阳郡守不变,至于叶郡守一职···”熊槐说到这,看了看低头的太子横,又看了看沉默的群臣,顿时沉吟了许久。

随着熊槐的犹豫,太子横脸色渐渐黑了,而群臣全都低下了头。

此时,熊槐沉吟道:“至于叶郡守,既然太子举荐麦君,那就让麦君担任吧。”

此言一出,殿中群臣全都悄悄地出了一口气,而脸色逐渐凝固的太子横,也再次恢复了平静。

散朝后。

熊槐再次独留太子横。

父子二人沉默了一阵后,熊槐看着太子横道:“太子是否在迟疑,不明白寡人为何拒绝叶巡担任叶郡守?而启用麦君?”

太子横一听,没有遮掩,直接点了点头,不卑不亢地道:“不错,哪怕是现在,儿臣以为用叶巡担任叶郡守,也要远远比直接起用麦君好。

襄阳郡经过左徒、汉北郡守陈相、现任郡守叶巡等三人治理,新法已经深入人心,可谓根深蒂固,不可动摇。所以,用麦君担任襄阳郡郡守,即可拉拢宗室,也不会触动新法。

而叶郡则刚刚进行变法没多久,且不久前叶郡遭到魏韩联军肆虐,人心尚不稳固。而此时此刻,任用在新法一道得心应手的叶巡,远比用初次接触新法的麦君好。”

说到这,太子横看了一眼依旧面色平静的熊槐一眼,拱手道:“父王,现在儿臣自己没错,而父王单独启用麦君为叶郡守,太过粗暴,没有儿臣的策略稳妥。

老子云:治大国如烹小鲜。”

此时,太子横停顿了一下,然后语气沉重的道:“父王,这一次是你急了。”

熊槐闻言,看着太子横注视了好一会儿,直到太子横头角微微冒汗,目光隐隐泛出不自信之色,这才哈哈大笑:“太子,你能说出这话,寡人很欣慰,现在的你越来越像一个合格的楚王了。”

太子横一听,心中再次一沉:“原来在父王眼里,我还不是一个合格的楚王。”

此时,太子横想起这三十年来的太子生涯,想起这几年来接连遭遇打击,想起这段时间一来父王不断的责备与教导,以及他自己的努力。

太子横心中一痛。

原本他以为他现在已经是一个合格的楚王了,但在父王眼里,他还不是。

此时,太子横心中迷茫了。

什么才是合格的楚王?

或者说,什么才是自己父王眼中的合格楚王?

父王的要求似乎也太高了一些。

想着,想着,太子横看着前方面带笑容的父王,眼睛突然一亮,然后拱手问道:“敢问父王,儿臣错在哪里?”

第一千两百九十八章 陈轸之死 上第五百五十八章 最后的疯狂第七百九十二章 增兵第一千两百六十二章 心有所感第八百八十六章 楼缓使燕第一百一十七章 定策秦晋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主动出手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第九百四十八章 和谈中第七百五十三章 战事起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今夜起事第六百九十一章 强取强送第九百七十七章 责罚第三百零二章 虚实第七百五十九章 大火起兮第六百零七章 战和之辩第八百四十四章 苦竹李仲第七百四十二章 十一月十五第三百七十四章 伐薛第四百一十七章 蓄力第八百五十四章 商人百工第六十三章 秦国战略第九百三十四章 在陈第六百零五章 备战第七百八十五章 兵临南郑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齐相周最第三百六十二章 齐燕第四百五十五章 兵进滕城第一千两百四十七章 公子宪章第六百三十八章 智慧出有大伪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韩忧来楚第七百五十七章 鼓声震城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天下皆惊第六百七十二章 秦军来援第七百八十三章 郇邑之战第八百九十三章 令尹昭雎第三十二章 田需之谋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各国退兵第二百九十六章 结盟第六百七十二章 断尾求生第五百四十三章 自杀第二百五十二章 暗流第二百二十四章 访齐联越第一百七十章 铁剑第九百八十五章 赐死第五百二十九章 会盟第三百三十三章 霸业根基第六百一十五章 议宋第四百三十九章 示弱博情第三十一章 连越抗齐第二十六章 寡人有疾第一千两百九十七章 广布仁德第八百一十四章 以吴制越第一百二十五章 熙熙攘攘第十九章 声王悼王第三百零一章 示弱第五百六十五章 越王臼第一百二十四章 美人有孕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合纵救韩第二百二十四章 访齐联越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慰问第二百六十章 正式伐秦第四十章 欲废肉刑第八百二十章 时空错乱第二百六十五章 军成第一百二十五章 熙熙攘攘第六百九十八章 群起围攻第九百七十九章 刺杀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以示其能第八百七十八章 决议救燕第九百四十三章 交个朋友第一百二十三章 战争结束第三百六十一章 狐疑第四百七十三章 会盟韩国第一百五十二章 始筑襄阳第七百二十七章 各地贤才第六百三十三章 凛冬将至第九百八十五章 赐死第八百五十二章 颁布爵位 中第二百九十四章 勒索第一千两百零一章 反声如潮第二百二十九章 避战不出第一百二十四章 美人有孕第八百二十三章 大宴群臣第八百二十四章 宴会之变第九百四十五章 两难抉择第八十八章 战船上岸第三百五十四章 出血第一百九十章 越蒙第一千两百三十章 主将人选第三十二章 田需之谋第一千零一十章 一触即溃第八百六十三章 暗潮涌动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目标 上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天下皆惊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汝坟第四百八十二章 叮嘱第九百六十八章 定心第一百四十五章 抵足而眠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鼓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