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联军溃败

另一边,臧子率军扎营后不久,便得到了太子服的消息。

“楚王出兵三十万相助。”

臧子心中一沉。

“三十万大军,这数量也太多了。现在楚国寿春的大军不过十万,为了聚集三十万大军,那就得再征召二十万大军,这期间必得耗费一两月时间不可。等到楚国三十万大军杀到商丘,可能就需要三月时间。

近三个月时间···看来楚王是怀疑我宋国的心意,并打算借刀杀人啊!

先让我宋国消耗联军士气战力,然后率军与联军大战一场,以报之前的函谷关之战的恨意啊。甚至,还有意借联军之手大幅度削弱我宋国。”

想着,臧子皱了皱眉:“三个月时间太长,商丘城坚持不了那么长时间。但楚大宋小,如今既然楚王有意要让我宋国消耗联军实力,那为了宋国,为了商丘,为了能让楚国尽快出兵,那我也只得如楚王所愿,拼死一战,如此才能让楚王相信我宋国。

不过,广施拼死一战还不够,我宋国为了保全自己,还得狐假虎威一番。”

下定决心后,臧子立即写下一封亲笔信,然后招来一个门客道:“快,立即将此信送到太子服手中,请太子再去一趟楚国,请楚国尽快出兵。”

“诺。”

“传令,立即派人在国中各处宣扬楚王已经答应我宋国新王求援的请求,楚军不日将出的消息。”

“诺。”

门客走后,臧子又开始安排军队,准备明日突袭联军,以策应商丘城,让联军无法全力攻城。

次日一大早,太阳还未出来,臧子便率军向商丘城方向杀去。

大军才急行十里,此时,一个斥候来报:“将军,联军在商丘城外摆开阵势,开始攻城了。”

“再探。”

“诺。”

又五里。

“将军,韩燕两国军队异动,正在南下。”

臧子闻言眼皮一跳,知道自己已经暴露了,这韩燕联军便是各国用来阻截他的大军。

但此时此刻,他已经豁出去了,不管前来拦截的是谁,又有多少人,他都只能一战,拼死一战,这才能为商丘城提供喘息之机。

眼前这一战,他是非打不可,无论损失有多大,但只要能打出宋军的气势来,那就是胜利。

想着,臧子带着一股杀机道:“再探。”

“诺。”

又走了五里。

“将军,三万韩燕联军南行十里后停下,并摆出防御阵势,原地驻守。”

臧子闻言,立即拔出宝剑喝道:“将士们,前方十余里处,韩燕联军正在阻截我等前去拯救宋国。

且,若是齐军也就罢了,但区区韩燕两个屡遭各国欺凌的小国,两个兵无战心将无战意的两万疲弱之军,竟也敢与我强宋为敌,这简直就是自寻死路。

诸将士听令,随本将击溃韩燕联军。”

周围的宋军将士一听,知道前方只有两万屡败屡战屡战屡败,而且还是被齐国逼着来伐宋的软柿子,不禁精神一振,齐声吼道:“杀。”

很快,军令传到所有宋军将士耳中,众将士一听,前方只有两万软弱可欺的韩燕联军,顿时信心倍增士气大振。

然后,十万士气如虹的宋军,便向十里外的韩燕联军扑去。

不多时,臧子率宋军杀到韩燕联军阵前两里处,而后,臧子快速扫了一遍前方韩燕联军战阵,见对方阵容却是非常齐整。

见此,臧子心下沉吟:“韩燕联军以逸待劳,且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列阵,单从外表看,并无优劣之分。

不过,之前秦韩之战,韩国元气大伤,此时韩国随齐国伐我,战胜了也没好处,而且韩国自己还要防备秦国,所以,我敢肯定,韩国伐我大军一定是一群刚刚征召起来的,已经被秦国吓破胆的乌合之众。

此战,我军胜机就在韩军哪里!”

说着,臧子又快速扫了一眼自己麾下的大军,见自己的大军急行三十里后,阵型已乱。

但臧子对此毫不在意,一边继续向前杀去,一边下令道:“传令,区区韩燕弱旅,根本不堪一击,大军不必重整阵型,直接杀过去。”

说罢,臧子又调集自己亲卫,以及彭城的精锐之师,直接向韩国军队的战阵扑去。

另一边,燕将张魁见臧子连整军都没整,就这么直愣愣的冲了过来,不禁大喜道:“我以逸待劳之师对疲惫不堪之军,我严阵以待之军对阵型散乱之兵,我还有大量援军,而宋国已无援军,看来宋国要灭亡了啊。”

说罢,张魁立即大吼道:“准备,迎敌。”

“传令,立即派人向触子将军求援,就说我军已经与宋军接战。”

“诺。”

两军一接战,宋军立即对韩燕阵地发起猛烈的冲击。

一边是决死冲锋,另一边是原地待援,一边是不计一切代价,另一边每时每刻都在想保存实力。

于是,两军一交锋,宋军立即撕开了燕军第一道防线,接着又突破了第二防线,而后又冲进第三道防线。

转瞬间,燕军的防线已经岌岌可危。

此时,反应过来的燕将张魁,急道:“稳住,稳住,宋军乃是乌合之众,我横扫北地的燕军岂能被宋军一战而破。”

说着,张魁一边鼓舞士气,激励士卒,一边调兵加强第四道防线。

一会儿功夫后,正当张魁亲自坐镇第四道防线,正当燕军勉强拦住宋军兵锋的时候,张魁望着前方还在源源不断涌来的宋军,脸色微微一白,再次下令道:“快,速去求援,就说宋军攻势极为凶猛,我军快抵挡不住了。”

“诺。”

求援的使者一走,那边,一个斥候快速跑来:

“报,将军,大事不好了,宋将臧子亲自率军冲击韩军阵线,韩军抵挡不住,已经败退了。”

“什么?”张魁大惊,然后向西方一望···果然,韩军已经败退,而且臧子的将旗正向燕军侧翼杀来。

见此,张魁大骂道:“废物,真是废物,竟然连宋军的第一波攻势都没拦住,难怪二十韩军差点被十五万秦军杀得全军覆没。”

骂毕,张魁为避免燕军全军覆没,立即下令道:“传令,撤退。”

另一边,臧子率领亲卫与彭城精锐正准备从侧翼突击燕军,但刚走到一半,却见燕军主动退了。

见此,臧子立即喝道:“将士们,韩燕联军果然是弱旅,诸将士随我追···”

此时,齐军阵中。

触子一得到宋军与韩燕联军联军交战的消息后,不禁笑道:“触子中计矣。”

“传我将令,立即让鲁卫等国联军南下支援韩燕联军。”

“诺。”

“传我将令,前线攻城之军放缓对商丘城的攻势,重点转为防止城中守军出城捣乱。”

“诺。”

“传令,大军调整阵型,摆出攻击阵型,准备向南突击宋军。破宋军,杀臧子。”

军令一下,齐军纷纷附和道:“破宋军,杀臧子···”

此时南方,鲁将慎滑厘正率领四万鲁卫邹等多国联军南下支援韩燕,意图缠住宋军,为齐军围歼宋军提供机会。

才行五里,就先后接到韩将韩忧与燕将张魁的求援信息。

此时,慎滑厘笑着对身侧的卫国将领卫泉道:“早就知道韩燕两国作战不尽心尽力,消极怠战,这不,才刚刚与宋军交战,就先后两次前来求援了。”

卫泉摇头道:“唉,韩燕联军这是被逼着来伐宋的啊!”

慎滑厘闻言,脸色一变。

同样都是被逼着来伐宋的,韩燕联军可以消极怠战,但他们鲁卫等国联军却连消极怠战也不敢。

他又有什么资格嘲笑韩燕联军呢!

想着,慎滑厘只是沉重的下令道:“传令,加快速度,驰援韩燕联军。”

又走了三里,慎滑厘等人得到韩燕联军溃败的消息。

众人还未反应过来,然后南下的鲁卫联军撞上败退的韩燕溃军。

鲁卫联军为溃军一冲,接着臧子亲自率军一冲,慎滑厘等人还未反应过来,鲁卫联军溃败。

而后十万宋军挟持着七万溃军向北方冲去,韩燕鲁卫溃军带着十万宋军冲向北方···

另一边,齐将触子整顿好军队,大军南下走了四里路,便有斥候来报:

“报···将军,不好了,韩燕联军一触即溃,现在宋军正追杀者韩燕联军向北而来,距离我军已经不足十里。”

触子闻言,脸色一变,然后想起南下的鲁卫联军,脸色再变。

韩燕联军拦不住宋军,那鲁将慎滑厘率领的十几个国家组成的四万联军就更加拦不住宋军。

所以,现在他只有原地防守,以及立即撤退两条路。

若是立即撤退,舍弃前军的情况下,倒是可以保住齐军主力,但是经此一败,联军士气大跌,宋军士气高涨,再加上楚国援军即将到来,那攻克商丘城的希望就没了。

甚至楚宋联合后,齐国灭宋的计划也将破产。

而若是原地驻守,并调赵魏联军来援,未尝没有反败为胜的机会。

想着,触子立即下令道:“快,传令,原地列阵,摆出防守阵形。传令先锋,原地列阵,让他们务必拦住宋军。”

“诺。”

“传令,让赵魏两军立即来此,合我三国之力攻破宋军。”

“诺。”

军令下达不久,又有斥候来报:“报···将军,鲁卫联军撞上溃军,与臧子战,一触即溃。”

虽然触子对此早有预料,但他真的听到鲁卫联军也一触即溃的消息后,依旧脸色被气红,差点被气得吐血。

这一刻,触子心中大恨。

而后,等齐军主力勉强摆好阵形,此时,臧子已经挟持着近七万联军杀来。

接着,臧子驱使溃军击溃在前拦截的齐军先锋,然后又撞上齐军主力。

溃军冲击齐军主力,破四条防线,不得进,而后,溃军被齐军杀散。

触子虽让齐军杀散溃军保住了齐军阵型,但齐军士气仍然止不住的大跌。

接着,稍稍整顿好阵型的臧子,立即亲自率军对齐军发起冲锋。

齐军死战。

二者相持不下。

此时,就在商丘城西面的赵魏联军接到齐军求援的消息时。

商丘城中,早就得到消息的守军,已经将城中剩下的所有精锐之师全部集结起来。

然后,八十多岁的宋王偃亲自在城墙擂鼓鼓舞士气,六十多岁的宋王贞亲自领兵出战,大将军曹斌亲自充当先锋,五万久经战阵的精锐宋军,士气暴涨的杀出商丘城。

大军出城,一战而破触子留在城外拦截守军的齐军。

接着,宋王贞没有理会齐国溃军,而是直接杀奔触子率领的齐军主力。

再战,激战两刻钟后,被两面夹击的齐军,渐渐不敌,接着,齐军败退。

而后,宋王贞与臧子合兵一处,共同追杀齐军。

追及,再战,齐军溃败。

其后,宋王贞率大军追杀四十余里,直到天黑这才罢兵。

另一边,绕城而走驰援齐军的赵魏联军,则在走到北城时便得到齐军败退的消息,而后,赵魏联军大恐之下,直接率军退走回国。

次日,大破联军的宋王贞,以大将军曹斌为将,向西收复失地,以上将军臧子为将,向东收复失地。

而另一边,齐将触子在收拢残兵后,以燕军作战不力为名,将前来议事的燕军主将张魁抓捕,并直接将其斩首示众,以泄愤怒。

其后,燕军大怒,不愿再跟随齐军。

于是,燕军副将率领万余燕军含恨而去,并绕道魏国返回燕国。

是役,宋国威名大振,伐宋联军崩解。

第一章 楚国怀王第三百七十六章 分化第六百七十二章 断尾求生第二百八十八章 估计重施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昭常去秦第八百八十四章 下定决心第八百一十七章 疯癫若狂第四百六十九章 北境风云第一千两百三十二章 不寒而栗第八百三十一章 谣言四起第九章 目标巴蜀第一千两百五十八章 水军歪楼第一千三百章 淮水之畔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聚兵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在齐 上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如期而至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以示其能第三百六十章 高价第二百五十二章 暗流第五百四十七章 决策第一千两百三十二章 不寒而栗第一百零八章 楚墨之助第五百八十九章 转封第五百五十九章 再帮一把第三百三十二章 难易第二百三十章 齐国援军第二百九十一章 死的不是时候第四百二十五章 冲锋第九百五十九章 烈焰阻敌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形势大转第二百三十四章 宋魏观望第二百八十四章 战末第三百五十四章 出血第一千两百七十二章 太子来楚第八百三十九章 推举再行第七百七十七章 上庸之战 五第一百零四章 恐吓韩国第四百五十三章 退兵之议第五百五十八章 最后的疯狂第五百六十九章 攻城 上第八百一十七章 疯癫若狂第三十五章 犀首夜奔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独行之始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诏令第六百四十八章 以退为进第二百零五章 仁义第二百五十二章 暗流第六百章 心伤第九百四十章 公孙父子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权宜之计第八百一十三章 驾临吴城第一百二十八章 增长人口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反应 上第四百章 往燕第一百三十七章 包子石磨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不战自崩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安抚第三百二十六章 使者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在齐 中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各国退兵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前奏第五百二十九章 会盟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大事能成否第四百六十一章 韩国响应第八百四十八章 明意 上第六百三十章 伐宋第二百六十四章 改头换面第九十二章 攻破秦营第三百三十一章 质疑第一百二十六章 新城襄阳第一百八十章 调回唐昧第七百零六章 怅然泪下第一千两百九十八章 陈轸之死 上第五百八十七章 矛盾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心冷第五百六十四章 最后的障碍第三百零五章 议联姻第八百一十五章 吕氏兄弟第四百四十四章 大梁第二百二十章 越使来第八百八十六章 楼缓使燕第二百二十八章 北方有佳人第五百六十九章 攻城 上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乱其心志第七百五十章 上庸内外第五百五十八章 最后的疯狂第一百三十章 面粉计划第四百八十六章 异心同声第一百八十九章 不谐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目标 上第八百零八章 行赏第九百七十一章 定音第八百零六章 惠盎来楚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阴陵族灭第七百六十六章 天杀的曹贼第九百四十六章 楚国的破绽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进退之间第八百一十二章 欲往江东第七百七十章 惊变第四百五十二章 赵王之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