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章 献策

许行摸着他斑白的胡须道:“大王,虽然仅凭人力无法改变天象,不能让江汉之间的雨水增加,但是人力却可以改变地形。故,臣请大王下诏,就说江汉之地水量不足,暂停推广麦米,然后,下令征召百姓,在江汉之间围绕云梦大泽修建水渠,引汉水以及云梦之水浇灌土地,以便以后江汉之间能够在冬季也能种上麦米。”

“而对于淮南淮北的百姓下诏,在江汉之间修建水渠的事情,本来就是为冬季种植麦米做准备,若是因为未来之事而导致现在两淮的百姓现在不能种植麦米,那就是顾此失彼。所以,对两淮的百姓,若是百姓种植麦米那就免除征召的劳役,若是家中没有大量种植麦米,那就进行征召,让他们来江汉之间进行劳役。”

“如此,两淮的百姓为了逃避征召,必然大量种植麦米。”

“据臣的观测,若是江汉之间水渠建成,那么必然扭转江汉之间种植稻米,产量比不上洞庭的情况,所以,在江汉之间大量修建水渠,能立即获得两个好处,其一是冬季可以种植麦米,其二就是夏季可以种植稻米。”

说着,许行拱手道:“大王,若是水渠建成,那么十年之后,楚国的财富,将会远超北方各国。”

熊槐闻言沉默了。

许行的办法不可谓不好,说实话,现在熊槐很是心动了。

无论是在江汉之间种植麦米还是种植稻米的事情,熊槐都很心动。

冬小麦也就不必说了。

而稻米的产量,也令熊槐眼馋。

以前楚国也是以粟米为主食的,但是当年吴起开发洞庭时,洞庭的百姓根本就没有让楚国出面号召,然后全都自发的种上了从越国传来的稻米。

原因也很简单,吴起那个年代,如果是普通的下等田地,粟米的产量一亩地只有一点五石,而稻米的产量就接近三石,差不多是粟米的一倍。

可以说,洞庭的开发,越国那边传来的稻米,实在是功不可没。

只是稻米传到江汉之时,效果却并不明显,原因就是用来种植耐旱作物粟米的土地种上极其需水的稻米后,还是种植粟米吧。

所以,江汉之间的百姓,一直都在传说南方的洞庭种植的稻米,只需种一年就可以收获江汉种两年的粮食。

若是江汉之间也能种上稻米,那就是楚国之幸,百姓之幸。

如果不是楚国正在修养备战,那么熊槐就立即拍板下令了。

对水利工程的好处,熊槐自然知道一清二楚,因为楚国现在就拥有天下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的芍陂。

芍陂位于寿县,乃是楚庄王时代由令尹孙叔敖主持修建的,楚庄王凭借芍陂以及孙叔敖修建的其他水利工程提供的粮食,实力大增,因此称霸中原。

直至现在,芍陂依旧发挥重要作用,寿县也是楚国数一数二的大县,一旦东方有事,寿县将会承担大部分的粮食。

如果说芍陂支撑了楚庄王的霸业,那么天下的另一个大水利工程漳河渠,则是支撑了魏国近百年的霸业,不仅成就了魏文侯以及魏武侯的霸业,还成就了西门豹以及邺城。

尤其是魏国失去了西河之地后,邺城这一重要产粮区,对魏国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

只是修建水利工程旷日持久,消耗实在太大,所以熊槐心中还有迟疑。

虽然熊槐不知道西门豹修建漳河渠用了几年,但是楚国修建芍陂用了几年,他还是知道的。

孙叔敖修建芍陂,举国之力,楚国用了足足八年,才大功告成。

未来,郑国为秦国修建郑国渠,结果,秦国把郑国当成奸细,因而下令驱逐所有的外国人。而隋朝修建大运河,结果百姓全反了。

这些都证明了一件事,那就是修建水利工程不仅难,而且还累。

虽然功在千秋,但是弊在当代啊!

因此,熊槐思虑再三后,依旧不敢轻易答应下来,而是开口道:“先生,在江汉之间修建水渠的事情太大,寡人不能轻易决定。故而寡人打算与群臣一议,并请先生参与商议,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这么大的事情,许行也没有期望楚王能立即答应下来,想在楚王既然要与群臣商议,那么必然是心动了,只是还有迟疑罢了。

故而,许行一听楚王让他参与楚国君臣议事,立即拜道:“愿听大王吩咐。”

······

景鲤得知楚王让重臣明日前去议事后,向来传令的使者问道:“不是大王是否言明明日所议何事?”

使者摇头道:“回令尹,大王未曾进行说明,但是,大王下令之时,正是大王刚刚结束与东面来的许子会话之后。”

“刚刚结束与许行的会话,然后就召集群臣议事?”景鲤皱了皱眉,对使者点头道:“好,请使者回复大王,臣明日必定入宫议事。”

“诺!”

使者离去后,景鲤看着楚宫的方向,带着淡淡的忧虑道:“希望大王不会被许行这个妄人迷惑,推行什么仁义之举,决定对百姓进行降税。又或者下令群臣全都去田间进行耕种,如此,我楚国一定会沦为各国笑柄,群臣颜面扫地。”

说完,景鲤对府中的门客吩咐道:“拿着我的令符,去请下大夫左成来见我。”

“我倒是想知道,这个许行究竟有何能耐,会向大王进了什么谄媚之言!”

“诺!”

与此同时,正在郢都的重臣接到楚王要求明日议事的消息后,全都露出了担忧之色。

竖日。

群臣来到大殿后,不久,就见楚王带着一个穿着粗布衣服老者走进来,只见其那一副长期被风吹日晒的黑脸,大家就已经确定,这个家伙一定就是刚刚被楚王邀请来的许行,也就是今天这场朝议的始作俑者。

许行跟在楚国身后,一进入楚国的大殿,立即受到群臣瞩目。

疑惑者有之,探视者有之,好奇者有之,鄙视者亦有之,厌恶者亦有之···

林林总总,反正没有崇拜友善的目光。

对此,许行全都无视之。

第一千两百九十六章 如疯似癫第八百五十五章 恩威并施第五百八十三章 共赴国难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娲皇纸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然力足矣第一千两百二十七章 垂死病中惊坐起 上第一千零三章 夏泽无水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目标 下第九百五十八章 城破第六十章 目标霸业第一百九十章 越蒙第一千两百六十二章 心有所感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新君即位第二十八章 难以决断第二百一十章 交战第七百二十八章 德才不兼得第八百零六章 惠盎来楚第一百二十章 秦韩退兵第六百七十三章 丹水夜语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战端再起第一百零九章 张仪进谏第九百九十一章 治罪第一千两百九十五章 潜龙勿用第四百九十七章 送礼第一千两百零一章 反声如潮第四百九十三章 魏章背秦第九百一十九章 火中取栗第一百三十六章 召见鄂君第六百零二章 杀机第七百零六章 怅然泪下第八百九十一章 回到郢都第六百四十八章 以退为进第九章 目标巴蜀第六百八十三章 伐宋之疑第三百六十五章 伐齐第三百三十八章 迷信第九百六十五章 上书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曙光第九百二十六章 惊变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在齐 上第八百六十七章 淮北之地两百里第二百五十二章 暗流第四百五十四章 以进为退第二百一十四章 济阳城下第一百一十九章 韩使入楚第四百五十五章 兵进滕城第一千两百五十六章 公子彘拜师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盟成第一百零八章 楚墨之助第二十七章 张仪归秦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始作俑者第九百五十一章 欺诈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韩忧来楚第三十一章 连越抗齐第七百二十六章 以德治国第五十四章 杖刑之问第二十七章 张仪归秦第四十四章 病来山倒第六百四十章 丹淅之败第八百三十一章 谣言四起第五百零六章 维稳之策第一百四十九章 重礼第一百九十八章 楚越联合第二百七十一章 求和第四百六十八章 拒绝低头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此战必胜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封城分军第五百三十二章 前夜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自刎明意第七百七十九章 上庸之战七第九十五章 楚墨投靠第三百一十九章 妥协第六百八十一章 骑虎难下宋王偃第一千两百三十六章 父子对持第七百七十七章 上庸之战 五第一千一百五十五 急剧恶变第二百零七章 求援第七百四十一章 荐贤第六十章 目标霸业第二百八十四章 战末第六百一十八章 宫中第九百一十七章 刺杀第二百三十五章 秦国动向第一百一十二章 关虎进笼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交易第三十章 犀首使楚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援军至第一百四十章 两个秘方第四百三十五章 离心第二百五十八章 筹谋第九百九十八章 中山亡第一百七十一章 借人第六百四十五章 转机出现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最后的朝议第五章 请诛屈原第八百五十三章 颁布爵位 下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发现第二百六十三章 三国联军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反应 上第八百六十四章 大雪纷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