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章 焚粮

感叹完,脸色变得极为难看,因为楚国大力提倡面粉已经进行了三年,这说明楚国早在三年前就知道石碾的存在了。

尤其是不久前楚国以种植麦米为名,在江汉修建水渠,导致江淮的百姓普遍种上了麦米,现在,在麦米这方面,楚国已经比天下各国全都领先了。

更令齐王心痛的是,早在一年多前,就有齐国的百姓发现了快速制作面粉的办法,但是他们却把石碾隐藏起来,秘而不宣,以便他们自己从中获利,丝毫没有把国家放在心上。

季子开口道:“大王,这种石碾现世的时间不长,只在民间少量流传,故而知道的人并不多。起初,石碾只是为了将舂米去壳方便而被制作出来,只需将麦米菽豆放在石盘上,稍作滚动,就可以去壳。”

“但是,如果来回滚动多次,那么就可以将麦米碾成面粉。”

储子幽幽的道:“也就是说,三年前,或者多年前,不知何种缘故,楚国有人用这种石碾制出了面粉,然后又用面粉制出了食物,接着献给了楚王,这才出现三年前楚国大力宣传面粉号召百姓种植麦米的事情。”

季子点头道:“相国所言极是。”

说着,季子向齐王建议道:“大王,冬季种植麦米的优势太大,现在面粉的制作方法又如此简单,好在我们齐国现在种植麦米还不迟。故,臣请大王下诏令百姓种植麦米。”

齐王没有回答,而是绕着石碾走了一圈后,开口问道:“相国,季子,你们说楚国为何不在三年就强制百姓种植麦米,而是通过种种办法引导百姓种植麦米?”

季子答道:“大王,这很简单,楚国想趁各国还未发现石碾的作用,趁机囤积麦米。”

说着,季子眼中闪过一道灵光,诧异道:“大王的意思是与楚国一样,对石碾秘而不宣,找其他的借口,让百姓种植麦米!”

齐王点点头:“季子也说这石碾的出现时间并不长,流传也不广,目的也不是为了制作面粉,既如此,寡人也打算效仿楚国,趁其他国家还没有反应过来,先捞一笔再说。”

“不知两位贤卿可有办法,既能让寡人名正言顺的进行购粮,又能让齐国的百姓心甘情愿的进行种植麦米。”

“这······”

季子还在思考中,储子想了想道:“大王,既如此,不如趁着今年的粟米正在收获入库,我们焚粮吧!”

“焚粮?”

······

楚国郢都。

十月作为新年的开始,是异常忙碌的一个月份。

十月初一,楚国新年,熊槐在楚宫大宴群臣。

新年过后,趁着各地封君前来拜见楚王以及祭祀楚国的宗庙,楚国召开了第一场封君赛马大赛。

这一场封君们将信将疑的赛马比赛,封君们未出全力挑选好马准备骑卒的情况下,只能说还过得去吧!

没有给楚王丢人!

只是,随后,熊槐正式宣布获胜的封君将会根据名次减免封君的供奉后,顿时,所有的封君全都沸腾了。

赛马结束后,江汉各地的百姓陆续赶到郢都服劳役。

十一月初一。

郢都已经聚集了二十万百姓,正式开始修建云梦附近的水渠。

在破土动工的这一天,为了表示楚国对水渠的重视,身为楚王的熊槐亲自赶到现场,以太牢祭社(地神),向神灵祈福。并亲自挖开第一捧土,以向百姓表示决心。

翌日。

熊槐用过朝食之后,正准备去为修建水渠的百姓鼓劲,不想,还未一出门,就遇到陈轸来见。

礼毕。

陈轸一脸喜色道:“大王,十三天前,齐国太子大婚,当日,齐王下诏齐国举国同庆,狂欢三日,结果,三日之后,齐国出现一件祸事。”

听到齐国出现祸事,熊槐因齐魏联姻而略带沉重的心情,顿时变得轻松愉快起来。

“陈卿,不知齐国出了什么事?”

“大王,齐国临淄最大的三座粮仓,在十日前突然同时发生大火,而后,因火势太大,齐国救援不成,大火燃烧一日一夜后,齐国的三座粮仓毁于一旦,数百万石粮食全部化成灰灰。”

“从齐国传出的消息,齐王得知这个消息后,当场病倒,昏迷了一天之后,这才出来面见群臣。”

“此事当真?三座粮仓同一天起火,这是天灾还是人祸?”

犹如喜从天降一般,熊槐大喜过望,露出难以置信之色。

“大王,此事应该假不了。至于天灾人祸,应该两者皆有之!”陈轸笑容满面的点了点头,然后解释道:“大王,齐国太子大婚,齐王赏赐临淄内所有百姓一壶酒,所有低级官吏酒十壶肉十斤,其他官员贵族全部请入宫中参加宴会,大宴三日。”

“最后,仓库因为无人管理,就出了这事。我们在齐国的探子曾亲自去粮仓所在查探,结果,确认无误,这三座粮仓全被烧成白地。”

熊槐一怔,然后叹气道:“这虽然是一个好消息。但可惜了,齐王竟然没死,齐国出了这么大的事情,齐王竟然第二天就出来理事,实在是可惜了。”

说着,熊槐突然有种趁他病要他命,再次出兵伐齐的冲动,只是一想到楚国没有做好战争准备,而且大量的百姓正在修建水渠,只能作罢。

顿了顿,熊槐摇头问道:“陈卿,现在齐国是什么情况?”

陈轸闻言收敛笑容答道:“大王,如今齐国担心楚越宋三国趁机伐齐,齐王已经下诏在南部的郯城与薛地聚集兵力备战,并且齐王的使者已经前往周边各国购粮。”

“另外,因为临淄粮食被烧,齐王下令,从其他各大城池调粮,并禁止齐国境内所有的粮食出境,且下令百姓立即补种麦米以应对来年的饥荒。”

熊槐闻言一愣,然后诧异道:“齐国也派使者来楚国了?”

陈轸点了点头:“大王,正是如此,而且齐国使者的马车速度极快,仅比我们的信使稍微慢一点,大概三天内就会赶到郢都。”

熊槐笑道:“这样看来,齐王是真急了,竟然购粮都购到楚国这里了······”

四日后。

楚国大殿中,风尘仆仆、一脸憔悴疲惫的齐国使者陈贾,快步走进大殿,急忙拜道:“外臣陈贾,拜见楚王。”

“免礼!”

陈贾起身后,熊槐问道:“不知齐王命卿来访楚国有何要事?”

陈贾闻言哭泣着再拜道:“大王,敝国不幸,出现了莫大的祸事,临淄的粮食全部被烧,寡君走投无路,特派臣前来楚国向大王借粮。希望大王看在之前齐楚两国协力讨伐秦国的份上,请盟主看在齐国百姓的面上,能借粮给齐国。”

“借粮?这···”熊槐看着陈贾焦急的神色,欲哭无泪的表情,心中暗爽,似乎如今殿中跪拜的人是齐王本人一般。

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蓼莪第六百九十九章 不舍第二百零五章 仁义第八百六十九章 北地烽火第二百七十八章 算计第一百四十章 两个秘方第九百八十七章 暗流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选定目标第九百零七章 兄弟分家第五百二十五章 说越第一千两百七十二章 太子来楚第一百零四章 恐吓韩国第四百五十五章 兵进滕城第八百二十九章 越地风潮第七百五十九章 大火起兮第八百六十七章 淮北之地两百里第八百六十七章 淮北之地两百里第一千两百五十章 冷言破心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廷争 上第五百五十五章 一尊一杀第六百二十章 震怒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剑的问题第四百六十三章 广招胡人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三国三心第四百二十二章 前夜第六百七十七章 两个机会第五十七章 逼迫秦国第八百三十章 各有所志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不出第一千零五章 中计第九百一十一章 主少国疑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魏弃河东第一百零六章 欲建募兵第十七章 咫尺天涯第一百五十九章第九百一十三章 十年之计第九百八十一章 太子第一千两百八十八章 广信君田文第八百九十七章 对症下药第八百一十三章 驾临吴城第九十五章 楚墨投靠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重压之下第五百二十五章 说越第八百五十三章 颁布爵位 下第八百八十八章 兵发即墨第四百一十五章 答应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兵进大梁第五百零九章 别无选择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以示其能第八百六十五章 抵达淮阴第四百四十八章 内忧外患第九百零六章 招祸避祸第四百五十章 提议换人第八百四十八章 明意 上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甘茂来投第一千两百九十章 桀宋纣齐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图穷匕见第六百四十六章 子兰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不战而屈人之兵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第七百章 风波再起第六百六十八章 形势第一百二十章 秦韩退兵第六十九章 上策中策第九百一十八章 趁风放火第八百五十七章 齐王崩中第八百一十二章 欲往江东第一百四十章 两个秘方第九百三十四章 在陈第五百七十章 攻城 中第二百六十八章 求见第八百二十五章 当堂晕倒第四百四十一章 复建滕国第三百零二章 虚实第四百六十二章 赵国宗室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国祭第五百一十一章 真的假病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献地第一千两百八十四章 君臣离心第一百二十六章 新城襄阳第二百六十章 正式伐秦第十九章 声王悼王第五百八十一章 来者不善第一千两百四十章 胜败根源第八百一十一章 人潮涌动第九百八十七章 暗流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阴陵族灭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众叛亲离第三百五十三章 封君第一百四十章 两个秘方第一千两百六十一章 君臣试探 下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诏令第四百二十七章 援军第四百章 往燕第八百二十七章 封城抓捕第五百八十五章 回都第十七章 咫尺天涯第八百七十七章 攻敌所必救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聚兵第八百零四章 议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