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九章 改弦易辙

樗里疾起身后,魏章心中虽有遗憾,但也无可奈何,只好向樗里疾拱手一礼:“相国。”

另一边,甘茂面带笑容,态度恭敬的向樗里疾行礼道:“相国。”

樗里疾见状,立即回礼道:“日后,还请两位将军与疾一起,继续为大王效命。”

魏章甘茂同时应道:“愿随相国为大王效命。”

三人见礼完毕之后,樗里疾拱手向秦王行礼道:“大王,按照之前的商议,我们应该在与楚国结盟后,先派兵进攻义渠国,然后再挥师东进,攻打孤立的魏国。

然此一时也彼一时也,相国张仪的离世,极有可能会影响各国对我们秦国的态度,若是继续按照这种策略进行,实有不妥。故,臣建议,理应改变先后顺序,先进攻魏国,以亲近楚国,向楚国示弱,免得楚国再次联络三军封锁秦国。”

秦王闻言一怔,心中顿时感到有些不妥,张仪昨夜才死,尸骨未寒,现在就改变张仪的策略,感觉有些不近人情。

虽然如此,但秦王荡并没有立即开口拒绝,而是向之前同意攻打义渠国的魏章与甘茂问道:“二位贤卿以为如何?”

魏章与甘茂对视了一眼后,全都露出一丝无奈。

上次议事,樗里疾就与张仪争论不下,两边都是机会,无论先攻打哪里,十有八九都会成功。

但因为张仪力主先打义渠,魏章因为是张仪举荐到秦国的缘故,只有紧跟着张仪这一条路。

甘茂见此,不愿直面张仪与魏章,也就只好随大流了。

万万没想到,这才过去没多久,之前声音似乎还在殿中回响,现在就得把之前说出的话吃回去,心理有些不好受。

但,樗里疾的这个提议乃是他接任相国后的第一个提议,总不能直接反对吧。

于是,魏章与甘茂同时应道:“大王,相国所言有理。”

秦王荡见原本还支持张仪的二人同时倒戈,顿时无语。

什么叫人走茶凉,什么叫食言而肥,这便是了。

想着,顿时不禁有些心烦意乱,便开口道:“好,既如此,那么此时就交给相国处理吧。”

樗里疾大喜的应道:“是,大王。”

接着,秦王荡摆了摆手道:“相国,两位贤卿,相父与世长辞,寡人心中忧乱难安,今日议事就道这里吧。”

樗里疾闻言立即拱手行礼道:“唯。”

不久,樗里疾离开秦宫后,立即对在宫外等候他的门客吩咐道:“去请将军魏冉前来一叙。”

“诺。”

······

郢都。

熊槐得到景鲤从咸阳传回的消息时,露出狂喜之色,真是瞌睡送枕头,正是时候了。

原本,熊槐对张仪还很担心,担心楚国攻打越国之后,张仪会出来搅风搅雨,会迅速联合各国,组建连横同盟围攻楚国。

现在,张仪死了,熊槐顿时松了一口气,没有张仪,公孙衍又在楚国,天下各国没有一个声望极高的说客,现在各国想要联合,那就非得需要长时间沟通不可。

接着,熊槐幽幽一叹:“若是张仪再坚持一段时间,等寡人打下越国,张仪在联合各国的时候,死在魏国,或者死在齐国,那就更好了。”

想着,熊槐又自嘲的笑了笑,天下哪有这种好事。

顿了顿,熊槐下令道:“传令,请司空、司马等人前来议事。”

“唯!”

不久后,昭鱼等人便匆匆赶到。

人齐后,熊槐向群臣看了一眼,笑道:“诸卿,令尹传回消息,不久前,张仪突然猝死···”

“这···”

“什么···”

熊槐的话还未说完,殿中群臣顿时就发出阵阵惊呼。

意外,太意外了。

尤其是公孙衍,听到张仪的死讯,不仅感到意外,而且还突然生出一种怅然若失之感。

这仇还没有报,仇人就全都死了。

一想到这,公孙衍完全高兴不起来。

过了一会儿,大殿中重新安静下来后,熊槐再次笑着开口道:“另外,令尹传回的消息,秦国那边已经答应我们的要求,同意出兵攻打魏国。”

群臣闻言大喜过望,纷纷行礼道:“恭喜大王。”

熊槐点了点头,然后向群臣问道:“诸卿,如今攻打齐魏两国的大势已成,秦韩宋三国全都已经答应楚国,下次一同出兵攻打齐魏联盟,剩下的,还没有入局的,就只剩下赵越两国。接下来,只要越国同意攻打齐国,那么寡人就可以一口将越国彻底吞下。”

说着,熊槐看向景翠与昭雎等人,问道:“让越国同意伐齐并不难,寡人想知道的是,如何攻打越国,如何进兵的问题?”

昭雎闻言立即从群臣中走出来,拱手道:“大王,若是越国答应出兵齐国,那么攻打越国就易如反掌。

只要越国与齐国开战,那么我们就可以鼓动公子玉占据吴城,自立为王。而越王得知这个消息后,必然会率军南返,那时,我们就可以趁机与越军决战,越王在心忧国内的情况下,必然不是我们的对手。”

熊槐点头道:“司马,攻打越国容易,但是如何调兵呢。

接下来的一战,我们将同时面对齐魏越三国,楚国身为大战的发起国,无论是齐国还是魏国,全都需要派出兵力。同理,还有越国那边,攻打越国不难,但是,越国同样不小,江南淮南淮北,要想彻底占有这些地方,就需要大量的兵力驻扎。

否则,若是楚国没有足够的实力控制割地,恐怕这些地方会反复不定。所以,接下俩应该如何出兵呢。”

昭雎应道:“大王,从江南到淮北,地域实在是太长,必须要有所取舍。另外,我们灭亡越国之后,必然会遭到各国的干预,所以,淮北地区面对齐宋两国的军队,根本无险可守。故,臣建议,放弃淮北地区,控制淮水,力保淮南以及吴越两地。”

“可以。”熊槐直接点头,没有半分犹豫。

昭雎接着道:“此战的关键在越国,而且宜快不宜慢,不能留给越国组织抵抗的时间,也不能给其他国家反应的时间。故而,臣以为,攻打越国的兵力,最少也得二十万。另外,算上防备齐军大举南下支援越国的可能,臣以为,此战,江淮地区的总兵力不能低于四十万,否则,必然难尽全功。”

感谢书友仁者无敌1110000、看灰机会飞、守护琦琦、齐楚燕韩赵卫秦、fsegytrr的打赏!

第五百七十九章 巡视淮水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退缩之意第二百三十一章 强攻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主动散布第一千两百零八章 亦为图存第三百四十五章 求援第八百二十八章 吴水尽赤第九百三十四章 在陈第八百零四章 议楚第二百四十四章 齐策第四百一十章 贿赂第一百二十二章 税收改革第五百八十四章 弱智乱心第八百三十四章 楚王入越第一千零四章 定计淮北第八百七十二章 齐国出兵第九百九十五章 不公第七十二章 惊闻庄子第五百零七章 南顾第七百一十一章 推举与考核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乱其心志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三事第一百五十三章 太子羽翼第七百二十七章 各地贤才第一百四十三章 知北涯第四百零六章 嘱咐第七百零六章 怅然泪下第三百零五章 议联姻第一千零七章 卒飘如风 上第一千两百四十七章 公子宪章第六百九十二章 人质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未竟全功第四百七十六章 景鲤使秦第七百一十三章 子牛子鼠第一千两百七十三章 一字百金第四百二十八章 合围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战端再起第一百八十九章 不谐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甘茂来投第八百五十七章 齐王崩中第八百二十四章 宴会之变第九百一十五章 返韩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韩忧来楚第二百二十一章 交换大臣第一百四十二章 貌似抢劫第五百一十一章 真的假病第五百零四章 噩耗第一千两百零九章 惜哉!年幼!第一千两百一十九章 何以解忧第一千零六章 下落不明第七百四十五章 开始第一百二十四章 美人有孕第八百六十七章 淮北之地两百里第八百六十四章 大雪纷飞第八十五章 会师丹汉第四百零二章 建言第八百二十四章 宴会之变第二十四章 昭氏内争第九百八十六章 暂留第三百九十六章 怨念第三百九十二章 借兵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宋国内乱第七百九十八章 成败得失第五十五章 秦国之忧第七百八十二章 金蝉脱壳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新君即位第七百三十二章 自荐之策第五百七十九章 巡视淮水第一百四十五章 抵足而眠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田文之谋第五百五十四章 建言第五百六十二章 襄阳之外第一百一十九章 韩使入楚第六百八十四章 联姻第六百七十七章 两个机会第六百一十章 来袭第八百五十九章 剑指宋国第九十一章 韩军败退第一百一十七章 定策秦晋第九十七章 风雨已至第七百零四章 动作第一百二十八章 增长人口第五百六十三章 方城之内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加速驰援第四百九十三章 魏章背秦第七百二十三章 利剑出鞘第六百六十八章 形势第四百三十六章 内应第三百六十六章 消息第一百五十五章 季子接子第六百五十一章 兵不厌诈第七百零七章 图穷匕见第九百五十八章 城破第一千两百一十七章 出面调停第三百八十七章 刺杀第一百七十四章 公子子青第七百四十四章 汉北三分第一百五十三章 太子羽翼第七百六十章 大火燎原第三十九章 断体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