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二章 攻城 中

很快,昭滑便回到城中,然后站在城门之旁等候,不久,公子满的马车就出现在眼前。见此,昭滑立即将即将穿过城门的马车拦下,开口道:“请公子出来一见!”

马车中,心中原本就极为不快的公子满,一听昭滑的声音,顿时脸一黑。

就是因为楚人的缘故,他这个新任越王的长子,还未来得急野望,就被送到楚国做人质,从此与越王之位无缘。

想着,公子满便探出一个脑袋,臭着脸看着昭滑,语气中充满愤恨道:“何事?”

昭滑见此,嘴角浮现出一丝冷笑,杀气腾腾的道:“本将特来送公子上路。”

“上路?”公子满还未反应过来,就见昭滑猛然拔出佩剑,然后对着他的胸膛刺来。

“啊···”

一声尖锐的惨叫声,顿时响彻整个北门,让原本还轻松车队,顿时紧张起来。

与此同时,昭滑的护卫已经对公子满的护卫动手,偷袭之下,瞬间变斩杀五六人,将公子满的护卫杀退。

公子满其余护卫见状,顿时大惊喊道:“亚卿刺杀公子,昭滑反了!”

但,还未等迎亲的队伍反应过来,此时,城墙上再次传来惨叫声。

一时间,车队大乱。

“公子玉叛国弑父,杀逆贼,另立新君。”

“迎接楚军进城。”

“降者免死。”

此时,昭滑刺死了公子满以及车夫后,听见城墙上传来厮杀声、大喊声,立即便知他安排在北门附近守城的季遂动手了。

接着,又见他埋伏在城门附近的三百门客,已经在门客吴烩的率领下杀了过来,当即对吴烩下令道:“立即分出一半人手夺取周围的马车,封锁街道,阻止越军来援。其他人随我来,守住城门!”

说着,便跳上公子满的马车,然后亲卫的帮助下,将装着公子满尸体的马车横在门洞之中城门,一堵车墙瞬间便形成。

另一边,城外的章义一听城中传来动静,慌忙中回头一看,只见迎亲的队伍惊慌的四散开来,而城墙上越军士卒正在相互厮杀。

大惊之下,章义立即带着身边的侍卫往回赶。

走到城门前,却见昭滑正率领百余门客在门洞中防守,而公子满的尸首,有一半露在车厢之外。

见此,章义大喝道:“昭滑,大王带你不薄,你为何要谋反?”

昭滑一手拿着剑,平静的大声回应道:“上卿,在下乃是楚人!”

章义闻言一僵,接着便不再言语,看了看身侧,见已经聚集了百余越军,立即指挥士卒向城门杀去。

昭滑对此早有预料,一面指挥门客防守,一面大喊道:“上卿,北门已经被在下夺取,整个北面两千守军,有一大半的士卒都是在下的人,城外的楚军转瞬即至,吴城已经完了,上卿何不投降,本将可保证,楚军不会动上卿家族分毫。如若不然,上卿举族将与公子玉以及越国陪葬。”

章义闻言大骂道:“卑鄙,无耻。”

昭滑应道:“上卿何出此言,身为将领,岂不闻兵不厌诈。”

章义闻言整张脸都涨得通红。

就在这个时候,城中的一处民宅突然燃起大火,接着,一股浓厚的烟雾便飘到吴城上空。

楚营中。

早已等候多时的昭应,望见南面升起阵阵浓烟,立即兴奋的大喊道:“传令,大军出营,直扑吴城北门。”

“诺。”

很快,一支万人规模的楚军,便快速离开楚营,向吴城疾奔而去。

楚军中军,唐昧正与章期说着话,一个士卒快步跑来禀报道:“报···将军,将军昭滑已经夺取吴城北门,将军昭应已经率军前往驰援。”

唐昧闻言立即下令道:“传令,大军调转方向,杀向吴城。”

“诺。”

下令之后,唐昧顿了顿,然后看向一旁的章期,呵呵一笑。

章期听到方才的士卒的话,正大惊失色之际,见唐昧杀机四溢的向他看了过来,愣了愣,立即拱手抱拳:“将军,在下愿降。”

“好!章期将军果然能明辨是非!”唐昧大笑道。

此时,吴城中。

城墙上的越军,在主将叛变的情况下,很快就被击溃,向城内四散逃走。

已经基本控制城墙的季遂,见章义正在下面指挥士卒冲击城门,便高喊道:“上卿,在下北门守将季遂,已经占领北面城墙,如今吴城已经失守,上卿何不向楚国投降。”

章义闻言抬头一看,果然,城墙上的厮杀声,已经微不可闻。接着,又见昭滑牢牢的控制着城门,顿时面无血色,急忙的冲季遂大喊道:“昭滑是楚人,背叛大王,情有可原。你季氏一脉,乃是越国大族,深受大王恩惠,为何也要背叛大王。”

季遂闻言淡淡的应道:“上卿,我季氏乃是延陵季子之后,乃是吴国王族,可不是什么越人。”

说着,季遂脸色露出嘲讽之色:“昔日越王勾践可以背叛吴国,今日,我季氏背叛越国,有何不可?”

章义一听,顿时面如死灰。从季遂的话所透露出来的意思,看来不是季遂背叛了越国,而是整个季氏都投靠了楚人,季氏的背叛,瞬间令越国的局势艰难到了极点。

延陵季子在吴国声威甚高,曾被吴国上下认为是吴国的希望所在,多次要让季札继承吴国国君之位,但都被季札拒绝,最后被封在延陵。

吴国灭亡后,吴国王族害怕遭到越国打击,纷纷改姓逃亡,但是季氏之中,仍然有一脉留在延陵,供奉季子的庙祀。越王勾践因为季子的贤名,也没有动延陵季氏。结果,延陵季氏便成为了明面上吴国最后的王族,在吴人之中拥有极高的威望。

如果整个延陵季氏背叛了越国,那么是否说明,大部分的吴国遗族都投靠了楚国。

如此一来,吴国故地,且非顷刻反覆。

想到这,章期全身上下一阵冰凉。

此时,季遂又道:“上卿也是吴人,家族以及族人俱在吴地,难道就不为家族考虑一二。如今越国主力全军覆没,吴城门户已经洞开,越国灭亡已经不可避免,上卿难道要让举族为越国陪葬!”

第七百七十五章 上庸之战 三第九百七十九章 刺杀第四百一十一章 叛意第一百八十六章 广陵第四百五十三章 退兵之议第一百四十一章 琉璃与纸第二百七十六章 声东击西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阴陵族灭第四百四十二章 议论第四百八十三章 定论第一千两百七十四章 加大力度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扶持韩国第八百四十五章 赏赐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屈署第八百六十四章 大雪纷飞第九百五十章 定计第二百零九章 决战之前第三十一章 连越抗齐第五十九章 犀首说楚第七百一十章 地方权力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怨气第三百四十四章 煽风点火第九百六十一章 突围而出第八百八十四章 下定决心第九百零八章 滥竽充数第四百零九章 邀战第六百零五章 备战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前奏第六百零二章 杀机第一百六十章 魏国霸气第四十八章 昭阳之后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心中慌慌第五百八十七章 矛盾第六百零七章 战和之辩第七百八十章 上庸之战八第二十三章 美人变法第五百九十四章 洛邑第二百五十四章 接见第三百九十六章 怨念第五百六十五章 越王臼第四十章 欲废肉刑第九百六十八章 定心第六百二十九章 劝说第四百六十四章 剑指濮阳第六百二十章 震怒第三百七十四章 伐薛第一百四十三章 知北涯第五百七十章 攻城 中第六百零七章 战和之辩第四百二十五章 冲锋第三百九十章 齐越第九百一十八章 趁风放火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联军溃败第三百七十七章 围城打援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以解后忧第三百六十六章 消息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反了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波及第二百一十一章 煮枣第一千两百零一章 反声如潮第三百八十二章 奸情第六百九十章 条件第八百五十二章 颁布爵位 中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赏赐第六百九十六章 冲动是魔鬼第六十五章 楚魏联姻第八百六十七章 淮北之地两百里第四百六十八章 拒绝低头第四百六十六章 秦国出兵第八百六十八章 进退两难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权宜之计第五十五章 秦国之忧第四百九十一章 暗中算计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方向 上第二百六十九章 进言第七百五十八章 巴人在垫江第五百一十八章 杀戮第一千两百一十三章 群臣请命第一百零四章 恐吓韩国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陈举之死第一百二十二章 围攻秦国第一百九十三章 三件礼物第一百四十一章 琉璃与纸第八百一十二章 欲往江东第九十八章 跟我回家第二百七十章 决心第二百六十一章 好大一个坑第六章 燕国灭亡第九百六十章 殊死突围第八百二十八章 吴水尽赤第十六章 心有怜惜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回应第九百六十一章 突围而出第三百七十九章 谣言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不迟第七百二十五章 密谋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抵达宛城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秦国伐韩第八百三十五章 暗自警惕第五百四十章 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