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三章 方城之内

果然,又听到楚王子兰继续道:

“这事发生后,郢都北部的封君县尹,见已经无力抵抗寡人,故而已经派人前来投靠寡人。而剩下的人中,也有一大半的人上书向寡人投诚。只要寡人的大军一到,便可立即开门相迎。”

樗里疾一怔:“大王此言当真?”

子兰得意的笑道:“不假!”

樗里疾与甘茂对视了一眼,眼中再度闪过一丝疑惑。

难道连在郢都的那个楚王也觉得襄阳不可守?

···

大梁。

昭常拿着楚王给他的诏令,露出一丝疑惑的目光。

郢都那边的消息,楚王已经决定死守郢都了。可是,眼看魏国态度越加松动,楚王竟然会在这个时候让他回去,放弃与魏国讲和。

昭常心中闪过一股疑惑,看了看郢都的方向,又看了看魏宫的方向,然后暗道:或许我还得尽最后一次努力。

想着,整了整衣服,向魏宫而去。

魏宫中。

魏王看着眼前的昭常,想起从楚国传来的消息,原本因赵国大举进攻中山国,并从陈地撤军而郁闷的心情,顿时舒畅了不少。

原本因为赵国之事,魏王已经打算在陈蔡二十七城的范围上,继续让步,只取陈蔡两地十六城。

但现在,魏王看着昭常自嘲的笑了笑,然后问道:“不知先生这次来找寡人所为何事?”

“大王,臣还是为楚魏两国交好而来。”昭常拱手应着,然后抬起头来,直视魏王道:“大王,对魏国来说,威胁最大的不是楚国,而是秦国,若是···”

昭常的话还未说完,便听到魏王讥笑一声,然后打断道:

“先生,寡人的魏国如何,自有寡人以及魏国大臣处理,不劳先生费心。”说着,魏王脸色一冷,然后语气强硬的道:“此刻,寡人想知道的是,贵国是否答应寡人之前的条件,同意割让陈蔡等地二十七城。”

说完,魏王目光中露出一股贪婪与渴望,紧紧的盯着昭常的双眼。

昭常受不了魏王的目光,眼光瞬间游离,然后应道:“大王强攻陈城一年有余,而陈城未下,此时敝国愿以陈城及陈城附属的六城以和,可谓诚意满满。况且,寡君已经放弃陈城以北二十二城。故,只要大王同意,便可轻而易举的获取包括陈城在内的二十九城。

如此,大王何必又得寸进尺,还想要我上蔡之地呢!”

魏王冷笑道:“陈城以北的二十二城,早在一年前就已经被寡人所取,哪里用得着楚王相让?寡人出兵二十五万大军,必取陈蔡两地而归,否则誓不罢休。”

昭常见魏王态度再次坚定起来,不复数日前的松动,顿时魏王已经得知楚国之事,并且打算趁火打劫,欲割楚国陈蔡两地。

在这种情况下,似乎说服利欲熏心的魏王已经不可能!

想起楚王刚刚传到的诏书,昭常面色一正,态度同样变得强硬起来:“大王,寡君之意就是让出陈地,若是大王同意,则从此以后楚魏两国交好,陈地及以北之地尽归魏国所有,敝国不在与贵国相争。

若是大王必得陈蔡两地,那就请大王自取,我楚国愿随时奉陪。

如何抉择,全在大王一念之间,请大王自决!”

魏王一怔,对突然变得强硬起来的昭常大感疑惑,不明白此时此刻,楚国的底气何在。

“先生,如今秦韩联军即将杀到郢都,子兰不久后就会正式成为真正的楚王。难道楚王真的要为了区区上蔡之地,而不愿与寡人讲和。”

昭常紧紧的盯着魏国,脸上没有任何变化,丝毫不为所动。

见此,魏王冷笑道:“先生,如今寡人只要陈蔡两地二十七城,若是等秦韩联军杀到鄢城,那时候,楚国再来求和,寡人就不是这个价了!

故,还请先生仔细考虑。”

昭常闻言,脸色僵冷的道:“既然大王执意要陈蔡之地,那就请大王派人来取。”

说着,昭常拱手道:“臣多谢这近两月来大王的款待,如今楚国大战在即,臣正欲回国为寡君效死。故,臣特向大王请辞,告辞!”

说完,昭常也不等魏王回应,然后直接一转身,扬长而去。

魏王见状,大怒道:“好好好,寡人倒要看看,楚国此时此刻究竟有什么底气敢跟寡人谈条件。”

说着,大声道:“传寡人诏令,命犀武将军加强对陈城的攻势,寡人要他不惜一切代价,务必在一月之内攻下陈城!”

另一边。

公孙衍回到郢都半月之后,郢都附近的援军陆续已有一小半在期限之前赶到郢都。

见此,公孙衍以练兵为由进入楚宫,然后得到楚王的准许后,关闭的援军大营,所有人全都许进不许出。

而就在援军大营紧闭的第二天夜里,公孙衍率领五千近卫军悄然离去,一路向南,直奔江水,哪里楚王早就准备好了船只。

十七日后的深夜,公孙衍率军来到楚国方城长城东端的方城县城,这里,方城守景缺早已等候多时。

近卫军在景缺的帮助下安顿下来后,公孙衍来到军中大帐后,立即开口问道:“景缺将军,不知现在宛城襄阳战况如何!”

自从秦韩联军杀到方城防线南部,截断方城退路后,景缺一直都在密切关注南部的战事。尤其是得到江汉主将公孙衍要来方城的消息后,对南部的关注更是丝毫不敢懈怠。

此时一听公孙衍询问,立即应道:“犀首请放心,今日探子来报,公仲还在率领韩军强攻宛城,而宛城有将军庄蹻率领的五万精锐,再加上宛城百姓众多,韩军攻城两月,伤亡不轻,但丝毫也奈何不了宛城。

至于襄阳,自从魏国与我们谈崩,左尹返回楚国后,秦国便加强了对襄阳的攻势,但是襄阳在城守屈原的率领下,丝毫不乱,襄阳依旧稳如磐石。”

“好,如此本将就放心。”公孙衍闻言顿时松了一口气,顿了顿,又问道:“不知方城的守军情况如何?”

景缺应道:“将军,在下已经在半月前,将五万守军全部调往鲁阳,只等将军一声令下,便可沿淯水南下,直扑宛城之外韩军。”

“好,如此甚好!”

第三百八十章 对策第六百二十八章 太子第九十六章 申差和秦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装晕第五百七十七章 楚宋第八百三十九章 推举再行第二百五十七章 谣言第六百七十九章 楚韩结盟第七百零六章 怅然泪下第六百九十章 条件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云集第四百三十三章 宴请第一百二十四章 美人有孕第三百六十五章 伐齐第一百九十七章 中山之议第一千两百六十四章 乱中有治第四百三十三章 宴请第八十九章 速成浮桥第八百三十一章 谣言四起第八百八十九章 血色肥料第二百九十二章 布局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韩忧来楚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鼓动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心中慌慌第三百七十一章 初议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蓼莪第九百五十章 定计第五百四十六章 安抚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走别人的路第一千两百八十三章 破镜难圆第四百六十八章 拒绝低头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娲皇纸第七百六十五章 前后夹击第五百六十二章 襄阳之外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封城分军第九百四十八章 和谈中第五十八章 重遇犀首第五百七十五章 战争横财第九百五十九章 烈焰阻敌第一百六十八章 宛城第三十七章 齐国对策第二百五十二章 暗流第一千两百六十八章 试之以喜第十章 绝交齐国第六百八十九章 倒戈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步步杀机第二百七十四章 破城第一千两百三十五章 罢免田骈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令尹之才第五百八十四章 弱智乱心第十九章 声王悼王第九百章 人心难得第二百二十章 越使来第九百八十五章 赐死第九百零三章 启用昭滑第六百八十八章 鹖冠子第九百零四章 非分之请第一千两百章 决意迁都第一千两百二十章 请杀郑袖第九十章 重赏三军第一百二十八章 增长人口第一千两百四十三章 寡人十六第一千两百九十章 桀宋纣齐第二百九十六章 结盟第五百四十八章 善道第六百七十六章 撤军求和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不战而屈人之兵第七百三十四张 探索发现第三百一十二章 联姻第五百二十七章 父子第六百四十五章 转机出现第八百六十二章 驱逐出境第二百五十六章 机会第四百六十九章 北境风云第五百零八章 风起吴城第九百八十一章 太子第三百五十七章 征粮第九十七章 风雨已至第六百零八章 宋国内争第三百一十章 马政第九百五十三章 守备第七百二十三章 利剑出鞘第九百六十九章 进谏第七百四十四章 汉北三分第七十章 愿行中策第三百一十七章 图赵第二百零八章 援手第二百五十六章 机会第四百一十九章 魏国使者第一千两百零二章 君臣父子第四百六十章 议定婚期第二百九十七章 突如其来第六百三十二章 祸不单行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交易第八百四十五章 赏赐第二百七十六章 声东击西第一千两百零一章 反声如潮第七十七章 越国使者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三国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