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二章 自荐之策

府中。

景翠听宾客一说,一股怒火从心中涌上来,看着宾客冷冷的道:“屈平真这么说的。”

宾客点了点头。

见此,景翠怒极反笑:“好,好,好,请他进来,本君倒要看看,他屈平如何巧舌如簧,还有什么祸患会降临在我这个令尹身上。”

“诺。”

不一会儿,景翠就见屈原不急不缓地走了进来。

“见过令尹。”

景翠拱手回礼道:“左徒,不知何事如此紧急,非要今日说,连明日都等不得?”

屈原拱手道:“令尹,在下匆匆而来,乃是为各地贤才一事。不知令尹这几日,可曾了解过各地送到郢都的贤才。”

景翠瞥了一眼屈原,心中顿时一阵气恼。

各地举荐贤才的事情,虽是屈原提出的,但是,这是大王当时就交给他来处理了。

不想,现在屈原还要插手此事。

想着,景翠便语气不善的应道:“此时就不劳左徒操心了,这几日在下一直都在关注此事,各地送来的贤才,全是品行过人的道德楷模。各地举荐这些人给大王,足以说明我楚国民风淳朴,人心向善。

现在,他们来到郢都,得到大王表彰,必能正人心,导人向善,若是人人效仿,不出数年,我楚国必然大治。

wωω ▪ttKan ▪℃O

等各国听闻此事,见我楚国万众一心,必然心生畏惧,而不敢像上次一样侵犯我楚国。这就是不战而胜的方法,谓之战胜于朝。

这次各地举贤,可谓用心了啊!”

屈原闻言,诧异的看了景翠一眼,然后迟疑道:“令尹,这些话是有人跟你说的吧!”

“···”景翠心中一滞,不满的看了屈原一眼,接着想起那个对他说这番话的人,迟疑了一下,然后点了点头,开口道:“不错,这话虽然是其他人对本令尹说的,但是,本令尹觉得很有道理,以德治国,正是强国的上上之策,总比随意折腾国家好多了。”

说到这,景翠用奇腔怪调的语气道:“怎么,难道左徒以为以德治国有何不妥吗?”

屈原没有在意景翠的语气,摇了摇头道:“令尹,以德治国,自然并无不妥之处。这次大王下诏各地举贤,结果楚国之中涌现如此多的道德高达之人,这正是国家之福,是大王之幸。”

景翠闻言点了点头:“不错,这正是国家之福,是大王之幸,身为大王令尹,在下心有荣焉!”

“不过!”屈原看着景翠,摇了摇头道:“可是这次大王选才,不是为了表彰道德高达的君子,而为了选出一些人,以充实地方属吏。这些人,德行固然不可或缺,但是,才干更是重中之重。

为了避免各地举荐的人才鱼目混珠,大王还刻意让令尹亲自主持考核,一面让大王受到各地懵逼,而导致这些人到了地方后,才不堪用,霍乱地方。”

说着,屈原见景翠脸色一僵,便开口问道:“不知令尹是否已经准备好考核这些人的题目,以备大王选用。”

景翠听到这,脸色瞬间变得一阵青,一阵白。

关于考核题目的事情,他早就给忘了,或者说不是忘了,而是听到这些道德达人基本上都是大字不识两个之后,就有意无意的忽略了。

所以,楚王一个月前让准备的考核一事,他还没有开始准备。

屈原见景翠没有说话,继续道:“这次大王让身为百官之首的令尹亲自主持举荐贤才,考核贤才,足以见大王对此事的重视。

但是,在下听说,这次各地举荐的贤才,全都有一个缺陷,似乎德行过人,但才能欠缺,大部分人都不曾读过先贤著作,这样的人,在下担心他们全都无法通过大王的考核。

若是待来年十月考核之时,却无一人通过考核。在下担心,天下人会说楚国无人矣!并且,下诏举贤的大王,也会沦为各国笑柄。”

景翠闻言,脸色逐渐变黑,而且黑的吓人。

此时,屈原叹道:“令尹,这还不是在下最担心的地方,在下最担心的还是令尹你啊!其他人仅仅只是笑话令尹也就罢了,在下更担心的是,会有人说,令尹嫉贤妒能。大王让令尹举贤,结果,令尹却找到一群种田劈材做工的小人,却无一个君子举荐给大王。

令尹乃我楚国柱石,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若是令尹背上这等骂名,在下心中为令尹难过。”

“···”景翠闻言猛然一惊,这样的骂名根本就不是他能承受。昔日楚庄王的令尹虞丘子,不就是因为没有举贤,而被人说不忠的吗?

若是这事发生在自己身上···

恐怕虞丘子的旧事就要在他这里重演,而且还是背着骂名主动请辞。

虞丘子好歹也做了几年令尹,立下大功。而他景翠,三月令尹,什么功勋也没有,就请辞回家···

一世英名尽毁矣!

想着,景翠瞬间出了一身冷汗。

顿了顿,景翠缓了缓,发现屈原一直都恭敬的坐在一旁,想起屈原的求见之语,立即定了定心,求助道:“左徒,不瞒你说,在下这几日也在为此事苦恼,以致思虑成疾。只是,各地举荐之人,全都是品行过人之辈,只可奖赏,而不可贸然退回,要求各地另举贤良。

对于此事,不知左徒可有变法。”

屈原闻言,笑了笑道:“令尹,这段时间,在下听说各地都在谣传大王暴虐不仁的谣言,不知令尹可有听说。”

景翠闻言点了点头,这些谣言他自然知道,这次楚王杀了一批封君,另选他人即位,导致有一大批封君门客丢了依托之地。

于是,这些人便四处散播谣言,说楚王残暴不忍。

“左徒,不知此事与举贤有什么关系吗?”

屈原拱手道:“令尹,这些人之所以四处散播谣言,不就是无处容身吗?而他们被各地封君选用,本身就是由一定才能的人,只是未被新主接纳罢了。所以说,这些人中,肯定有不少一县之才的人。

若是令尹向大王进言,就说一地只举荐一人,肯定野有遗贤,为了避免此事,准许各地贤才前来郢都自荐,参与考核,如此不久解决问题了。”

“这···”景翠闻言,犹豫不决。

见此,屈原接着道:“令尹,还在犹豫什么,若是不让这些人参与考核,令尹如何才能获取人才。

而且,此事不仅能解令尹的燃眉之急,还能消除各地关于大王的谣言。最后,这人若有所获,难道还不对令尹感恩戴德,到处散播令尹的举贤任能的贤名,让令尹的贤名传遍天下各国。

这种一举三的美事,令尹还有什么可以犹豫的呢?”

景翠闻言,在没有想到其他变法的情况下,顿时便有些心动。

而且,这次举贤,只是充实地方,跟郢都朝中没有直接关系···

想着,景翠便点了点头。

第五百一十九章 大军入越第四百一十六章 田达第九章 目标巴蜀第七百五十五章 激战第一百零五章 威逼利诱第四百三十九章 示弱博情第四十五章 楚宫反应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重罚第四百二十四章 大营丢失第九百八十三章 根源第三百九十章 齐越第四百四十一章 复建滕国第一千两百四十四章 齐赵结盟第六百四十四章 成败第一千两百八十一章 魏相田文第五百五十八章 最后的疯狂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在齐 中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崩塌第七百零七章 图穷匕见第三百四十一章 石碾第二百零一章 燕王拒齐第五百四十五章 冲突第八十五章 会师丹汉第八十六章 渡河之议第一千两百三十八章 王孙乂归第五百四十六章 安抚第五百八十三章 共赴国难第十二章 脍炙人口第五百四十二章 合围第三百四十四章 煽风点火第二百八十三章 战中第三百零四章 “孙子”第七百二十三章 利剑出鞘第五百五十一章 仇恨第六百八十一章 骑虎难下宋王偃第三百零三章 挫败第一千两百五十二章 生子当如孙仲谋第三百六十二章 齐燕第三百九十三章 止步第三十八章 悲伤楚王第五百三十四章 使者第五百六十二章 襄阳之外第一百一十六章 楚谋越国第三百六十五章 伐齐第八百四十四章 苦竹李仲第七百二十八章 德才不兼得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反了第四十八章 昭阳之后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流血第八百九十三章 令尹昭雎第三百三十六章 方术士第四百一十七章 蓄力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大水洗地第一百三十二章 农家许行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步步杀机第七百二十二章 大赦天下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重压之下第四百二十章 新任魏相第三百五十五章 疑虑第二十七章 张仪归秦第五百一十五章 将死第一千两百九十七章 广布仁德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夜色袭人第二百九十四章 勒索第八百三十五章 暗自警惕第三百四十三章 借粮第四百四十二章 议论第一百三十三章 恩威并施第三百六十六章 消息第六百零四章 襄阳第八百二十九章 吴侯之死第三百五十六章 试探第八百四十六章 会稽考核第二百零一章 燕王拒齐第三十六章 赵国齐国第三百六十一章 狐疑第一百一十五章 赵谋中山第六百六十五章 攻城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退缩之意第三百八十七章 刺杀第三百一十六章 议赵第一百八十二章 惊闻第九百零八章 滥竽充数第二百五十九章 义渠第七百八十二章 金蝉脱壳第六百零三章 信心第二百八十一章 置之于死地第一千两百一十七章 出面调停第一千两百零一章 反声如潮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杀机重重第五百四十九章 劝降第九百零五章 巧舌如簧第八十六章 渡河之议第九百九十三 自刎第四百八十一章 要求第四百五十七章 名分之争第三百三十六章 方术士第八百五十章 编户分田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齐国伐宋第九百四十三章 交个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