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七章 卖国

公仲侈是不久前以韩国人质的身份来楚的,跟他一同到来的还有赵国王后吴孟姚的弟弟吴豹,不,现在已经是赵国宗室,叫赵豹了。而与赵豹来楚对应的,则是楚国的三公子前往赵国做人质。

与楚赵两国互换人质不同,熊槐让公仲侈来楚做人质,则完全没有付出任何代价,这是上次韩国伐楚的代价。

公仲侈来楚,不仅让韩王断去了一臂,而且也极大的斩断了秦国与韩国的联系,让韩国的亲秦派势力遭到沉重的打击,也让韩国的亲楚派势力彻底在韩国占据主导地位。

因为公仲侈就是亲秦派的核心大臣,而韩国现在的相国公叔,则是亲楚派的核心大臣。

这,也是之前熊槐丝毫不怀疑,韩王不会拒绝楚国伐秦要求的原因所在。

这种情况下,韩王与公叔没有拒绝的可能。

公仲侈来楚后,熊槐虽然依旧给了他大国之卿的待遇,但是他在郢都的这段时日,一直深居简出,安安稳稳的做他的人质。

同样是人质,公仲侈跟那个四处拜访贵族,到处参加宴会的赵豹过着截然不同的生活。

只是,熊槐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个一直闭门不出的公仲,竟然在秦楚准备决战之际,前来求见。

熊槐心中略一沉吟,实在想不透公仲究竟有何目的。

“请公仲进来。”

“唯!”

礼毕。

熊槐看着公仲侈笑着问道:“公仲来楚多日,不知感觉如何,我楚国可有怠慢之处?”

“谢大王垂问。”公仲侈拱手应道:“臣来楚之后,大王待臣甚厚,比之韩国犹有过之,臣感激不尽。”

熊槐点了点头,再问道:“那么公仲这次求见寡人,可是有什么需要寡人帮助的吗?”

“无有!”公仲侈拜道:“臣之来楚,大王为臣做的已经够多的了,臣深感肺腑,已别无所求。臣之所以求见大王,乃是为了报答这段时日大王对臣的恩情。”

“嗯?”熊槐迟疑的看着公仲侈。

这个一向亲近秦国,跟楚国不怎么对付的家伙,竟然会主动前来跟他说,要向自己这个楚王报恩。

这怎么看都不太正常。

他究竟想干什么?

想着,熊槐面上毫不犹豫的开口道:“不知公仲何以教寡人。”

“不敢。”公仲侈开口道:“敢问大王,臣听说柱国昭雎已经兵临南郑,故而大王打算在南郑哪里与秦国决战。”

熊槐点了点头,之前举国动员作战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根本瞒不住人,也没想着能瞒住其他人:“不错!”

公仲侈见楚王毫不犹豫的承认了,立即拱手道:“大王,臣请就此事向大王略说一二。”

“公仲请讲。”

“大王,臣听说柱国兵少,虽然南郑实力弱小,但是也不是柱国手中的那点兵力可以攻下的。故而大王才在国中大举征兵,以驰援柱国。”

“不错,寡人现在就是这么做的。”

“臣大略的算了算时间,楚国各地的兵力聚集起来,然后驰援南郑,大约需要两个月左右。同理,秦国关中的援军,同样也需要近两月时间。不过,巴蜀司马错所部的秦军,从蜀地赶到南郑,大约需要一月左右。

当然,为了防止楚国再次攻打蜀国,司马错必然会在蜀地留下重兵防守。所以,也就说一个月之内,就会有十万秦军驰援南郑。”

熊槐点了点头,没有否认这一点,同样,楚国的大军也不会傻等到全局集结后,才会一起杀向南郑。

事实上,郢都剩下的那五万大军,在得到昭雎的消息后,就已经开始准备,不日就会前往南郑。

之前景翠想要率军驰援昭雎,说的就是郢都外的五万楚军。

而郢都的楚军一路走水路前往郇邑,然后上岸南郑,大约需要半月左右。

也就是说,楚军只有半月或许十天的时间。只要这段时间内没有攻下南郑,那么迎接楚军的,将是一场持久战。

公仲见楚王楚王沉默不语,也没有意外之色,接着道:“大王,秦国那边,除了防备各国的兵力,关中依然可以征召十万到十五万大军前往南郑。而楚国江汉之地,兵力大概也在二十万左右。

也就说,不久的将来,南郑将会陆陆续续聚集近五十万大军。”

熊槐点了点头,若不是南郑地方太小,而且秦楚两国运粮全都极为困难,这大军的数量还得往上涨一涨。

“大王,数十万大军聚集南郑,必然是一场旷日持久的大战。而秦国为了保住南郑与蜀国,必然会向各国求援。虽然各国的援军无法抵达南郑,但是齐魏两国必然会大军压境,攻打楚国淮水。

而臣此来的目的,正是为大王献上韩国。”

“韩国?”熊槐不以为然的道:“公仲说笑了,如今韩国已是楚国的盟友,公叔乃是寡人的好友,寡人开口求援,韩王与公叔必定不会拒绝。”

说着,熊槐注视着公仲侈,摇头笑道:“而公仲你现在身在郢都。仅仅只是楚国一个的客人,如何能向寡人献上韩国。”

见楚王注视自己,公仲侈笑道:“如此说来,大王一定已经派出使者前去韩国了。但是,依臣之见,大王此举一定会失败。”

“为何?”熊槐迟疑的问道。

公仲侈自信的道:“大王,那公叔是臣的敌人,他虽然亲近楚国,但是臣知道,他一定会忠于韩国。尤其是现在,公叔在韩国已经没有政敌,他要想保住相国之位,就需要向韩王尽忠。

而眼下的局势,对韩国来说,无论是秦楚两国那个胜了,都是对韩国的不利。所以,依臣之见,公叔一定会明面上答应大王的请求,但是实际上却按兵不动。

不仅如此,公叔还会暗中通知秦国,韩国只是被楚国所迫,才不得不出兵。并且向秦国保证,以秦韩两国的交情,韩国一定不会向秦国发起进攻,以便让秦国全力抗楚,然后秦楚两国两败俱伤。”

熊槐点了点头,然后又摇头道:“公仲说的没错,公叔有极大的可能会这样做,但是,寡人手中有公叔不得不伐秦的理由。”

第三百六十章 高价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步步紧逼第九百三十九章 韩相韩辰第六百零七章 战和之辩第二十七章 张仪归秦第三百六十一章 狐疑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死不瞑目第八百四十九章 合万归一第二百四十一章 秦王崩 (下)第一百章 一个机会第一千两百一十三章 群臣请命第一百八十一章 人选第三百八十七章 刺杀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怨气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对策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合纵救韩第一百九十八章 楚越联合第九百二十二章 齐聚宜阳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燕赵叛齐第六百九十七章 大朝议第六百九十章 条件第四百三十章 围杀第八百八十三章 初衷易忘第一千零八十章 盟成第九百一十章 五德终始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天下震动第六百二十一章 诏令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心冷第一千两百九十七章 广布仁德第七百九十一章 归意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封城分军第七百七十五章 上庸之战 三第五百章 射天鞭地第三十一章 连越抗齐第五百九十五章 矛盾第一百三十八章 万事俱备第二百零六章 攻魏第二百九十一章 死的不是时候第九百二十八章 退位第二百五十二章 暗流第二百五十三章 涌动第九十七章 风雨已至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火光第五百八十五章 回都第三百二十七章 应变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动员全郡第九百五十五章 承诺第六百七十二章 断尾求生第一千两百七十一章 联姻燕国第五百九十九章 说庸第一百一十六章 楚谋越国第五百零一章 楚越会盟第五十章 苦获已齿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昏睡不醒第九百三十三章 父子第五百三十三章 调将第十一章 齐国之辩第三百七十三章 游说第一千两百四十三章 寡人十六第八百七十七章 攻敌所必救第一百三十一章 齐越再战第一百零四章 恐吓韩国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联盟瓦解第四百五十四章 以进为退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点火第七百七十章 惊变第一千零八十章 盟成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齐聚寿县第十七章 咫尺天涯第六百三十七章 国家乱有忠臣第九百九十六章 驱逐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万事俱备第九百一十六章 逼迫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聚兵第五百五十三章 公道人心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主动散布第四百八十五章 相邀伐齐第五百五十七章 声传各国第八百八十三章 初衷易忘第六百章 心伤第六百四十七章 消息第三百六十三章 收尾第二百零三章 举兵伐齐第八百一十七章 疯癫若狂第一千两百五十三章 一急一缓第八百八十章 相位空悬第二百六十三章 三国联军第七百五十七章 鼓声震城第八百零九章 转封第七百四十二章 十一月十五第八十六章 渡河之议第五百九十二章 分封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韩王来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求变第四百五十四章 以进为退第九百八十章 接踵而来第三百六十四章 公子彘第六百八十一章 骑虎难下宋王偃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战端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