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七章 五国攻城

另一边,昭雎在城头接连观察了联军数日,却见城外的联军一直都没有任何异常行为,不是在打造攻城器械,就是通过鸿沟将各种器械运过来。

十天后,就在昭雎在城头上巡视的时候,阴君快步走了过来:“令尹,探子来报,联军出营了,而且他们出营之后,一分为五,其中三支大军向我陈城而来,另有两支军队分别向南向北而去。”

联军要攻城了?

昭雎目光一凝,应道:“好,随本将去城北一观。”

“诺。”

来到城北没多久,昭雎就见一支打着魏国旗号,约五万人的大军正向陈城杀过来。

“令尹,东面的昭应将军与西面的黄君来报,东西两面全都出现一只五万人左右的魏军。”

“令尹,刚刚探子来报,不久前出营的另外两支联军,正向我护城河的河口而去。似乎他们的目的是要截断水流。”

昭雎点了点头,然后目不转睛的看着前面的魏军,待魏军摆开阵势之后,见到魏军中的器械全都是用来运土填沟的大盾与轒辒车,以及大量的土袋。

见此,昭雎淡淡的道:“联军这是要攻城了。”

说着,昭雎又皱了皱眉,然后转头向身侧的阴君问道:“阴君,这几天城外的联军可曾分兵南下。”

阴君想了想,摇头道:“自从联军到了城外后,我们的探子一直都盯着他们,未见联军有分兵迹象。”

“那颖水的水师,还有颖南的城池,可曾有发现联军渡河的迹象?”

“没有。”阴君依旧摇头道:“在下这几天都没有接到类似的消息。”

昭雎闻言点了点头,然后有些疑惑以及遗憾的向城外的联军看去,暗暗叹道:“可惜,联军以七十万之众,实力远超我陈地,而陈城以南的地区,大都空虚异常,这种情况下,联军竟然能忍住诱惑,没有南下攻打我空虚之地。”

想着,昭雎露出沉重之色道:“看来这场战争不是短时间内就能结束的了,有的打了。”

阴君闻言附和道:“令尹所言极是,这次各国伐我,最少也要维持一年以上,若是战事不顺,游说秦韩宋三国失败,恐怕这场守城战,将会持续两三年。”

昭雎闻言,长长一叹。

当日,魏军在城外填河一日。

接着,次日齐军接替魏军展开填河,其后秦韩宋三国依次轮换。

第十三日,又轮到秦国攻城的时候,昭雎站在城北的城楼上,看着城外不断向护城河填土,以及不断朝城中射箭的秦军,眉心紧锁道:“阴君,五国依次攻城,虽然他们的进攻方式都一样,但是本将怎么老感觉秦韩两国的进攻不如齐魏两国强烈呢。”

阴君一听,恍然大悟道:“我说之前我怎么感觉怪怪的,原本还没有发现,现在听令尹这么一说,才发现秦韩两国的攻势不如齐魏两国强烈,甚至连宋国也比不上。”

说着,阴君立即拱手道:“令尹,末将请求查看这十几天的攻城记录。”

“去吧。”昭雎点头道。

不多时,阴君拿着三卷竹简,带着一丝喜色来到昭雎身侧,然后拱手将一卷竹简递给昭雎道:“令尹请看,根据城北记录官的记录,以联军轒辒车一个来回做为一波攻击,秦国一天的攻击频率比齐魏两国少了接近七波左右,而韩国比秦国强点,但也则比齐魏两国少了三四波。

这仅仅还是北面的情况,情况最夸张的还是黄君负责防守西面,秦韩两国在那边的攻势比我们这边弱多了。”

此时,昭雎将北部的大概情况看完,发现的确阴君所说。

看罢,昭雎又将竹简交还给阴君,失笑道:“本将早就知道五国各怀鬼胎,攻打陈城之时,肯定会有一些人偷奸耍滑,现在看来,五国这才刚刚开始攻城,就显露端倪。

若是等五国填平护城河,还是如这样一般攻城,那本将有信心,可以一直坚守到五国军粮耗尽,直到他们自己退却。”

说着,昭雎情不自禁的笑了出来。

昭雎身侧的众人见状,全都跟着他大笑不止,一时间,城楼弥漫着楚将爽朗的笑声。

五国攻城两月后,护城河全部被填平,联军正式对陈城城墙展开攻击。

这一次,五国依旧是轮换着攻打陈城。

很快,十天时间一晃而过。

第十天夜里,三面城墙的楚军战损结果汇总到一起。

此时,阴君一见结果,一边将结果交给主位上的昭雎,一边笑道:“令尹,不出所料,秦韩两国依旧像以前一样消极怠战,不仅是秦韩两国,连宋国在强攻陈城时,都刻意保存实力,没有全力攻城。”

昭雎闻言,立即从阴君手中接过战报,然后迅速的浏览起来。

果然,齐魏两国对陈城的攻势最为强烈,每次齐魏两国攻城时,楚军的伤亡都是最大的,几乎达到了两千余人每天。

当然,这两千余人中,大部分都是受伤,战死约为十分之一二。

而每当其他三国攻城时,楚军的伤亡全都大为减少。甚至,前日秦军攻城时,黄君镇守的西面城墙,战死者竟然不足十人。当然,黄君所部的收获也很少,大部分的秦军士卒爬上城墙后,一见情况不对,就迅速撤退,守城将士往往追之不及。

昭雎看到这,顿时感叹不已,若是秦魏两国也是这样攻城,那他可以坚守陈城两百年。

···

一个月后。

这一日,又轮到秦军攻城。

此时,匡章与公孙喜默默的站在战场后阵,观看秦军攻城。

虽然战场上的厮杀声不比他们齐魏两国攻城时小,甚至犹有过之,但是,他们俩一看秦军使者兴冲冲的爬上城墙,然后大多数人没有爬上城墙,就莫名其妙的掉了下来,就算有人能爬上城墙,也全都没几个呼吸又从城墙上跳了下来。

而楚军似乎也和秦军形成默契,砍了第一刀,就绝不砍第二刀,更加不会追击那些后退的人,俨然有古之君子之风。

二人观战两个时辰后,见秦军如此反复循环,基本上没有那个秦军士卒能在城墙上坚持十个呼吸。

见此,二人心都凉了。

尤其是公孙喜,他见到秦军攻城的这一幕,不禁想起他二十年前参加的五国攻打函谷关的战事。

那一次,也是只有三晋真的攻打了函谷关,而楚燕则是在战场上充人数,五国攻打函谷关近一年,却没有撼动函谷关分毫。

而这一次,似乎悲剧又在重演。

不,这次更惨,这次只有两个国家出力,却有三个国家在混。

想着,公孙喜脸色难看的对匡章道:“章子,不能这样下去了,若是我们五国依旧像这样攻城,往往我们齐魏两国刚刚将楚人的士气打压下去,然后经过秦韩宋三国攻城,楚人的士气又再度高涨。

如此反复,在下担心楚人还没有伤筋动骨,而我们齐魏两国就先顶不住了。”

“不错,不能这样继续下去了。”匡章闻言,同样脸色不好看的点了点。

他现在算是知道为什么之前的函谷关之战,五国攻打秦国近一年,不仅没将秦国的嚣张气焰打压下去,反而让秦国的气焰更加嚣张,以至于后来秦军竟敢出城而战,向人数远超自己一方的联军发起反攻,然后五国百万联军一触即溃。

若是像这样打下去,匡章很怀疑,一年后楚人会不会出城向齐魏两国发起反攻,然后两国大败,接着五国退兵。

而后,匡章又想起十几年前的各国伐齐,以及上一次的六国伐楚。

这两场战事,各国可都是全力以赴了。

同样是各国联军,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区别?

匡章思绪一转,便想通了。

虽然一国的强大,能将其他国家整合在一起组成联军,但是,只有利益才能驱动各国一往无前。

无论是之前伐齐还是伐楚,各国只要获胜,就都可以直接获得大量的好处。

而这次五国攻打陈地,秦齐两国可是没有任何直接好处,而且宋韩两国的好处也少,只有魏国的好处是最大的

如此···

想着,匡章迟疑了一下,转头看向公孙喜道:“犀武将军,如今五国伐楚,秦韩宋三国行动滞缓,攻城乏力,此时此刻,不知将军有何高见?”

公孙喜闻言,顿时沉默了。

他自然是知道三国为什么在进攻陈城是如此乏力,但是,要想让他拿出办法来,他却拿不出来。

不是没有办法,而是不愿开口。

就比如说,现在将联军一分为二,让秦韩联军去攻打颖南,那秦韩联军一定会像打了鸡血一般,冲动而狂爆。

但这么做对魏国来说很不利,甚至好处还没有害处多。

如此···

公孙喜沉默许久,然后才无奈的开口道:“章子将军,为了给楚人不断的施加压力,防止楚人恢复士气,在下以为可以让五国一同攻城,我齐魏宋三国攻打东北两面,让秦韩两国去攻打西面。”

匡章闻言,想了想,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公孙喜不愿意说的事情,他也不愿说。

他虽然是联军主将,但是,其他国家可不会全都听他的。

三国攻城时混日子,他能怎么办,好言相劝,三国未必会听,严厉斥责,三国会心生不满,杀人立威,则三国立即倒戈。

想着,匡章无可奈何的道:“善,将军言之有理。”

第八百一十九章 章义献宝第一百二十九章 舂米制面第九百零三章 启用昭滑第三百三十六章 方术士第九百一十五章 返韩第六百八十七章 公子子青第一千两百六十六章 如同二君第九百五十三章 守备第九百九十三 自刎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子鼠之死第一百六十八章 宛城第一千两百二十八章 垂死病中惊坐起 下第一千两百六十三章 乐极生悲第四百六十章 议定婚期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辞封第八百七十七章 攻敌所必救第九十章 重赏三军第二百七十六章 声东击西第三百三十二章 难易第三百七十九章 谣言第一百八十二章 惊闻第一千两百九十九章 陈轸之死 下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心中慌慌第十一章 齐国之辩第五百六十四章 宛城第一百七十九章 灭越之议第四十四章 病来山倒第一百九十九章 难题第二百四十九章 增强赵国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众叛亲离第七百四十三章 考核第三百零一章 示弱第九百六十章 殊死突围第五百五十二章 不服第六百章 心伤第五百七十八章 断交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百年韭菜第八百二十一章 国之宝也第六百八十五章 外援第八百七十三章 剑指顾城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争辩第八十九章 速成浮桥第八百二十章 时空错乱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主动出手第五百三十一章 淮北第七百二十五章 密谋第一千两百五十八章 水军歪楼第一百三十四章 吓晕太府第五百八十六章 分金第二百一十六章 单骑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大将军赵雍第二百七十七章 轻取西都第五百九十一章 转封 下第六百四十六章 子兰第九百八十三章 根源第一百四十七章 燕国第二百零一章 燕王拒齐第三百八十九章 广而告之第一百九十二章 环渊第六百七十五章 石磨第三百三十八章 迷信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通告第二百五十章 牵线搭桥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战起第三百二十二章 抉择第一百二十六章 新城襄阳第七百八十二章 金蝉脱壳第九百五十八章 城破第一千两百六十八章 试之以喜第五百一十九章 大军入越第五百八十二章 动摇心志第五百五十一章 仇恨第十四章 私门之请第三百五十四章 出血第四十四章 病来山倒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兵进大梁第六百零七章 战和之辩第九百零二章 时局艰难第一千两百二十九章 六国停火第九百七十一章 定音第一千两百三十八章 王孙乂归第五百八十一章 来者不善第一千两百九十四章 千金之鱼第三百五十七章 征粮第一千两百六十二章 心有所感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为国分忧第三十章 犀首使楚第九百七十三章 游说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你怎么看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剑的问题第四百二十四章 大营丢失第三百四十四章 煽风点火第六百八十六章 结盟第六百零六章 策对第九百二十七章 计定第二百四十二章 谋秦第六十三章 秦国战略第五百九十三章 人选第一千两百八十九章 田文献薛第六百四十二章 恶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