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九章 烈焰阻敌

另一边,城西。

昭雎正指挥大军与韩军激战时,副将黄君慌忙来报:“令尹,不好了,城东突然出现大火。”

昭雎闻言,回头一看,果然,东面的火光与烟尘正冲天而起。

看着东面的火光,昭雎心中微微一颤,这是他破城后留下的后手,眼下东面起火,想必东城已经被攻破。

想着,昭雎立即吩咐道:“黄君,快,立即派人去城中的武库以及粮仓,将这两个地方全都焚毁。”

“令尹,这···这是不是太仓促了,或许只是意外失火,就算是东面城破,说不定我们还可以将敌军赶···”

黄君话还没有说完,昭雎便打断道:“不必等了,城中突然出现如此大火,必然是东面守将昭应所放,他既然放火,必然是东面被攻破了。

我三十万楚军应对七十万五国联军,唯一能依仗的就是城墙,如今城墙已失,此时不当机立断,恐怕我们这三十万将全部殒命于此。”

说着,昭雎见黄君还在纠结,顿时双目一瞪,大喝道:“还不快派人。”

“诺。”

黄君点了点头,咬着牙点出两个偏将,让他们各自带一队人去放火。

此时,昭雎又吩咐道:“黄君,城池已破,不可坚守,你立即去城中备战的预备军以及休整的大军撤退,从南面撤,往颖水去,本将为你们断后。”

黄君闻言立即高声道:“令尹,末将愿断后。”

昭雎对其怒目而视:“大王将陈城托付于我,结果本将却没有完成大王的嘱托,痛失陈城,江淮门户洞开。此时此刻,莫非你以为本将还有脸先走吗?”

“令尹···”黄君还欲再劝。

昭雎暴喝道:“滚。”

“诺。”

黄君一走,昭雎立即纷纷道:“来人,传令给项君,让他打开南门,放败军出城,引导败军向颖水逃亡,并让他立即率军出城,在城外十里处列阵,以防不测。”

“诺。”

“传令给阴君,告诉东城已破,立即准备焚烧北城,准备撤退,退往颖水。”

“诺。”

“传我将令,所有投石机立即停止投射,让操纵投石机的士卒立即移走投石机,然后将投石机集中一处,堆放成一排,然后浇上火油,准备放火阻敌。”

“诺。”

“其余将士们,随本将继续阻截韩军。”

“诺。”

就在西面楚军紧急搬运投石机的时候,东面,齐魏联军已经肃清了东部城墙上的楚军。

此时,匡章站在城墙上,看着齐魏联军主力被大火所阻,难以杀入城中。

而后,匡章又远远的看见陈城中心的位置也开始冒出大量的火光,见此,匡章心中一沉:“放火阻敌,看来昭雎早有准备。不,不好,昭雎这是要跑。”

说着,匡章见城中大火短时间内难以扑灭,立即吩咐道:“传令,让后面的大军立即停止进城,转道去南面,协助秦军,追杀楚人。”

“诺。”

随着匡章的一声令下,此时城外正向城池蜂拥而至的大军顿时停下脚步,然后在将令的呼喊下,开始重新整队,准备转道向城南而去。

只是,此时齐魏宋三国联军因为之前攻城的原因,早已混在一起,彼此夹杂,重新整队并不容易。

齐魏宋三国联军还在整顿军队间,另一边,城西。

“令尹,城中的投石机已经聚集完毕,并且已经浇上火油。”

“好!”昭雎心中一松,看了看还在不断进攻城墙的韩军,向自己身侧的门客宋璜道:“先生有劳你负责断后,只需阻敌片刻,待城中火起,便可率部向韩军投降。日后,本君必重金将先生赎回。”

“请君上速走,臣愿为君上断后。”

“好。”昭雎点了点头,然后转身就走。

不久,大军穿过距离城墙百步的木堆后,昭雎听着城墙上不断响起的惨叫声,不禁露出悲伤之色,暗叹到:“放火。”

“诺。”

随即,一道火墙便迅速出现大军之后。

不久,韩军攻入城中,见城中熊熊燃烧的大火,只能望火兴叹。

另一边,城南十五里外,秦军埋伏处。

“报司马将军,联军已经攻破陈城,现在楚军正打算从南面逃亡,章子将军请将军速速出兵阻截。”

“知道了。”

“报将军,陈城之中出现火光···”

“报将军,陈城南门洞开,楚将项君率领大军出城。”

“楚军阵势如何。”

“项君所部阵容严谨,丝毫不乱。”

“嗯!知道了。”

“报将军,楚国败军出城,正仓惶南逃。”

“再探。”

“诺。”

“将军,一大批楚军打着黄君旗号,正从南门而出。”

“出城楚军阵型如何?”

“军阵齐整,不见乱象。”

“···”

“将军,楚将项君所部在南门十里处停下,正在列阵备战。楚国败军还是继续南逃。”

“咦。”司马错正露出意外之色。

此时,又有一个斥候来报:“将军,刚刚在陈城南门处发现楚国令尹昭雎的旗帜,昭雎率败军出城了。”

司马错心中一喜,连忙问道:“昭雎所部阵容如何。”

“阵容依旧完整,不见混乱。”

司马错闻言皱了皱眉,暗暗叹道:“楚相昭雎不愧是楚国名将,遭遇如此大败,竟然还能保持军队阵容。”

说着,司马错想起秦王的嘱托,下一战,将会是秦魏韩三国围攻楚国汉北。为了减轻下一次伐楚的压力,这一战必须得仅最大可能消灭陈城的楚军主力,尤其是昭雎率领的郢都精锐。

只是,眼下楚军阵容依旧齐整,他现在贸然去截击楚国逃军,必然是一场恶战,最后,即便他能拦住楚军,恐怕自身的伤亡也不会轻。

所以,如何可以,他更倾向于顺势掩杀。

但是,他一想到颖水之上的楚国水师,不禁皱了皱眉。若是现在不拦住楚军,等楚军跑到颖水,被楚国水师接应,那么陈城的败军必然逃走大半。

故,他虽然心中不愿,但也不得不去拦截楚军。

想着,司马错心一定,立即大喝道:“传令,立即派人请四国大军来援,与我秦军一道绞杀楚军,务必要将楚军绞杀在颖水之北。”

“诺。”

“传令,大军出击,拦截楚军,不要放跑了楚军。”

“诺。”

随着战鼓声响起,秦军迅速向前方发起冲锋。

第二百七十九章 任鄙第七百四十六章 获罪于天第九十一章 韩军败退第三百五十三章 封君第五百二十一章 抵达吴城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廷争 上第三百九十五章 回军第七百五十五章 激战第三百二十五章 庸县第三十六章 赵国齐国第一千两百五十八章 水军歪楼第一百一十九章 韩使入楚第二百六十一章 好大一个坑第八百零一章 燕昭王第一千两百三十二章 不寒而栗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以解后忧第八百零四章 议楚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蓼莪第七百一十九章 量产神器第三百四十七章 局开第七百四十五章 开始第九百九十二章 还有一招第二百八十九章 渡河第九百一十九章 火中取栗第三百七十章 会师第一千两百四十七章 公子宪章第三百四十六章 援宋第六百零六章 策对第六百一十七章 声音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独行之始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出卖第九百三十四章 在陈第一千两百三十六章 父子对持第七百五十九章 大火起兮第四百一十章 贿赂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杀机重重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援军到来第二百三十章 齐国援军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昭常归来第九百九十六章 驱逐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廷争 上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赵国争韩第五百一十四章 宫变第六百二十七章 在陈第四百七十八章 张仪猝死第一千章 出兵第七十一章 秦国服软第六百一十七章 声音第六百四十章 丹淅之败第一千两百五十九章 师徒来楚第四十八章 昭阳之后第二百一十九章 疲楚之策第四百六十四章 剑指濮阳第五百一十六章 遗言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目标 下第一百一十二章 关虎进笼第四百七十三章 会盟韩国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援军到来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燕国请罪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定计江淮第四百零六章 嘱咐第五百九十一章 转封 下第一百六十章 魏国霸气第二百九十六章 结盟第八百五十章 编户分田第八百六十七章 淮北之地两百里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来袭第七百七十八章 上庸之战 六第五百五十八章 最后的疯狂第一百二十八章 增长人口第一千零一百零二章 匡章死第五百零八章 风起吴城第三百九十二章 借兵第一千两百七十二章 太子来楚第六百二十九章 劝说第一百八十七章 访吴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令尹之才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竹鸟之飞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稷下王蠋第八百零八章 行赏第六百零五章 备战第六百七十四章 投降第四百四十章 军情第四十六章 似曾相识第三百八十一章 初战第七百一十六章 实验基地第六百一十六章 析邑第一百一十一章 欲渡濮水第二百章 登门送礼第六百七十一章 斩将第六百七十一章 斩将第一千两百零五章 父子情深第七百四十八章 蜀国使者第四百五十二章 赵王之问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未竟全功第五百一十二章 大风起兮 上第五百九十二章 分封第四百九十章 借兵之约 下第八百章 退意第一百五十一章 太子之师